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范文:

 

词语 西湖散文
释义

西湖散文(精选20篇)

苏轼巧治西湖

文/张军霞

杭州是江海之地,地势低洼,泉水又咸又苦。白居易做杭州知府时,疏通西湖,把水放进运河,引运河水灌田,然而湖里的湖水容易干涸,湖中长满了芜菁。从唐朝到五代,年年要疏通治理,直到苏轼上任后,疏通了茅山、盐桥两条河道,让茅山河专门收容钱塘江潮水,盐桥则专门接受西湖水,方便了西湖的蓄水和排水,老百姓渐渐可以受益。

忙完公务,苏轼喜欢到西湖边去散步。当他看到湖里长满芜菁时,希望可以想一个办法,把它们全部移除掉。但是能移到哪儿去呢?西湖南北两岸相隔30里,两岸的人工湖那么长,一天都走不到头。

如果能取芜菁下面的土,堆积在湖中,修成一长堤来沟通南北,那么,芜菁也消灭了,往来的行人也就方便了。当时江浙一带的老百姓种麦子,春天就收割,不留寸草。如果除掉芜菁,招募农民来种麦子,收取种麦所得之利来修湖,那么,西湖就不会再淤塞了。于是,苏轼向朝廷申请了钱粮,把它们全部用来招募役夫修堤。

历时4个月之后,长堤终于修成,苏轼感觉还缺少些什么,就让人在堤上载种了一些芙蓉和杨柳,远远望去,湖水与花木相映,就好像一幅景色优美的图画,吸引得城内的老百姓们都来游玩,成了当地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同时,又在西湖中建立三座石塔,禁止在石塔范围内种植菱、藕,以防潮泥淤积。

苏轼故去后,当地人们为了表示对他的怀念,称这道长堤为“苏公堤”。

月满瘦西湖

文/莺子

初春孕育着大地重生的气息,但是在北方料峭的寒风里很难看到久违的新绿。清明时节的雨断肠销魂。生活是由烦恼、痛苦串成的念珠,日日拨动便不知其苦了。曾在过往的春日里沉醉于瘦西湖的花海,今有空闲,便在细雨霏霏之中重游扬州。

天色微亮,江南水乡的魅力尽收眼底,偶而有三三两两的桃花在风雨中摇曳,装扮着大地的沉闷。远山近树,风物各异。在此世间,没有一件事物可以孤立存在,有许多可见不可见可感不可感的名状,让它与其他事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风吹过衣襟,细雨打湿了来不及拭去的脂粉。相识既孤立又偶然,谁又能证明在生死轮回中,我和你今朝的相遇不是久别重逢。

少时读过东坡先生的《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只,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深感他的想象力妙不可言。阴霾的天空下瘦西湖愈发楚楚动人。轻曼的烟花细密地织在玉带般缠绕的脉络里,品色各异的玉兰花争相竞放,庄严着本色的高贵,仔细品咂便可领会其中自然的美妙。游兴未减的乘客,在同一条画舫上撑起各种颜色各种花形的伞,无论肤色、文化、信仰、生活习惯有着怎样的区别,都是风雨同舟的故友。

当地的村姑撑起竹篙,唱起有板有眼的扬州平调,细雨斜风,一幅静态的画卷,流动的诗篇。其实在不懂得什么是美的时候,美依旧存在。它绝对不会因为众人不懂而消失。莎士比亚曾经说过:你把玫瑰说成其他名字,它依然芬芳。倒影在曲径通幽的水面,翠绿、褐红、鹅黄的晶莹剔透,美丽而脆弱,仿佛用手指轻轻一碰便瞬间消失了。在各样的机缘中,偶然打开心灵深处的唯美,顿时对世界的认识度也就变得奇妙瑰丽。

文人大师写下历久弥新的篇章,如同莲花瓣上游动的轻盈露珠,折射着娴熟而又稳健的扬州俊美,这些美只向有耐心的人展示:无论来客是帝王将相还是儒士雅客,如无耐心,则只能与之擦肩而过了。

人的视野有限,只能看见近处的风景,而最美的却在远处。

淅淅沥沥的雨终于停了,漫步于瘦西湖的暮色里,静水深流,不知不觉天渐渐地黑了下来,身边的村落里、农舍里的灯一盏盏亮起来。青山隐入夜色,黑夜里的掌灯人,点燃了千百万盏引领人们通往光明的道路。被春雨洗涤后的瘦西湖,脱落得妩媚、清秀。看不见雨了,不代表雨消失,而是雨离开了我们的视线。我闭上眼睛,那些缤纷的落英扑面而来,吹落的花絮在空中盘旋着、飞舞着,轻盈的身姿像一个虚无缥缈的梦,使整个世界为之宁静,那心止如水的感觉成为大地上最靓丽的风景。

泡茶的山泉清冽绵长,陈年的普洱滋味更浓。

茶桌及周围,忽然明亮了许多。

仰头望去,月亮已经爬上了瘦西湖西侧雄踞蜀冈中峰大明寺的上空,隐隐约约正露出半个脸。夜静如烟霞,风过竹林,竹林深处偶有寒鸭咕咕低鸣。此时,瘦西湖再次剥落了往日的盛装,垂柳婀娜,曲衣绵带,安若处子。

我惟有缄口,因为前尘影事,皆已成过眼云烟。仓促之间顿然醒悟,我一直以来都在追求着错误的幸福,而失去的恰恰是俯拾之间的财富。

世人望月,于悲欢离合中期寄团圆,抒发情怀,千古至今,皆惜圆满。今恰逢满月,月朗星稀,云淡风轻。清凉的光辉雕琢四周,长廊、飞檐在与生俱来的痛楚里承担着生活无尽的风雨。

小儿生于腊月十五,遂取名月中,他甜美的微笑窥探着未曾沉睡的人间。世界会随着他的心性而改变,脚下再艰难的路,是靠自己一步步走过来的,如同自己的呼吸要靠自己一样,有些事,因和果,没有谁能够替代。

儿子胖嘟嘟的小手,那样神圣地传递着善良和爱心。他那活泼泼的灵魂洞察着人世间最美的神话。我的眼泪涌出心田,我的心被这无名的警觉唤醒了。满月之圣美,随缘似清流,眼前的境遇是我多年以来追寻的心灵皈依。时光荏苒,虚度光阴四十春。

身在西湖秀色,谁是瘦西湖,谁是谁,谁又在哪里?借泰戈尔的诗句: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和死的距离,而是我站在你的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世间多相聚,也多别离。相送再远,更多离愁。如真的了解了生命的缘起,暮然发现,世间所有人、所有爱恨情仇,都是亲人的生死离别。

夜色总是深沉,一轮明月,圆了又缺,缺了又圆。凭人间怎样变幻,变亦如此,不变亦如此。

雨中寻梦

文/凤凰城之梦

稍微对中国历史有点了解的人,对中国文化有点接触的人绕来绕去总是离不开她,她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写有光彩夺目的一笔,在中国文化的坐标中留下浓装重彩的一点,她是我们自儿时起多年来就一直追寻的一个梦-西湖。

就这样,我上路了,去寻梦,雨来了,在雨中上路,撑一柄油纸伞,虽没有苏东坡一壶酒,一张琴,一溪云的闲情意志;没有白居易“欲将此意凭回棹,报与西湖风月知”的洒脱不羁;没有杨公“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疏朗胸怀……却也有自己的诗意,有一片属于自己的精神世界小天地!

寻梦的起点就是雨,说明上天对这个梦都格外的眷恋,梦的一开始就醉意朦胧!说是寻梦,在一种更深的层次上不如说是去膜拜,因为这湖水淹没了太多“才华横溢”的大师;谱写了太多“断桥残雪”的动人爱情传说;歌颂了太多“秋风秋雨愁煞人”的爱国故事;承载了很大一部分的中华文明史;沉浸了某种文化意义上的归结!因为这个梦程量太深,承载的文化也太厚重,已经升华为了一种宗教,就像余秋雨先生说的西湖具有某种宗教性的人生哲学的生态意象,所以只能是顶礼膜拜了!

从粗犷豪放的北方初来乍到婉约别致的西子湖畔,到站也是雨,也许只有雨的笼罩,才能展示西子的妖娆妩媚;也许只有朦胧的雨才能衬托江南天堂西湖的独有内涵与气质!!!淅淅沥沥的小雨弥漫其中,每一株娇嫩的叶子仿佛都能挤出绿绿的水来,每一处山水好似都能荡涤处“诗情画意”……

从白堤起步,漫步至残桥止,深处西湖之间,苏堤春晓、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柳浪闻莺、雷峰夕照、双峰插云;爱国忧民、爱情故事、高士隐退、神妖传说、儿女私情以及为国而亡的荡气回肠故事;湖光山色溶溶荡荡摇漾期间,花间柳影摇摇曳曳荡漾之中,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历史文化浩瀚缥缈熔铸期间,人文情怀关心体贴融合其中,都随着金山寺启人心智的厚重钟声传入大街小巷和山水花树之中,余音袅袅,不绝于耳……

雨中寻梦,厚重的历史人文文化,鬼魅多姿的山水景色,叫我这个处于朦胧之中的人一时难以消化,须得慢慢的寻觅,陶醉其间。这让我忽而想起,古代先哲对大注释家郭象注解《庄子》的经典评论是,不知是郭象注庄子亦或是庄子注郭象。那我今天在朦胧的雨中寻梦,真也不知是我在雨中寻觅西湖的梦或是我在雨中西湖的梦里……

湖的底气

文/复达__岛主

那湖,着实是瘦,瘦得狭长,一眼便可望穿对岸。人坐画舫中,仿佛两岸伸手可及,清瘦的模样随时在眼帘漾动。这是扬州瘦西湖给我的第一印象。这样的印象,给我的感觉像是青涩的女子装扮出一种靓丽,看上去有点秀丽,甚而亭亭玉立,却总有点矫情,也显肤浅。瘦西湖难道就这么一副模样?

湖,是需要底气的。这底气,源自别具一格的自然景致,抑或历经沧桑的历史积淀,抑或独具特色的人文情韵。

据说天下有三十六座冠以西湖之名的湖,除杭州的西湖外,扬州的瘦西湖最为负名。那瘦西湖早先其实是一条护城河,长约四公里,宽不及一百米。这样由河改造成的一面湖,又何以名闻遐迩、盛名不衰?它的底气在哪里?

