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范文:

 

词语 年味淡了作文
释义

年味淡了作文 篇1

春节,这对于亿万华人而言最为浓墨重彩的节日终于到来,似乎是让人们期盼一年。这样周而复始,不知过几千年。

而年究竟是什么呢?是那头传说中的吃人怪兽,还是谷穗下垂的形象?到今天,恐怕都不是。年成一个代名词,成为一种符号,成我们中国人的一个标记。

然而,年味似乎正在慢慢地、渐渐地消隐,或是消逝!连我自己都感到可怖。

在记忆里,依稀还记得年长的姐姐说她不喜过年。那时,真的隐隐地刺痛我的心,只是年少啊!尚未察觉。在回忆里,我又真的感受到那种痛,不知为什么。

而现在呢?人们真的似乎都淡漠,我甚至还听到过有的孩子说不喜欢过年。啊!原来不只姐呀!

年究竟是什么?我无法解释,但就我个人的理解,我认为年是一种回归的象征。每个人无论到得何地,过年时总要回家的,或者至少都想着回家――是心灵的一种回归的渴望。家,可是一个多么温暖的词呀!

现在,姐在北方的一个城市里工作,据说北方的年味儿很浓,那儿的人们都很朴实、和善,特别重视这样一个重大的特殊的节日。因而她才可以早早地回来与家人团聚,又不必担心归期过急。还好不在南方,据说有的城市只放三天假,那根本就不可能回家。

而我们中国人又这么重视家。家,不仅只是我们住的地方,那更是一份寄托,一份温馨,更是我们心灵的归宿、灵魂的休憩处。任凭风雨多大,只要有家就不怕。

如果过年,家人还不能团聚,真的难以想象!

而年味的消逝,在我们这个小城里却成一个不争的事实。

孩提时代的依稀而模糊的记忆里,我还可以看到一些过年的欢乐景象。伙伴们争着放鞭炮,嬉戏玩闹,最高兴的是领到红包,不论压岁钱有多少。火热的大红色就是过年的颜色。中国的红真的包含太多、太多。

而现在似乎都已不再,鞭炮声显得单调而刺耳,全无热闹欢腾的景象,孩子们似乎也不大在乎压岁钱。

压“祟”,保一年平安,这层意义,我现在才明白,孩子们应是不知道的。

现在的过年,就好象是一个卸红衣妆的老成持重的姑娘。

还记得,寒假前,一位寄宿的乡下朋友问我:“你们城里是怎样过年的?”我竟一时愣住,答不上来。“是啊!我们现在究竟是怎样过年的?我应该好好想想。”便随口告诉他一些时下正时兴的过年方式。例如:团年饭去宾馆吃,全家一起外出旅游等。

他感到很吃惊,也很不解,说:“那是哪来什么年味啊!我们村里的过年,那才叫热闹呢!只有回家的,没有向外跑的,团年饭都自己做,那才有年味儿嘛,就像吃年糕那样。”

我又向他解释,“现在城里人们工作都很忙,没有时间。像‘五·一’、‘十·一’这样的法定假期才能有些休息时间。一到过年,恰好一家人有时间,便趁隙旅游,偷个闲;上饭店吃团年饭,那样也方便,省时一些。”

其实,我也同他想的一样啊!小城里的年过的单调而乏味,年味似乎在这儿消逝。只记忆里还依稀有些模糊的影子。

这样的生活究竟好不好呢?

我无法替别人下定论。但至少我还不习惯这样的趋于冷淡的春节,我还不适应。我倒宁愿看到一个热闹的春节氛围。即使是那热闹不属于我也好啊。

这个节日本该是如一位活泼俏丽的红妆少女那样盛装打扮的。像北方人那样,把喜庆传到每一个角落。

几千年来的辞旧迎新史当如何延续?

