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春节初二风俗作文 |
释义 | 春节初二风俗作文 篇1 正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每一个地方都有自己的节日习俗。在春节这个特定的节日里,我的家乡广东有也有其独特的地方风俗,其中最有意思的就是洗邋遢。 “年二十八洗邋遢。”邋遢两字何解?有人把它翻解为污秽、肮脏的意思,可我认为这样的说法不全面。因为除去的不仅是脏,还是旧。有除旧迎新的意思在里面。在我眼里,洗邋遢的说法是“腊月二八大清扫”。因为在农历十二月二十八这天,在我们这里是十分重要的日子。要从里到外,从屋到院,从头到脚都要收拾的利利索索,干干净净的。人们要除去一年的晦气,除去过时落后的东西,焕然一新准备迎接新年的到来。 这种习俗还有一种叫法,也就是扫年或是扫尘。按照民间地说法:“尘”与“陈”谐音,也就是把陈旧的东西一扫而光。 这一天,每一个人都不清闲,家家户户黎明即起,扫房擦窗,清洗衣物,刷洗锅瓢,实施干净彻底的卫生大扫除。我们家里也格外热闹,在这年的习俗里,伴着特有的广东情调,一年里的除旧布新就开始了。 屋外鞭炮声四起,大人们忙忙碌碌地打扫房屋,清理地板,角角落落,旮旯缝隙,任何地方都不放过,似乎较劲的都是平常不注意的地方。清洗床单,晒被子,把家中所有的窗帘卸下来,放入洗衣机里洗净,甩干。再拿到顶楼晾晒;我也参与其中,拿出一个水桶,取一块抹布,把它丢到水桶里,打上水,再把湿哒哒的抹布拿起来。认认真真地把门窗的每一个角落擦干净,时不时会洒一两滴冰凉的水珠到我们的脚面上,逗得孩子们“咯咯”直笑。连房间的角角落落都用鸡毛掸子扫得干干净净。一天的忙碌下来,看着焕然一新房子,还有洗过澡打理的精精神神的我们,那一种大功告成的喜悦充满了屋子的角角落落。 洗去邋遢,尝一块钵仔糕,或是品一块马蹄糕,新的一年就在这种仪式里悄然开启。家乡的风俗,简单却承袭着一种美好的祝愿。 春节初二风俗作文 篇2 我的家乡在达州市达川区西部的石桥镇,那虽没有都市的繁华,却有着自己独特的韵味,尤其是家乡的“翻山铰子”和“烧火龙”,更是小镇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除夕早晨,一起床,就闻到了一股糯米香,我到厨房望了一下,才知道是一锅白白的大胖子汤圆,在水里翻上翻下,似乎想跳出来。 我舀了一碗,六个,夹一个上来,咬一口,红红的汁就流了出来,甜甜的,黏黏的`,使人吃了回味无穷。 吃完汤圆,妈妈和奶奶准备年夜饭,而我和爸爸在准备祭祖时所要的物品,准备好了一块四四方方的腊肉,一块色如雪花的白豆腐,还有一瓶老白干,这是一瓶酒。带着这些物品,我们来到了后山进行祭祖。眨眼间,就到了中午,香喷喷的饭菜排满了一桌,有糖醋排骨、盐菜扣肉、红烧肉、粉蒸肉、辣子鸡、蒸羊肉、憨酥(酥肉)、糖醋鲤鱼。老人总说,年夜饭上必须有鱼,寓意年年有余。 除夕晚上都要守岁,而爸爸则张罗着给小孩、老人发红包。 大年初一,正式翻山铰子的开幕式。翻山铰子高台由由3张桌子,1张长椅子搭成,一张桌子一个人,人在上面相互配合。人在桌上的动作有很多,如:翻击,左右击和反击等。桌旁也有人在那里打铰子,边打边绕着桌转。一旁有人边走边打鼓,为此助威。四周还有吹唢呐的。除此之外还有许多表演动作,如:白鹤亮翅,风吹杨柳和团鱼晒壳等等。其中风吹杨柳就是人把脚搭在桌子上,身往后仰,往后仰的同时,铰子又响了起来,他们的身体如杨柳,随风摇摆。 据人们的介绍,翻山铰子有高台,也有地台。据传,它是由清咸丰年间达州石桥镇的一位民间艺人,冯白仁创立的,历经五代传承,至今有150多年历史。 正月十三,烧火龙正式开龙。整个活动贯穿了请龙,龙点睛,龙请水、烧火龙、送龙等民俗风情,祈求新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以舞龙的方式来祈求来年平安和丰收,是全国各地的一种风俗。特别是到了元宵节晚上,数条火龙游街走巷穿梭,居民家家用硝磺、柴炭等原料配成烟花,尽情地对火龙燃放,使之火花四溅,让人喝彩不已。举火龙的人只穿一条内裤和戴一顶帽子。然后用水泼道,以免皮肉被烟花烧伤。从一开始,人们就将火龙围得水泄不通。人们放着烟花,这时,整个小镇灯火通明。直到结束,人们才缓缓散去。 啊!家乡的“翻山铰子”和“烧火龙”,你们已经成了石桥人们生活中乃至生命的一部分。你们就像陈年的美酒,醇香甘甜,沉醉了家乡人的心。 春节初二风俗作文 篇3 每年春节,我都会回奶奶家。 