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沈德 |
造句 |
1、与王士祯神韵理论受禅道影响不同,沈德潜论诗主张尊崇孔子兴观群怨之说,追求温柔敦厚的儒雅诗风,其格调说受到明代提倡复古的李梦阳等前后七子影响。 2、据沈德符在《万历野获编》中说:我朝宣宗最娴促织,曾密诏苏州知府况钟进千个,一时语云:‘促织瞿瞿叫,宣德皇帝要’。 3、清朝的沈德潜说过一句至理名言: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才有第一等真诗。 4、星期一,中国最高法院执行副院长沈德咏说,法院将受理此丑闻中的赔偿案件。 5、明人沈德符在《万历野获编》中说,白眉神长髯伟貌,骑马持刀,与关公像略肖,但眉白而眼赤。 6、其中,严家花园乃乾隆的老师、中国最长寿的诗人沈德潜故居,后归木渎首富严国馨,园中布局疏密曲折,高下得宜,局部处理精巧雅致,幽深婉约。 7、陆道威、沈德潜、王士禛等人都各有辨正,互相发明。 8、杭世骏曾在博学鸿辞考试中名列一等,京中官宦争相延纳,但此次被贬出京,只有老友沈德潜一人前来相送。 9、身为研习司法的学者,面对张立勇法官的上门道歉和沈德咏法官的功过立论,我深感惊诧、恕难苟同。 10、其中大学士沈德潜的功劳最为突出,因此沈德潜生前备受乾隆宠爱。 11、于是,蛰居苏州,名闻江南的沈德潜,便交了好运。 12、这首被沈德潜赞为“句亦吐光”的边塞诗是常建的极享盛名的杰作。 13、沈德良“纬武经文担大任,腾蛟起凤致中天”,一年一度的“高考季”又到了。 14、其诗文享有盛名,且精于书法,备受屈大均、沈德潜、朱彝尊等名儒称赞。 15、在乾隆以前,一直是拥护唐诗的,特别是乾隆时代的诗坛盟主沈德潜,号称一时宗匠,然而诗道也从他起渐渐衰微了。 16、明朝文学家沈德符因其父是一位史官,深受影响,自幼喜闻朝野故事,同当时士大夫及故家遗老、中官勋戚多有交往,近搜博览,博洽多闻,尤明于时事和朝章典故。 17、明人沈德符《野获编》中:“宋人画《熙陵幸小周后图》,太宗戴幞头,面黔色而体肥,周后肢体纤弱,数宫人抱持之,周后作蹙额不胜之状”。 18、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一《翰林建言知名》。 19、当时,沈德潜与袁枚等同试殿上,大伙儿正答着题,忽有小太监卷帘,乾隆出,赐诸人坐,问:“哪个是沈德潜啊?”沈答:“臣是”。 20、又,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13《礼部》“笏囊佩袋”。 21、沈德潜等评论家一致认为曹丕的作品具有文士气,在慷慨悲凉的建安文学中独树一帜。 22、夷陵州人刘一儒,是沈德符祖父的同年进士,刘一儒的儿子叫刘戡之,“少年美丰姿,有隽才”,娶了张居正的独生女儿。 23、沈德潜“代笔”乾隆诗惹鞭尸之祸。 24、乾隆皇帝初次路过虹饮山房,据说最初因为大雨阻了前去太湖的龙船,他想起在木渎告老还乡的大学士沈德潜,于是顺道去瞧他。 25、乾隆时期的文坛领袖人物,如沈德潜、翁方纲和袁枚,都以诗名世,作品相当丰富。 26、著名的诗评家沈德潜认为"诗中互文",即词句可翻译为"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隘",这种解释很有见地,但仅仅停留于词语的表层意思。 27、木渎在明清时有私家园林30多处,迄今仍保留了10余处,其中严家花园乃乾隆的老师、中国最长寿的诗人沈德潜故居,园中布局疏密曲折,精巧雅致。 28、以沈德潜的古诗鉴赏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研究方法,对其古诗鉴赏所采用的评点、分时和分体、总评和分说等鉴赏方式进行探析。 29、茅盾出生于浙江桐乡县乌镇的一个书香世家,本名沈德鸿,字雁冰。 |
随便看 |
|
汉语造句词典收录79338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造句方法解析及释义,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