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鹬蚌持争,渔翁得利 |
释义 |
成语(Idiom):鹬蚌持争,渔翁得利 发音(Pronunciation):yù bàng chí zhēng, yú wēng dé lì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比喻两个争斗的对手,最后被第三者利用,自己却一无所得。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鹬蚌持争,是指鹬和蚌争夺贝壳的故事。渔翁得利,是指渔夫在鹬和蚌争斗的时候,趁机捕捞鱼获得利益。整个成语的意思是,当两个争斗的对手相互消耗时,第三者会趁机得到利益,而争斗的双方却一无所获。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两个争斗的对手最终被第三者利用,自己却一无所得的情况。也可用于警示人们在争斗中要注意被利用的可能性。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这个成语的故事源于古代的一则寓言故事。故事讲述了一只鹬和一只蚌因为争夺一颗贝壳而展开争斗,最后被渔夫趁机捕捞鱼得到利益的故事。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鹬蚌持争,渔翁得利的结构为“A+B持争,C得利”,其中A和B是争斗的两方,C是利用争斗者得到利益的第三者。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们两个为了争夺领导地位,结果鹬蚌持争,渔翁得利。 2. 在商业竞争中,有时候两个公司争斗,最后却被其他公司趁机得利,真是鹬蚌持争,渔翁得利。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想象鹬和蚌在争夺贝壳时,渔夫趁机捕捞鱼得到利益的场景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将这个场景形象化,加深记忆。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如“两败俱伤”、“以卵击石”等,来扩展对于争斗和利益分配的理解。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小学生:鹬蚌持争,渔翁得利的故事告诉我们要团结合作,不要争斗。 初中生:在竞赛中,两个队伍为了争夺冠军,结果鹬蚌持争,最后被一支实力更强的队伍趁机得利。 高中生:在政治斗争中,两个政党争斗不休,最后被第三方政党趁机得利,真是鹬蚌持争,渔翁得利。 |
随便看 |
|
成语词典收录25060个成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成语的释义及典故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