渐渐地,随着游览的深入,我不能不感喟,瘦西湖,不仅仅是借用了西湖之名的光耀,更有它自己特有的神韵。那神韵,构成了瘦西湖的底气。

湖岸的绿,满眼皆是。虽未见到高大挺拔的古木,错落的树林却层层密密地布排在两岸。以垂杨柳为主的树木,高瘦而繁茂,将两岸筑起了一道高耸的绿色绸带。于是,湖外边的建筑若隐若现,飘忽而过,游人所见的惟有绿树。这许是瘦西湖的一个高明之处吧,既保护了景区的外观美,更让游人沉浸在一片绿意之中,舒心悦目,心旷神怡,闲情逸致早已写意在每个人的脸上。

绿,支撑了湖的景,也点染出湖的美。我想,要是残缺了两岸的绿,瘦西湖便成一条长河,一条荒弃的护城河。因而,从另一层面上说,两岸的绿即是瘦西湖的依托。湖水滋润了岸边的林木,两岸的绿树便构成了湖的美景,以致让湖静静地躺在绿的怀抱之中。这才顿悟到,原来游瘦西湖,是从欣赏两岸的绿意开始的。

一路绿意,一路风景,绿韵流淌。

湖水有点碧绿,仿佛烙上一点历史的印痕。瘦西湖狭长的湖面,呈现的是清秀婉丽的面目。一泓曲水宛若一条锦带,如飘如拂,时放时收,清瘦的骨架在湖面上真真切切地呈示出来。或许因为瘦吧,两岸的绿荫包裹了湖一般,给湖水披上了一层绿的意涵,倒映在原本清澈的水中,让湖也一同碧绿起来。在稍微开阔的湖面上,见到的湖水也有清冽。而三五成群的野鸭子悠然地游弋湖上,或戏水,或啄食,或呆呆地望着我们,也使湖徒增了一种逸情野趣。

望着那样的情景,我不由觉得湖是那般水韵涟漪,可爱而灵动。

倘若只有翠绿的树、碧绿的水,那瘦西湖仅仅只是一面单纯的人工湖,这样的湖多得数不胜数,不看也罢。瘦西湖的精髓之处,就在它沿湖镶嵌的园林之中。园林,是江南的,也是古典的,更是文化的。这样的园林建筑,即使是一个小品,也音韵悠扬,更不用说那些着名的,将历史与艺术融和一起,浸染出一种文化的底蕴,悠源流长。如湖的水,细细慢慢地流淌着,或者如一枚凝固的音符,却又丝丝缕缕地轻漾出美的韵致。

“两岸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掩映在碧水边、绿树中的亭台楼阁桥,让瘦西湖享有“园林之盛,甲于天下”之誉。窈窕曲折的碧水两岸,俨如一幅水墨画卷,将园林建筑一一翻展开来。

画舫缓缓划动,两岸古色古香的建筑纷至沓来,亭台楼榭时不时地映现眼帘。有的巧妙地嵌在湖边,既是点缀,又给游人休憩;有的静静地卧着,关着门窗,像是主人外出去了;有的挂着几盏大红灯笼,三五游人出出进进,有点门庭若市之味;有的藏在一片翠绿中,高翘的檐角斜伸树冠,白墙黑檐的围墙隐隐约约,想来是个景深的园子。据说,沿湖两岸所筑的亭台楼榭足有二三十处,朝代不一,风格各异,其中不乏着名园林,如小金山等,可谓洋洋大观,将江南的园林建筑一一阵列似的。

湖,就如一潭千年佳酿,越闻越含韵味。

瘦西湖的底气原是藏在绿荫之中。

就说说陶然其中的几个园林典范。

钓鱼台,名为台,实为一方亭。只因乾隆皇帝在此钓过鱼,故称作钓鱼台。双层檐顶,正面敞开,其它三面各为一圆洞。这样的一座亭台,外行人看,极其普通。殊不知,它却是我国“框景”园林艺术的代表作品。当我站在正面六十度的位置上,看到的是,正中的圆洞恰好收入“五亭桥”一景,左侧圆洞则将湖畔的“白塔”映在洞中,宛若两张独幅画面,尽收亭中,别有情致,令人不得不钦佩框景艺术的奇妙。当初设计建造此亭台时,框景的理念就一定已包含进了吧,要不,又怎会呈现如此妙景?

熙春台,在二十四桥边上,为两层建筑。大门紧闭,只能观其外形。每层的屋顶各有特色。第一层屋顶的中间又有翘檐的突出部分,像是单独凸出了个浅浅的屋檐。第二层在中间也加了小小的屋顶,两边的檐角更翘。从下往上看,便有八个高翘斜逸的檐角伸向空中,既富气势,又别出心裁。就想象,要是从楼上往下眺望,一曲瘦西湖定可尽收眼中,领略湖亭水榭那精彩纷呈的景象,该多么心旷神怡。或许,会升腾激奋的情怀,把酒临风,畅快豪饮,感叹连连;或许,拥有的是一种淡定的心境,低眉品茗,悠闲观之。

桥是瘦西湖的一种标志。几道桥架在湖上,不仅赋予了湖的款款风情,更让湖蕴含了深深的韵致。

五亭桥高高耸立在湖上。是亭,却又建在桥上,就将桥的墩实与亭的风采融和一起。这桥建于清乾隆二十二年,已有两百年的历史。因建有五座亭子,故名五亭桥。亭子古朴典雅,黄瓦朱柱,白色栏杆。远眺,便是湖上的亭子,有点气势,也有点柔情典雅,将园林建筑的风致傲然于桥上。桥墩厚实有力,由十二块青石砌成,组合为“工”字型桥基。据说,这桥有十五个桥洞。十五的圆月之夜,每个洞各衔一月,十五个圆月倒悬水中,争相辉映,泛舟穿插洞间,别具情趣。我未领略过,却相信会有这样的风情,也好想有机会体验一下。倒是乘着画舫,感受过桥墩的厚实与坚固,还有一种幽深的滋味漾在桥的底下,让我渴望在这般的意境里多呆一会,画舫却已缓缓穿过了桥。这园林设计与桥梁工程相融合的五亭桥,成为了扬州风景线的一个标志,我已感同身受。

最着名的当推二十四桥。呈现眼前的,是一座单空的拱桥,汉白玉的栏杆,如玉带凝固在湖上,像一道霓虹横卧碧水之上。桥的意趣,尽在二十四这个数字上。长二十四米,宽二点四米,二十四根栏柱,二十四块栏板,二十四层台级,处处都与二十四对应。导游介绍,二十四桥早先是湖上的二十四座桥,可至今人们未找到。它是一个景区,也指这一座桥。一座桥代表了二十四座桥。我想,其他的桥就不要也罢,这二十四桥就已够令人向往,够沉淀深远的文化底蕴了。

脑海里就想起杜牧的诗句:“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边回味,边令人想象二十四桥的妙境。那桥畔临水的吹箫亭,小巧别致,如小鸟依人般伴着二十四桥。亭前的平台上围以石座,让人联想到月明之夜时,月华、灯影、波光相融一起,十数歌女翩翩起舞,阵阵婉转悠扬的箫声在湖的上空清脆响起。那箫声,发自亭内?桥上?还是画舫之中?那样的场景何其诱惑,令人多么渴望置身其中。月夜,该是二十四桥的意境,也是瘦西湖精妙的一笔吧。回想自己知道瘦西湖,其实是从二十四桥开始的,今日一见二十四桥,果然让我体味到了它在瘦西湖中那特有的风韵,不禁开怀而笑。

至此,在我眼里,瘦西湖已从青涩少女来了个华丽转身,风华毕露,底气十足地挺立在我眼前,那样诱人。或许,我所喜欢的是那种气质高雅的女性吧,瘦西湖就以那般典雅的面目迎合了我。

扬州是历史文化名城,个园、何园等着名园林建筑烘托着扬州的文化内涵。而瘦西湖,则以两岸的古典园林散布期间,让清秀婉曲的自然风光与意涵丰厚的人文景观相映生辉,为扬州增添了一脉独特的神韵。

就别小看那湖的清瘦模样。

西湖柳韵

文/一凡

一场冬雪刚过,西湖湖面上冒着寒气,柳枝在冷风中摇曳。虽说不是春时如花一树青葱,其实寒冬也没使你有多大的改变,你依然带着婀娜的憔悴在等着我。

我喜欢你的坚守和持重。以柔美的风骨,清瘦的体态。

我用时间打着问号,赶家的脚印在追忆早与有约的故地,是否南来北往得已看不懂当下的季节。某日我来时,瑟瑟寒风吹乱我零碎的念想,奢华的春梦在你还挂绿的枝上瞬间苏醒。

我知道这时节我来的不是时候。一地黄叶,满城雾霾,风霜如刀一样打蔫了落红的花瓣。而你还形如初秋景象逼人,用纤细的柔韧支撑这绝色的境遇。

寒冬的风有多厉害,毅然剪瘦了我窗前那排梧桐的粗枝肥叶,任由孤寂的叶落,掏空三月春愁,把我的情思也萧瑟成了苍白。

那风果真厉害,如何剪不断你一缕细长的柳枝。多少回我来在西湖边上踏堤问柳。看你在水一方,如丝缠绵,衣袂飘然,不负当年。心湖便泛起点点春的涟漪。这一冬的美姿撩人,除却你又能有谁。

苏堤春晓绿杨荫里,桃之夭夭盛开在档期,它的醉心显得离谱。很快在凋谢的花季里再也读不出桃花依旧笑春风的诗情。待到冬来,风霜夹着雨雪。你的色彩也慢慢浅淡。月华如洗,更显得纤秀轻柔的美。而从此以后我再没有在春天里来过。我总是趁冬日的暖阳,走进这一堤疏朗的时光柳影里。

三岛两堤盈盈空蒙,十景胜处曲径通幽。有你的身影,湖光山色如画般一帘帘打开。你用肢体的美言秀尽西湖,寒风萧瑟中更独露春妍。细看你时,鉴一湖清澈,见了依稀银丝。毕竟岁月低徊,愁还几许。

