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陶熔鼓铸 |
释义 |
成语(Idiom):陶熔鼓铸 发音(Pronunciation):táo róng gǔ zhù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陶器经过烧制、熔铸、打磨等工序,才能成为完美的作品。比喻人才经过培养、磨砺,才能成为有价值的人。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成语“陶熔鼓铸”源自古代制陶工艺。在制作陶器的过程中,需要经过多个步骤,如烧制、熔铸、打磨等,才能最终成为一件完美的作品。这个成语比喻人才的培养过程,强调只有经过长时间的磨砺和各种锻炼,才能成为有价值的人。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才经过长期培养、锻炼,才能成为有价值的人。可以用来赞美那些经过努力和奋斗,最终取得成功的人。也可以用来鼓励人们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坚持不懈,不断提升自己。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据说,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史记·陈杞传》。陈杞是春秋时期鲁国的一位著名制陶工匠,他的作品精美绝伦,被誉为陶熔鼓铸之人。后来,这个成语就被用来比喻人才经过培养和锻炼,才能成为有价值的人。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陶熔鼓铸是一个四个汉字组成的成语,结构简单明了。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一个陶熔鼓铸的人,经过多年的学习和实践,终于成为了一名优秀的科学家。 2. 只有经过陶熔鼓铸,才能成为一名出色的演员。 3. 这个项目需要经过陶熔鼓铸的团队来完成,才能取得好的成果。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将“陶熔鼓铸”与陶器制作的过程联系起来,想象一个陶匠在烧制、熔铸、打磨陶器的过程中,不断追求完美的形象。这样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和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的陶器制作工艺,以及陶瓷文化的发展历程。还可以学习其他与人才培养相关的成语,如“金玉良缘”、“磨杵成针”等。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6-12岁):经过陶熔鼓铸,小明终于成为了一名优秀的画家。 2. 初中生(13-15岁):只有经过陶熔鼓铸,我们才能在学习中取得好的成绩。 3. 高中生(16-18岁):在大学的四年里,我们将经历一段陶熔鼓铸的过程,最终成为有价值的人才。 |
随便看 |
|
成语词典收录25060个成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成语的释义及典故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