我想,我们一代应该做些什么,不要让中华文化里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在我们手中渐次消逝。到以后的孩子问我们时,不要只说“那只是一段陈旧的历史。”

现代社会进步飞速,但还是留下一些古朴的风俗要好一些。

传统的节日风俗都寄托人们的美好愿望。新年赠橘(吉),压岁(祟)钱……

还记得苏辙有:“年年最后饮屠苏,不觉年来七十余。”那又是怎样的一派合家融融、一派祥和。

我想,我们都不希望中国的红变淡、年味消逝吧!

年味淡了作文 篇2

还没有过完的春节,本应是爆竹声依旧。但在此时此刻寂静的天宇中,渐淡的竟是新年的味道。大部分人觉得年味少了很多,并没有往年的热闹况景了,着实令人挺寒心的。

也许是随着我国空气质量状况的下降趋势,中国的人们意识到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人们开始纷纷呼吁减少爆竹燃放,还我健康中国的说法。我们更是随大流似得应和着。

日子日复一日地重复,好像也没有太明显的变化。除了偶尔响一阵鞭炮和大街上熙熙攘攘提着各色礼品的人们,过春节的痕迹好像再也看不到什么了。

非常怀念小时候的春节。那时的春节对于儿童来说就是一个非常期盼和向往的非常重大节日。春节要穿一身新衣服,要得到长辈的压岁钱,还可以吃到平时很难吃到的好东西。而且在春节期间,家长对孩子们也特别宽容,任由他们自由自在地玩耍。所以那时的孩子们总是在离春节还有二十多天的时候,就日思夜盼,而春节也像一位含羞的小姑娘慢慢地挪动着脚步,渐渐走近。

记得那时过春节,除夕晚上,孩子们的情绪达到了兴奋的最高峰,院里的孩子都提个纸糊的红灯笼,里边点着一根蜡烛,在院里游玩欢呼。鞭炮是舍不得整鞭放的,把长长的一鞭拆成一个一个的小炮竹,手里拿着根香这里一响那里一响的慢慢放。说是熬夜,但大多孩子们到后半夜就困得睡着了。

那时过大年,父母早早地就起来,将炉火升得很旺,然后将屋里收拾干净。家里有一张红色的大圆炕桌,放在用木板搭的通铺上。把春节前用供应票买的各种糕点摆放在大茶盘里。糕点主要有蛋糕(俗称槽子糕)、桃酥、八件、中果、杂拌等。另一个茶盘里放着花生、瓜子、炒大豆和水果糖。一切准备好后,父母先上桌,我们姊妹几个要站在地上说,爸爸过年好!妈妈过年好!父母回答说,过年好,都上来坐吧。我们就争先恐后爬上炕坐在桌边。父母喝得是茶水,一般给我们喝得是红糖水。这时候,我们几个孩子可以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持烛从小爱吃点心,特别爱吃那时的蛋糕,现在的蛋糕无论哪里做的好像再没有那时的纯正香甜。那时的炒花生也比现在的要香好多,反正现在的任何食物都没有过去那种很香很香的味道了。年味的香甜也就差得越来越远了。

中国是个礼仪之邦,过年串亲戚那是不可或缺的。自从大年初二开始,各家各户都人来人往,相互走动。平时生活都很拮据,难得春节摆摆阔,老亲旧眷,相互瞧一瞧,看一看,以加深亲戚之间情感联络。

说到过大年,不能不说到喝酒。中国是具有五千年酒文化的国家,历来都有无酒不成席的说法。特别是在春节,招待客人必不可缺少酒。在我的记忆里,每年的春节,家里总是要备上几箱白酒。那时候,喝酒的风气很浓。近年来,物质的丰富,也提高了人们的精神修养。人们很少见到那些嗜酒如命的酒疯子了。餐桌上多了一份文明,就少了一份粗鲁。文明的饮酒文化,演绎了精彩的人生。