而今我用纪实的笔触,记下你生命中一束相思,我的依依情别。

当我从一个疾走的城市回到一个漫步的城市时,世俗的尘埃模糊了城市的特质。而我踏着你点点的婆娑碎影,杨柳岸边晓风残月的不老情愫,正温泽一城冰凉。

冬日的西湖烟柳微朦,宛若一方心灵在喃喃细语。浅浅阳光背靠在湖面,那片残荷结成了冰雕,定格一朵花的最后衰老。而你,依然柔枝轻蔓的悠然。

记忆:断桥随想

文/鬼遁

天阴沉着,虽然朋友的到来使天空略微有了一点阳光,内心滋生的退意却是丝毫未减,但在朋友的鼓惑下,还是如约出了门。果真,当下车后步行到了西湖边时,太阳忽而便不见了,只有朋友的哥哥手持相机候在了西子湖畔,虽然青春年少,虽然十分健谈,却依然无法掩饰精神上的几分疲倦。

一路走一路看,也一路聊着,对于这片天堂里的湖泊,内心却是平静如那波澜未兴的湖面。其实西湖于我可说由来已久,已经有十几年了,那时还在宁波当兵,每次休假探家路过杭州时总在想,下次一定顺路下来去逛逛西湖,可是每一次都是匆匆而过,直到四年服役期满,直到后来去广东后几次往返旅途,每一次都是与西子湖畔擦肩而过。或许是经见的多了,对人为景观便少了一份激情,也或许是有一年从报纸上读到一篇消息说西湖的水质污染严重的缘故,年少时对西子湖畔的向往有如小溪中的一颗沙粒,在岁月之水的冲洗之下,早已渐渐失去了它的棱角,一如当兵时从上海滩坐上船后看到海水的浑浊从此对霓虹灯下的大上海失了兴致一样……

思绪如春天的柳絮般在脑中纷飞,人却在朋友的兴致中不时被拉进镜头中去跑跑龙套。断桥就这样不知不觉间走进了我的视野。其实那不过是一座水域间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低矮的孔桥而已,与颐和园的孔桥相比,可以说是逊色了许多,但断桥却因了许仙和白娘子的故事而闻名了天下,于是借给朋友们照相的间隙,我对准断桥匆匆按下了快门,算是对西湖留了一份影印和记忆。

昏沉沉的天空下,远远望去,西湖像一个成熟男人在凝神叫考着什么,只有湖边的垂柳如女人弯弯的长发,在阵阵的微风里不时拨弄着游人的神经。朋友在一旁喋喋地说:西湖大着呢,一天也转不完。我虽然没有游完整个西湖,却知晓还有诸如雷锋塔等景致,所以意识之内是赞同朋友的话的,也虽然后来因为办事去了另一处西湖边上,看到了一如我当兵时的小桥流水人家样的江南风情,内心深处却似乎依然固守着一个连自己也无法明了的信念:西湖不过是如此而已的一处景致罢了。

不时有小风一阵又一阵地刮来,在朋友的哥哥的一再怂恿下,我们离开湖边穿过马路上山了,可是一上到一处波间,朋友的哥哥却立刻在几家小吃铺前裹足不前了,于是几个停下来各自要了一份小吃。我要了一份炒年糕,这种在江浙一带十分常见而普通的小吃,十几年没吃了,如今一入口,却让我一下子勾起了许多当兵时那个江南小镇的回忆,人也一下子变得暖了起来,于是一行人朝山上进发了。

说是山,其实并不高,不过江南随处可见的一个低矮的丘陵而已,但山上的石却有些陡,因为穿了皮鞋,所以上至半山坡处时,我不得不停了下来,这里看看,那里望而却步望,最后目光还回到了山下的西湖里。

因了树木的葱茏和天气的阴沉,偌大的西湖显得有些影影绰绰的,不知是山的高度不够,还是天气的使然,我依然无法得以窥视到西湖的全貌,依然只看到模模糊糊的游人如一群又一群的蚂蚁般在断桥上往来穿梭着,一颗心不知不觉间又回到了初来时的模样。

曲指数来,西湖在我心里搁置了已然有十几年的光阴了,如今,当梦境与现实如两条河流一般交汇在了一起后,我忽然觉得,西湖虽然是天下人共识的一处名胜,而此刻在我眼中,不过平凡如了一位容貌普通的江南女子罢了,因为西湖的美就像那份炒年糕一样永远地被留在了我的记忆中,留在了记忆中那个细雨蒙蒙的日子里许仙打着伞和白娘子于断桥上相遇的那一瞬间……

中秋小团圆

文/王玲玲

黄州遗爱湖

遗爱湖水清幽在,漫步亭间不绝赞;晨风花语撩人爱,循循回回倾湖岸。

黄州之所以美丽,不在于繁华照耀出的霓虹高远,不在于车水泉涌般的招摇呐喊。说黄州美,可能就是一种宽阔中夜半无声、日出时人已起更的小城节奏。遗爱湖作为黄州的一颗明珠,视野宽阔,适合赏月不说,同时还能与众享受佳节的热闹气氛。

罗田天堂寨

清清泉水石上流,小径丛生曲通幽;岩石古寨插云间,吴楚东南第一关。

天堂寨的名字就言说着它的雄伟气势,山可触云霄,人可尽天高。天堂寨的历史悠久,厚重的沧桑感里又携着朝气,虽有残垣断壁和年岁流逝的山河,但常年的云雾缭绕,适逢时节壮观的日出、云海,又映照着天堂寨变换莫测的顽气。

池州平天湖

水如一匹练,此地即平天,耐可乘明月,看花上酒船。

一代诗圣李白曾月夜泛舟湖上,吟出如上的千古绝句。平天湖的美,美在宽广:天水相连、烟雾迷离、山色空蒙,它被誉为安徽的西湖。周围依偎的齐山隐约可辨,傍临的城区高楼大厦仿佛遥遥不及。在嘈杂繁华的都市外,平天湖是一出绝佳的赏月之地。

南京夫子庙

风流南曲已烟销,剩得西风长板桥,却忆玉人桥上坐,月明相对教吹箫。

南京人把合家赏月称作“庆团圆”,团坐聚饮叫“圆月”,出游街市称“走月”。明初南京有望月楼、玩月桥,清代狮子山下筑朝月楼,皆供人赏月,而以游玩月桥者为最。玩月桥便就在在夫子庙秦淮河南。南京夫子庙在重新修葺后,恢复明清年间的一些亭阁,疏浚河道,待到中秋佳节时,就尽可结伴同去领略此地的玩月佳趣。

扬州瘦西湖

两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

四时八节,风晨夕月,瘦西湖都幻化出无穷的天然之趣。丰富的历史文化,使瘦西湖如醇厚的佳酿,常看常新,品味其中,回味无穷。瘦西湖是我国着名的湖上园林,窈窕曲折的湖道,二十四桥景区串以五亭桥、小金山等景点,让人赏月之时真正体会一路楼台。

江西婺源

古树高低屋,斜阳远近山,林梢烟似带,村外水如环。

立秋过后,婺源虽然没了金灿灿的油菜花,也未到红枫妖娆时。但是这里颇具特色的民居不输乌镇,青石板路、深幽小巷,白墙黛瓦的徽派民居;这里的流水也毫不逊色,田间地头、屋前村后都有潺潺溪水流过。不仅如此,中秋时节到这里,还能参加体验中秋特色民俗——舞草龙灯和堆宝塔。

中秋佳节真好,好在人们会翻新日常中的不变食材,让月饼与几百上千年不变化的馒头包子区别开来,使节日里赏月这回事儿能变成人们的精神追求。

品味西子湖

文/笑看风云--其冀

客居杭州已久,西湖几乎已经成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但我一直没有写一些关于她的东西,未尝不是件憾事,个中原因在于,怕在没有透彻地了解她之前,用很多带第一人称色彩的词汇去描述,从而失于客观。现在想起来,当初这种忧虑未免幼稚,古来圣贤皆感性,吟诗作赋皆情之所至,有感而发,估计还真没有恐失于客观而瞻前顾后的,于是决定还是把自己的所见所想写出来。

公元2003年3月,我第一次见到西湖,当时一个鲜明的想法投射于头脑中:“她没有想象中的美。”当我把这个想法和一起去的好友分享时,他也点头附和。看来“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所言非虚,人们的期望值总是要高于现实的。

要说这湾水,大,比不过洞庭,小,比不过什刹海;要说这桥,历史,比不过赵州桥,工艺,比不过卢沟桥,数量,比不过扬州二十四桥;再说这湖畔的山,雄伟,比不过五岳,峻秀,比不过峨嵋;园林呢,匠心,比不过苏州园林,规模,比不过颐和园……如此种种。而西湖何以得其名?这个疑问闪现出来,不时困惑着我的内心。04年的时候我从北京来到了杭州工作,有了充裕的时间寻找答案。

在清风扑面,烟雨朦胧的时节我来到了她的身旁。近处绿柳依依,芳草萋萋;远处山色迷蒙,浮云掩映。颜色本来还鲜明,可是总有氤氲的水汽飘散于天地之间,迷离了远山近水,迷离了亭台阁榭,迷离了仙境与现实的界限。在我的眼里,这简直是一幅空灵生动的水墨画。

在晴空一碧,风云倦偃的时节我来到了她的身旁。眼前的景致毋需形容,前人已经有了最好的句子:“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诗与美景已经贴切的无以复加了。苍翠的水杉,红艳的荷花,澄蓝的天空……造物主好像打翻了颜料瓶,把万物浸染的那么鲜明而强烈,从而形成了一幅简洁明快的天然水彩画。

在寒蝉凄切,桂雨簌簌的时节,我来到了他的身旁。这是杭州最迷人的季节,如果把景物比作菜肴,它仅仅颜色深了些,但味道却大不相同了。清爽的秋风,轻轻的把桂花的香气四处吹散,湖水那秀色可餐的绿是多么的沁人心脾。建筑在落叶和辉光的映衬中散发着历史的气息。各种肤色的游人更是给湖山注入了一股活力,人与自然是那么的和谐。整体上看,好像是一幅古典浪漫的油画。

在人声寂寥,满目萧索的时节,我来到了她的身旁。此时的江南是多愁善感的,湖水漫无目的地皱起波纹,天空会偶尔发发情绪下起冷冰冰的雨点,“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这两句是最好的写照,但这两句后面紧跟的是“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不错,这时是不能久久地看雨的,否则它会落到你的心里。风景和心情总是相通的。在视野中,这个季节通常天是昏的,云是暗的,山是黑的,水是白的,树是灰的……各种元素紧凑地交织在空间里,勾勒出江南肃杀的一面,这种景象虽然和雄浑厚重辽远苍凉的塞北比起来要温柔的多,但对习惯了“杏花烟雨”的人们仍然是一种视觉冲击,总体印象:一幅浑然天成的木刻版画。

