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佳节文章 |
释义 | 佳节文章(精选18篇) 中秋佳节看“月华” 文/陈昌玉 小时候,有一年中秋节,我们过得非常愉快。那天,除了那热烙烙而香喷喷的糍粑,及供奉月亮公公的鲜香桂花月饼,供我们尽情享受以外,外婆还兴高采烈地给我们讲述了中秋之夜的“月华”及“开南天门”的故事。 外婆说“月华”就是中秋节这天,天气特好,万里都无风无雨,而晚上的月亮就特别光亮和华丽。外婆还说,今晚的月亮特大特圆特亮,必会出现“月华”及大开南天门的。她还说当“月华”出现时,地上的人们全将月亮里看得一清二楚。原来那大月亮里有一棵很大很古老的桂花树,而那桂花树下,仙翁张果老正在编织着草鞋呢。(在我们重庆地区,当月亮很圆又很明亮时,月亮上的阴影是很形似一树一人的。但张果老是骑驴的,为什么会编草鞋呢?我不知家乡为何有此传说。)外婆还说,那大开南天门时更好看啊!从前老辈人都说,那可是几百年也难碰到的稀罕事啊!那打开了的南天门里不但能看到时隐时现的空中楼阁和亭宇等仙境,还可看到被王母娘娘惩罚而跪在那间半明半暗的织锦机房里的织女姑娘啊!外婆还说,凡能看到“月华”和“开南天门”的人都必定要长寿啊! 当时,我们一群小娃娃全听迷了,谁都不愿回家睡觉,全都一心要等到后半夜,看那难得一见而又神奇的“月华”及大开“南天门”。可后来,我们全都耐不住了,我们全倒在院坝里的草席上睡着了。所以,外婆给我们描绘的那种神奇仙境,自然全都没看到啊!不过,那晚我却在梦中看到了,那大月亮里,正在桂花树下织草鞋的仙翁,和那一直跪在南天门里织锦的织女姑娘啊!孤零零的织女姑娘好凄惨好凄凉啊!我都哭了!我哭醒了才发现我的小枕头全湿了。 中秋佳节,本人深刻了有木有 今天我一安静,就深沉了。 严肃点想了想过去两年那些不关乎学习不关乎集体的囧事,所有人都知道她笑点低到死,所以人知道她泪点比笑点还要低那么一点点么?觉得舒畅了没有能阻止她捧腹笑,感到难受了哗啦啦的泪水谁能挡住…… 一表认识之深刻,一并抛开那些与此同时的欢乐,得瑟,感知感悟,紧跟一字:囧。首先需要承认的是我脑子里冒出的那些不关乎学业的奇奇怪怪的想做的事情,我知道爸爸妈妈哥哥嫂子…但凡关心我的人都不支持不放心然后就是直接不让,我还知道我一定能想到办法去做,没做的时候就是会要去做,没有对不对值得不值得,不做我会一直一直念着想着琢磨着研究着,不要问我有什么意义,我在寻找什么我也真的说不明白,可是我找到一些了。 屁颠屁颠溜去桂林啪啦啪啦跑去上海鼓足了勇气踏上献血车又偷偷摸摸去了深圳……你可以说我just for fun,我也可以说 你懂什么,华丽丽的玩乐痛快背后是什么?肢体上的疲惫心灵上的抨击也抛开,此处只说各种囧……桂林,买的各种礼物,回来怎么看怎么次,然后鄙视地扔掉(有些至今还在抽屉……上海,木有滥买,世博园里挤掉了身份证挤没了人民币若干,大城市带来的落差害我乐天派回湘潭险些抑郁了……献血,我万万没有想到是会有那么粗的针头,奉献精神作祟,战战兢兢上了,然后左臂抽到流停,白衣魔鬼说不献满300cc已经献的只能被倒掉,哭,怎能白白倒掉!!!咬牙换右臂结果抽到发晕晚上被爹妈骂得稀里哗啦哭个半死!深圳,再再再…次丢手机,被美玉先生困于某处……一直不想说那俩没用的字:后悔。谁叫我去的呀!谁也没有。不说后悔,可承认错误怎么说也是必须的。 我错了,我在不顾一切寻找着那连我自己也未知的**时候,伤了我至亲至爱的家人,错了,错的没有心肝肺!我万万没有想到我脑子里所以为的不想让你们担心带来的是这般效果,是关心则乱,我感动了,抬不起头说不出话了,内疚得一塌糊涂了。我知道难以想象你们花了多少心思,费了多大精力,担心了多少个昼夜。我甚至都不敢奢求能得到原谅,只想只希望能做点什么让你们不觉得那么伤。耳边没有你们的欢声笑语,我是真心衰了,心慌了,做事像死了,能无限衰无限慌无限木讷。 我错了,给远的近的朋友们带来各种担心各种打搅,你们的关心和热心,真心打心底感动和感谢。你们,都是巴黎欧莱雅,都值得我拥有。 我错了,到最后我自己伤了,被自己虐了,稀里糊涂受的苦少么?首先又想到了献血,再次想说不是后悔,可是那种恐惧前所未有至今不减,没有人知道你动不动犯头晕犯冰冰冷还得多少次……你以为你很强壮,或许只是娜娜说海涛虚胖。对不起你,我自己。对不起那些曾经属于过我的宝贝们,我一直敲破了脑袋蹬破了拖鞋也想不明白为什么会那么容易把你们弄丢,而且一去都不复返,每一次失去都是一次沉甸甸的打击,一次华丽丽的虐心……然后就是感情了,(……略去吧),她从来不是一个敢爱敢恨的人,也拿不起也放不下,若是没有那么一颗那么那么坚定的心,就罢了。