现在人们可以通过网络或者微信相互拜年,过年已经没有传统意义上的那样热闹了,圣诞节和情人节等这些洋节也逐渐进入了人们的生活当中,人们对过年已经变得淡了许多,虽然年味渐行渐淡,但是春节依然是中华儿女心中难解的情结,过年依然是中华儿女心中难舍的情谊!新年就快过完了,万象更新,人的精神面貌也应随之焕然一新。在意气风发跨进新一年大门的时候,我们除了要互道新年的祝福外,更要怀揣美好的理想。在这个斑斓多彩的日子里,带着对那些有关年的喜悦斑驳的记忆、刻骨铭心的瞬间的回味。 在儿时的记忆中,小孩子们是最盼望过年的,也许留在记忆中的就是过年对新衣服的渴望。那时候过新年,就意味着可以穿新衣服,每个小伙伴都惦记这过年,比着看谁的衣服新,谁的衣服花,谁的衣服时髦,洋溢在脸上的笑容,是那样的自豪。

然而,现在的春节,孩子们对新衣服的'渴望似乎没有那么强烈了,一年四季都有新衣服相伴,在每一个家庭之中,孩子的衣服都塞满了衣柜。在孩子的心灵之中,过年已经淡化。大年初一,孩子们聚在一起,已经不再显摆自己的新衣服了,而是在争论着看过的动画片、或者玩过的电脑游戏,网络游戏中的新词,不时的从那张小嘴中蹦出,让年事稍高的长辈们不知所云。

过大年,放鞭炮,是留在儿时心中最为深刻的记忆,特别是新年零点钟声敲响那一刻的鞭炮声,更是让儿时那精神贫乏的世界中留下来更为欢欣激动的印痕。曾记得那时候,除夕夜守岁熬年,就是为了那零点钟声敲响后的鞭炮。

如今的春节,再也见不到成群结队的孩子拾鞭炮的情景。除夕夜,天幕刚刚黑下来,天幕中就烟花满天飞,电视台上的精神大餐,让孩子们一饱眼福,电脑上那精彩的游戏,让孩子神魂颠倒。除夕守岁,看电视、上网,已经成为孩子们时尚的玩乐, 我们的年味就这样渐淡了嘛?

年味淡了作文 篇3

微露点滴,沾襟落袖。

丽日绰约,蒹葭荣茂,燕雀啁啾。

闲看故乡溪畔,斜阳逐流。

听闻潆溪潺潺,炊烟悠悠。

——题记

一年暖比一年。原是寒冬腊月时节,却不再静悄悄的,而是大大方方地显露出些许春姿来。

“旧时听闻古老的传言,不知何为冬雪”,小城已是许久许久不曾下过雪,惟余记忆里很多很多年之前不经意的惊鸿一瞥。

故乡是偏安一隅的小镇,依山傍水,很有一番景致。儿时在故乡,日夜盼着的便是一年一度的春节。

彼时穿着喜庆的大红色夹袄,吸啦着鼻涕,用黑乎乎的小手揉揉眼,和邻家孩子们一同看长辈们放烟花,于我看来便是极好玩的事儿了。

在满是脚印的门前雪地里,我们惊奇地看着叔叔伯伯们“哧”地划亮一根火柴,点燃一箱烟花露出的火芯,然后捂着耳朵,像孩子们一样,跑到屋檐下,远远地看着,笑着。

一朵又一朵的烟花含着苞儿,从地里挤挤挨挨,迫不及待地钻出来,升腾着,升腾着,飞上天空,伴随着惊天动地的叫嚣,化为闪耀的.色彩,照亮夜幕笼罩下的天空。

那是它们最好最好的年华呀。而璀璨过后,它们又变为漫天尘埃,与雪花一起纷纷扬扬地落下,从云层中跌到尘土里。

这是盛放过的烟花。而有些烟花,闷声不响,还没有冲上云霄,没有“轰”的一声绽开,便熄灭了,落下了,将生来便残缺的身躯深深埋在红尘里。

这些都是夭折的烟花。它们还没有出生,便已经死去了,永远不能绽放,永远不能冲上云霄。它们从我们眼前一闪而过,又带着我们的希冀,一同消失在黑夜里,无踪又无影徒留最初的满心欢喜。