西湖时而婉约内向,怯生生地躲在一隅,以一双含情脉脉的眼睛注视着整个世界;时而又热情大方,以妖娆曼妙的舞姿炫耀着她的仪态万方和倾国倾城;时而又会伤感悲愁,像美人蹙娥眉那样惹人怜惜令人心伤……在他的身旁,你可以静坐,也可以漫步,可以荡舟,也可以畅游,可以登临远眺,也可以引吭高歌……任何一种方式,只要你用心去品味观赏,把自己融合于风景之中,便能找到中国山水的精华所在。

于是我开始长思,拿钱钟书来说,古文造诣不比辜鸿铭,西文流畅不比徐志摩,思想深刻不比鲁迅……但他聚百家之众长,学贯中西,通今博古,可笑傲文学界上百年;再说董其昌,论楷书不如颜真卿,论行书不如王羲之,论草书不如张旭……但他篆隶楷行草俱工,融合古法并独辟蹊径,终成一派宗师,上至国君下至黎民都争相效法,蔚然成观。时至今日仍被书法界谓为先师。西子湖亦是如此,她聚集了中国山水中的各种元素于一身,加以变化揉合之后化于无形,就像今天常说的“无缝整合”,可谓是“小小湖山,气象万千”。因故得以出类于风景之林,拔萃于山水之间也。

作为一个北方长大的人,平时见到江南任何一处青山秀水都会心旷神怡,惊叹不已,更何况是集万千秀美于一身的西子湖呢?“诗情画意”一词在此情境中已经拓展了其外延,不是单纯地形容景致了,还说明人的感官神经被外界刺激之后,产生了作诗作画的冲动。但有一个令人沮丧的事实是,前人已经写出了让后人无法企及的诗。才高八斗的李白曾到黄鹤楼,面对也只能空发浩叹:“眼前有景道不得,崔灏之诗在上头。”确实,无法一舒胸臆着实憋闷和无奈。但话说回来,风月无边,不赏不快,花开堪折直须折,率性而为之,才能各得其所,乘兴而归,也算不辜负好韶光了。

醉烟花

文/贾志英

我一生的周折大都从情感的线索上延续而来,往事难以消受,极肤浅的事理也被造物所欺,毕竟有不可遏止的企盼,烟花三月我终于有机会来到了向往已久的扬州。隔着久远的记忆,仿佛早就来到这里,与心仪的人结伴同行,春日和暖的颜色自然会唤起灵魂深处的愉悦,岸边的河水和精致的木桥鼓舞着优美的思绪,和风迎面,扬州近在咫尺。

渐近黄昏,妩媚的扬州沉浸在柔软的、温和的恬静的夕阳里。一片林中湿地烟雨氤氲,茅乡水情在一片草荡丛若隐若现。背后是烟雾飘渺的青山。一湾秀水把我带到了洋溢着浓郁文化的气息、呈现着江南古朴典雅的水乡积淀之中,扬州的文化得到了延伸,自然得到了梳理,人文历史与自然山水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来到扬州,必定要去美仑美奂的瘦西湖。

瘦西湖是扬州的灵魂。和风正暖,温情入怀,远远的带着一股滋润着幽香的水气,摩挲着脸儿轻拢着腰,单就这呼吸已是无穷的快乐。瘦西湖的秀色毫不逊于天堂美景。窈窕曲折的湖水尽情舒展着细腻的身姿,那绿如茵、陈如酒的委婉从容地释放开来。湖的两边是四季常青最翠绿的草坪,花是最惹眼的新鲜、有的花草丛上翻滚,有的在梢枝上争春,密稠稠的,三分鹅黄,七分葱绿,望不尽的便是那腊梅、樱花、紫薇,那目不暇接的花团锦簇,足使我性灵迷醉。湖边上斜倚着垂柳,燕子是最动情的尤物,在细柳织成的烟雾里来回穿梭,清澈见底的水面上偶而有白色的、紫色的睡莲,有细密的长着匀称的旺盛的水草。岸上的花儿草儿在暖风里描写着浓浓的春意与眷恋,俨然一幅天然秀美的国画长卷。但瘦西湖的风流还不止岸上的秀丽,结伴的朋友潇洒儒雅,解万种风情,便约了别致的长形撑篙船,别看初试身手,倒也像个行家,长篙子一点就把船撑了开去。我晓得自己拙笨不敢冒犯,他人长的俊俏,只是轻轻的、不经意的往波心里一点,灵巧的身子微微一蹲,那船便转出了桥影,鱼似的向前滑了去,他敏捷的身姿那样的轻盈娴练,瘦西湖的美景尽收眼底。徜佯在晚钟撼动的黄昏的软泥里,那悠然间歇的桨声,掠动着翠鸟的欢唱,谁能不被引入美梦之中呢?

掌灯时分,船划到了彼岸,黯然的水光像梦一样,偶尔闪烁着的星光和着薄薄云层里朦胧的满月,让我俩流连忘返,早有困顿之意,终难胜依恋之情,浆声渐远,游人稀疏,又像是雾里看花,远处的亭台楼榭尽是迂回曲折迤逦伸展着,令人不敢相信这竟是含情脉脉的瘦西湖,我的心情亦变得暖和松软起来。微风里混和着河水的蜜语,于是我们不得不相互依偎在一起。安静的月色里我们又沿着原路返回,细细地搜寻着遗落在仓促之间的葳蕤,我们在湖边的石头上默然对立,我的心里顿时有了满足之感,曾经有多少个清晨独自冒着冷去薄霜铺地的树林里散步,为听鸟语,为慕春光,为寻找泥土里渐渐苏醒的春草,这时春光无限烂漫在人间。

媚态动人的扬州几乎创造、包容了千百年来人类文明的历史,我们谈论着唐宋盛世帝王将相、文人骚客游历瘦西湖的艳迹。传统已不再,经典难求,难得细致灵巧宁静质朴的扬州成为追求历史记忆的稀有之处,在这片神圣的国土上,再也难以找到具有江南秀色,蕴藏着矜持含蓄的家园之梦了。见到的一切竟然与我梦境之中的江南水乡一模一样,一层轻纱笼罩着小桥流水里的黛瓦白墙,如诗如画的风景里,悠然自得的侬语评调,瘦西湖的玲珑与扬州的娴姝融为一体,如果没有这些,怎样去体会历史久远的变迁和文化精美的乐章,水色所以映秾姿,月华所以洗艳骨,烟花三月的扬州,穿越千年的风尘依旧风姿绰约,岁月供养着迟暮,心和境交萦互染,浑然之间,自然推移的痕迹荡然无存了。

灯影淡了,人声渐去,茏茏的湖水里,月儿浮了上来,倦了,眼中的人儿愈发可人,光华如练清绦着他的盛年,那夜,我们喝了浓酒,必如此,那圆满的醉成熟了我们的心田。

梦里的扬州,我真的不想醒来。

西湖多情誉中外

文/江跃华

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美是杭州。今年才入夏,我随着贵州省散文学会一行乘车赶赴杭州,尽情浏览了绚丽多采的西湖美景。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西湖山围湖、湖映山,“三面云山一面城”的景观格局中,长堤卧波以及岛屿镶嵌、苏堤春晓、曲院风荷、雷峰夕照等“西湖十景”让来此旅游的客人流连忘返。让喜好西湖人文的客人,忍不住去追寻。

我坐在西湖边上的西泠桥旁,眼前这湖水,成就了许仙和白娘子、粱山伯与祝英台。断桥仍在,书台依然。这两个千古一叹的爱情,成就了杭州。生于西湖边的西泠桥边的歌伎苏小小风骨清高,美艳如花,才情盖世。如果没有一次与宰相之子阮郁的邂逅,苏小小的命运似乎不会那么悲惨。但,偏偏邂逅了。“妾乘油壁车,郎骑青骢马。何处结同心·西泠松柏下。”但一个歌伎何以走进宫宦之家?这个故事一开始便是一个悲剧。之后,苏小小不会笑了。

十九岁,香魂化烟,正是风华绝代的好时光。苏小小生前,仰慕之人无数,滑州刺史鲍仁即其一,得知苏小小死讯,鲍仁素衣着身哭奔而来,安葬后又凄言说:“若不为民作主,吾将厮守墓侧。”鲍仁是她生命中的第二个男人,一个贫穷的书生。当她出资送这个书生上京赶考,书生许诺如果取得功名,就会回来叩谢。而这个书生真的成为刺史的时候,他只能出现在苏小小的葬礼上,抱着棺椁中的她恸哭。远眺青山,依稀可见美人舞袖断肠桥头。

苏小小,被西湖揽在怀里抚慰着。从此,所谓杭州美人,即是苏小小一人了。难怪台湾着名作家李敖在杭州欣赏了富春山居图后,曾发表感言:“希望杭州以后能给我一座坟,就在苏小小旁边;或者现在给我一间书屋,我可以把我的藏书搬过来,以后可以成为李敖故居。”

缅怀完美人,我来到三潭印月。鲁班大叔做的一只巨鼎,倒过来扣住了一只万恶的黑鱼,现在水面只露出这大鼎的三只脚。这里远远的可看见雷峰塔,据人介绍,这里就是鲁迅先生欢呼过的倒掉的老雷峰塔。走上苏堤,想到东坡先生当年用湖中淤泥构筑的大堤,如今却成了旅游胜景,也算是变废为宝了。绿杨把苏堤打扮得郁郁葱葱,租上一辆自行车,穿梭其间,自得其乐。我忍不住感慨:千年历史,只不过是把车马小轿,变成了二轮自行车,莺莺燕燕的男男女女,却是一般无二。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子湖畔楼外楼最值一游。“以菜名楼,以文兴楼”的楼外楼,创建于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至今已有一百五十多年的历史,孙中山、鲁迅、郁达夫、竺可桢、马寅初、丰子恺、潘天寿、赵朴初等都光临过,更有周恩来总理十上楼外楼,清风廉洁,被传为佳话。“西湖醋鱼何处美,独数杭州楼外楼。”楼外楼西湖醋鱼、排面、叫化童鸡、油爆虾、干炸响铃、番茄锅巴、火腿蚕豆、火踵神仙鸭、鱼头汤、西湖莼菜汤是杭州有名的美食。

