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红色经典文章 |
释义 | 江南网精选7篇红色经典文章供大家阅读与参考,如果大家喜欢红色经典文章(精选7篇),记得收藏与分享哦。 寻访红色初心地 文/余佑庭 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近日,我随市委办公室退休党员干部赴阳新龙港革命旧址参加主题党日活动,身临其境感受红色文化和革命精神洗礼,重燃红色初心之火。 阳新龙港,历史长河在这里掀起过绚丽的浪花,红色书写历史,被誉为"天然的革命历史博物馆""苏区文化艺术宝库""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一路走来,我深深感受到,这个曾有"东方小莫斯科"之称的鄂东南小镇,红色文化底蕴深厚,红色血脉在老区大地永远流淌,散发着勃勃生机。"若此初心永不改,还须常至此重温。" 此行的第一站是龙港革命历史纪念馆。馆内收藏了文稿、书刊、信件、照片、壁画、烈士遗物等共500余件,那一份份历史资料,一张张历史照片,一件件历史遗物,一位位历史人物,书写了光辉的革命篇章,见证了先烈艰苦卓绝的革命历程和"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听着讲解员的讲解,我的思绪如同长了翅膀,仿佛飞回到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随后,大家来到红军街。这里又被称为龙港老街,因当年鄂东南"四十八大机关"多设于此,革命旧址保存完好,亦称鄂东南革命旧址一条街。置身彭德怀旧居,一张旧木床,一张书桌,两把椅子,还有挂在墙上的 簑衣、斗笠,再现了烽火连天的艰苦岁月。在彭德怀塑像前,凝视他忧国忧民的面容,我不禁吟起毛主席《六言诗·给彭德怀同志》中的诗句"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顿时一股豪气油然而生。 出了红军街,怀着凝重和景仰的心情,步入龙港烈士陵园。缓缓迈上两百级台阶,在高耸的"鄂东南红军烈士纪念碑″前,我们分三排站立,聆听庄严雄壮的国歌,默哀致敬,并敬献花篮。紧接着,面对鲜红党旗,举起右手,重温入党誓词,传递不变的初心和使命、责任与担当。 讲解员引领我们绕行陵园一圈,只见纪念碑四周,一株松柏,一块小石碑,一个编号,对应着一位先烈。据介绍,当年鄂东南如火如荼的革命斗争,牺牲了3011名红军,其中有名字的仅29位,2982位无名烈士只好用编号代替,以闪闪的红色衬托镰刀斧头为碑文,以无名碑为象征。尽管我无法体会当年那种枪林弹雨马革裹尸的军旅生涯,但此时的心灵早已受到莫大震撼和洗礼。那一刻,阳光洒满陵园,把烈士纪念碑染成了玫瑰色。一个"红"字象流泉一样融入我的心底。我想,这些烈士长眠于此已90余年,但每一个向死而行的生命都值得被铭记,每一位视死如归的精神都值得被仰望。我轻声告慰先烈:你们用鲜血浇灌的革命之花,如今,已结满累累硕果! 难忘的一次红色历练 文/谢树立 作为一名基层共产党员,近日我有幸去江西南昌和井冈山接受了一次红色历练。虽然时间较短,但感触很深,也感慨不已,所闻所见铭刻脑海。 那天,我在南昌党校接受了学习培训后,随大家一起来到了英雄城南昌——八一军旗升起的地方。在这里,我感受到了"没有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的真正道理。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我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首先参观了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在那里,我仿佛听到了南昌起义的枪声,看到了那燃烧的战火、飘散的硝烟。走进陈列大厅,那雄伟壮观的"石破天惊第一枪"雕塑令我赞叹,注目良久。馆内那栩栩如生的"蜡像"、激情澎湃的"五万人群众大会"、"上井冈之路"等展示,都深深吸引了我。那些多媒体实物,使我看到了当年的血雨腥风、惊心动魄,感受到了革命先烈在斗争中的英勇气概和大无畏精神。 之后,我和大家驱车前往井冈山。井冈山对我来说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熟悉,是因为井冈山经常在历史课本和电影电视中看过;陌生,则是因为从来没有见过真正的井冈山。我们沿山路盘旋而上,只见群山连绵、巍峨多姿,林海无际、翠竹葱茏。穿行在群山中,随着流云涌动,我们终于踏上了这片神圣的红色革命圣土,井冈山在我们面前亮出它神秘的面容。和大家一样,我也戴上了红军帽、穿上了红军服,亲口品尝了红军饭——红米饭和南瓜汤。 井冈山是一座革命的山、英雄的山。