老人们坐在小板凳上,看着烟花,露出孩子般纯真的微笑。那时的我只是看了几眼,只以为他们同我一样欢喜。而多年后的现在,才渐渐回味出他们眼里的眷恋不舍。

人呐,一旦上了年纪,便是过一年少一年。这种惆怅,我自然是不懂的。我呀,不过是千千万万小镇姑娘中的一个罢了。

我为盛放的烟花而欣喜,也为夭折的烟花而感到一丝说不出的落寞。它们的存在,就像谜一样,谁也不知道它们若绽开了,会是如何的璀璨。

母亲哄我说,夭折的烟花落在尘土里,待我长大后,它便会从地底下钻出来,升腾着飞上天空,惊天动地地盛放。

幼时的我信以为真,于是又日夜盼着快快长大。只是长大后的我,真的能看到重生的烟花吗?

过完了年的人儿走的走,散的散,只是这故事,到底没有完。

多年后,我抱膝坐在高楼上,听着新年的钟声,电视里是董卿万年不变的笑容。突然感到一阵寒冷,止不住颤栗起来。起身关窗时,看向窗外,黑魆魆一片,没有半点色彩。

烟花呀,它不见了。它似是伴着儿时的雪,一同迷失在无尽的黑夜里。四季如春。

我不再是神采奕奕的儿童,终于还是禁不住疲惫,蜷着腿睡着了。梦里天地,仿佛传来渺茫的“轰”的一声巨响。

少时的烟花,终究离我越来越远。

烟花忘记了我们的约定。

只是往后的路,我都要学会自己一个人走。

像是那些遥远的年华,都付作了过往。到头来只剩一寸一寸的旧时光。

年味淡了作文 篇4

年味好像淡了,感觉没有之前那么热闹、欢快了,这一切都要从20xx年说起,20xx年对我来说是一个特殊而又幸福的一年,全国人民通过这次抗疫收获了很多很多,这一路我也成长了很多很多……

“特殊”:20xx年春节的时候,疫情的来临,感染的人越来越多,波及到的范围也越来越广,从武汉封城到每个省每个区每个村都牢牢封住了。这是我出生以来第一次感受到年味好像淡了,做事情也没以前方便了,我们完全变了一个生活方式似的。“幸福”:国家说这次春节不能走亲访友、少走动、勤洗手、常戴口罩,中国人民非常统一的做到了,让我感受到了浓浓的团结感,人民的心都是一致的;今年我们刚回江西老家,就遇到了疫情,迫使我们全家九口人在家家待了两、三个月,但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因为这次疫情,让好久没在一张桌子上交心谈过的一家变得越来越融洽,让我感受到了一家团圆的幸福。

这次疫情长达一年了,为了少给国家添麻烦,今年许多人都选择了留城过年,但因为家里习俗不能破,爷爷奶奶选择了回老家,四百多公里的距离,使从小生活在爷爷奶奶身边的我感到了一丝不适应。

今年在杭州过年的我们,一家四口坐在“冰冷”的餐座上,面对着热腾腾的饭菜,没有了起此彼伏的爆竹声,没有了绚丽多彩的烟花声,没有了家人和蔼可亲的祝福声……一切的一切都让我觉得很不适应,很陌生。

以前,除夕那天,我们家健壮的男人都会赶早去山上上坟,贤惠的女人都会在厨房忙碌着,小孩则到邻居家叫上小伙伴一起去打鞭炮。男人中午的时候到家,刚好吃上热腾腾的饭菜,继续开始“战斗”:贴对联、挂灯笼、洗澡换新衣;女人呢,则继续忙活洗菜、切菜、烧菜,特别忙的时候,男人会来搭把手。除夕夜四五点,我们会在院子里点上爆竹,告诉周围的人,我们家开始过年啦!穿上新衣的我们,坐在大大的圆桌上,举杯欢庆着,晚辈给长辈拜年,长辈给晚辈发钱,那时候的我们,真的很幸福,快乐真的很简单。吃完饭会去邻居家逛逛,小孩儿炫耀一下自己的新衣,大人会坐在一起谈天谈地,打打扑克。到了夜晚,一家人守在电视机前看着春晚,守着岁,小孩儿熬不住了在大人怀里安稳睡着。那时候没手机的我们看着电视机聊着家常,真的.很幸福……

