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公私两利 |
释义 |
成语(Idiom):公私两利 发音(Pronunciation):gōng sī liǎng lì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同时兼顾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不偏袒一方。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公私两利是一个由“公”、“私”、“两”、“利”四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公”指公共的、集体的,“私”指个人的、私人的,“两”表示两者兼顾,“利”指利益。该成语的基本含义是指在处理问题时,既要考虑到公共利益,又要照顾到个人利益,不能偏袒一方。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公私两利常用于强调在处理事务时要兼顾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的情境,特别适用于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例如,在政府制定政策时,需要权衡各方利益,追求公私两利的平衡;在企业经营中,要同时考虑员工的福利和公司的盈利;在家庭生活中,要兼顾家庭成员的需求和整体利益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公私两利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则寓言故事。相传,战国时期,楚国有位官员叫孟尝君,他是一个公正廉洁的官员,深受百姓的敬爱。有一次,孟尝君的朋友送给他一匹名贵的马,他犹豫不决,不知道是接受还是拒绝。于是,他派人去征求百姓的意见。百姓中有一位老人说:“公事公办,私事私办,既然是你朋友送的礼物,你可以接受。”孟尝君听后深有感触,认为这个老人的话很有道理,于是接受了礼物,但同时也告诫自己要公私两利。后来,这个故事就成为了公私两利这个成语的来源。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公私两利的结构是由两个名词(公、私)和两个形容词(两、利)组成的。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制定政策时,我们必须要考虑到公私两利。 2. 作为一名企业家,要善于处理公私两利的关系。 3. 他能够公私两利地处理家庭和工作之间的矛盾。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将“公”字和“私”字分别与“公共”和“个人”联系起来,再结合“两”字表示兼顾的意思,最后加上“利”字表示利益,来记忆公私两利的含义。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对公私两利感兴趣,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制度,以及相关的价值观和道德准则,这将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个成语。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6-12岁):我要公私两利,既要好好学习,也要有时间玩耍。 2. 初中生(13-15岁):老师说我们要公私两利,不能只顾自己的考试成绩,也要关心同学们的进步。 3. 高中生(16-18岁):在选择专业时,我们要考虑到公私两利,既要符合自己的兴趣,也要有就业前景。 4. 大学生(19-22岁):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时,我们要公私两利,既要锻炼自己,也要为社会做贡献。 希望以上内容对你理解和学习“公私两利”这个成语有所帮助。 |
随便看 |
|
成语词典收录25060个成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成语的释义及典故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