1927年10月,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率领中国工农红军在井冈山建立了中国革命第一个根据地,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从此,中国革命从这里走向胜利。 在一处处历史遗迹、遗物面前,所有参观者无不热血沸腾、激动万分,似乎那些血雨腥风、浴血奋战的一幕就发生在昨天。 在这里我看到:贺子珍、伍若兰等一大批革命前辈牺牲了自己、自己的孩子、自己的家庭,用血肉之躯换来了中国革命的胜利。 在这里我看到:曾志16岁就参加革命,用一生践行着共产主义的信念。虽然她生前已为中国革命奉献了太多太多,但死后她仍然在奉献——捐献遗体,骨灰埋在树下做肥料。井冈山上一块小小的墓石,记载了她伟大的一生。 在这里我看到:当年井冈山曾有红军7万多人,但在残酷的斗争中,有4.5万多人的鲜血播洒在井冈山的山山水水中。这些烈士留下姓名的只有15744人,3万多名烈士无名无姓默默地躺在井冈山这块热土上。 在这里我看到:袁文才、王佐打开大门迎接工农红军,危难关头筹粮、筹物、筹医药,冲锋陷阵当先锋,一代绿林好汉32岁就牺牲在井冈山。 在这里我看到:无数革命先烈们的后代如今仍然坚守在井冈山革命老区,甘当普通的农民、工人。老红军后代江满凤作为一名普通的环卫工人,不求名、不图利,用她纯朴的歌声、真挚的情谊为井冈山服务,扞卫着井冈山人的荣誉。江满凤人物虽小,故事也很普通,却让我心难平静,让我震撼,让我对井冈山人、井冈山精神有了更新而深刻的认识。可敬、可爱的井冈山人在我面前变得高大起来。 "巍巍井冈山,绵亘数百里。"井冈山作为中国革命的摇篮,因它独特的历史背景和启人缅怀的革命胜迹成为令人敬仰的红色革命圣地。在这次井冈山之行中,我参观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拜谒了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并敬献了花圈,还听取了一堂充满情感和传统教育意义的党课,参观了黄洋界哨口工事、红军小道、红军造币厂和小井红军医院等红色旅游景点,观看了大型情景舞台剧《井冈山》。置身于真实的山岗上、小河旁,看着八角楼、小木房,听着震耳欲聋的枪炮声,在硝烟弥漫中仿佛置身于当年血与火的洗礼中,加深了我对"井冈山精神"的认识和理解。 这一路的"井冈山精神"现场教育给我震动很大、启发很多,可以说是一次坚定信念的寻根之旅、一次无比震撼的心灵之旅、一次让理想照亮现实的红色历练。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三天的红色历练虽然是短暂的,但给我的震撼却是巨大的。通过追寻革命遗迹、重温革命历史,不仅让我接受了一次灵魂深处的洗礼,更重要的是让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它是先辈们用鲜血换来的。我要把此次"红色历练"所汲取的精神营养运用到今后的工作学习中,以实际行动为住房城乡建设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红色延安 文/易易 立秋后的第3天,从西安来到延安,尽管还是中伏的大太阳,但明显地感觉到这里的气温已经少了炎热多了凉爽。 延安城区处于宝塔山、清凉山(太和山)、凤凰山三山鼎峙,延河、汾川河二水流经市区,交汇于宝塔山下。其历史源远流长:考古发现距今约3万年左右,延安已有晚期智人" 黄龙人"生息;春秋战国时期,延安大部属魏国,秦惠文王十年,延安始属秦;20世纪30年代,刘志丹、谢子长等在延安境内开展武装斗争,创建陕甘边和陕北两个革命根据地,为中国革命圣地奠定了基础。1935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到达吴起镇,开始了党中央和毛主席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十三个春秋的战斗生活,全市境内有中国革命纪念地445处,现存革命旧居140多处,是中国红色旅游景点数量最多、内涵最丰富、知名度最高的红色旅游资源富集区。 这趟休闲旅游,其实是一次红色旅游。出发前,就确定第一要去的是延安城东南方向的宝塔山,首先进入眼帘的是大门西侧长达260米的摩崖石刻群,其中范仲淹题的"嘉岭山"最为耀眼,"高山仰止"最为宏大。漫步在印有斜纹的水泥路面盘旋而上,下午时分,山上茂密的树林完全遮住了西斜的太阳,微风轻拂没有热的感觉,不一会就到了宝塔塔下。宝塔山古称丰林山,宋时曾名嘉岭山,后因塔而通常称为宝塔山,海拔1135.5米,建于唐代,平面八角形九层,高约44米,属楼阁式砖塔,塔底层南北两个拱门分别刻有"高超碧落"、"俯视红尘"匾额,意境对应,耐人寻味,进门可以直达塔顶。塔的西面有一口明代铸造的铁钟,曾经为中共中央报时和报警13个春秋。