西湖山水,江流襟带,山色藏幽。一千多年前,着名诗人白居易在离开杭州之后,曾用《忆江南》词来描绘西湖之美,并表达出重游的愿望:“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这首名词,也道出了我们此时的心境。

西湖春夜 无关风月

文/菡萏悠悠

杭州的春夜,总是这般撩人。

虽然苏杭两地相隔不远,但记忆中已很久没有夜游西湖,难得今夜这般的轻松、惬意。 夜幕下的西湖,远处的人间繁灯和眼前的波光仙景彼此呼应。我与友人围坐湖边的一处露天茶座。

西湖拂来的微风,挟带着润润湿湿的气息。品一口新鲜上市的龙井茶,体味西湖的清香和苦涩之后的甘甜,静静倾听风吹树叶的哗啦声和浅浅的水波声,透过袅袅薄霭和摇摇曳曳的树隙,隐约可见湖面上的粼粼波光由远而近,又由近而远。由此,你可体会到这座城市蕴含着的勃勃生机与西湖的静寂之间和谐的美。

我在白天的报告中这样说杭州:这座城市之美,在于西湖;西湖是女性的,她展示着成熟女性般的内涵之美,就连杭州这座城市也充溢着一种阴柔之美……

在这样一个春夜,也许来西湖的游人都有着与我一样的心情,无论是成双成对,或是三三两两结伴而来,还是形单影薄地独自游湖,都会沉浸在今夜西湖夜幕难以掩映的春色之中。

城市的喧嚣已被轻纱一样的夜色隐去,西湖一下子又妩媚了许多。

今夜西湖,良辰美景,我的思维也飘飘忽忽,如那湖面上浩渺的水波,波澜不兴,渐渐远去。断桥依旧,只是这个春风荡漾的春夜,没有残雪,没有了白娘娘、许仙和小青。宝俶塔在一偶阴冷地矗立着,黑乎乎的倒影在水中恍恍惚惚。《白蛇传》的人物与西湖的湖光山色交融,与西湖的灵魂交融。无论是谁,来到西湖,特别是在这样一个春色撩人的夜晚,大凡都会联想起这则美丽而又凄婉的故事。

风花雪月,男欢女爱,似乎是民间故事里的一个永恒主题。人仙间的这段爱情故事又放在西湖这样的天堂美景之中,怎能不让人凭添几分遐想,也更令西湖又多几分令人艳羡的神秘呢!

面对长长的白堤和苏堤,在与两位大文豪超越时空的相逢里,我血脉中的文人气质开始涌动。我实在羡慕白居易、苏轼两位仁兄,同样为官,却得如此美差,既有美人相伴,赏尽西湖美景,又能流芳千古。你看,他俩在任上只做了一点点实事,疏浚西湖,修筑了一段不长不短的湖堤,却因此被唤作“白堤”、“苏堤”,让后人流连追思。

遥想当年,东坡兄手携美妾,漫步苏堤,是何等惬意。难怪会诗兴大发,“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将西湖与绝色美人西施联系在一起,让人们对西湖的神韵有了更多美好的遐想。而此前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也常常在西湖流连忘返,白公诗云:“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松排山面千重叠,月点波心一颗珠”,把西湖晴、雨、晨、暮的景色一一展现出来。当年白公在钱塘门外筑的那段堤坎早已废圮,如今仅剩圣塘闸桥亭遗迹。后人对这位诗人官员充满敬仰和怀念,将白沙堤改称白堤,从此西湖又多了一段佳话。

春夜的白堤没有“平湖秋月”,有的只是水天一色的空灵,柳丝轻拂,暗香浮动,春风薰得游人醉。

南齐的苏小小和袁郁就是在白堤相遇、相爱的,传说中的苏小小象高洁溢香的梅花开在西冷桥畔。“燕引莺招柳夹道,章台直接到西湖;春花秋月如相访,家住西冷妾姓苏。”她渴望爱,便坦坦然,自自在地说出口,把心事朗朗宣之于众。

我仿佛又听到苏小小在吟唱那首“妾乘油壁车,君骑青骢马,何处结同心?”的诗,恍惚间,时空交错,春风一拂,竟然陶醉了,仿佛自己就是那个骑着青骢马的翩翩少年。潜意识里,男人都希望遇上象苏小小这样追求诗般空灵人生的红颜知己。几千年来,苏小小这个若即若离的人物也已被西湖揽在怀里抚慰着。西冷桥畔的“慕才亭”祭奠的也许不只是一屡幽幽的怨魂,而是一种美艳的象征。

苏堤上的杨柳依旧,在春风中翻起层层柳浪,还是那么醉人,让人恍惚间又看到一艘载满哀愁的画舫和一叶盛满春情的扁舟,划过时空而来。那船里坐着李慧娘和少年裴禹……自从苏东坡将西湖比作西子,这湖便与美女、言情有了瓜葛。而柔美西湖其实并非全是儿女情长,这里也有正气、侠义,湖畔的岳坟便是西湖英雄正气所在,而“鉴湖女侠”秋瑾,也使西湖将红粉与侠义相融,使人感叹爱山水与爱国、爱家原本是可以相通的。

夜已在不知不觉中深了。夜色将西湖四周的灯光笼得昏昏暗暗,将西湖融入了天地之间,广袤而又深谧。西湖上空飘荡着桅子花、桃花的芬芳,柳枝飘拂萌动的清香和梅家坞龙井茶袅袅的茶香。

今夜西湖,无边风情。

柳湖

文/刘晋寿

平凉有个好去处,叫柳湖。柳湖之水被分为三块,即大东湖、小东湖和西湖。也可以叫东湖、中湖和西湖。

大东湖面积最大,被一座灰白色的石桥一分为二。东面湖心有喷泉,不断变幻着图案,把银光闪闪的水珠喷向高处,还伴随着优美的乐曲。它的周围是新栽的柳树,有碗口那么粗,枝条异常柔嫩,低低垂下来,随着清风摆动着。湖柳之间的距离远,柳影投不到湖水中。柳丛中有一个红柱黄瓦的八角亭。东南角有一龟状的巨石,它后边的崖顶上有一个三层楼阁,居高临下,俯视东湖,英气十足,雄姿勃勃。潮头般的柳树在亭下澎湃汹涌,涛声阵阵。在它的反复荡涤中,天更蓝,云更白。在此眺望,犹在海边,心有激越之情,目有澎湃之势,一时难以平复。

石桥以西的水色黄绿,蓝天白云皆在湖中。南岸的山坡上大都是槐树,北岸是一些成长中的新柳,悄然生长着,形如少女,亭亭玉立与游园的红男绿女组成天地下最美的图画。大东湖的西南面有八棵古柳,远远近近地散在湖边,它们的树干乌黑,枯枝从绿色的枝叶中伸出来,即使你不去想,也有许多思想包含在里面了。它们久远的年代你无法说出,它们的阅历你无从知晓,它们承受的风雨你难以预料。

小东湖质朴自然,是另外一番景象,湖水绿而宁静。落在水面上的阳光不足,树影占去了大部分湖面,因而湖水颜色暗绿。在风和阳光的作用下,它们不断地变幻着,千姿百态,气象万千,情景相生,动静相融。小东湖的周围柳树高大,枝繁叶茂,堆绿叠翠,像一堆堆的绿云。其中有七八棵古柳,伸着不屈的枯枝,讲述着岁月的沧桑。一棵歪柳把身子横斜在水面上,它的主干千疮百孔,但它发出的新芽婆娑多姿,轻柔舒曼,嫩绿的枝叶沐浴着阳光。有棵柳,树心空了,火烧的痕迹依稀可见,朽末还在往下掉落,树心填进一块水泥板,只剩大半个树皮是好的,但它仍发出诸多细枝,它的倔强与执著是那么强烈,它的根扎在湖水浸泡的泥土中。另有一棵浑身长满了疙瘩,主干被截去一大段,但发出了新枝,生死轮回就发生在它身上。

小东湖靠西有个小岛,北面有座石桥相连。岛上有水云阁,匾额由马长春书写。阁上有一副对联,云:“柳岸题诗绿浮水云千层碧,湖心挂画碧映烟花一阁红。”南边另有一联:“柳岸行诗意千寻风月裹,湖边漫醉春心一片水云阁。”水云阁西边的柳,斜枝旁出,横在湖面上空,如伸出的手臂,相交相接,在湖上搭起一个凉棚。站在阁前,鸟语、人声、歌声、琴音从四面涉水而来。

小东湖与西湖只隔一堤,景色迥异,前者如画,后者如诗。风至西湖,往往流连忘返,不知吹进哪条水道?遇见怪石,怯生生地后退,择木而栖,再无执拗之意,随遇而安,销声匿迹。因而,西湖只有大片的水波,无细纹之织,无前赴后继之勇。在西湖,人们的活动方式较多,有听歌的,有唱歌的,有钓鱼的、有静坐的,不一而足。西湖的不同之处在于湖边有许多石头,小道边上也全是石头,它们各具形态,独成峰岭,或连绵盘桓。石头分明的棱角似乎与柔弱的湖水不协调,恰恰相反,它们彼此映衬,相得益彰,倒显得趣味横生,妙不可言。

西湖形同迷宫,藏龙卧虎,幽静而深邃。它有三岛,岛上有诸多楼台亭榭,也有供人游玩的小广场。水道围着小岛绕来转去,但不管水道如何曲折幽深,总有柳树相伴,总有石头围堤。树丛中也有大小不一的石头,它们并没有藏起自己锐利的一面,却没有逼人的寒气与锋芒,使人觉得它们就是为湖而生的,为柳而存在。

三岛中有一个是袖珍型岛,只几平方米大,我起一名,就叫柳岛。柳岛上面只容得下一棵古柳,似乎连这一棵也站不下,树身被截去一大半,枝杈有碗口那么粗,但枝叶嫩绿,内心充满渴望与向往。柳岛为我独有,无路可通,唯与心相连。

西湖南边的石桥旁有一堆石头,有的石堆上还有流水,潺然有声,若琴瑟之鸣,晨钟暮鼓,让人觉得湖水更加幽深和宁静。石头堆积在柳树下,使这种生性柔韧的树木更加顽强和执著。大自然赋予它们恒久的耐力。公元1068年,蔡挺来到平凉,在一个隆冬的早晨,他站在泉边眺望和畅想,见柳湖的泉水冒着热气,天寒地冻不结冰,汩汩流淌,生命力极旺,取名暖泉。1874年,左宗棠重修柳湖,篆书“暖泉”,亲书碑文,刻于石碑,立于泉旁。如今的暖泉被石头装饰得格外嶙峋,犬牙交错的石罅间,滴沥着泉水的清音。泉后有两棵古柳,屹立如松,可谓擎天蔽日,浩气贯虹。

湖中柳,柳中湖,至此大美,心灵之境不过如此。

路过江南

文/赵梅

高原4月的天气,有了些许暖意。一路从江北走来,豪放的情怀还在,就已经走进了江南。

怀念路过江南的那份情愫,若即若离,挥之不去。

弥漫在小巷里的脂粉气不禁激起了内心深处深深的愁绪,如丁香花散着淡淡愁怨的清香。

在二十四桥流连忘返,不禁呢喃,是在伤景还是忆人?

