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元宵节文章 |
释义 | 元宵节文章(精选20篇) 闹元宵的习俗 文/王保庆 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春节刚过,迎来的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 过了正月十一,人们开始准备庆祝元宵佳节,从正月十二开始选购灯笼,搭盖灯棚,童谣是这么唱的:“十一嚷喳喳,十二搭灯棚,十三人开灯,十四灯正明,十五行月半,十六人完灯”。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它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大地回春的夜晚,又称为“上元节”。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这一天有吃元宵(汤圆)的习俗,以表团团圆圆。 闹红火,传统的乡村闹红火,从正月初九开始灸懒汉,意味着在新的一年里不可懒惰,要早起不可睡懒觉,要勤劳节俭持家。初十老鼠娶媳妇,十一小佬送闺女,正月十三在乡村就很是热闹起来了,逢庙祭神、打场、转街。解放前后正月十四,在区下辖的各村都要到区里闹红火。(旧时的闹元宵大都安排在晚上)。十五乡村的秧歌、戏曲、闹红火的队伍要集中在县里的人民路边走边演,种类多为旱船、高跷、小跷、耍狮、耍龙灯、跑驴、抬阁、二鬼博跌、大头娃娃等等。讲究见旺火就舞,各家一见红火过来,都要放火鞭表示迎接。 改革开放前多在中华大街进行表演。改革开放后由沿街表演发展成广场表演,在世纪广场设观礼台,主席台,有新闻单位全程直播,台前悬挂大型庆祝横幅,场内设有治安保卫、120救护、119消防车等。在传统闹红火基础上有了特大改观,乐队、彩车开场、威风锣鼓、皇杠队、多彩多异的秧歌队、狮子队、舞龙队、旱船队、还有水漫金山等,精彩表演,锣鼓喧天,一市若狂。 挂花灯,农历正月十三至十七日夜,是我国民间传统庆典元宵节,俗称“灯节”。旧习元宵节城里乡间,到处张灯结彩,游黄河灯、观花灯、猜灯迷,盛况空前。届时,不论皇室贵戚,平民百姓,深闺淑女,均可破常规,顺习俗,制灯玩赏,出游嬉闹。 “猜灯谜”又叫“打灯迷”,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灯谜最早是由谜语发展而来的,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它是一种富有讥谏,规戒谈谐,笑谑的文艺游戏。谜语悬之于灯,供人猜射,始于南宋《武林旧事灯品》记载:“以绢灯剪写诗词,时寓讥笑,及画人物,藏头隐语,及旧京浑语,戏弄行人。”元宵佳节,帝城不夜,春宵赏灯之会,百姓杂陈,诗迷出于灯,眏于烛,烈于通衢,任人猜度,所以称为“灯谜”。如今每逢元宵节,我市各乡镇村都挂起红通通的灯笼,打出灯谜,希望今年能喜气洋洋,平平安安。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至今,深受广大百姓欢迎。 吃夜宵:正月十五吃夜宵,在上党地区也由来已久。汤圆是元宵节的一项重要习俗。元宵节吃汤圆的风俗始于宋代,当时的汤圆称“浮圆子”亦称“汤圆子”、“乳糖圆子”、“汤丸”、“汤团”。生日人则美其名曰:“元宝”。宋末元初时,汤圆已成为元宵节的应节食品,所以人们又称它为“元宵”。如今,北方叫元宵,南方称汤圆。元宵依馅轮,分有馅和无馅两种,有馅元宵又有咸、甜、荤、素之分,按制作方法区分,有手工搓制,元宵机制和竹匾水滚等诸种,按粉制区别,则有糯米面,甜玉米面等,已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民俗文化。 元宵节燃放烟花的由来 传说在很久以前,凶禽猛兽很多,四处伤害人和牲畜,人们就组织起来去打它们。 有一只神鸟因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立即传旨,下令让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把人间的人、蓄、财产统统烧死。天帝的女儿心底善良,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就冒着生命危险,偷偷驾着祥云来到人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众人听了此消息如雷震顶,吓得不知所措,过了好一阵子,有一位白胡老头想出来个法子,他说:“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里张灯结彩、点响爆竹,燃放烟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大家听了连连点头称是个好主意,便分头准备去了。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发觉人间一片红光,响声震天,连续三个晚上都是如此,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人们就这样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财产。为了纪念天姑和这次的成功,从此人们每到正月十五日家家户户都悬挂灯笼、燃放烟火来纪念这个日子。 相传烟花始于隋、唐、盛于宋。北宋时烟花制作已很精致了,有了显现戏曲人物形象的“药发傀儡”。上党地区就有燃放烟火的习俗,烟火又称烟花,其种类有点老杆、跑火马、跑火伞、火船,还有地老鼠、葡萄架等等。现代烟花可分为低空烟花、高空烟花、地面烟花、架上烟花、手持烟花、礼花烟花、带线烟花、造型烟花等八大类,令人眼花缭乱。绚丽多彩的烟花与声声爆竹相辉映,将潞城的夜空装点得红红火火,热闹非凡。 灯火闹元宵 文/吴婷 鞭炮送新春,灯火闹元宵。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佳节,历朝历代关于元宵的诗词,不胜枚举,而描写元宵之夜游玩观灯的篇章更是比比皆是。 