塔的北面在绿树林中有当代竖起的一面党旗,鲜美红艳、格外亮眼。在塔的东面山巅上,有范仲淹1040年至1041年戍延抵御西夏时的望寇台,因是山的最高点,明夜当空繁星伸手可取,故曰"摘星楼";沿着一道笔直突兀的细岭举目仰望,正犹豫间,看见一同上山的四川职业管理学院的俊男靓女们夺路拾级而上,我也心血来潮跟在后面快步攀登,好像是被裹挟一样不一会功夫就到了山顶,但早已是上气不接下气又一身汗水,最明显的感觉是两腿发软不太听使唤了,必须得稍作小憩;原楼已毁,看见的是2009年重修的四层宋式建筑,没有上去的楼梯只在底层中间放了一面大鼓上书"平安鼓",共游人付费抡槌祈望平安,绕楼四周漫走,三山脚下两河边上的延安城尽收眼底,错落有致的建筑密密麻麻,真是一方兵家必争之宝地。在它的北面,是烽火台遗址,沿着下山的大路不远的行程就到。再转回到塔下,步行5千余步,相当于绕西安交大兴庆校区外墙走了一圈的路程。亘古及今,凡爱兵亲民的官,都会受到百姓的推崇与敬仰,范仲淹正是这样的圣贤,他是北宋着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祖籍在陕西省彬县,出生于河北正定县,仅仅在延安做了不到一年的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后人就在斜对面的清凉山上就建有范公祠,这充分昭示了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虔诚与美德。漫步下山,流连忘返,思绪万千,不由得记起贺敬之的诗句"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形象生动地抒发了人们对革命圣地的向往与热爱。 后面的旅游线路,就是沿着红色延安的经典线路由远而近。枣园革命旧址位于城西北8公里处的枣园村,原是一家地主的庄园,中共中央进驻延安后,当时为中央社会部驻地,遂改名为"延园",现大门石柱两侧的题字"延园"为康生所书,1944年中共中央书记处由杨家岭迁驻至1947年3月,进门的右侧、领导人居住区前,铸立有当时中央五大书记任弼时、周恩来、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在一起昂首阔步的铜像,惟妙惟肖,意气风发,透出即将建立新中国的喜悦。院内枣树参天,绿草如茵,园林中央的建筑就是中央书记处礼堂,以山势修建的窑洞大体分为三层,错落有致分布着5座独立的院落,分别是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少奇、任弼时、张闻天、彭德怀等中央领导的旧居,后沟西山下是毛泽东发表《为人民服务》的讲话台和中央社会部旧址。领导人的窑洞多是两扇或者三里扇门窗,里面有仅能容一人通过的走廊相连,分别是卧室、办公室、会客厅(小会议室),床上的被褥均为白色的粗布,陈设的桌椅等用品简陋到了极限,墙上各有他们自己或者他们和配偶的珍贵照片,虽为黑白底色,但英姿不减,让人驻足歆羡。居住区院落和窑洞之间连接的道路,完全是当时的碎砖铺就,没有任何修饰,不由得叫人浮想联翩,伟人毛泽东及其老一辈革命家,就是在如此贫瘠的生活里,缔造了伟大的共和国,多么坚韧的性格,多么崇高的品质! 杨家岭革命旧址,在市西北约3公里的杨家岭村,1938年至1940年、1942年至1943年期间,中共中央在此办公,走进中央大礼堂,游人鼎沸、留念频频,72年前的"七大"陈设依旧:主席台正中是毛泽东、朱德的巨幅画像;会场后面墙上悬挂着"同心同德"4个大字,两侧墙上悬挂"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标语;靠主席台后墙插有24面红旗,象征着中国共产党24年奋斗历程;在主席台正上方,悬挂的横幅"在毛泽东的旗帜下胜利前进"引人注目。50天的会期是党的历史上时间最长的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期间共举行全体会议21次也是党的历史上举行全体会议最多的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一次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第一次独立制定了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新中国的路线和方针,为争取抗日战争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政治上、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基础。1938年11月至1943年5月毛泽东在此居住,几幢旧居比枣园的更加简陋,没了参差的院落少了碎砖片的小路,1940年秋因修建中央大礼堂等工程,毛泽东等领导人和中央机关搬到枣园居住,1942年搬回杨家岭;1943年后又从这里陆续搬住枣园。