现在,大家一坐上饭桌,脸不是对着家人,而是看着冰冷的手机“哈哈”大笑。那些没怎么摸过智能的老人,脸上虽是看到好久没见的亲人的慈祥,但是他们内心的孤独谁又能理解呢!说着他们不理解我们,交流不懂有代沟,那我们有真心想与他们交流吗!长辈越来越老,离开世界的他们越来越多;孩子越来越小,来到这个世界的他们也越来越多。世界逐渐掌握在了新一代人的手里,我们这一代,家长把我们看的太重,很多以前需要掌握的生存技能家长都不忍心让我们尝试,以前的传统知道、理解的人也越来越少。

春节是一个很好让我们理解老一辈人想法的时候,我们为何不试着去接触、了解他们呢?所以,让我们一起勤劳起来,一起活跃起来,一起寻找属于我们中国传统的年味吧!

年味淡了作文 篇5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我一蹦一跳的拿着对联跟在爷爷的后面,一路上都是喜气洋洋,看到各家各户也正忙着贴春联,爷爷转过身微笑问我:“你觉得新年好不好?我点了点头:”过年是最开心最幸福的事了!“

贴完春联,爷爷奶奶就开始准备年夜饭了。不一会儿奶奶和爷爷端着热气腾腾菜肴摆了一大桌。我和姐妹们边吃边聊这一学期的学习和生活。吃饱了,我和姐妹们便疯狂的玩捉迷藏,大家玩的满头大汗,兴趣盎然,玩到晚上八点钟,我们大伙才坐在客厅里围在电视机前看春晚。大人们便嗑瓜子便聊着这过去的一年里开心的事情,以及他们来年的家庭计划,他们纷纷感慨道:“过去最盼望的就是过年了,有新衣服穿、有鸡蛋有大鱼大肉吃,可现在家家户户经济状况有了很好的改善,天天好似过年,好东西都不敢上嘴了,怕营养过剩啊!现在交通运输也变得方便快捷了,过节就会回来团聚一次,多好啊……不知不觉,已经是11点50分了,我们一点睡意也没有,各自拿起早就准备好的烟花爆竹准备送走令人不舍的鼠年,欢庆鼠年的到来!

“铛铛铛”新年的钟声在响起,我们来到院子里,点燃了鞭炮与爆竹,天空被点燃的`烟火映亮了,好似白昼,盛开的烟花宛如一颗颗硕大的珍珠嵌在乌黑的天空,又好似一片片菊花盛开,我们欣喜万分,大家相互祝愿:新的一年,万事如意!

早饭后我邀请姐妹们到街上去看看,街上到处张灯结彩,真是美不胜收,我感慨道:真是新年新气象啊!但愿我们的国家永远富强!人民永远安康!

哦,这就是过年!这是一个充满着温馨、洋溢着幸福的新年!

