成语 | 守缺抱残 |
释义 |
成语(Idiom):守缺抱残 发音(Pronunciation):shǒu quē bào cán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守住自己的缺点或残缺不全的东西。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守缺抱残是指一个人或者一个团体守住自己的缺点或者残缺不全的东西,不愿意放弃或改变。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通常用于形容那些不愿意改变自己错误或不完善的人或团体,或者形容那些固执己见、固守陈规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这个成语源于《史记·商君列传》中的一则故事。故事讲述了一个叫商鞅的人,他是战国时期的法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商鞅主张变法改革,但遭到了当时的国君的反对。尽管商鞅面对重重阻力,他依然坚持自己的改革主张,守住了自己的缺点和残缺不全的东西,最终取得了成功。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守缺抱残的结构是“守 + 缺 + 抱 + 残”,表示一个人或团体守住自己的缺点或残缺不全的东西。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守缺抱残,不愿意接受他人的建议和批评。 2. 这个组织守缺抱残,固守旧有的办事方式,不愿意改变。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抱着一个破碎的陶瓷罐,守住了里面的残缺不全的东西,表示不愿意放弃或改变。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守缺抱残相关的成语,如守株待兔、坐井观天等。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他守缺抱残,不肯改掉写字歪歪扭扭的习惯。 2. 初中生:有些人守缺抱残,不愿意接受新的学习方法,导致进步缓慢。 3. 高中生:学校的组织守缺抱残,不愿意改变教学方式,导致学生缺乏创新能力。 |
随便看 |
|
成语词典收录25060个成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成语的释义及典故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