路过江南,怎能不忆江南?

瘦西湖:遇见梅树遇见最好的自己

沿着路标寻找“瘦西湖”时,水边随风摇摆的垂柳已经酝酿好了太多的妩媚情绪。

步入园内,脚下一道长堤,逶迤而去,这长堤长600米,一侧是湖水,湖中一群群水鸟嬉戏,心中疑虑不知是不是成双成对的鸳鸯?一侧是花圃,路的两边三步一桃,五步一柳,一辆辆人力车停靠路边,因为是淡季,园内很沉静。

这“瘦西湖”原名保障河,是隋唐时期由蜀同诸山之水汇合安徽大别山东来的洞水流入运河的一段水道,有约50公顷的面积,长6公里多,从高处俯瞰,如一条曲水锦带,时展时收,又如一条五彩飘带。乾隆年间一位诗人游览之时,写下了“故应唤作瘦西湖”的诗句后,便以“瘦西湖”正式命名。

人们往往把杭州西湖比作雍容华贵的丰满少妇,而瘦西湖便因它的纤柔被比作清秀婀娜的少女。

不觉间到了徐园,这是一处园林,瘦西湖原本就以园林着称。步入徐园,亭台楼阁,据说这圆形洞门之内是清初韩园桃花坞的故址。徐园也尽显了江南园林小桥流水,清秀雅致的特点。园中间一方荷塘,田田荷叶浮于水面,很美。

出徐园,一路的景色美不胜收,正应了“瘦了西湖情更好,人天美景不胜收”的诗句。而最惊艳的还是遇见那片梅林。至小金山,这是瘦西湖上最大的岛屿,山上遍植梅花,又称“梅岭春深”。显然,来得不是时候,棵棵梅树绿叶葱葱,却也能想象傲雪红梅的景致。

想到在十八九岁的年纪,整日愁苦,思念亲人,曾经的同桌在信里苦劝:“你是梅啊,傲立冰雪的,家人给你取这个名字便是要你像梅花般坚强!”当时,感动得涕泪交加。

后来,有一位朋友得知我如今的处境,语重心长地说:“你有顽强的意志!”简单的鼓励,让我心里暖意融融,重生斗志。

和这梅树合影,在心里给自己一个约定,等到梅花暗香浮动之际,再来这里,希望能遇到最好的自己。

二十四桥:你会看我还是看风景

经小金山,可见白塔隐隐约约露出塔尖。一个木桩之上的藤萝原本并未引起我的注意,而立在石栏外的石刻却让我一惊。这原是唐代银杏,遭雷劈断,后植凌霄,攀援而上。春末夏初,花红叶茂,似“枯木逢春”之像,此景因此得名。

“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攀援的凌霄花并无过错,她让前年的枯木有了生机,这何尝不是另一种依附?逝去和生机的结合无可非议。

穿过花香满径的台阶,到一处小桥蜿蜒之地,这便是传说中的二十四桥。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因了杜牧的千古绝句,眼前的二十四桥增了几许韵味。

这桥是用汉白玉砌成的单孔石桥,全长24米,宽2.4米,两端各有12级台阶还有24根汉白玉雕柱,不知这桥得名于此还是因为真有二十四座桥,也无暇去探究了。

这寂静的林园啊,我是否能听到自己的内心,在二十四桥回眸,我又在找寻什么?

是许仙和白娘子的相遇?还是梁祝的凄惨别离?

不是对的地点,也不是对的时间。这里只有美景,没有缠绵悱恻的爱情传说,但在这里的等待,不会毫无意义,前提是如果心有灵犀。

长堤、五亭桥、白塔,处处皆景,相互辉映,相映成趣,让人不舍得放快脚步。

“你在杨柳岸边问我,什么是可遇不可求的,我在二十四桥问你,你是在看风景还是看我?”

以此为结,没有答案,也是最好的回答……

雨巷:脂粉和淡淡的愁绪

走过大明寺,看过唐城遗址,到了御码头,扬州一日游开始了。

最深的记忆是步入因保留有比较完整的明清建筑群和“鱼骨状”街巷而闻名的东关街。东关街商铺林立,而最让人惦记的还是谢馥春,这一扬州古老的化妆品品牌是我国第一家化妆品企业,据说其历史可追溯到1830年,已有一百七十多年的历史。“苏州胭脂扬州粉”“天下香粉莫如扬州”。进入谢馥春店内,便有香气扑鼻。这香粉是精选米粉、豆粉,结合时令,选用白兰、茉莉、玫瑰等鲜花,再加以适量冰片、麝香,采取“鲜花熏染、冰麝定香”的工艺制成。难怪打开盒盖时会有久违而熟悉的气味。记得幼时,妈妈用的粉似乎就是这个味道。

散落沿途的寻常村陌,老房子里的住宅,人淡如菊,还有那一处处的私家园林。走在白墙乌瓦的巷道里,心里便填满了愁绪,如一株丁香散着香气。

街内的多处名人故居、盐商大宅,大门紧闭,庭院深深,很是同情古时的妇人,那高高的院墙可能阻挡住她们深深的寂寞?乌墙之上有绿色植物攀爬蔓延,如她们的丝丝愁绪。

一座座庭院之间便是巷道,深深悠远,似乎可以想到梅雨季节,雨后苔藓与墙壁的纠缠。

永远留在这画里该多好!想到即将开始的离别,我的心瞬间填满了愁绪,挥之不去……

莲花之美

文/付秀宏

莲是佛花,香清溢远。《华严经探玄记》以莲喻真如佛性:“如世莲华,在泥不染,譬如法界真如,在世不为世法所污。”莲花因其“出淤泥而不染”,有“花中君子”之雅称。

历代文化名人笔下的莲,文化情韵与亭亭玉姿相辉映,曼妙无限。莲花的种种美态,极应宁静之心,极富清雅之味,令人流连。

莲花之美,美在意态。每逢仲夏,莲花挺立于碧叶之间,在绿叶映衬下,风姿绰约,格外消魂。此时若有采莲男女泛一叶轻舟,穿梭于莲丛之中,那种“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的至妙情境,如仙似梦!

莲花之美,美在颜色。“满池碧叶铺水面,白红粉莲次第开”。湖上,仿若会动的工笔长卷,一直绘到天边。宋代诗人杨万里是咏莲高手,他仅咏莲诗就有数十首之多。他陶醉于杭州西湖莲花一隅,吟出千古妙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此句色调虽尽情泼洒,却对仗优雅似梦,一向被人誉为“诗海珍品”,百读不厌,久颂成仙。

莲花之美,美在质感。莲花的质感是一种带有文化味的香气浸染,每当泛舟莲叶间,总有暗香存肺腑。喜爱莲花清雅的人,喜欢从《乐府诗》、《爱莲说》一直背到《荷塘月色》,满眼是景,满眼是诗。屈原爱荷成癖,《离骚》有曰“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他不仅衣裳要用莲荷制作,还希望与莲花为邻,住在荷下,他的《九歌》竟有“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芷葺兮荷屋”的句子。朱自清《荷塘月色》中,将荷花比作“碧天中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真乃“天然去雕饰,清水出芙蓉”的清雅小夜曲。

莲花之美,美在品格。因为有品格,莲花才卓立不群。莲叶情韵依依,莲花站立树精神。多叶茂盛捧一花,让人看到其内心本真。人心归莲,无疑是一次心灵的涤洗。花儿静静站在那里,甚至避在叶间。这莲,多像修炼多时的圣者呀……

莲花之美,美在趣味。李清照与莲花的邂逅,可谓一次美丽的“相遇”。且看她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归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因是不期然闯入莲花丛,迷情惊动鸥鹭,戏剧性的趣味意象转变,其意在写莲花之静态之深。她多像做错事的小孩子,打扰了这一方静谧,心含愧疚。

莲花之美,美在高雅。清代康熙皇帝游西湖,一路游到西湖苏堤的跨虹桥边,看到这里重廊复道,轻风淡吹,荷花吐香,于是把“曲院荷风”改为“曲院风荷”。康熙皇帝也是以动来写静,不过“此动”比“李清照之动”要轻曼很多,有熏风如醉之妙,难怪被称为西湖八景之一。

莲花之美,美在艺术。清代书法家铁宝书,游济南大明湖,见满湖绿影、万点荷红,书写了“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这幅楹联,置大明湖北岸“小沧浪亭”园门左右。银勾铁划的书法艺术,由高及低的数字对偶,为赏荷胜地平添了无穷魅力。着名画家潘天寿,乃画莲高手,他在一把洒金扇面上画了西湖莲,题为“映日荷花别样红”,墨彩交融,惟妙惟肖。人们摇动扇子,如觉莲香在手,清风吹拂,独具情趣。

莲花之美,美在想象。台湾诗人余光中一生爱莲,他在《莲恋莲》中,写出了自己爱莲想象入静的绝妙体验:“立在荷塘草岸,凝神相望,眸动念转。一瞬间,踏我履者是莲。拔田田之间,亭亭临风的是我。岸上和水中,不复可分,我似乎超越了物我的界限,更超越了时空。”如幻似真的朦胧之境,勾画了莲与人的心心相悟。