风流才子唐寅的《元宵》中“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将元宵观灯的习俗摆到了至关重要的位置。 “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这首《上元夜》写出了元宵节人们通宵达旦,流连在街道长廊之间,观看花灯的情形。这里说的上元节其实就是元宵节。上元节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 “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诗人元好问的《京都元夕》与唐人张祜的“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三百内人连袖舞,一进天上著词声。”描绘了京城元宵夜处处一片欢声笑语,热闹非凡的景象。家家户户灯火辉煌,人们载歌载舞,大街小巷游人如织。 众多诗词里,我非常喜爱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也正因这阕词让我知道了元宵节也是情人节。 在古时,元宵夜游玩观灯是青年男女交谊相会的好时机。“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字字读来,别有一分诗情画意;细细品味,一阵青涩的柔情暖意扑面而来。少年时候情窦初开,总是为赋新词强说愁。这一句词不断地被我写在日记本的扉页上,与青春的记忆一起存活。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欧阳修的《生查子》,令人愁肠百结,思念苦闷。人生总有悲欢离合,今年此时与去年那刻终究不一样。丘逢甲的“三年此夕无月光,明月多应在故乡。”也十分惆怅难耐。不论什么节日,都有怀乡思人的篇章在喜庆祥和的氛围里挥一笔清冷的色调。 元宵夜团圆时,不妨采一句唐诗,撷半阕宋词,在墨香古韵中,将这趣味盎然的佳节尽兴地欢闹一番! 难忘的元宵节 文/张联芹 元宵节前夕,我拨通部队首长的电话,告诉他我要去探亲的决定。首长沉默了一下才说你订好日期,我派人去接你。当我再三告诫首长要保密时,首长笑着,说现在的年轻人啊,总是这么浪漫,总想给对方一个惊喜。 其实,在决定这次出行之前,我是经过反复思想斗争的,当家人和朋友得知这个消息后,仍然很诧异,他们不断地劝我放弃这个决定,尤其是母亲。在临行前的几天时间里,母亲不是唠叨就是默默帮我收拾行装。 出行之日在我殷殷期盼和母亲的唠叨声中终于到来了。母亲将我送上车,又叮咛了一番。列车启动的那一刹,母亲隐忍的泪水才奔涌而下。车窗外,母亲的身影渐行渐远,她的牵挂和泪水却留在了风中和我的心里。 车子艰难地行驶在人烟稀少、生存条件极为残酷的阿里大北线上。阿里号称世界屋脊的屋脊,青藏高原的高原。它的美是极致的,它的残酷也是极致的。在这个平均海拔高度高于4500米的地方,我看到了更蓝的天,我的心宛如在天堂飞翔,可我的身体却像是行走在地狱里一般:头是晕眩的,胃里翻江倒海,呼吸困难……想想临行前母亲和朋友的劝阻,我的决定是不成熟的,可想想他的温暖、他的爱,我的决定又是那么正确和不容置疑。他阳光般的笑脸洒满我心灵的每一个角落,也将我的身体从地狱拯救到了天堂。 记忆漫过生命的枝头,曾经的甜蜜再次浮现在我的面前。那是他申请去阿里戍边前的一个夜晚,江南难得地飘起了雪花。飘着雪花的江南之夜是美丽而浪漫的,可我的心中却充满了悲伤。我牵着他的手默默地走着,雪花落满我的脸颊,我分不清是雪花的泪水还是我心底的忧伤。空旷的原野上只有我们两个人,我放开他的手,慢慢向前走去。 风吹起我的长发,撩起我单薄的裙裳,我却感受不到丝毫的凉意,因为我的爱人就在我的身边。我时而快速旋转,时而慢慢转身,我飞旋的舞步落在空旷原野的每一个角落,这是我能为我的爱人做的唯一一件事。 他将我紧紧拥在怀里,轻吻我双眸凝结的泪水和忧伤。我们在空旷中紧紧相拥,忘了天、忘了地,也忘了即将的分离…… 五天的生死磨难,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当我真正踏上这块土地的时候,身体所有的不适都被爱和感动所取代了:首长早已给我安排好了住处,还准备了氧气瓶和生活用品,战友们也围着我嘘寒问暖。这一刻,真情温暖了雪域高原的清冷,我的心中除了感动还是感动。 做元宵喽!和好的面团在我灵巧的手中变成了一朵朵盛开的“凤凰花”,美丽和清香充满光阴的每一缕缝隙。这注定是一个温馨而浪漫的元宵节,也是一个令我终生难忘的元宵节。我为自己是一名军嫂而骄傲,也为能拥有他的爱和牵念而自豪! 当年元夜还相似 文/刘新宁 每年此时总会想起欧阳修的词《生查子·元夕》———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这样的昨是今非和欢快失落确实让人伤感惆怅,可见,每人每年的元宵节也不尽相同,那么,写元宵节的文章虽然很多,也不妨我再说说自己的经历和感受。 20多年前,带着高考落榜的失意到了外婆家,在那里度过了一个异乡的元宵节,那是丹顶鹤的故乡——— 扎龙,也是一个芦苇遍地的自然保护区,禁止燃放烟花,这给我愁闷的心又添了一丝落寞。虽然元宵节那天舅母做了很好的汤圆,但我还是只吃一碗就放下了。多年后翻开尘封的日记,那天晚上曾写了一首诗——— “芦苇萧萧鹤不鸣,此夕无彩亦无灯;暗夜浮云窗外雪,孤寒一刻是心情。”诗虽不好,但也真实地记录了当时的心境。 第二年春,当兵去湖北,在那里过了三个元宵节,都很快乐,唯有最后一个蒙上了难以挥去的乡思。那天晚上,连队给每人发了一碗汤圆。我对湖北饮食很喜欢,觉得此地历史悠久,文化深厚,节日的食品也肯定正宗,因此吃得很香甜。晚饭后,不值班的战士可以出去逛逛,我就和两个战友去看灯。正兴致勃勃观赏花灯时,突然听到一个家长哼着歌哄有些不耐烦的孩子——— “卖汤圆、卖汤圆,吃了汤圆好团圆……”听着它,我突然想起家乡,想到父母,不觉眼眶湿润了。回到连队后写了一首诗——— “吃罢汤圆著新装,元宵节里看灯忙;一句歌声游子意,引得思乡泪两行。”是啊,当时没有手机,电话也不方便,与家乡的联系只有书信,不知故乡的此时,父母是否也在吃汤圆、赏花灯,或正想着千里之外的我吧。 20多年过去了,我又离开白山黑水来到上海,这是一个很注重生活质量的城市,与节日相配的饮食齐全又可口,有用黑芝麻、猪油、糖、水磨粉调成的当地汤圆,还有蟹粉和鲜肉汤圆,味道不仅有甜的还有咸的,满足着人们的不同口味。来到上海的第一个元宵节,单位发了两袋汤圆,我又买了黄酒和黄鱼。