1946年8月,在杨家岭窑洞前的小石桌旁,毛泽东会见了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针对当时流行的\"恐美病\",提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着名论断。1939年7月,周恩来由杨家岭驻地出发,前往中央党校作报告,途中乘骑受惊摔倒在石岩上,右臂骨折导致终生残疾。 王家坪革命旧址,位于城西北,隔延河与城相望,1937年1月至1947年3月,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和八路军总司令部、后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部的所在地。1946年1月至1947年3月,毛泽东住在这里,旧居只有两孔石窑洞,分别是办公室和寝室。朱德的旧居位于军委礼堂西侧军委参谋部后院,有3个朝南的石窑洞。1947年3月,蒋介石授意胡宗南向延安发动了全面重点进攻,派大批飞机在王家坪上空轮番轰炸;3月16日,国军逼近延安的南大门,毛泽东离开是笑着说:不要紧,来得及,大路朝天,一人半边,他走他的,我走我的。他在那个山头,我在这个山头,没有什么可怕的。 延安革命纪念馆,位于城北1公里处的王家坪,建于1950年1月,1973年6月迁至现址,郭沫若1971年参观时题写馆名,广场正中巍然耸立毛泽东青铜像,高5米、重约3吨,连基座通高8.15米,伟人身着中山装、双手叉腰、高达挺大、浩气凌霄。馆内主要陈列和宣传1935年10月至1948年3月近13年间,党中央在延安和陕甘宁边区领导中国革命的光辉历史,大厅正面鲜花簇拥的后面巨大的古铜色群雕熠熠生辉,馆内有6个展厅,共展出革命历史文物一千二百六十余件,历史照片六百七十多幅,生动形象地再现了老一辈革命家在延安住窑洞、吃小米、驱日寇的光辉业绩。 红色的延安,革命的圣地。毛泽东在此期间,曾经居住过12处窑洞,14次搬迁住地;写下了《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以及"老三篇"等92篇着作,在《毛泽东选集》1至4卷的158篇文章中,占了58%还多。一代伟人艰苦朴素、平易近人的精神风貌,运筹帷幄、出奇制胜的雄才胆略,由此在那个风云变幻的世界永远定格。 王牌上的红色记忆 文/冀海生 我的扑克收藏馆里珍藏着一套上海早期样品扑克,是上世纪五十年代上海市第二印刷工业公司所属扑克牌工厂出品的扑克新品广告牌。这套样品广告牌大多是王牌,牌面上印有中文货号、每罗价格,牌面、背图设计讲究、图案精美。现在对于我们普通扑克收藏者来说,上海早期扑克已难得一见,若是用来介绍扑克新品的早期样品牌就更为罕见。我喜欢这套藏品的原因,不仅是它的珍罕性,更重要的是这套扑克牌样品王牌,从侧面反映了上海解放初期扑克制造业百花齐放欣欣向荣的新貌,反映了人民群众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新中国的朴素情感和追求健康娱乐、享受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 在这些样品王牌中,我尤其钟情"黎明牌""光明扑克""光荣扑克""跳舞扑克"等王牌。这些王牌,折射出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翻身得解放,扬眉吐气建设新中国的丰功伟绩,烙有红色中国的印记,体现了新中国的时代特色。 上海黎明印刷厂出品的"黎明牌"扑克,厂名与牌名都取之为"黎明",王牌和背图都是雄鸡图案,王牌角码"Joker"取而代之的是"黎明牌",寓意就是天亮了,中国解放了。背图无论是彩背,还是红色几何背都特别精美。"黎明牌"王牌让人看了耳目一新,犹如春风扑面,仿佛就看到"一唱雄鸡天下白"新中国生机勃勃的壮丽美景。 上海大光明印刷厂的"光明扑克"和"光荣扑克",王牌主图一为火炬,一为工厂和红花,都是以红色为主基调,象征着前途光明、蒸蒸日上的新中国,体现了人民群众为建设新中国添砖加瓦的热情和豪迈! 中国上海中西印刷厂1957年出品的"航空牌扑克",王牌主图为蓝天白云间飞翔的3架米格15战机,既是中国抗美援朝胜利的展示,也是人民空军保卫和平的宣示。 解放后的中国,不仅是社会制度的改变,而且各行各业的面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深刻的变革。我们从这套王牌样品中发现,王牌角码一改西方"Joker"为"高尚娱乐"、"文娱扑克"、"游戏扑克"、"××扑克",或者用黑、红、梅、方四花替代,有的甚至干脆不用角码,王牌牌面上直接标明"××扑克".如:上海大光明印刷厂出品的"跳舞扑克"、上海公私合营中西印刷厂出品的"康乐扑克牌"、上海大陆橡皮印刷厂出品的"象牌扑克"、上海大华印制厂出品的"飞车扑克"等等。