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党同伐异 |
释义 |
成语(Idiom):党同伐异 发音(Pronunciation):dǎng tóng fá yì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同党之间互相攻击异己,排斥不同意见或立场的人。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党同伐异源自《史记》中的一则故事。战国时期,齐国有两位大臣,一位名叫晏婴,一位名叫田单。晏婴主张与楚国联盟,田单主张与秦国联盟。晏婴为了取得君王的信任,诬陷田单与秦国勾结,最终田单被赶出齐国。这个故事成为了后来“党同伐异”的典故。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党同伐异一般用于指责同一个团体内部成员互相攻击、排斥异己的行为。可以用来形容政治上的斗争、团队内部的内讧等情况。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党同伐异的故事源自《史记·齐太公世家》。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党(同)伐异,表示同党之间攻击异己。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这个政党内部一直存在党同伐异的情况,导致团结力大打折扣。 2. 在这个团队中,成员之间经常出现党同伐异的现象,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将“党同伐异”与“党派内斗”联想起来,因为党同伐异和党派内斗都指的是同一个团体内部成员之间的攻击和排斥行为。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有关中国古代政治斗争的成语,如“官逼民反”、“尔虞我诈”等。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我们班上经常有同学之间互相攻击,老师说这是党同伐异的现象。 2. 初中生:我觉得政治斗争中的党同伐异是一种不良行为,应该摒弃。 3. 高中生:党同伐异只会导致团队的分裂,我们应该团结一心,共同进步。 |
随便看 |
|
成语词典收录25060个成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成语的释义及典故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