饭后给父母打了电话,聊了很久,全无以往的惆怅和乡思。 如今又一个元宵节到来,我一边回首往昔,感慨人生的沧桑和生活的多彩,一边满斟美酒,以诚挚的心情祝愿亲朋好友和天下所有善良的人们节日快乐。 月与灯都是光明的象征,月饼汤圆是圆满的喻示。一年里,元宵节与中秋节遥遥相对,体现的是中华民族对团圆和甜蜜的注重与向往。而在科技和经济的推动下,人们的生活也确实一步步迈向幸福了,这也不枉了千百年来国人的期盼和追求。 尘封记忆…… 寂寞的长街,没有华丽的彩灯,没有喧嚣的人群,也没有飘香的元宵。这样的元宵节貌似有点凄凉。 抬头仰望皎洁的圆月,孤独地悬挂在漆黑的夜空,没有繁星的点缀,偶尔,还要被浮动的乌云遮住其仅存的光辉。我低声询问:是高邮的元宵节不够热闹,还是我的元宵节太过落寞。 以前的元宵节,无非耗费在繁重的书桌前,亦或是冰冷的电脑前,了无生趣。于是乎,傻傻地掰着手指,总算盼到有一个元宵节在家过,却发现,现实和理想总是循着夸父追日,紧紧相追,却只能遥遥相望。 猛一回头,看见一对父母匆匆走在前面,儿子拉着兔子灯默默地跟在后面。兴奋,终于有人打破这该死的沉寂;悲哀,打破沉寂的同时却又带来了辛酸。所谓童年,却没有适龄儿童相伴左右;所谓天伦,却不能慢慢享受个中乐趣。突然想到那个天价玫瑰满邮城的情人节,所有的娱乐场所都充斥着一对对情侣,一堆堆玫瑰,和一撮撮卖玫瑰的人。而我们这一堆霸占着位置打牌的人则显得有些许另类,尽管无聊,却宁愿继续占着位置无聊。速食的社会,成功地速食了亲情、友情和爱情。 看见朋友的钱夹里有一张存折,朋友说这是属于两个人的旅游资金,只是现在不知道还能不能让它物尽其用。简单的一句话,顿时有一种想哭的冲动,其实我也有一张卡,只是区别在于这不是属于我的,我不知道的则是,什么时候它才能物归原主。听着朋友的点点滴滴,很自然,很朴实,却很感人,我想说这就是生活,生活就应该是这样。会有欢声笑语,会有泪流满面,也会有执着悔恨,可是,它贵在真诚。适合——这是一个很中国化的词,乍一听有理有据,细一想却漏洞百出,它没有始也没有终,更无从谈它的度。喜欢这样一句话:“人不是因为适合而在一起,而是因为在一起而适合”。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有时候,真的不应该太过执着,因为不是每一次错过都可以补救。 “街头偶遇未必是缘,闲话家常未必是懂,察言观色也未必是真心,时间,消耗的是光阴,磨灭的是默契,丧失的是相信”尖锐却投射出点点滴滴。 劝君更尽一杯酒,元宵佳节人团圆。记忆,若像酒一样被尘封,是会越久越香,还是会永诀于江湖?届时,又当如何抉择呢? 风雅元宵节 文/乔兆军 张潮说:“一年诸节,以上元为盛。”元宵节,是中华民族最富有诗意的节日。人们在元宵节放烟花、舞龙灯、猜灯谜……在历史上留下了许多风雅趣事。 元宵节又称灯节,自然就少不了灯联。有这样一个故事,年轻的王安石赴京赶考,元宵节路过某地,见一大户人家,高挂走马灯,征对招亲。上联是:“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王安石一时对答不出,便默记心中。到了京城,考题正好是:“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要求对上联。王安石即以招亲联对出,并被取为进士。归乡路过那户人家,见招亲联仍无人对出,他便又以主考官的出联回对,被招为快婿。一副巧合对联,竟成就了王安石“金榜题名”和“洞房花烛”两大喜事。 元宵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浪漫的一个,古代少女平时不出闺门,元宵节为青年男女提供了相识相恋的机会。传统戏曲陈三和五娘是在元宵灯会上相遇而一见钟情,乐昌公主与徐德言在元宵夜破镜重圆,《春灯谜》中宇文彦和影娘在元宵定情。“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的一首《生查子·元夕》,不知感动了多少心怀爱意的年轻人。 有这样一件趣事。元宵佳节,宋徽宗下旨赐给每位观灯游玩的妇女一杯御酒,有位年轻女子饮罢酒后欲将金杯据为己有,被卫士发现,押到徽宗面前。女子急中生智口占一阕《鹧鸪天》应答:“月满蓬壶灿烂灯,与郎携手至端门。贪看鹤阵笙箫举,不觉鸳鸯失却群。天渐晓,感皇恩,传宣赐酒饮杯巡。归家只恐公姑责,窃取金杯作照凭。” 说自己跟老公一起观灯,老公走丢了,自己又满嘴酒气,回家不好交代,所以偷一只金杯做证据。徽宗听罢不仅没怪罪她,竟赐了她那只金杯。 元宵节是一个喜庆的日子,但也会让人生发哀愁。李清照《永遇乐》词,“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平常的一句对话,却反映出她经历国家和个人巨劫之后,再热闹的元宵节也感受不到欢乐。《红楼梦》中,用大篇幅写了元宵夜荣宁两府为接待元妃的富贵风流,然而元春虽贵为皇妃,却独居深宫,没有自由,一句“不得见人的去处”有一种欲哭不能的痛楚。 岁月悠悠,历朝历代都留下了很多跟元宵有关的风雅故事,将中国的元宵气氛渲染得精美绝伦、淋漓尽致。 难忘的元宵节 文/王红伟 小时候在老家,一到农历正月十五的晚上各家各户都会在大门口点一堆篝火,这叫点旺火,谁家的火堆越大、火苗越高就意味着这一年的生活红红火火。 终于等到了天黑,人们不约而同地走出来把篝火点燃,随着噼里啪啦的响声,火苗一下子蹿老高,于是小孩子们都欢呼着,围着篝火吆喝着、跳着,仿佛自己就是最幸福的人,自己家是最红火的。 点完自己家的篝火,我们忍不住要跑到邻家去看别人家的篝火,指点着说人家的火苗没有自家的高,没有自家的旺。大家谁都不肯示弱,来来回回地忙着往自己家的火堆上添柴火,然后再比。 其实除了点篝火,那时候吃饭也很特别,中午要打茶吃饺子。美其名曰:“金丝缠元宝”。这里的茶不是我们现在喝的茶,而是炒熟的面。炒面很讲究,就是火大一分就会炒煳,火小一分就不熟,所以掌握火候是最重要的。妈妈是做饭的高手,她炒出来的面总是色泽金黄,面香扑鼻。面炒好后再添上水,然后把包成元宝形状的饺子和面水一起煮。那么有茶有元宝了,金丝又是什么呢?其实就是海带丝或者粉条。这样一锅饭做好,大家围坐着吃,尽管天气寒冷,但饭里有面糊着所以凉得就慢些。大家吃得津津有味,甚至一碗都不够吃呢。 后来,点篝火、打茶吃饺子,这些习俗似乎都封存在了记忆里。 再后来,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大街上就有了另一种景象——灯展。