年味淡了作文 篇6

我一直在思索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在中国,春节是最隆重的节日,是中国人最喜欢的节日呢?后来,想了很久,我终于想明白了,人们看重的是春节的这种氛围,团圆的氛围,热闹的氛围,好玩的氛围。大家都辛苦了一年,好不容易聚到一起,一家人在一起聊聊天,吃个团圆饭,看看春节联欢晚会,谈谈工作,谈谈学习,谈谈家庭,小孩子穿上崭新的衣服,去放鞭炮,点烟花,给长辈们拜年赚压岁钱。传说除夕夜有叫“年”的怪兽,许多人还会整夜不睡,这种习俗叫做守岁。过年的时候,人们总有一种温馨幸福的感觉。

过年固然好,可是,春节又将至,大街小巷张灯结彩,我却发现,近年来年味儿越来越淡了。似乎过年能让我们高兴高兴的,就只剩下穿穿新衣服,赚点压岁钱了。春节不再是令人人都欣喜若狂的节日,成了给幼年的小孩子们乐一乐,玩一玩的日子。

过年领着5岁的表弟去玩,走在街上,他东瞅瞅,西看看,好像什么都是很新鲜的样子,一会儿要去买氢气球,一会儿又要去游乐场玩,还有广场许多小吃也令小家伙垂涎三尺,吵着嚷着要买这买那。玩一次旋转木马能让他高兴很长时间,买一盒炮来放,能把他吓得躲在我身后不敢露面。看到广场有漂亮的花灯,拉着我的手就往广场跑,要去看花灯。叔叔给了他二十元钱零花,他激动得一蹦三尺高,喊着:“耶,爸爸给我钱了,我有钱了。我们去买好吃的!”可是,相比之下,我这个姐姐就显然成了个陪玩人士。对我来说,氢气球已经不再是我可以玩的东西,去游乐场也只是高兴一小会儿而已,广场的小吃都吃的腻了。陪着表弟去玩旋转木马,看到都是一群小孩子,似乎旋转木马也只是童年时代美好的梦了,去看花灯,花灯也只能图个漂亮,去放炮,放炮不过是噼里啪啦响几声罢了。至于表弟对二十元零花钱的热情,我就更是没有了,表弟才5岁,没人一次性给过比这二十块更多的零花钱了,可是对我来说,这二十元零花就很普通了。表弟喜欢的东西,对我都没有了吸引力,而对于过年来说,我也没有了从前的那股热乎劲儿。

眼下也正是过年时,与以前的过年相比,虽然现在过年物质生活更丰富了,但精神文化却总是像缺少了些什么,似乎那些年的过年更热闹,更开心一些,我们似乎更怀念以前的年味儿。以前过年时,总是盼着年关时候能和爸爸妈妈一起贴对子贴福字,能全家人一起扫屋子,能架起年货来准备点年货,总是盼望着三十晚上能看春晚,能一晚不睡觉守岁,能放包饺子吃饺子,总是盼望着大年初一能和爸爸妈妈领压岁钱花,能穿漂漂亮亮的新衣服,能放鞭炮放烟花。那些年,身为小孩子的我们听到鞭炮声会乱蹦乱跳,穿着新衣服在镜子前照了又照,拿着爷爷奶奶给的压岁钱舍不得花,最后还是都给了老爸老妈,等到别人家放完炮就跑过去,看看有没有剩余的小炮再捡回来自己放,午饭时看着桌上许多好吃的,流着口水却又舍不得吃,因为一年也难得改善这么几回伙食,生怕吃完了明天吃不上这些好吃的了,过年的时候爸妈总会领着我们一家到摄影馆照许多相片,我总是摆出各种姿势来显摆,妈妈总说我爱臭美。可是到了如今,物质生活好了,即使在平常爸妈也会给买很多漂亮的衣服,亲友也会给足够的零花钱,老虎炮要多少有多少,文娱节目天天有,好吃的随处可见,最不缺的就是食物,而家家都有数码照相机,想什么时候拍照就什么时候拍照。所以,有了物质生活的丰富,人们就把精神文化给忽略了,过年的程序删减了一道又一道,过年的氛围也少了一层又一层。

过年也是一种文化,在如今这种精神文化短缺的时候,或许,追求民俗,一家人围在一个大火炉前讲讲各自的故事,参加参加各地的风俗活动,也能找到一些年的感觉……我思索着,那份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氛围何时能重新出现在年关呢,那份我怀念的年味儿,那种特殊的精神文化……

年味淡了作文 篇7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途苏,又逢佳节,本应该另人兴奋无法入眠的除夕夜,我却怀揣着一颗平静的心在网上聊着天。什么过年?什么除夕夜?还不跟每周六一样,吃完饭上网聊天,我印象中的欢庆场景去了哪里?那浓浓的年味呢?