莲花之美,究竟美在哪里呢?我想,它满藏在我们心里!莲花不事张扬,它走近人心的方法绵长而细润,因宁静而悠远的心灵内质,给人自成境界的美妙。莲花美的极致,非图画所能表,乍见所能识;它是优雅德行的历历呈现,它是知音遍地的岁岁彰显……

寻梦西湖 凝望长江

文/北镇有木

北城琉璃月,苏堤柳岸,烟雨中是否看清许仙走过的断桥?静水中是否浣过西子的轻纱?她说,冠玉伫立江边,我却早已忘记。

南城柳絮雨,三峡星河,碧茫间是否还留得下谪仙乘过的孤帆?江尽处义山看到沉下的那颗晓星是否还在?他说,伊人在水一方,我竟未去留恋。

她轻掩面纱,仍遮不住肤如凝脂。她双目如墨玉,低眉间,温柔了岁月,蒸发了喧哗。她长发及腰,泻下了几世繁华。就连拂起她面纱的风,都舍不得离开,轻轻陪在她身旁。

他玉冠束发,面如淡玉,儒雅却不文弱,眉宇间甚至还奔放出一江不羁。他腰间佩玉,身姿挺拔,神武却不狂放,眼中甚至淌出一湖柔情。就连闯入他视野的星辰都不曾走过,默默追随在他身后。

她常问湖畔柳树,柔情至深是什么?是林深见鹿?还是海蓝见鲸?柳树摇头。是你,你早已把所有柔情煮成了茶。

他常问江边巨石,远方更远是什么?是西北偏北?还是东南更南?巨石摆手。是你,你早已把不及的远方焚成了香。

她喜吟清词丽句,逸远,不近烟火人家。婉约愁情在微启朱唇时发出柔软的光亮,飘零在未央的长夜中。

他好诵雄词佳句,奔放,直逼火树银花。雄奇瑰丽在微闭黑瞳时散出咄咄的气息,散落在萧瑟的秋风里。

她听闻,远方有男子,影有高山,雄才奔放,不羁旅途中,从未有人作陪。她轻笑,却也好奇,于是记住了有这样一个喜爱远方的男子。

他听闻,远方有女子,目含流水,丽句婉约,冷清闺中,从来独处取乐。他微笑,却也纳闷,于是记住了有这样一个满目柔情的女子。

她想有一个他一样的知己。

他也想有一个她一样的知己。

西湖,宛如蛾眉,相逢在山水间,原本淡然的心,却被吹起层层桃花浪,即便只是偶然,也会爱上一朵牡丹的欢颜,一剪流光的浪漫。

长江,惊才风逸,邂逅于骇浪中,原本寂寥的心,却被漫过阵阵桂花香,即便只是无意,也会聆听一指瑶琴的旋律,一味岁月的沉香。

思想如注,注如月,月如年。

潮涌起伏,伏如海,海如音。

游子曾说西湖,我只是你千万过客之一,而你却带给我千万种留恋。今生,也愿做一个心性淡薄的雅士,锦时清简,情系山水,心若空明。

游子曾说长江,我只是你千万青丝之一,而你却带给我千万种思绪。今世,也愿做一缕荡漾熏风的炊烟,苍老阑干,情牵烟波,梦归清寒。

思,乡愁如注。悔,暗香无路。

西湖说,我离君天涯,君隔我海角。

长江说,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

西湖说,我的泪,打湿了你的衣襟,你的容颜,若诗若水,君为之倾倒。

长江说,你的泪,浸透了我的初心,你的回眸,如梦如幻,卿为之驻留。

西湖说,你是我生命的一抹幽蓝,是忧郁,是凄美,是迷离。

长江说,你是我生命的一叶轻舟,亦飘零,亦相伴,亦执念。

西湖说,你我相隔沧山泱水。

长江说,我守你到白驹停蹄。

断桥的断想

文/一凡

也许仅仅是因为一坐桥,观照钱塘的千年历史。白堤一桥,静卧西湖,阅尽唐宋风韵,望断残雪销魂,看惯月闭云羞。此处人间情爱悲喜,尘缘幽怀,唯有断桥是最好的见证。

断桥之幽在于山水之秀。明画家李流芳西湖卧游图题跋《断桥春望》称:“往时至湖上,从断桥一望,魂销欲死。还谓所知,湖之潋滟熹微,大约如晨光之着树,明月之入庐。盖山水映发,他处即有澄波巨浸,不及也。”可见断桥观览,尽得于山水的精华荟萃。

每每漫步至断桥之上,眺望双塔秀丽,簇峰如屏,堤柳飘逸,画舫静悄,便驻足凝视,久久不去。是于现代都市的车水马龙红男绿女处凝思回眸,返朴归于淡泊之幽处,感悟到断桥护持钱塘幽然净朴的文化底蕴。

断桥之雅在于爱情之美。古老的断桥,孕育了一个带有传奇色彩的凄美的爱情故事。许仙与白娘子,千年等一回,天合之美的生死情缘,朝花暮雨,香泽芳飞,断桥因此而名闻天下,无人不知。

许白爱情,断桥初遇一见钟情,断桥重逢倾诉恩怨,其超凡脱俗的浪漫色彩,悲喜缠绵的纯情雅意,传颂至今而成经典。断桥情人之桥的雅称,惠及爱情之城的美誉,仙人之间的爱情传说,演绎出普世的文化联想,永恒的人间爱憎情仇。

断桥之胜在于雪景之绝。明人汪珂玉《西子湖拾翠余谈》说:“西湖之胜,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月湖,月湖不如雪湖。”而古人对西湖雪景的赞赏,无不以断桥一带为最佳。

杭城的雪因此珍贵。曾记得有无雪之年,全城人无不叹惜。而遇雪花纷飞时,便会倾城而出观赏之。西湖雪景,从断桥走白堤,一路晶莹碧琼,冰清玉洁,湖山一片冷艳萧疏的绝美之境;或登临宝石山顶,俯视断桥,其依稀身影朦胧奇妙宛如梦幻。

断桥之名,起始于唐,而由来于雪。唐人张祜就有“断桥荒藓涩”的诗句。据载宝石山上远眺雪后初晴之景,桥的阳面积雪融化,阴面白雪依旧,看似桥断,故有“断桥残雪”之胜景。而我曾数次踏雪登山,专程寻访,想一睹这千古胜迹,盖因赏识水平有限,竟横竖都不能见得,愈觉古人之审美情趣。一个“断”字了得,其韵美至绝处。

那些年我去过西湖

文/春在拂晓

西湖这地方我已经去过多次。第一次去和最后一次去的感觉是不一样的。

第一次去,在1987年的冬天,西湖很朴实,人也不多,园子里的商店寥寥几家,我进去转过,还买了一串翡翠项链,当时的售价68元。感觉这东西以后会升值,加上经常参加演出活动,所以在反复挑选比较后,毫不犹豫地买下。那翡翠透着晶莹,圆圆的,里面的云彩,像海藻一般;像蜿蜒曲曲的山路;像雪花,无论怎么端详,一颗颗翡翠就像一个个故事被串连起来。

当我出了古玩店,张望,远眺,湖中央有一片陆地,不多的人流走动,荷花已经败去,听不到嘻嘻的声音穿过湖的涟漪,原来冬天哪里都一样啊。

我静静地背靠湖边一座假山,心潮有澎湃,想起关于西湖的歌曲,还是在唱片里听到。民歌风味,若没有舞台后面的布景烘托和前台的乐器伴奏,一个人的声音是多么单调,如果配上二胡,你说这声音又是何等悲凉,明明可以欢乐的,你去唱得跟冬天的萧瑟一样。

太阳出来了,却是懒洋洋的,心里有欢歌笑语,没有盛开在表情上。

当我与朋友走出西湖,经过一处老大的树林,发现,杭州还有这么古老的树林,成片的溢满古代色彩的樟树群,在你不停地前行时,忽然映入眼帘。一下子有了浓浓的穿越感,想以前是不是有人曾经生活在树下,为何搬走。不过,去了五云山,杭州最古老的银杏树呈现在面前,可惜金黄色的树叶已经凋零落尽。

上世纪九十年代多次去杭州,每次都要看看西湖。

一次是1994年工会组织的学习班考察活动,去了西湖。那年夏天,好热哦,太阳老是照在我们的脸上,用毛巾遮挡用手折扇遮挡,别提那次汗淋夹背了,一群女人的旅行,因为购物力强大,总是被带队的“快点快点”“人呢,还差一个,人呢。”不过,回来的路上,大家好像换了一个人似的,有胜利感,有轻松的面孔。

西湖的夏天,有络绎不绝的人流涌动,全国各地的团队旅游,如火如荼。西湖的名气,使得杭州旅行社的GDP也欣欣向荣。记得我们走进西湖中央的湖心亭,乘游船湖心荡起双浆,风,徐徐送来,水面碧清,水质透明,原来夏天的湖水有晶莹剔透。不记得多少钱一次湖面游,大概是十块钱吧,这个费用自掏。

之后我在西湖北缘的宝淑塔前照了张相。听导游介绍,宝淑塔系吴越国王钱镠时所建。当年吴越国的国王被北宋的皇帝抓去了。北宋的皇帝担心把钱弘淑放掉,他会起兵造反,所以就一直把他软禁在大牢里。钱弘淑的家人为了保佑他能平安回来就在那里建了一座塔,名叫宝淑塔。我觉得这很可能是传说,宝淑塔是有钱人盖的,用来祈祷祝福和了望。

还有几次,比如1990年1991年与几位朋友结伴五个小时后杭州下车,城市转转,吃吃特色菜,到武林门附近的小商品批发市场买些便宜的季节装,然后直奔西湖,粗粗领略了苏堤春晓的长堤卧波,和雷峰塔的原来不过如此。好在我们年轻,脚步轻盈,掠过一个个行前安排,然后回头。

1998年,我与五堂哥大Y侄子小J妹妹一起包车去了杭州,直奔秋涛路,然后又去了一条路,那里算是杭州最大的音响批发市场吧,一家家店铺,虽然不大,像小作坊,但各种舞厅音响设备齐全。很便宜,很实用,比如杂牌的大功率音箱,并不比先锋差,一对才八百元。还有小音箱几十元的,三四百元不等,还有影碟机五六百或七八百,仅过了四五年,一般影碟机的价格由二千多元到一千多元直奔几百元,还有功放机也是几百元,话筒十几块五十块不等,卡拉OKVCD,老板都是送啦。当所购设备全部装上车,货款一次付清。接着我们直奔西湖,不过,仅仅是停车一会,稍息一下,张望一下,找个地方小吃一下,然后吹吹风,打道回府。