记得那时候从东方红广场到百货大楼,各单位早早作好了准备,占得一席位置直等到夜晚把灯点亮,展示自己高超的技艺。于是宽阔的马路两旁张灯结彩,挂着一排排五彩缤纷、千姿百态的花灯:有跑马灯、龙灯、米老鼠灯、孔雀开屏灯、八仙过海灯……我们看得眼花缭乱,也不知先看什么好了。各种花灯、动物形状的灯大放光彩,把焦作装扮得绚丽多彩。 人们看着灯,兴奋地议论着。认识的、不认识的,互相点评着。几个小时下来,都累得走不动了,可是每个人的脸上都是乐呵呵的…… 元宵是过年的“狂欢节” 文/刘卫 当一年一度的春节刚刚拉起结束的帷幕,看着一家老字号的美食城前排起了买汤圆长长的队伍,我这才知道,元宵节又接踵而至。老天助兴,头晚又纷纷扬扬地飘零起雪花,为元宵节锦上添花,延长着年味,再度激活出人们欢愉的心情。如果说,春节是一首浸透愉悦与祥和的叙事曲,那么元宵节是它结束前的一段快乐小插曲。只有过完元宵节,吃了圆圆美美的汤圆,春节才在人们心目中划上了完美的句号。 元宵节这天清晨始,锣鼓喧天,鞭炮阵阵,整个县城沉浸在一片欢乐的海洋里。高跷队的男女突然比常人高出一大截,有各种神话中人物扮相,赶上猴年,毛手毛脚的“孙悟空”打头阵,他们边高空行走自如边舞动着扇子和道具,让人叹为观止;一条条金龙在广场上游走,伴随着有节奏的鼓点声,首尾配合默契,活灵活现,仿佛在腾云驾雾,显示出高超的舞技;还有采莲船,舞者一般为俊俏的女子,着红披绿,妆化得很夸张,船就“挂”在她身上,歌起人动,船就随心游弋,旁边的“艄公”划着桨,边唱着“采莲船哟哟,闹元宵,迎丰年,……”旁边的人跟着起哄,唱起“划着”逐句地应对,气氛十分热烈。观者和舞者现场互动闹腾劲至今让人历历在目,久久难忘。 入夜,吃完了家宴和汤圆,几乎倾城而出,大人牵着孩子汇聚到县文化馆前的广场,看灯展,猜谜语,观焰火晚会和民俗表演。孩子们人手一灯,或在市面上买的,或是自家大人扎的,造型各异,灯火点点,一片璀璨。孩子们那会觉得眼睛不够用,提着灯笼在热闹的人群中穿进穿出,吃着糖葫芦,竞相对着挂在绳子的谜语作出各种猜测。实在想不出,就跟大人讨答案。如果猜对了,现在可以领一支铅笔或彩色气球的小奖呢!一直闹到晚上十点,人们这才意犹未尽地散去。每盏回家的灯笼里蕴含着一个孩子快乐的小故事,也点燃着人们对来年美好生活的期盼和向往。 过完元宵节,这才算“年过月尽”,没有留下一丝的遗憾。需要外出的人,又由父母打点行装,带着家人满满的叮嘱,踏上了谋生之旅。人们祈祷,日子就像这白滑酥和、馅芯甜美的汤圆,圆圆满满,顺顺当当。一家人相互间有着牵挂,都过得平安康健。 母亲的元宵 文/魏益君 每年元宵节前,是娘最忙碌的时候,她又要精挑细选地备料,忙忙碌碌地做汤圆了。 娘做汤圆备料极为细致,先是把糯米一遍遍淘洗,而后浸泡在水盆里,一粒粒膨胀得又白又胖,然后按照水和米的适当比例,倒入石磨打浆。随着磨盘转动,白色的米浆便从石磨的缝隙间缓缓流淌。那时我最开心的就是陪着娘推磨,因为我知道,这白色的米糊,可以做成可口的美味。娘见我推动得卖力,就说,石磨要慢慢推的,这样磨出的米浆才细腻滑润,透着清香,做成的汤圆也才色泽清亮。娘的话让我干得更欢,石磨的声响“吱吱呀呀”,像动听的歌儿。磨完糯米,娘开始用一块布包袱把米浆吊起来沥干水分,放进盆里揉搓成糯米粉团。 接下来就是做馅了,汤圆馅就更考究,娘把炒好的花生、芝麻、核桃等加入白糖和桂花制成喷香的馅心。调好了馅,就开始包汤圆了。我最喜欢看娘包汤圆了,娘包汤圆的姿势很美,像魔术师一般,拿起一团糯米粉,灵巧的手指边捏边旋转,很快就捏成了汤圆皮,而后包上馅料,一转眼就揉捏成一个筋道绵软的汤圆。我也喜欢包,只是我包的汤圆个头大小不一,还形状各异,惹得全家人哈哈大笑。 正月十五晚上,娘开始把包好的汤圆分批下锅。水沸时,可爱的汤圆就漂浮起来。待热腾腾的汤圆上桌,我馋涎欲滴,迫不及待地就用小勺子盛起一个放到嘴里,烫得我啊啊大叫,咽也不是,吐也不是,引得一家人哄堂大笑。娘笑得更是开心,拍了下我的头说:“傻小子,小心烫掉舌头。” 看一家人香甜地吃着汤圆,娘动情地说:“汤圆,汤圆,就是开开心心,团团圆圆。”在娘的眼里,元宵节吃汤圆,就是一家人的幸福团圆。 然而,有一年的元宵节却没有吃上汤圆。那年春节过后,父亲感觉身体不适,到医院检查,原来是老毛病又犯了,需要立即手术。一个星期后,大哥从市医院传回信息,说父亲可能在元宵节前出院。娘听后异常高兴,那几天里,拉着我开始推磨备料做汤圆。 元宵节那天,娘早早地就包好了汤圆,就等着父亲回家下锅了。可是,过了中午,不见父亲回来,一直等到天黑,还是不见父亲的身影。直到天完全黑下来,才得到大哥的信儿,说父亲这两天有些发烧,出院要推后几天了。我问娘,今儿还吃汤圆吗?娘摇摇头说,等你爹回来再吃。 三天后父亲回来了,娘就包了新的汤圆。娘把第一碗汤圆端到父亲跟前,喜滋滋地说:“汤圆汤圆,团团圆圆!”父亲吃了一粒,一颗眼泪就掉进碗里。 尽管现在市场上的汤圆花样繁多,娘却从不去买。在她的眼里,元宵节只有吃着自己包的汤圆,才是幸福团圆的味道。 有一种佳节 文/咕噜噜咕泡泡 如果说中国有一个节日蕴含着团圆、爱情、美满、幸福……等等诸多美好情愫的话,那么,我相信许多人在第一时间想起的就是元宵佳节。 闹花灯、吃元宵、放烟花、拜晚年……今天,我们能做的事情有很多很多,不管是与家人一起看花灯、品尝母亲煮的美味元宵、还是与爱侣相约黄昏后、给长辈们拜个晚年、抑或趁着过年的最后一天好好地疯玩一次,我们总能让元宵节丰富起来,因为,它是属于万里归人的日子,属于团圆美满的日子,属于表述衷肠的日子,它承载的意义是爱、是亲情,是感恩。 与中华民族灿烂辉煌的千年文明一样,元宵节同样历史悠久,据考证,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这个美好的名词,后来随着时代的沿革,它的节俗渐渐丰富,内涵也随之扩展。史书上说,元宵节起初只是白昼为市,夜间燃灯,到了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不过,就算再怎么百转千回,它的核心主题始终不变,都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无限期待和与家人团聚的亲切深情,因为无论何时何地,共享天伦始终是中国人骨子里最柔软最细腻的感情,不信,您看那象征元宵节的传统食物——北方的元宵和南方的汤圆,不都是圆圆胖胖的形象吗?