这些王牌主图多为杂技、舞蹈、运动图案。从中可以看出,上海解放初期扑克制造业从生产理念上,倡导人民文明娱乐、健康娱乐、高尚娱乐;从扑克王牌图案设计上,体现了新中国崭新的风貌。 扑克牌都有时代的印记,王牌都是时代的缩影。我爱扑克牌,我更爱王牌上的红色印记和折射出的红色信息! 红色热土对对山 文/袁举忠 金秋时节,我再一次拜访了对对山。 对对山地处陇南市康县迷坝乡西南方向,海拔1700多米,山体由原告山和对咀山组成,两山高峻对峙,傲立苍穹。周边地形独特,风景秀丽,层峦叠嶂,飞瀑流泉。古铁树遮蔽天日,白皮松满山遍野,既具华山之险,又兼峨眉之秀。山下绿树掩映的美丽村庄,新屋小楼,星罗棋布,农家小院,窗明几净,真是一派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的景象。 据传,古代因此处为九龙戏珠之风水宝地,两地和尚为修建佛殿而争地盘,状告知府,在此断案,留下了对咀山和原告山的美丽传奇;在李争楠整理编著的《木笼歌》里,描述了一桩逼婚事件,闹出人命,嫁祸花儿姐,坚贞不屈的花儿姐和官府权贵们进行了一场可歌可泣的斗争,故事的发生地不选别的山,恰选了对对山;修建于清朝咸丰年间,具有古建筑文化特色的咸丰塔坐落在这里;著名的北茶马古道驿站———八骡湾、纸房沟也落户在这里。然而更令人震撼、令人缅怀向往的是在新中国成立前这里曾发生过一场惊心动魄的红色革命战争。 1949年,由中共地下党黄世武率领的"陕甘川边区游击总部"百余名游击队员,为消灭盘踞在陇南的国民党反动势力,阻止国民党部队南逃,建立了对对山革命根据地。并于1949年8月19日,对国民党新六军及妄图消灭游击队的国民党自卫队进行了英勇抗击和浴血战斗,最后大获全胜,俘敌多名,缴获大量枪支弹药。恼羞成怒的国民党新六军军长高曾级于1949年8月29日拂晓,调集3个整团约3000兵力,向对对山革命根据地发起猛烈进攻,游击队被迫迎击。敌人不断向对对山进行炮击,游击队员利用居高临下的有利地形,进行顽强阻击,一次次压住敌人火力。在长达八小时的战斗中,先后打退敌人的十多次进攻,守住了阵地,歼敌数百人,游击队也伤亡惨重,许多游击队员献出了宝贵的生命,鲜血染红了对对山。战斗打到下午1时许,敌人的一个营从王家山爬上偷袭占领了原告山主峰,他们疯狂炮轰。霎时,指挥部所在的寺庙被点燃了,寺庙周围的树木也起了火。在火海中,游击队仍坚守阵地,顽强战斗。优秀的游击队指战员巩良凤等相续阵亡,机枪队副队长龙云田因机枪射击时间过长发热爆炸身负重伤;南峰指挥战斗的陈伯贞又被内部叛徒暗中打死,火力一时减弱,敌人占领了阵地。游击队终因寡不敌众,边打边撤,实行突围。王相贤、盛伯涛、刘德元等率领部分突围的游击队撤至略阳史家坪一带继续坚持战斗,黄世武、张瑞鲁等带领剩余人员从寺庙后顺着山崖滑下,冲出敌人包围后,又转入了地下斗争。 光阴荏苒,岁月流逝。但游击队员在对对山激战中,表现出的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永远留在人民心中,他们用生命和鲜血谱写的革命业绩将会永远载入陇南革命的史册中,他们在血雨腥风中所经历的一个个悲壮故事,将会永远在这片洒满烈士鲜血的热土上传唱。 为纪念此次战役,开展好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康县县委、县政府于2013年10月,在对对山山腰选了一处摩崖,镌刻了《陕甘川游击总部对对山战斗碑记》,真实地记载了这次战斗情况。碑曰:"对对山居西秦岭之南,西汉水之阴。巍峨高峻、崔嵬峥嵘;白松铁树锁翠,古塔殿宇藏幽;秀峰峙耸苍穹,彩云飞渡飘欲仙。一九四九年六月,兰州大学学生中共党员黄世武受命赴康发展农民武装,配合陇南解放,策反国民党———九军西和起义,组建陕甘川游击总部。八月二十九日,敌三千余兵力,分三路围攻对对山,黄世武沉着指挥,八小时击退强敌十余次进攻,战斗异常激烈,游击队宁死不屈,伤亡惨重,终寡不敌众,阵地失守,余部即转入地下。谨此怀先烈,启示来者。"牌文字字句句都显示着对对山自然景观、历史人文和红色文化的厚重及今天生活的来之不易。 站在陕甘川游击总部对对山战斗碑前,眺望分列对峙的对对山,还有那山上沧桑刚劲的古铁树和白皮松,以及眼前花开如血的杜鹃,不由得想象到那场足可惊天地、泣鬼神的恶战,是多么残酷,令多少后来者心灵震颤,怆然涕下。在每个人的心中都认为对对山是浸满革命烈士鲜血的英雄山。青山作证,功绩不朽。这片热土永远记录着陕甘川游击总部对对山战斗的壮烈,也盛载着陇南儿女对勇士们的深情。 乘车将返,回首再望,但见古刹静穆,梵音缥缈,白塔高耸,古树滴翠,游人如潮,悠扬的木笼歌调和传统的佛事活动诠释着对对山昨日之荣光,今日之昌盛,明日之希望。红色精神,绿色发展,宗教圣地,民俗文化,旅游引领,正在书写着新时代里的新传奇、新篇章! 对对山永远是一座蕴含多元历史文化的神圣之山,是浸满革命烈士鲜血的英雄山,是陇南大地上人们难以忘却的红色热土。 