最后一次看西湖是在2002年,同事Z想去杭州,问我去不去,我说去买什么东西还是,她说去看服装有什么花样,顺便看看西湖。可见杭州给人的印象就是西湖,我说去了多次了,西湖边边角角基本跑遍。她说想去武林门转转,那边有小商品批发市场,我们这边不少小商小贩都在那里进货,肯定便宜。她接着说,我主要是想看看丝绸面料。旁边的同事X说,搬家了,在新武林门。不管新武林门还是武林门,下车一问便知道。

结果,我真的答应了。还约了一个同事,三个人一起坐车去了杭州。哪知在武林门下车,直接感觉当年生意的气息不再浓浓,多年前,小商品市场那种人声鼎沸的情景如今差了许多,商品价格不像上世纪九十年代便宜,说批发,要量大才会有价格上的更优惠。我忽然对同事说,若当年,我们跟着做生意,那是发财了,主要是太保守了,走不出这一步。

这一趟,我们只买了一些小玩艺,比如小挂件,彩色耳环,发夹,丝绸围巾,然后打的去了西湖,当晚在西湖边最普通的宾馆住下,类似准二星的宾馆。三个人挤在一个标准间,两张床并在一起,三人睡。

记得我们的脚走得很累,唯独没有坐船湖上观赏月亮的美丽。

那是一个五月天,月亮在云朵里穿行,感觉西湖的晚上也蛮热闹的,不过,是酒店、饭庄、小吃摊哦。

记忆中,杭州那些小吃的情景,只有馄饨的味道我特别有感受,汤的韵味不足。

记忆中,西湖的荷花没给我留下太深印象,倒是西湖的水,与对面山的云雾缭绕,如图画般,写意人生,引得我无限遐思,久久凝望,想湖那边是否有世外桃源……

文/鲍尔吉·原野

光是“荷”这个名字就足够好。荷的音念出来语气平缓,不促不亢也没办法激烈。荷——从中脘缓缓而出,上牙膛和印堂感到和的气息,即和气。荷这个字也好看,如团团圆圆的荷叶,有草有人有可,符合伦理。

植物最大的叶子,我只见过荷与芭蕉,而荷把叶子漂在水上。陆地的树叶如小鸟羽毛,披纷飒飒,包住一株树,假装在风里飞行。荷叶的冠盖占领一小片水。这片水比圆规划的还圆,荷上站着露珠。我觉得水变成荷叶上的露珠很幸福。水在荷叶上站立,滚动,却不涣散。水如果变成珠而且站立就和精灵没什么两样。它们瞪着眼睛看一切,边看边滚,不留一丝痕迹。屋檐的雨滴,竹叶的水滴都没有荷上露珠这么惬意。

口诵荷字可除躁气。人吵架前念一百声“荷”,就只想睡觉而不愿意争吵了。荷乃合。借中医的说法,寡人有疾乃是身心未合。肝肾不合气郁。水火不合湿寒。阴阳交泰曰合,于风曰和,于植物一类曰荷。

八月既望,适于和风中赏荷。西湖里面的曲院风荷就是一个荷风国,小于荷兰国。曲院在南宋是皇家麯院,酒气纷纷,荷花颜面酡红,一看就是酒精过敏,花朵见了风摇晃,仿佛真醉了。我住进曲院风荷,才知道这里有木屋。高大的芭蕉叶下,被雨水淋湿的木屋像水牛皮那么黑,竹叶擦试窗玻璃,各屋转角处走来皮毛斑斓的野猫,譬如白毛黄斑白毛黑斑的猫,没见到白毛白斑的猫。从我住的房子大步往外走,不出十五步可见荷花。小步走七步,见到了桂花树下的水仙花。桂花包容,让不香的花先开。杏花、桃花、迎春、苹果这些不香的花都先开,白一下,黄一下,做一个序幕,尔后百花登场。倘若集中精神闻杏花,会闻到一点带杏仁苦味的微香,但我不会对外说此事。在春天,一帮人手扶杏花闭眼闻,让蜜蜂干什么?

盛夏,荷叶让西湖的水面缩小了,西湖垂柳依依的岸边挤满荷的圆圈,像几千个小孩藏在水里,撑着荷叶的绿伞。荷花的红里有一点点蓝,红更亮了,可称之艳。树上的花开花要把身子靠在枝上,不胜单薄,而荷花单腿站在高高的茎上,茎下的荷叶如圆圆的舞台。荷花绽放要有台子,这并非矜持,而为端庄。未放时,荷的花瓣双掌合拢,白白的花苞顶尖晕红。打开后,花瓣捧出恬静的、鲜美的、果实般的红。

荷叶让鱼虾感受到水下森林的乐趣,红鱼黑鱼在荷叶下享受绿的阴凉。风把荷香藕香送到十里八乡,荷让江山多一份和气,大度安祥。

夜逛西湖

文/谢永帅

这个夏天的杭州无疑是非常炎热的,热得让人看到水就想一头扎进去,想痛痛快快的畅游一番。

昨晚与阿朗好兄弟约好西湖逛一下,阿朗兄弟本名文元,但我们更喜欢叫他阿朗,高中老师,人瘦练精干,皮肤白白的,他家三兄弟都是白白的,在我们老家那地方属于白人家族,我跟他六年同窗好兄弟。

前天他带着他的三个同事,一起来杭州培训,与他同行的都是些年轻老师,刚为师不久,还未褪去学校出来的稚嫩,相较阿朗的成熟,那是有天壤之别,不过从年轻优秀的人身上,我们也看到我们过去的身影。

昨晚下午5点,工作忙完,匆忙赶去与阿朗他们几个老师一起在西湖碰面,其实每每有老家好兄弟好朋友过来,都有种迫切想见面,看一下,聊一下的心情,只有面对面才是最真切的感受。可我从丁桥地铁站进站出发,被拦住了,核酸七天又变三天,正好第四天,赶紧去近的地方做了核酸,晚了半小时,等我到达龙翔桥,差不多6点半了,赶忙在西湖银泰三楼找了吃晚饭的地方,绿茶餐厅还不错,点了几个顺口的饭菜,阿朗他们几个老师从文一路过来,估计比我早点到,但银泰这地方有点大,他们有点晕,找绿茶餐厅找了许久,耽误一会儿,大城市有时大得让人晕头转向。

当我们开吃的时候已经7点半左右了,看得出晚点吃饭,还是有好处,他们几个吃的比较香,阿朗夸我菜点得好,最主要席间我们能畅所欲言,我也由衷的赞美了阿朗的优秀和他的几个同事的优秀,其实相较于两位年轻女老师,那位年轻男老师略显腼腆,有点羞羞的感觉,看来还是社会大学经历有点少。不过这样也好,社会就需要这样的质朴与纯真。

但我们饭完,差不多9点钟,餐厅也快打烊了,我和阿朗就步行夜逛西湖,那三位老师还在商场里转了一圈,等他们出来时与我们相差半小时的路程。我与阿朗走得也快,从银泰出发顺着南山路经过雷锋塔,再经过苏堤,一路上我们边走边聊,欣赏着西湖边上绿化美景,沉醉于路边大树的参差和伟岸,有点羡慕生活在西湖边上生活的人民,相信幸福指数满满。后来我和阿朗在苏堤尽头的一个小商店买了水和烟,与老板聊了会儿,老板说疫情当下,今年要亏本,没有疫情还可以赚点钱,她说自己是安徽人,从年轻姑娘来到杭州工作,嫁到杭州,如今儿子女儿都成家立业,感觉挺幸福的,只是在西湖边投标了几个小卖部,每个年租费用都要七八拾万,今年难熬,看得出今年西湖人流量少了很多,活在当下,什么行业都难。

感觉聊远了,我们这个行业何尝不是这样,感觉很累很难,有一份稳定的工作真好,当我和阿朗在苏堤这头时,三位年轻老师还在苏堤那头,等他们到时,看见他们在空旷的地方做着拉伸动作,有点累的不行的感觉,就这身板,我有点想笑了。我跟阿朗开起了玩笑,这点路程让你老婆邬跑神还不够塞牙缝的。

虽然说有点累,但看得出他们几个老师还是挺开心,其实人生的最大的幸福,就是有朋自远方不亦悦乎,最后我们在不舍的道谢中坐车各自回到住的地方。

文/潘藤月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是大诗人东坡对杭州西湖的描写。如今,我有幸来到杭州,欣赏这连苏轼都赞誉有加的西湖。面对这烟波浩渺的碧玉,不得不暗叹一声:这灵秀的山,这柔媚的水,真是不负苏仙的笔墨。

由于是雨季,杭州一直笼罩在这不大不小的雨中。这抹细细的轻纱,更令那柔弱的西湖平添无限韵味。雨滴轻轻地打在湖面上,使我的心同西湖一起,泛起了涟漪。

初见这片烟雨,她是美的。

再见这烟雨,她是柔情的。

凝望这烟雨,她是轻盈的。

触碰这烟雨,她是温婉的。

品味这烟雨,她是凝重的。

雨,一直下着。

每一滴雨水,都好似在完成着自己的使命一般,从云端生出,自天空落下,最终归于尘土。

雨,淋湿了西湖,也淋湿了我的思绪。

我的内心突然忧伤起来,忧伤她的转瞬即逝,忧伤她的仓促不拘。悲鸣的雨滴,狠狠地击打在我的胸膛。

那从出生便已看到自己死亡的忧伤,那只能见证自己靠近坟墓而无能为力的忧伤,在雨点从天空落入大地的那一刻起,便狠狠地击打在我的胸膛。

我,静静地,静静地,看雨。

当我第九次融入这烟雨的时候,突然看到太阳雨,她们散发着包含生命的炫目的光……

是的,雨,生于天,归于地。这是生命的使然,更是生命的期盼。她落入大地的那一刻起,便是以滋养的姿态受万物的欢心。从此,她悄悄然行走、渗透、付出;从此,她在万物勃勃然的生命里安静安心并融入万物。

雨的生命,兹兹不绝。

从此,我看雨,再无忧伤。

随便看

 

江南网提供散文、诗歌、句子、短句、文案、好句、好文作文等写作素材,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语言文字免费学习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4 jnbb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9 10:3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