而且里面的馅料也都是各有千秋,甜而不腻,繁而不杂,总让人回味无穷,这可爱的小食物就如同它们的造型一样,寓意着千家万户都能幸福美满,甜甜蜜蜜,也寓意着人们在新的一年里都能有新的希望,新的成就。 于是乎,元宵节被赋予了很多祝愿。如今,它早已不单单是一个节日,而是代表幸福,代表安康,代表着人们久别重逢的幸福时光,就如同夜晚绽放的烟花一样,仿佛在普天同庆着人间亲人欢聚一堂,爱侣相约月上,好友共度佳节的良辰美景。故此,元宵节才能充满格外的浪漫情怀,因为团圆是它的主流,祝福是它的期许,爱情是它的滋养,美满是它的底色……人间的一切美好情怀,都在这个夜晚绽放出瑰丽的色彩。 元宵节,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块瑰宝,它是古色古香华夏文明的传承者,也是联结人们挚诚情感的一座桥梁,更是所有在世上打拼之人心灵的最终归宿,就如同入口的元宵一样,软糯香甜,入口即化,乍似不起波澜,却总能在点滴中沁入我们的心脾,融入我们的骨髓,成为我们心中最美好的情感。 有一种佳节,叫元宵。 心中的“元宵结” 新年的鞭炮还在炸响,象征着美满团圆的的元宵节来到我们身边。看着城市街道两旁的彩树花灯和天空中五彩缤纷的礼花,我不由想起儿时过元宵节的情景。 在我很小的时候,每到元宵节,母亲就会做一些乒乓球般大小的元宵。元宵用糯米包制而成,或实心,或带馅。元宵有多种食用方法,煮、煎、蒸、炸皆可,全然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口味去选择。在这些食用方法中,我们家通常是煮。每次煮元宵,母亲都是边煮边不紧不慢地拨动着锅里起起伏伏的雪白的元宵,让我不禁馋得口水直流。等到一碗热气腾腾的元宵端在手里,我总是拿起筷子就匆匆促促往嘴里扒,仿佛担心吃慢了会没得吃。因为元宵里面的馅很烫,每次吃元宵,我不是烫到喉咙,就是烫到舌头。于是,我对着碗不停地吹。 按照家乡的风俗,母亲会在几个元宵里分别包上两分钱的硬币,据说谁能吃到包着硬币的元宵,谁就能在这一年里事事顺心。在母亲的精心安排下,那些象征着好运的元宵总会不知不觉地溜进我的碗里。品尝着甜而不腻的元宵,享受着浓浓的亲情,人世间最幸福的事情莫过于此。 过元宵节,是少不了灯的。元宵之夜,看着窗外开放的礼花如一个个彩球,似一朵朵雪花,像一颗颗拖着彩带的流星,把漆黑的夜空照得如同白昼一样,父亲便开始动手做花灯了。每次做花灯时,父亲会先把准备好的竹条和花布放在手边,只见他三缠两绕之后,那灯笼的骨架就跃然而出了。父亲怕不结实,又用细铁丝把竹条接口处牢牢地捆住。我蹲在父亲身边,目不转睛地看着,像是欣赏一部动画片一样的专注,父亲那娴熟的手艺和精细的做工着实让我佩服。在父亲的引领下,提着他亲手制作的花灯,我会把屋里屋外的每个角落都照个遍。父亲告诉我,这样可以让家人在新的一年里平安吉祥,庄稼五谷丰登。随着自己的年龄不断增大,我方才懂得,当年我手中那忽闪忽闪的火苗,是父亲对未来的祝福和祈愿。 当岁月的刻刀悄悄在额头上留下几条皱纹时,我才发现元宵节在我心中早已不仅仅是一个节日了,更是一种情结,让我回味,令我珍藏。又一个祥和的元宵节来临,咬一口如蜜般甜的元宵,家人的牵挂又在心头弥漫,生活将为我们翻开崭新的一页。 灯影里的元宵节 文/安小悠 夜读姜白石的诗,“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忽忆旧事,真想念儿时的元宵节啊! 元宵节的黄昏好像格外漫长,孩子们都巴望着天把夜的幕布快点拉上,他们好把元宵的蜡烛点亮。 黑夜降临,元宵的节庆才正式开始。 孩子们在院子里各个门口点上中指长的两根红蜡,这一天不怕浪费,大门口、堂屋门口、灶房门口,还有鸡舍、猪圈、牛棚等处,甚至窗台、压井台上都要点上蜡烛。各家各户,整个村子都被橘色的烛光笼罩,若从高空俯瞰,点点烛光犹如颗颗星辰降临人间。 匆匆吃罢汤圆,放下碗,孩子们便迫不及待地用细竹竿挑起自己的小灯笼,上街玩耍。灯笼多半是塑料的红灯笼,椭圆形,也有瓦楞纸做的圆柱形的生肖灯笼,还有些手巧的人,自己制作了灯笼,上面手绘了自己喜欢的图案。在灯笼底座正中,滴两滴蜡油,放上一根小红烛。夜幕里,在烛光的映照下,每盏灯笼都有一种朦胧的美。 起初是比谁的灯笼最漂亮,等比完了就开始碰灯笼。你挑着灯笼碰我一下,我挑着灯笼碰你一下,既惊险又刺激。直到把里面的蜡烛碰倒,灯笼瞬间被点着。若抢救及时,赶紧把火吹灭,灯笼最多被烧出一个窟窿,重新点亮蜡烛可以接着碰。有些灯笼一晚上能被碰倒好几回,烧出好几个窟窿。若抢救不及时,灯笼就会变成一团火,碰倒一次就着火的多半是纸灯笼,在其他孩子的笑声中,灯笼的主人算是彻底输了。 “灯笼会,灯笼会,灯笼碰坏回家睡……”灯笼烧起的一团火燃出了元宵节晚会的高潮。虽然灯笼的主人会有些悻然,却并不可惜,因为明年元宵节还会得到一盏新灯笼。更何况,过了元宵节,灯笼都被束之高阁,就少了那种惊险的刺激。 平日里,大人不准孩子玩火。但元宵节这一天,孩子们却可以玩个痛快。有时候,村里还会在元宵节当晚燃放烟花,美丽的烟花照亮了整个村子。看了元宵节烟花的孩子,据说来年不害眼病。 元宵节的灯影是整个春节的句号。烟花在高空绽放,烛光在灯笼里摇曳,扩散出吉祥、幸福和希望。春意忽至。 话灯笼 文/农华 走在大街上,看着喜庆店里挂着方的、圆的、闪烁的、音乐的各式各样的灯笼,又是一年元宵临到来。看着五花八门的灯笼儿时记忆又涌上心头,元宵节斗灯笼的欢快场景依然让我记忆犹新。 记得小时候元宵节挑灯笼都是纸糊的,多为圆形或方形,意在圆圆满满方方正正做人,基本上都是自家长辈给孩子制作。要经过扎模,糊纸,描画这几道工序。我的纸灯笼也是如此,多数是爷爷给我制作,爷爷是村里为数不多的秀才,见过县大老爷。爷爷为我制作的纸灯笼别致,耐斗,图画优美,常常为我引来无数人羡慕的目光。 斗灯笼是家乡的老习俗,每到元宵节晚上,村里的小伙伴们都不约而同地汇聚到村头的晒谷场。先争相谁的灯笼好看,比做工、比绘画。然后三人一伙五个一群地斗灯笼,互相碰撞着手上的灯笼,看谁眼疾手快机灵,看谁灯笼结实耐碰。斗灯笼的结果往往是把里面蜡烛碰倒,反应快的吹灭蜡烛保住灯笼,反应慢的只有眼睁睁看着心爱的灯笼熊熊燃烧。 记得有一年,我好不容易斗赢村里诸多玩伴,像打了胜仗的将军凯旋归来。在回家时的路上,遇到隔壁家阿叔,他瞄着我手上的灯笼一本正经说:“小华,快看看,你灯笼下而好像爬着一只虫子哦。”也许是胜利冲昏了头脑,我急忙把灯笼翻过来瞧瞧,结果纸糊的灯笼自然烧起火来。当我气急败坏回家告壮时,惹得大人们哈哈大笑,笑了过后爷爷还会如是说:“烧了好,烧得好。”