推开门便能瞧见——一厚沓白嫩的面皮,一大碗香气满满的肉馅,一脸慈祥地端坐桌边包饺子的奶奶。这是我对在崇明过春节最深的记忆。 小时候就跟着奶奶一起学着包饺子。但饺子一下锅,我包的那些饺子就“失踪”了:面皮散了,馅儿也跟着逃了出来。这事儿不知被大家笑了多少回。 但我还是喜欢包饺子,不为别的,就为了能享受那份家的温暖。 包饺子说难不难,说简单也不简单。准备面皮和馅儿可谓是一道极其重要的工序。先准备馅儿,将蔬菜馅和肉馅剁碎,然后将其搅拌,最后加入适量的调味料,静置待用即可。 接下来便是准备面皮了。先往面粉里加适量的温水,然后反复搅拌和揉捏,直至达到想要的韧劲。这一步非常考验人的经验,因为这一步十分费时费力。接着将面团揉成一个个汤圆大小的小面团,再用擀面杖将其擀成一张张饺子皮。由于这道工序十分复杂,极其耗费精力和时间,所以为了节省时间,一般选择从市场里买现成的饺子皮。尽管如此,我依然更向往全家人一起其乐融融地干活、包饺子,因为那样更能感受到家的温馨和暖意。 包饺子相对简单,从饺子皮中掀起一张,将馅儿放在面皮上,一合,一按,一捏,一只小巧玲珑的饺子就完成了。 “下饺子喽!”随着奶奶的一声吆喝,数十只饺子纷纷跳下了锅。你瞧!它们正在锅里活蹦乱跳呢!我正想将脖子再伸长些,好看个究竟,谁知那水珠却调皮地溅了出来,奶奶赶紧把我往后挡,说:“小心点,乖,别烫着了!” “饺子来喽!“随着奶奶的又一声吆喝,热气腾腾的饺子一碗接着一碗被端上了桌,每一碗里都是满满的温暖。 窗外,鞭炮声此起彼伏。在这阖家团圆的时刻,我真正明白了饺子的.内涵——团团圆圆。 我总是在想:其实我们包进去的何止是饺子馅呀,更多的是我们对团圆的渴望,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春节初二风俗作文 篇4 我的家乡在达州市达川区西部的石桥镇,那虽没有都市的繁华,却有着自己独特的韵味,尤其是家乡的“翻山铰子”和“烧火龙”,更是小镇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除夕早晨,一起床,就闻到了一股糯米香,我到厨房望了一下,才知道是一锅白白的大胖子汤圆,在水里翻上翻下,似乎想跳出来。 我舀了一碗,六个,夹一个上来,咬一口,红红的汁就流了出来,甜甜的,黏黏的,使人吃了回味无穷。 吃完汤圆,妈妈和奶奶准备年夜饭,而我和爸爸在准备祭祖时所要的物品,准备好了一块四四方方的腊肉,一块色如雪花的白豆腐,还有一瓶老白干,这是一瓶酒。带着这些物品,我们来到了后山进行祭祖。眨眼间,就到了中午,香喷喷的饭菜排满了一桌,有糖醋排骨、盐菜扣肉、红烧肉、粉蒸肉、辣子鸡、蒸羊肉、憨酥(酥肉)、糖醋鲤鱼。老人总说,年夜饭上必须有鱼,寓意年年有余。 除夕晚上都要守岁,而爸爸则张罗着给小孩、老人发红包。 大年初一,正式翻山铰子的开幕式。翻山铰子高台由由3张桌子,1张长椅子搭成,一张桌子一个人,人在上面相互配合。人在桌上的动作有很多,如:翻击,左右击和反击等。桌旁也有人在那里打铰子,边打边绕着桌转。一旁有人边走边打鼓,为此助威。四周还有吹唢呐的。除此之外还有许多表演动作,如:白鹤亮翅,风吹杨柳和团鱼晒壳等等。其中风吹杨柳就是人把脚搭在桌子上,身往后仰,往后仰的同时,铰子又响了起来,他们的身体如杨柳,随风摇摆。 据人们的介绍,翻山铰子有高台,也有地台。据传,它是由清咸丰年间达州石桥镇的一位民间艺人,冯白仁创立的,历经五代传承,至今有150多年历史。 正月十三,烧火龙正式开龙。整个活动贯穿了请龙,龙点睛,龙请水、烧火龙、送龙等民俗风情,祈求新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以舞龙的方式来祈求来年平安和丰收,是全国各地的一种风俗。特别是到了元宵节晚上,数条火龙游街走巷穿梭,居民家家用硝磺、柴炭等原料配成烟花,尽情地对火龙燃放,使之火花四溅,让人喝彩不已。举火龙的人只穿一条内裤和戴一顶帽子。然后用水泼道,以免皮肉被烟花烧伤。从一开始,人们就将火龙围得水泄不通。人们放着烟花,这时,整个小镇灯火通明。直到结束,人们才缓缓散去。 啊!家乡的“翻山铰子”和“烧火龙”,你们已经成了石桥人们生活中乃至生命的一部分。你们就像陈年的美酒,醇香甘甜,沉醉了家乡人的心。 |
随便看 |
|
江南网提供散文、诗歌、句子、短句、文案、好句、好文作文等写作素材,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语言文字免费学习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