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推襟送抱 |
释义 |
成语(Idiom):推襟送抱(tuī jīn sòng bào) 发音(Pronunciation):twee jin sohng bao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推襟送抱是指主动迎合他人,主动奉承或讨好别人。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推襟送抱的字面意思是推开衣襟,送上抱负。这个成语形象地比喻人们主动迎合他人,表现出奉承、讨好的态度。它强调人们为了迎合别人而放弃自己的原则和立场,甚至不择手段地讨好别人。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那些为了迎合权贵、上级或有权有势的人,而主动讨好他们的人。它可以用来批评那些出于私利或自保而不择手段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推襟送抱这个成语出自《左传·宣公十年》:“推襟送抱,悖于君子。”这句话是描述一个名叫季文子的人,因为为了迎合权贵而放弃自己的原则和立场,被批评为不符合君子的行为。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推襟送抱是一个由动词和名词组成的成语,其中“推襟”表示推开衣襟,指为了讨好别人而主动迎合,而“送抱”表示送上抱负,指为了迎合别人而放弃自己的原则和立场。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总是推襟送抱,不择手段地讨好上司。 2. 她为了迎合丈夫的意愿,不顾自己的想法,推襟送抱地接受了他的决定。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推开自己的衣襟,然后送上一个抱负,表示他为了讨好别人而放弃了自己的原则和立场。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了解推襟送抱这个成语的起源和用法之外,还可以学习其他类似意思的成语,如“低头哈腰”、“巴结奉承”等,以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和表达能力。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7-12岁):他为了讨好老师,总是推襟送抱地完成作业。 2. 初中生(13-15岁):为了迎合同学的喜好,他推襟送抱地参加了一个他并不感兴趣的社团活动。 3. 高中生(16-18岁):为了获得老师的好感,他推襟送抱地给老师送了一份礼物。 4. 大学生(19-22岁):他为了争取导师的支持,推襟送抱地参与了一个与自己研究方向不相关的项目。 |
随便看 |
|
成语词典收录25060个成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成语的释义及典故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