后来才知道,元宵节就算是斗败烧了灯笼,还是被逗烧了灯笼,那都是一件吉利的事情,寓意红红火火。 三十多年过去了,现在不管是城市还是乡村,都很少看到童年时的纸糊灯笼,取而代之的是越来越先进带电动、能发光、会唱歌的灯笼。也没有儿时成群结队斗灯笼的热闹场面,变成了几个大人守护着一个小孩,举着一盏盏造型逼真的洋气灯笼。虽然他们也会感到快乐,但相比我们童年时那种点着蜡烛的情趣,三五成群一起分享的乐趣,总觉得少了些什么,那种快意的心情或许只有在记忆中找寻了。 时光飞逝,如今人们思想观念也变化了,那些热闹的老场景已经渐行渐远,那种默默燃着蜡烛的纸糊灯笼也随之远去。但在我的记忆中飘不走的是那一盏盏纸糊的灯笼,在那条又黑又长的乡村小巷里,浅一脚深一脚的仓皇脚步,是手里那盏忽明忽暗的纸灯笼,伴随我行走在漆黑的夜里,引领我要去的方向。虽然纸糊灯笼已经在乡村消失,灯笼虽不同,但乡俗还在。童年记忆里的纸灯笼,永远是我人生旅途的指明灯。 难忘那年元宵节 文/吕强 时光薄情,从不肯为谁停下忙乱的脚步,春节的温暖还来不及细细品味,转眼之间,元宵节又将悄然而至。在冬日一个风和日丽的中午,我和几位朋友相约一起去古商城游览,欣赏一下节日里的古城风光。 和朋友漫步在古色古香的大街上,脚下踩着斑驳沧桑的青石板,穿过华丽高大的牌坊,大红的灯笼悬挂在街道两边,烘托出喜庆祥和欢乐中国年的气氛,古老的街巷变得更加妩媚,更加靓丽,更加飘逸。看着屋檐下随风舞动的灯笼,与青砖碧瓦交相辉映,我不禁想起了小时候的元宵节。 按周村的风俗,不过完正月十五元宵节不算过完年,也许是要让这正月十五来唱年节的压轴戏吧,孩童时期的我最盼忘的节日除了春节以外,便是农历正月十五的元宵佳节了。记得有一年我还上小学一年级,元宵节一大早吃过早饭后,我便坐在父亲自行车前面的大梁上,早早来到表演地点,望眼欲穿地等待着表演的舞龙队、芯子方队、欢乐秧歌队、高跷和舞狮等表演队伍的到来。盼望着,盼望着,终于在震耳欲聋的威风锣鼓声中,一年一度的民间大型扮玩表演拉开了帷幕,舞龙队蜿蜒盘旋,花轿旱船一步三摇,舞狮队,摇头摆尾,时而腾空,时而倒立,几只狮子,或双狮戏球,欢闹嬉笑,或腾跃高桩,威风八面,尤其是前面引狮子的舞狮人,在几张摞起来的大方桌上连翻十来个跟头,引起现场的一阵叫好声,现场看扮玩的群众也是熙熙攘攘,里三层外三层围的水泄不通。在拥挤的人流中,小小的我自然哪里也挤不进去,急得直跳,这时候父亲总会把我扛在他的肩上,让我看个清清楚楚,那一刻,坐在父亲肩头看民间扮玩的我感觉是最幸福的。 民间扮玩最后的重头戏就是芯子了,说起周村芯子,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被列入为“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芯子类似民间的抬轿,往往根据规模及剧情需要在底座四周彩饰了亭台楼阁、石桥彩虹、花卉等道具,踩芯子的大多是孩童,他们高悬空中,看不出有立脚之处,其实这是靠底座中通出的那根叫芯子的坚固铁棍支撑的,铁棍也被装扮成树枝,花束或其它道具,使人看不出来。小时候的我一直疑惑于这点,直到长大后有一天看老艺人们扎芯子才知道了其中的窍门。踩芯子的孩子们扮演的大多是戏剧故事、民间传说中的知名人物,如《三国演义》里的吕布与貂蝉,《白蛇传》中的许仙与白娘子等,一个个随着鼓乐的节拍颤颤悠悠地进行表演,并不时生动传神地甩着水袖,衣袂飘飞,翩翩若仙。 随着扮玩队伍的逐渐走远,人群开始慢慢散去,我这才感到有些饥肠辘辘,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那时候的扮玩现场不像现在卖小食品饮料什么的随处可见,仅有的几个摊位,只是卖些心灵美水萝卜和冰糕之类。父亲看到我疲惫的样子,对我说:“走,我领你吃馄饨去。”到了馄饨店,父亲找了一个座位让我在那里等着,然后自己去排队,不多时,父亲便端了一碗热气腾腾的馄饨放到桌子上让我吃,看着薄皮大馅的馄饨,高汤里还撒着香菜末儿,真是色香味俱全,冒起的阵阵热气不断撩拨着我的味蕾,我无暇顾及吃相,不到几分钟一碗馄饨已入腹中,吃得甚是酣畅惬意,感觉唇齿留香,美味无穷。粗心的我吃完才发现父亲只买了一碗,我问父亲怎么不吃,父亲笑着说:“爸爸不饿,你先垫垫饥,回去咱们再吃水饺和元宵。” 多年时光一晃而过,如今参加工作多年的我忙于工作,已有许多年没有去现场观看民间扮玩了,然而,儿时元宵节扮玩的一幕幕情景,还有那碗美味的馄饨,时时萦绕在我的脑海中,温暖而又柔和。元宵节到了,心动不如行动,回家和父母一起品尝美味的元宵吧,再看看元宵节的扮玩和节日的花灯,重温儿时美好的记忆,我眼前仿佛又看到了那欢呼雀跃、人如潮水的元宵节美景…… 一碗元宵订终身 文/赵文忠 近年,每逢元宵节,端起妻子做的那碗元宵,不由得想起那段甜蜜的往事。 那年,我在洛阳上班,春节前,堂嫂给我介绍了一个对象,见了面,彼此印象还不错,堂嫂笑着说,你们先了解了解,然后再订婚事。过了年,我回洛上班,很快就到了元宵节。为加深了解,我邀她元宵节到洛看花灯,她羞答答地应允了。 那晚,从西关到老城,中州路两侧挂满了花灯,抬眼望去,东边是灯,西边是灯,南边是灯,北边还是灯,真是火树银花的不夜城,有圆灯、方灯、花灯、树灯、龙灯、凤灯、老虎灯,一盏盏光彩夺目,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起初,我俩还保持着一段距离,随着街上的人流越来越密集,我担心被挤散了,不由得挽起她的手,她一颤紧紧抓住了我,偷偷看一眼,她正低头笑,那一刻,一股甜蜜涌上心头,我知道,月圆之夜,爱情开花了。 虽已过雨水,但夜深之时仍然颇具寒意,扭脸看到街面排摆的夜宵,就请她吃点夜宵暖暖身。蒸饺、包子、云吞、馄饨,花样可真不少,看到一家元宵馆,我说“元宵节吃元宵正适宜”,她说“你说好俺就中”,不谋而合,心有灵犀。两碗白白胖胖的元宵,吃得那么甜,那么暖。我说元宵代表着团圆和美,日子越过越红火,你和我一起吃了元宵,你说咱俩的事是啥说法。她羞涩地笑着,红扑扑的脸上满是甜蜜。 多年来,我一直认为,结婚那天更多的是婚姻的仪式,而我们的爱情是在元宵节那天开始的,因此,我倍加珍惜这个节日,每逢元宵节就会陪着妻子去观花灯吃元宵,回味当年的幸福与甜蜜,平日里那点磕磕绊绊,就会烟消云散,我们小小的家庭更加和美。 十多年前,我不幸坐上了轮椅。再也不能在元宵节陪妻子去赏花灯吃元宵了。让我没想到的是,到了元宵节,妻子就自己做起元宵来,她说:“当年你陪我吃元宵,看花灯,今后我就做给你吃,推你去看花灯,你纵是身残,但人不能离,家不能破。