红色少年 文/韩海文 如果说人的年龄段有色彩的话,那么,我的少年时代就是红色的。 戴着红领巾上的初中,写作文常常写"我们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红旗是烈士的鲜血染红的。我们是红色接班人,自然是红色的了。 那时候讲家庭出身。我出生于贫农家庭,属于"根正苗红"派。你看,够红的吧! 其实,还远远不够。 课本上,我们学的是巜翻过夹金山 》、《一双草鞋》等红色课文;课余时间,我们看的是《红岩》、《烈火金钢》等红色读物;宿舍里,我们唱的是《红军不怕远征难》、《十送红军》等红色歌曲。内外兼修,不红何待? 一天的学习规律而轻松:早自习背俄语;上午四节课,下午二节课;然后自习做作业,下自习后活动;晚自习我的印象好像是做数理化作业。反正时间充裕,并没感到有什么压力。而且还有看课外书的时间。由于看的书多,语文成绩比较突出,曾引起老师的赏识,在课堂上念过我的作文,并批示"传阅".俄语学得也比较好。每次考试全仗语文和俄语往上领总分和排名。至于数理化,则乏善可陈,不说也罢。 还记得我那时是故事员。每天吃饭时在饭场上讲。同学们端着碗边吃边听,我却只能等大家吃完了,才能收工吃饭。现在看起来,这样安排既不科学,也不合理。我后来不愿讲了,班主任老师竟扣了我一元助学金,我感到十分悲摧! 我还干过一个营生,是写板报。每班一块大大的板报,在教室山墙上。每次换内容,写呀画呀的都有我参与。 那时候,生活相当艰苦。学校吃饭是分一、二、三等的。等差不是饭的质量,而是数量。开饭时三个厨师拿三个大小不等的勺子,分别给三个等级的同学打饭。我家穷,买的是三等饭,数量最少,根本吃不饱。每月回家两次,一次是拿干粮充饥(玉米炒熟磨成粉状),第二次连同拿伙食费。 早饭是一成不变的小米粥。小米饭里无一例外地总是有半寸长的虫子。但是,由于饿,没有一个人舍得把饭倒掉。搁现在,不连碗扔掉才怪呢! 六六年,我们毕业了。中考时,我想当医生,就报了长治卫校并被录取。我清楚地记得我们在教导处填了表的。但是,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开始了,这一切都化作泡影。特别亏的是王全旺,由于他是团员的缘故吧,被北京解放军无线电通讯学校提前录取,通知书都拿到了,很精美的。但一样作废。真是要多可惜有多可惜! 起初我们都认为这是文艺界的斗争,只要把诸如戏剧(《海瑞罢官》为代表)、电影(《武训传》为代表)等文艺作品中的"大毒草"加以批判并铲除就罢了,没想到运动以雷霆万钧之力,摧枯拉朽之势迅猛发展,很快就把全党全军全国人民都裹挟进去了。先是中央发出了《十六条》,大鸣大放大辩论,大字报铺天盖地。先后看了点名批判的《武训传》、《兵临城下》等毒草影片。我记得那时城里还有电影院,在旧十字东南角。一晚上看电影时,学校组织我们排队去看。到了大门口 ,人太多,都争着进,把铁栅栏大门都推倒一扇。所幸没砸到人,非常危险。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看了以后,非但没有看出像报纸上说的含沙射影攻击社会主义的用意,反倒是深为武训办义学的精神所感动;至于《兵临城下》,则觉得惊险刺激,仅此而已。同时,也浏览了一些对"三家村"的批判文章。可是看了邓拓、吴晗、廖沫沙等人的一些文章——特别是《燕山夜话》,也看不出指桑骂槐反党反社会主义之处。其中被指为讽刺社会主义吃不饱肚子的文章《白开水最好喝》,明明是从有利于健康的角度说的,却被戴上如此骇人的大帽子,你看扯不扯? 此后,学校停课闹革命,成立了红卫兵组织,师生们开始了大串联和无休止的派性斗争。我也身不由己地参加了"红字号".至此,红卫兵加"红字号",成了彻头彻尾的红色少年。 在此期间,我记得好像潞中成立了"全无敌"和"七一七"红色风暴两大红卫兵组织。前者源自毛泽东诗词《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最末一句;后者则源于六六年七月十七日,红卫兵总部指定让当时的县委书记到潞中讲话。他站在教导处的前台上,离麦克风有一两米的距离够不着,红卫兵头头让他过去一点,但倔犟的他就是不过去。如此僵持下去,红卫兵火了,在夺权运动尚未开始的情况下,第一次喊出了"打倒×××"的口号。接下来,由于谁也不知道运动会如何发展下去,县委、县政府对学生运动很不以为然。师生领导者多次到政府交涉,让其承认"七一七"是革命行动,而政府不承认。从而引发了学生到武装部院子里静坐示威。那天晚上天下着小雨,学生们满满坐了一院,淋得透身凉,也不吃饭。迫使当时的县委领导多次出面,站在雨中请同学们吃饭、进屋谈话,均不奏效。到黎明时分,被迫承认。学生们大喜过望,立刻整队,喊着口号,在大街上游行一圈。当时学校已由学生把控,回校后灶房犒劳我们,吃了一顿热乎乎的炒决片。 从此,学校被造反派掌握。大院正北教导处的房顶上大书着"革命无罪、造反有理"、"天下大乱达到天下大治"等大幅标语;学校小礼堂里挂满了大字报。