在农村外婆家,刚入冬就开始准备年货——腌制品,灌香肠,腌猪肉,腌咸鱼,腌菜。当肥肉在卤水中泡过挂在屋外晾晒,不需几天,一块块油晃晃的肉就开始不停地往下滴油,猪油裹着猪肉,就像冰糖葫芦,冰糖裹着山楂,嗯!的确非常诱人。把肉注入猪肠里挂在屋外,不需几天,也会滴起油来,把鱼用盐抹好一样挂在屋外晾晒,而腌菜却是将菜放入水缸中压上一块大石头摆上一两个月的,用来炒肉丝,也非常好吃,渐渐地家里的吃的东西越来越多,炒花生,炒板栗,炒瓜子,听老一辈人说吃瓜子会变美。吃瓜子,吃瓜子,吃出一张瓜子脸,于是我拼命吃,真希望再长美一些,这致使我的门牙成了瓜子牙,哎,当时少吃点就好了。过年,我们猴孩子就喜欢玩擦炮,取出擦炮,往火柴盒上一擦,摩擦处立刻喷出半寸多长的火焰,接着冒出一缕烟,再抡起手臂向前一扔“叭”一声响,瞧这架势,好象在跟扔手榴弹似的。过小年一家子聚一聚,年货准备也差不多了,青菜,大白菜,萝卜,山芋,羊肉,牛肉以及一些腌制品。最开心的还是小孩子,热烘烘地挤成一团说什么吃的,玩的,到了灶王日,要在灶台上贴上灶王像,嘴里贴上一块冰糖,这样,灶王就不会向玉帝说我们家坏话了。年三十,往往最忙碌,贴春联,收拾屋子,穿新衣,挂寿星像,搭供桌,做供品,包饺子还分素和肉,包汤圆,贴春联用的不是胶水,而是用面粉和水,再放锅上加热半成熟,粘乎乎的倒是挺好用的,三十晚上,吃过年夜饭,直到午夜才睡,一家子聊聊一年的见闻,小孩子在院里放了一会烟花不太久就睡了,当午夜的钟声撞开新年的新门,年就这样过了。正月初一一早起床吃颗糖向家长问新年好,这一天不用刀,吃素饺子,直到大年初二才能开刀吃肉。那些记忆总是非常美好,尤其是三十那夜不绝的鞭炮声,年味真的好浓。

渐渐地,回外婆家次数越来越少了,只能留在家里过年,稀薄的年味,让我无法察觉这就是过年,正月前一个礼拜才准备年货,不谈小年与灶王日,买的年货非常方便,买的年货各种各样,丰富无比,有许多“温室”菜,可我总觉得年味非常淡,这哪里是过年,真像是过星期六,心里头对年味的感觉越来越淡,竟忘乎了真正的年味,年味淡了,在我心底的年味真的淡了。

今年,又去了外婆家,大雪挡路,直到年三十才到达,一张张历经风雨磨砺的笑容顺着皱纹蔓延一年的辛劳,伴随着做年货的小调,流失,一年的不悦,在新年的鞭炮声中消散,这浓浓的年味不正是因为快乐与满足而带来的吗?