这是当初我们的承诺。” 一碗元宵的约定,使我们相守相依,共同撑起一个圆满的家。也许经过了风风雨雨,才能更懂得元宵节的寓意。小小的元宵就像一个小小的家,小家和美大国安,小家幸福大国盛,团团圆圆,和和美美,甜情密意的幸福,永远是人们的期盼和心愿。 背上的元宵节 文/倪雪萍 每到元宵节,我就不由自主地想起父亲,想起那温暖的背,心中的暖也随之柔柔地铺散开来。 小时候,我对烟花超乎寻常地痴迷。那五颜六色、光芒四溅的绽放是我心中最美的风景。那时,我家的条件不太好,但父亲总能在捉襟见肘的日子里“奢侈”地买一些烟花满足我们的愿望。那些钱是他从牙缝里一分一角地抠出来的。为此,母亲还曾埋怨过。可他总是呵呵地笑着说:“没啥,娃们高兴。” 母亲的一场大病后,这种“奢侈”再没有了,父亲脸上的愁容越来越浓。到了元宵节,父亲愧疚地望着满脸失落的我们,像个做错事的孩子般。 家里的烟花没有了,我把希望寄托在外面。天不黑,我就催促着母亲做饭。当外面的第一声烟花响起,我的人已飞了出去。我跟在一群大孩子后面,看着火花的亮光,循着响声,跌跌撞撞地向放烟花的人家跑去。也许是个子小、跑得慢的原因,很多时候当我气喘吁吁地跑到地点时,烟花已接近尾声。失望至极的我强忍着泪水只得又随着快乐的人流奔向另一家……夜渐渐入深,烟花的姿影在夜幕中也渐渐变得稀落。回到家,身上的衣服已被汗水浸湿,母亲脱下我的鞋,一下子哽咽了。父亲看见我那磨得满是泡的脚,默默地把它揣在怀里…… 又一年元宵节到来时,父亲早早吃了饭。当我又打算“飞”出去时,他一把拽住我说:“走,妞,我背你去。”趴在他宽厚温暖的背上,我一下子感觉自己高大很多,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东头王根家开始放烟花了。”不知谁喊了一声,父亲下意识地搂紧我,迅速地随着大家跑起来。我搂着父亲的脖子,随着他身体的起伏,感觉自己像跳舞一样。美丽的烟花、快乐的心情、咯咯的笑声在背上缓缓盛开。“张三家开始放了……”“快,快,北头那家……” 从东到西,从南到北,父亲背着兴奋得手舞足蹈的我跑遍了整个村子,笑声洒满身后。那一年的元宵节是我最快乐的。 后来,每年的元宵节我都是在父亲的背上度过的。他背着我从东家跑到西家,一直跑到我上学,再不好意思让他背,他才歇下来。虽然没有了背上的快乐,可父亲背着我奔跑的身影却深深地烙在心里。 时光荏苒,多少往事都随着记忆的风渐渐飘落,但在父亲背上过元宵节的那段岁月,却是我人生中无论怎样打磨都不会褪色的记忆。那背上承载着太多的快乐、幸福和温暖。 情人节 文/顿悟 情人节,作为舶来品的西洋节日,越来越受到部分国人的顶礼膜拜,趋之若鹜,大有风景这边独好,后来居上,取而代之的意思。 其实,即将到来的元宵节也就是古代的情人节。但凡美女,都深居闺中,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或专于女红,或吟诗作画,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而元宵节来临,情况就大有不同,三五风光,月色婵娟,灯火辉煌,月满冰轮,灯烧陆海,人踏春阳,痴心男女正可一诉衷肠。于是便有了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一生缘定,更多了众里寻它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惊喜。 而七夕鹊桥相会更是千古传诵的爱情佳话。浩瀚夜空,天上繁星闪耀,银河横贯南北,可怜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只能四目对视,遥遥相望,忽一桥飞架,天堑变通途,诉不完相思之苦,道不尽绵绵情意,兀自发出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自我安慰,空留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的美丽传说。 情人节直来直去,有其历史渊源,蕴藏西方人的文化底蕴,符合西方人的表达方式。中国情人节含蓄婉约,自有历史典故,民间传说,体现中国人的文化传统,处世风格,传递中国人的恋爱情结,两者没有孰优孰劣。 人到中年,再提情人节,总觉得心虚气短。回眸过往,经历过欲语还休的初恋,痴迷过激情澎湃的热恋,沉醉过柔情蜜意的婚后生活。当爱情终于沉淀成亲情,爱的方式也在潜移默化中转变,像大海,虽内心潜流涌动,但水面波澜不兴;像无花果,虽奉献果实累累,却把花朵深藏蕊中;像空气,虽感觉不到它的存在,却无时无刻不沐浴它的关怀。岁月的变迁,已经把中年人的爱历练得深沉而执着,朴素而实在。“我爱你”已不再是挂在嘴边,而是生活中细枝末节的关怀,“我想你”也不再是当面表白,而是漫漫长夜中孤独地等待。 只要心中有爱,每天都是情人节,爆米花与玫瑰花一样精彩,大米饭与巧克力一样香甜。 懵懂时光,最美 文/风过无痕 今天是正月十五,一年一度的元宵节。窗外,爆竹声此起彼伏,某人叫了我好几次,让我到外边看看去,我则懒得动,不愿意去凑那个热闹。 我知道,此刻的窗外也一定张灯结彩,灯火通明,也定然是烟花缤纷,繁华万千。我坐在电视机前,有一搭无一搭地看着元宵晚会,禁不住回想起儿时的元宵节,对于我,那是一份悠远温馨的记忆。 小时候,每到元宵节,家里都必定要包元宵,用花生仁或黑芝麻做馅,包好后的元宵或煮、或炸,一大家子人围坐在一起吃元宵时其乐融融的情景,多么让我难忘! 还记得有一年,二叔家的大堂姐刚刚出嫁,她婆家是一个以生产水稻出名的地方。当年春节,大堂姐两口子来家拜年,除了烟酒罐头点心,还拿了几斤自家产的又磨好的粘大米面。元宵节时,母亲就用大堂姐拿来的粘大米面包元宵,那一年的元宵好吃极了,美味无比,我们这些小孩子撑得肚子就像元宵一样圆滚滚的。后来,大堂姐一家搬到上海去了,日子过得很是殷实,可是,就在前年,一向身体强壮的堂姐夫突患重病,那年中秋节过后我去老家看他最后一面时已经垂危了。多年不见,堂姐夫还记得我,病榻上用微弱的声音叫着我的小名,那场景直叫人心里酸酸的,不由得感慨时过境迁,物是人非。 还记得,每当元宵节晚上,我家院子的苞米架子上总是支起一根长长的竹竿,父亲把他亲手做的一盏大红灯笼悬挂在竹竿上,有风吹过时,那大红灯笼在竹竿上随风摇曳,灯影也在院子里飘忽游移。在那个装满我整个童年的农家小院里,我常常追逐着那灯影踩着玩,却总也踩不住,因为风不止,影子就随风摇摆。 