大字报统统指向学校领导和老师:有说走资本主义道路的、有揭发生活作风问题的,乱七八糟、不一而足。接着夺权、批斗,愈演愈烈。 大串联开始后,同学们都各自组织到北京、上海等地去串联。我却没去。原因是妈妈病重,我一直在病床前侍奉到她去世。 后来就更乱了。尽管中央指示"要文斗、不要武斗",但那里管得住!武斗越来越厉害,我就回了家。我还没有神经到用父兄的血汗钱交上伙食费,在城里搞派性斗争的地步。 六八年复课闹革命,因红字号失败,我心里惴惴不安。但经好友的帮助,很轻松地融入了联字号掌权的学校和班级。一好友则不然,返校后被抓起来打了一顿,还被关了一段时间。 不久,学校又给我们发了第二个毕业证,因为第一个证上没填参加文革的表现。然后,我们就正式毕业,离开了本该三年,却呆了五年的母校,过早地走向了社会。 是年,我十七岁。 井冈山那片红色的沃土 文/兰草 不知是井冈山成全了红军,还是红军成全了井冈山,在井冈山,红军像条红色的纽带,把那些父辈就是红军,身上延续着红军血脉的井冈山后人,还有许多像我们一样胸中涌动激情,来井冈山体验红军生活,找寻精神家园的人,紧紧地连在一起。那些井冈山的后人,当年他们的父辈和他们一样也是农民,穿上军装就是红军了,他们就是在红军的激励和传承中长大的。怀着一种崇敬之情,走进心仪已久的革命圣地井冈山的人们,身临其境,就是想圆一个很久的红色的梦。 井冈山早已远离了战争的刀光剑影。当年,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中国农村红色革命根据,点燃了革命的星星之火,孕育了厚重的井冈山的精神。 井冈山两年四个月曲曲折折的烽火岁月,只是中国革命历史长河的一个瞬间,但它用四万多共产党员和革命者的鲜血和生命,用井冈山革命斗争的神秘、精彩和传奇,筑就了它红色的辉煌。 走进井冈山那片红色的沃土,在满目绿色森林掩映着的竞秀山峰之间,随处可见的一点点、一片片的红色,红绿辉映,耀眼醉人。 井冈山的入口,有一幅很壮观的大型雕塑,雕塑的造型是一面迎风招展的鲜艳红旗。旗上"井冈山"三个金色大字特别醒目,中间镂空的五角星里嵌着镰刀和斧头。基座上雕刻着朱德重返井冈山时的题词"天下第一山". 这面红旗是井冈山的导读,顺着平坦而又蜿蜒公路而上,一座座红色的雕塑、一块块红色的招牌、一串串红色的灯笼、一盏盏红色火炬似路灯,像一条红线,穿起了井冈山精神家园的红色历程。 坐落在北岩峰上的井冈山烈士陵园,由纪念堂、碑林、雕塑园和纪念碑四大部分组成,雄伟庄严。纪念堂里陈列着83位革命烈士的遗像,墙上雕刻着近万名革命烈士的名字,部分老红军的骨灰也安放在这里。那天,伴着天上淅淅沥沥的小雨,我们把插满洁白花朵的花圈敬献给在这里安息的红军烈士,表达了内心深深的缅怀和崇高的敬意。穿着素雅连衣裙拿着麦克风的女解说员,端庄地站在我们对面,包含深情轻声细语地向我们讲述着红军当年的英勇传奇、奉献牺牲,讲到动情处,眼角闪出晶莹泪花。我们肃然起敬,静静地倾听着、思考着,内心感慨万千,思绪蔓延。 我曾想,为什么当年红军在井冈山无法言说的困境下,能够保存革命力量生存下来,最终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道路?在井冈山找到了确切的答案:凝聚着当年红军战胜困难勇于胜利的理想信念,是井冈山的精神之魂,也是民族之魂,是改变中国历史的精神力量。 是啊,坚定的理想和信念比什么都重要!位于井冈山军事根据地的行洲,是当年井冈山上最大的村庄,毛泽东、朱德都在这里住过。顺着路标的指引,我找到了布满红军标语的那幢老屋。如今人走屋空,老屋静悄悄,它作为革命历史文物,被一道铁栅栏包裹着,成为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红军宣传工作的历史见证。老屋的墙壁上,依稀可见红军在1928年写下的宣传共产党的纲领,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罪恶的标语,大大小小字迹的标语达30多条。1929年红四军主力向赣南西进军后,井冈山的许多村庄都被烧毁,老屋的标语是军事根据地唯数不多的幸存物。与之紧邻的一幢老屋,墙上也有当年红军留下的大幅标语,屋主人用"危险"两个字提示行人,不要靠近,不要参观。 黄洋界脚下的茅坪村,映入眼帘的是诗一般的田园风光。走进去心情却格外沉重。这里是小井村红军医院旧址,再现的是当年红军伤病员在简陋的条件下就医的场景。1929年1月下旬的一天夜里,敌军偷袭小井村,住在红军医院和群众家的130多名重伤病员来不及转移,落入敌军手中。伤病员们在敌军的严刑拷打面前,坚贞不屈,敌军便用机枪疯狂扫射。 医院旧址的院子里那组采用凝重深沉的红砂岩材质建成的浮雕,真实地再现了130多位伤病员惨遭枪杀的情景。我在那里驻足了好久,眼前不断地浮现出红军伤病员拖着伤残的躯体,面对敌人的枪口大义凛然、临危不惧、宁死不屈中弹后身体失去平衡,仍用尽最后一点力气挣扎着相互掺挽重新站起的悲壮场景。