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书业 |
造句 |
1、在三联书店已经迎来第二家分店之后,作为古旧书业的代表,中国书店也即将开始尝试24小时营业模式。 2、沈昌文将其写在文库第二辑弁言中,以为书业箴诫,这也正是他所坚持和期待的。 3、思路不清使我们把“图书业”说得好似一个有感知力的单一实体。 4、古旧书业所说的“捡漏”其实与古玩界相似,首先是从经济角度考虑的,然而体现在爱书人的笔下,突出的却是淘书的过程与得书的惊喜。 5、李国庆刘强东恩怨再起尽管图书业务大亏特亏,但京东毫不气馁,屡败屡战。 6、那场培训对中国古旧书业系统影响较大,被业内人士称为古书界的黄埔一期,可惜后来没有接着办下去。 7、如果说全书正文部分是对中国近现代旧书业所作的历史梳理,那么卷首6万余字的九章“弁言”,便是对整个中国旧书业史所作的横通分析。 8、6月26日至29日,本报联合山东世纪金榜书业有限公司举办了“张刚大篷车”学子世博行活动,20名品学兼优的贫困学考生参观了世博园七处展馆。 9、由于受计划经济的影响,青海省果洛州图书业举步维艰。 10、这项Google与美国图书业达成的协议意味着,网络用户很快能够从数百万的图书、包括很多的绝版书中挑选购买、或者在逐页的基础上进行阅读。 11、但很多惴惴不安的图书业人士都在关注能卖多少册电子书。 12、张佩清是书业发行界的“老大姐”,自1975年入行以来,17年市店、17年省店,已经摸爬滚打了34个年头。 13、中国书店于1952年成立,是我国第一家国有的古旧书店,并在1958年兼并了北京市111家私营古旧书店,成为北京古旧书业的继承者和主体代表。 14、烬余之书,斥卖殆尽,祖父放弃旧书经营,专司修书业务,技艺达到炉火纯青。 15、到了土改时期,书业德、有益堂等书庄库存的书版被分给了居民当作烧火做饭的劈材。 16、“琉璃厂书业,乾嘉以来,多系江西人经营,相传最初有某姓者,来京会试未中,在此设肆,自撰八股文试帖镌版刷印出售,恃以生活。 17、经过全体同仁坚持不懈的共同努力,逐渐形成了“日知图书”这一独具特色的书业品牌,在合作伙伴和读者中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 18、作者认为,要改变这一现状,就必须改变旧观念,深化改革,以此推动果洛州图书业的发展。 19、文献征订数据的规范化不仅是信息时代做好图书馆采访工作必要的前提条件,也是入世后中国书业必须解决的迫切任务。 20、“琉璃厂书业,乾嘉以来,多系江西人经营,相传最初有某姓者,来京会试未中,在此设肆,自撰八股文试帖镌版刷引出售,恃以生活。 21、随后,广州购书中心图书店、上海书城旗舰店、凤凰新华图书音像专营店、湖北新华书业图书专营店等全国十余家新华书店先后入驻天猫。 22、对于老店新开的外文书店,浙江书业抱有很大期待,但现实却有点出人意料。 23、在媒体广泛报道古旧书业的日渐式微时,沧州却给了我们一丝惊喜。 24、为了扩大市场份额,缩减库存商品,书业企业开始对图书商品采取大规模的信用销售。 25、过去的旧书业还有一类就是洋文书。 26、如此购书,在杭城旧书业中咸认为罕见。 27、福建刻书业历来倍受关注,特别是书坊刻书. 28、该品牌传统的指南书业务,由于这个市场的整体衰退而“遭受严重打击”。 29、与此同时,以闽北建阳为主要代表的刻书业也发展迅速,异常繁荣,形成了以建本书籍传播为主流的建本文化。 30、到了四十年代后期,书业德残存书版被分给群众当作了烧火的劈材,曾经名满全国的大型书庄自此烟消云散了。 31、首屈一指书业德,宝兴、有益、善成堂……书店事业冠全省,各地书贩奔东昌。 32、本公司主营学生辅导书,业务遍及胶东半岛,实力强大。 33、北京博展源图书有限公司的目标:将在不远的将来,力争跻身于中国民营书业前十强。 |
随便看 |
|
汉语造句词典收录79338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造句方法解析及释义,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