当然,那时的元宵节最快乐的,还是我和小伙伴们提着灯笼走街串巷游行的事。在那个没有路灯的乡村,我们各式各样的小灯笼,泛着淡淡的烛光,倒也照亮了节日的大街小巷,也照亮了我们一张张天真的笑脸。那一支支清亮亮的歌谣啊,还有那清亮亮的欢声笑语,在乡村的夜空久久回荡,温暖着北方的元宵节依然寒冷的夜晚。那灯笼从除夕晚上一直拎到元宵节之夜,叫做“磕头了儿”的红色小蜡烛燃尽了一根又一根,直到整包的“磕头了儿”都用没了,春节也就过去了。 时光流逝,童年的元宵节渐行渐远,连同那些无忌也无忧的岁月,但每到一年元宵夜,童年时代过元宵节时的点点滴滴便在脑海中重现,淡入又淡出,挥之不去。 岁月变迁,如今的元宵节,比过去奢华了许多,缤纷的烟花,倾城的绚丽,异彩纷呈,还有光怪陆离的电动灯笼,惟妙惟肖,使得元宵节之夜尽显“火树银花不夜天”的空前盛景,但在我的心中却没了孩提时过元宵节的快乐心情了。 今天,作家“苤莒”在空间里更新了这样一条状态:“最值得回味的元宵节,自然是少年时。仔细回想,其实我们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早巳被定格在少年不知愁滋味的年纪一一懵懂时光,最美。”我留言道:“姐姐的文字总是碰触我内心的柔软。”就借用其中的最后几个字作为这篇散记的题目吧。 此刻,元宵晚会正是尾声。 诗话元宵 文/积雪草 春节之后的第一个月圆之夜便是元宵节,古人过元宵节和今人大不相同,透过古人的诗文就可大致感受到一二。写元宵的诗词最喜欢南宋词人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 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首词文笔华丽,层层铺陈渲染,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不同寻常的夜晚,挂满花灯的树像一棵棵开满花的树,满天的焰火如星雨,宝马雕车,月光流转,鼓乐声声,游人如织。 层层的铺陈渲染都为最后一句点睛之笔,苦苦寻觅,才发现要找的那个人并不在这流光溢彩的长街上,而是站在灯火寥落暗影里。 如果不了解这首词的时代背景,一定会以为这是一个太平盛世,百姓安居乐业,风香夜暖。而真实真的时代背景却是,南宋的半壁江山已在侵略者的铁蹄之下,这样的情景之下,竟然能营造出这样的繁华,真让人叹为观止。 辛弃疾笔下的元宵节,表层繁华,内里忧伤,只是这忧伤是隐藏在文字之下,需要层层剥开,才能看到。 李清照笔下的元宵节则是伤感和怀旧的,她在《永遇乐·落日熔金》里说:“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诗朋酒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这首词是李清照晚年的手笔,虽然写的是元宵节,但通篇却并不见元宵节的字样,格调依旧如往昔的婉约,忧伤,这里又多了一层怀旧的氛围。 清人曹雪芹笔下的元宵节自然和诗人词人不同,《红缕梦》里的元宵节,自然是小说笔法的铺排,或浓墨,或轻彩。 《红缕梦》开篇第一回,霍启抱着英莲去看社火花灯,结果丢了英莲。笔墨虽然寥寥,但透过这几个字却足以看到元宵节的热闹纷繁。 第十八回,借元妃省亲的视角,看大观园内是如何过元宵节的。大观园内张灯结彩,下人和主子一起娱乐,看戏、击鼓传花、听评书、吃酒行令、猜谜、看烟花。传递出一种信息,钟鸣鼎食之家的节俗。 第五十三回,元宵夜宴,老太太领着众人喝酒,看戏,赏钱,猜灯谜,吃元宵,虽然也是极尽奢华之能事。但却依稀闻到了某种悲凉的气息。 曹雪芹笔下的元宵节,从平民社火写到钟鸣鼎食之家的奢侈,细细道来,正应了那句话:花无百日红,月无百日圆。 一年一度,元宵佳节,在古代文人笔下,让我们看到了古人过元宵的情与景,元宵节不仅仅是我们的,也是古人的,而且还会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 儿时元宵节 文/郑传省 元宵节又到了,我不由得想起儿时过节的情景来。 小时候家贫,没有钱到镇子的集市上买烟花,便在元宵节来临的前几天,自己动手做烟花。做好了烟花,接着做火把。做火把比做烟花省事,从豆秸垛上拽下一些豆秸,用麻绳一道一道地使劲系成扫把状,一个火把便做成了。这样的火把,一般做两三个就够玩了。 元宵节到了,先去看李大叔打烟花。李大叔曾到外地铸造过犁铧,他有一个炼铁炉。他是个喜欢热闹的人。元宵节这天晚上,月亮识趣地躲在云层后,夜色便愈发地浓了。看,李大叔在他家屋后把炼铁炉烧起来了!大家怀着兴奋的心情围着炉子等待着,年轻力壮的铁蛋“呱嗒呱嗒”地拉动木风箱,炉子口霍霍地窜出红红的火苗。当红红的铁汁散发着热量从炉子下端的窟窿眼里慢慢流出来时,李大叔就用一个早已放置好的长把子铁瓢接满一瓢,然后快走几步端到身旁枝条繁多的柳树下。力大如牛的大娃子紧随其后,他手里拿着一个木棒槌,对准李大叔端着的铁瓢底儿朝上使劲一击,瓢里的铁汁就被击打得向半空飞溅。遇到柳枝,便碎成更多的红珠珠哗哗啦啦落下,像下了一阵红色的流星雨,惹得围观的大人孩子一阵阵欢呼。 看完了李大叔打烟花,我便跑回家,找到一根高粱棍,把上端劈开,把烟花的一头夹进高粱棍系紧,再用洋火点着另一头,然后高举着朝不远处的空场跑去。被点着的烟花,迎着跑起来的风,便有许多红红的火星子纷纷散落,让人恍惚觉得像是天上的星星坠落凡间。此时,其他的小伙伴也都高举着自己做的烟花跑到空场上玩。我们嬉笑着,追逐着,比赛着谁的烟花散落的火星多,谁的烟花燃的时间长。 放完了烟花,我们便去撂火把。把火把点着,用力撂向空中,边撂边高喊着:“撂,撂,撂火把!谁的火把撂得高,谁的秫秫长得高!”那时听大人们说,正月十五撂火把,哪个孩子的火把撂得高,哪个孩子家的秫秫就长得高,我们便都信以为真了,只管使出吃奶的力气把火把撂向空中。那火把燃着火苗,溅着火星,带着呼呼的风声,在夜空里划出一道道冒着红光的抛物线,此落彼升,蔚为壮观。 待到把火把都撂完,天上的云朵就消散了,一轮明月升到了半空。在各家母亲三番五次的呼唤声中,我们才恋恋不舍地散了,期待着明年的元宵节快快来到。 |
随便看 |
|
江南网提供散文、诗歌、句子、短句、文案、好句、好文作文等写作素材,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语言文字免费学习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