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画虎不成 |
释义 |
成语(Idiom):画虎不成(huà hǔ bù chéng) 发音(Pronunciation):huà hǔ bù chéng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比喻模仿某种事物或技能时,不能达到原物的水平或程度。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这个成语源自中国古代的寓言故事。据说,有一个叫张僧繇的画家,他非常善于画虎。一天,他决定画一只栩栩如生的虎,但是无论他怎么努力,画出来的虎都不够逼真。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候即使我们努力模仿,却无法达到原物的水平。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当我们想要表达某人或某事模仿得不够好,无法达到原物水平时,可以使用这个成语。它可以用于各种情境,比如评价一幅画、一个表演或者一个人的技能。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寓言故事,讲述了画家张僧繇画虎不成的故事。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这个成语由三个字组成,分别是“画”、“虎”和“不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模仿大师的画技,但画虎不成,细节处理得不够精细。 2. 我一直努力学习弹吉他,可是画虎不成反类犬。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在画一只虎,但无论怎么努力,都画不出逼真的虎。这样的形象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的寓言故事,以及其他类似的成语,比如“画蛇添足”。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7-12岁):他模仿爸爸的绘画技巧,但画虎不成。 2. 初中生(13-15岁):他在学习弹吉他,但画虎不成反类犬。 3. 高中生(16-18岁):他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演员,但画虎不成,表演欠缺真实感。 4. 大学生及以上(18岁以上):他虽然努力模仿名画家的风格,但画虎不成,作品缺乏独特性。 |
随便看 |
|
成语词典收录25060个成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成语的释义及典故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