医院旧址百米远,就是红军伤病员殉难之地。烈士墓的纪念碑上,有毛泽东"死难烈士万岁"的笔迹。 在井冈山,人们谈论最多的一词是红军,这里的许多房屋,许多桥梁,许多树木,许多石头,都附着井冈山对红军的追忆和纪念。我想,这或许是后人对井冈山历史的尊重和诠释,也是对井冈山未来的期许吧! 峰峦叠嶂群山层层环抱的大井村,毛泽东的旧居坐落在中央。1927年,毛泽东率领秋收暴动部队历经风险,艰难跋涉到达大井。在这里,毛泽东深入进行社会调查,发动群众开展土地革命,帮助建立了大井乡工农兵政府。旧居前,一块"读书石"、两棵"常青树",留下了毛泽东当年批阅文件、读书和观看红军操练的身影。人们争先恐后地举起手机拍照,让它成为井冈山之行永恒的记忆。 一支支穿着当年红军服扎着腰带来井冈山体验红军生活,找寻井冈精神的队伍,是井冈山随处可见一道别样的风景。一生中有机会实景实地客串一回当年的红军,感觉真好。年轻的女孩子们,俏皮地把披肩的长发,编成两条长长的辨子,戴上红星闪闪的八角帽, 让人们一下子想当年女红军们一张张可爱的脸庞。人们发自内心地唱一首红军歌,听一个红军故事,走一段红军小路,向先烈献一束鲜花,就会突然发现,其实红军革命历史并不遥远。 井冈山是一座神奇而又神秘的山,走进起伏叠障的山峦皱褶,就仿佛走进红军从未远去的悠远深邃历史中。井冈山五大哨口之一的黄洋界,海拔1343米,险峻雄伟,巍峨挺拔。当年红军在广大群众的支持下,依托黄洋界哨口工事,以不足一个营的兵力打退了四个团的进犯之敌,毛泽东闻后写下了 "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广为流传的着名诗词。山顶那座黄洋界保卫站胜利纪念碑,记录着我军这段以少胜多的历史传奇。 黄洋界上着名的红军挑粮小道,是一条艰难的山路,曲曲弯弯,最陡处达到80度。体验过后,满脸汗水,满身疲惫,想想革命果实是那么来之不易,一种被井冈山岁月洗礼过的淡定从容,驱走了平日所有的焦虑和浮躁,人一下子变得格外轻松而又安静。 在井冈山的几日,似乎每天每时都深深地沉浸在井冈山红色包裹之中。追寻革命先辈的足迹,在一张张泛黄的照片、一件件珍贵的文物、一段段感人的故事、一幅幅惊心动魄的场景面前,重温当年井冈山的峥嵘岁月,感受中国革命的激情,用心灵触摸红色的历史,受到极大的震憾和激励,比只读书本更符合历史的自然和真实,仿佛就置身于井冈山那段艰苦卓绝的历史岁月,整个身心都被井冈山红色的历史和红色的文化所感染。 承载着革命先烈的热血,历经艰辛,以燎原之势照亮了中国命的航程的井冈山精神,具有原创意义的民族精神。或许因为如此,人们对井冈山多了一份红色的期待——传承。传承是发自内心的相信,也是一种信仰。传承是和平年代敢于挺身而出的担当。传承是对井冈山精神的不断理解,也是留给下一代的种子。它是井冈山人民冒着生命危险,在白色恐怖下支持红军,支持中国共产党留下来的精神财富。 井冈山以红军革命传统展现自己,市委市政府机关从山上搬下山,腾出更多的地域和空间,让位于井冈山红色传承的整体规划。 井冈山打造了一支的无年龄界线、无身份差别、无专业界别的红色文化传承的师资力量,是红色培训的参与者、陪伴者、催化者、践行者。他们用互动教学、体验教学、现场教学、激情教学、情景教学、音像教学的方式和方法,彰显井冈山精神,传播井冈山精神的时代价值, 井冈山有个红军后代讲授团,平均年龄64岁,他们轮流来井冈山为红色培训授课。通过追忆父辈人生坐标,讲述先为人知的故事,让人们多角度地了解井冈山革命斗争的历史,真切感受理想信念的力量。这种用红色吸引人,情景感染人的互动教学,更加生动、亲切、可信。 井冈山将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与百姓纯朴的民风相融合,推出了大型实景演出《井冈山》。 600多个拿山乡、厦坪镇的农民,白天在田间劳动,晚上穿上红军服,骑着摩托车,来到"三送红军到拿山"的拿山乡实景地,带着复原革命斗争场景,再现父辈的辉煌的这种精神、这种动力,以山为背景,以大地为舞台,原生态地演绎红军80多年前朱、毛会师时旌旗漫卷、井冈山军民鱼水情、黄洋界上震耳的炮声、送别红军时难舍深情的真实情境,史诗般地再现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气势宏伟,场景壮观,极具感染力和吸引力。 井冈山的烽火岁月已经成为历史的记忆,但这段光辉历史中所孕育的伟大的井冈山精神,却具有永恒的价值。置身井冈山那片红色的沃土,是一次革命传统教育的洗礼,是一次井冈山精神力量的寻找。岁月无法湮没历史的光彩,红色记忆永远激励着后人前行。 |
随便看 |
|
江南网提供散文、诗歌、句子、短句、文案、好句、好文作文等写作素材,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语言文字免费学习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