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成语:

 

成语 诈败佯输
释义

成语(Idiom):诈败佯输

发音(Pronunciation):zhà bài yáng shū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通过假装失败或输掉来达到欺骗对手的目的。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诈败佯输是一个表示欺敌的成语,通过故意输掉或表现得像是失败了,来达到欺骗对手的目的。这个成语强调了智谋和策略,是用来形容在战争、竞技、商业或其他竞争性场合中,通过虚张声势或故意失误来迷惑对手,最终取得胜利的手段。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这个成语可以用于形容各种竞争性场合,例如战争、体育比赛、商业竞争等。在这些场合中,使用诈败佯输的策略可以让对手产生错觉,降低对手的警惕性,从而取得更大的优势。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战国时期。据说,战国时期的楚国大将项羽在与秦军作战时,采用了诈败佯输的策略。他在战斗中故意表现得疲惫不堪,以引诱秦军进攻。当秦军大意地追击时,项羽突然发动了反击,最终获得了胜利。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诈败佯输是一个由三个词语组成的成语,每个词语的意思如下:

- 诈(zhà):假装,欺骗。

- 败(bài):失败,输掉。

- 佯(yáng):故意,假装。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商业竞争中,有时候采用诈败佯输的策略可以让竞争对手掉以轻心。

2. 这支足球队在比赛中采用了诈败佯输的战术,最终以反击获得了胜利。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将每个字的意思和发音记忆起来,然后结合起来理解诈败佯输的含义。另外,可以联想到楚国大将项羽的故事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起源。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竞争和欺骗相关的成语,例如“以逸待劳”、“出奇制胜”等。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8岁):小明在游戏中采用了诈败佯输的策略,最终赢得了比赛。

2. 初中生(14岁):这个电影中的反派角色经常使用诈败佯输的手段来迷惑主角。

3. 高中生(17岁):为了取得对手的信任,他故意输掉了比赛,采用了诈败佯输的策略。

随便看

 

成语词典收录25060个成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成语的释义及典故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3-2024 Jnbb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4/4 2:1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