我心里的'那份忽浓忽淡的年味儿不正是因为我心中有太多的不满吗?放下太多的包袱,又变得开心起来,久违的年味又回到了我的心里,只要每天都非常开心,每一天都可以过年,那年味时淡时浓,过年只要满意,真心付出的就好。

年究竟是精神的还是物质的?我想,年首先是精神的。它决不是民族年度的服装节与食品节。而是我们民族一年一度的生活情感的大爆发,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大团聚,是实现梦想的大表现。 几千年来,老祖宗留下的最大的民俗就是过年。

年味淡了作文 篇8

在这个的季节里,纷纷扬扬的小雪不知不觉掩埋了平淡的日子。感受着迎面扑来的小雪,看着墙上新买的挂历,数着一年中最后一天的除夕临近的日子,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流逝的又是一个平凡而忙碌的一年。

除夕将至,一串串爆竹,一箱箱烟花,在旷野点亮,屋檐下的红灯笼在风中摇曳着。伴着震天动地的烟花响声,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年味,处处呈现出一派喜气洋洋的景象。全家欢聚一堂,送走一年中的最后一天,迎接新的一年。

新年第一天,大街上人山人海,超市里的.货架也被人们围得水泄不通,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还有络绎不绝的鞭炮声噼里啪啦地响个不停,真是热闹非凡。

新年,是家家户户团圆的时刻,似乎全世界都变得安静,祥和。过年了,许多离家在外的游子,你能赶得上过年吗?“赶车,赶船,离回家的路还很遥远。”回家,对一些人来说,像一个梦,一个绽放出彩虹般色泽的梦。但是,太遥远了,简直遥不可及。不管怎么追,还是差那么多。或许,因这样那样的原因,阻止了你回家的步伐。但你的心,一定已经穿越时空回到家中了吧。

新年就是如此,回家过年,是多少游子一年的期盼,也是多少父母一年的朝思暮想,也是一股浓浓的、暖暖的、绵绵的年味……

年味淡了作文 篇9

“花市一条街,店铺数十家。”

新年的街市总是热闹的,入眼是琳琅满目的红色。

开阔的街道两旁,挂着的大红色的中国结。被人群簇拥着的小伙子,在红色的对联上挥斥方遒。

再看长街中央,也是唯一一家卖坚果的地方,被前来采购的客人团团围住。瓜子、糖果、开心果……随行的小孩被那些小汽车、小仙女形状的糖果迷了魂,闹着不肯走。

年味呀,就隐藏在街市的嘈杂之中。

采办完年货,过年要用的食材也是要提前准备的。到了过年那一天,所有的女人都聚集在厨房内。松柴哔啵哔啵地燃烧,酱锅里的汤汁“咕噜咕噜”上下翻涌,锅底的肉慢慢红了起来。搅动鸡蛋的“唰唰”声,切葱姜末发出的“嘚嘚”声,“粗斩细剁”排骨“哒哒”的马蹄声,简直是一曲交响曲。

我们在外边玩得累了,就跑进厨房,对着满屋的菜香,垂涎三尺。等看到大人们转身,我们马上偷偷伸出手去拿刚炸好的地瓜丸子,结果被烫得发出一声怪叫。发现我们偷吃的'大人们哭笑不得地用扫帚把我们赶出厨房。

年味呀,就隐藏在嘈嘈切切的美食烹饪中。

开饭了,爷爷奶奶按辈分坐在上桌,等到排到小孩子时,总是坐不下了的。于是又为小孩子们多搭了一张桌子,这是我们最开心的事。因为我们不管多闹腾,都没人管。闹腾地等到上了牙签肉,嚯,我们的最爱,孩子们立马一阵哄抢。等到我们一顿饭心满意足时,桌上剩得最多的也就是那一碗小白菜了。

吃年夜饭时,我们是不准外出玩的。我便偷偷地溜到了奶奶桌旁,听他们聊天。奶奶感觉脚边一颤,不由得笑出来。一边却把我饱在怀里,一边继续和其他大人拉着家常。

年味呀,就隐藏在絮絮叨叨的家长里短里。

年味藏在那一份嘈杂、那一桌美味、那一声絮叨中。“叮咚”,“叮咚”,午夜的钟声响起,新的一年即将到来。

随便看

 

江南网提供散文、诗歌、句子、短句、文案、好句、好文作文等写作素材,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语言文字免费学习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4 jnbb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9 1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