两个字的说:请滚。不会有人觉得我投入了什么,那样,只当你巴黎的,我,不值得拥有。 末了当我回到家中,迎接我的完完全全不是想象中的各种惩罚,而是爸爸似乎很久没有舒展的眉头,那一笑着实让我陶醉让我觉得就想一直一直粘着他们,妈妈的各种温柔的碎碎念,我全身心软了。那一晚,我们都睡得很安稳。最亲爱的爸爸,刘总,老大,媛媛,自尊心作祟,没能好好跟你们低头认错陪道歉,只愿你们一切都好,一定要永远健健康康, course ,不会再有那个不让人省心的我。所以关心我的人民们,在还没能治愈自己的时候,我该拿什么去慰藉你们?不愿带给你们一丝一毫的伤害,承受不起,而我自己,三个字的说:伤得起。我得去明白我在找什么,去弄懂我自己。 One night in my dream ,my angle told me,"You have to hurt in order to know. Fall in order to grow. Lose in order to gain. Most of life's lessons are learned with pain." 或许在跌跌拌拌中,我就学会了生活,是我自己学会的。 中秋和亲情的共振 文/汪学金 街头巷尾,又见桂花开,芳香四溢,一年一度中秋佳节即将到来。在这个花好月圆的日子里,一家人聚在一起吃月饼、赏圆月、话团圆,不失为一件轻松惬意的事情。可总有很多家庭,由于种种原因,在传统团聚的佳节里天各一方,为了各自的生活孤身在外,奋斗打拼。 这些群体中,有列车(机)组人员,有务工者,有学生,有警察,有环卫工,有戍边卫士……他们,把这份节日的祝福默默藏在了心里,写在了脸上,耕耘在工作岗位上。正如那个略显残酷的现实:月光所照,皆是故乡;双脚所踏,皆是生活。 工作忙、离家远、压力大、假期短,对于不能归乡团聚的遗憾,我们兴许总能找到一堆理由。可真正当节日来临时,看到别人家里有说有笑,在人流中奔波忙碌的他们又显得很是落寞。 在不少问卷调查中,有小朋友表达了对父母回家团圆共度佳节的期待,也有堂堂男子汉在面对父母、妻儿期盼的眼神时泪目低垂…… 幸好,除了春节的万家灯火,还有一年一度的中秋节,串起了国人关于故乡、关于亲人的思念。因为,中秋既是团圆的象征,也是情感的寄托,还是文化的纽带,可以让远在天涯的亲人犹如近在咫尺。 而说到中秋节,不得不提到月饼。毫无疑问,这是一年中月饼在食品界地位最高的一天。左右环绕,家人欢聚,“饼”烛夜谈,此时的心境则为:中秋的月饼比月亮圆,家人的欢笑比月饼甜。 但现实却是,当“远方成了家,家成了远方,他乡容纳不了灵魂,故乡安置不了肉身”时,我们又如此深切地感受到,无论我们身在何处,目光始终是向着家的方向。也只有亲人在身边的中秋,才是好时。 念中秋,过中秋,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中秋节回家应该做些什么呢?不妨从“陪他们聊聊天,给他们做几个拿手菜,一起赏圆月、品尝月饼,一家人拍一张集体照,离家前记得抱抱他们”入手,与父母共享快乐祥和的温馨亲情。 其实,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电话和微信都代替不了面对面的问候,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当传统与现代交织,糟粕与精华相伴,我们既不能让中秋团圆的习俗走远,更不能让父母白头寂寞守着孤灯残影过节。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又逢佳节,回想来路,我们不停地在分别中感念亲人、家庭,在奋斗中心系故土、家国。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家乡难忘怀,亲情难割舍。何不以爱的名义,在圆月的见证下,让所有的亲情和思念在这一天实现同频共振,一起携手,同心共筑一个更加和谐美满的盛世中华。 中秋节 文/温馨的日子 中秋节 时间过的真快啊,转眼间又快要到了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了。 今年是我在方大公司的第一年中秋佳节,以往每年的中秋之夜是和一家人一边吃着月饼一边欣赏着又圆又亮的明月。虽然心里有点伤感但是有公司领导的关心及慰问。正好大家正猜想着今年公司到底给我们发什么花样的月饼,门外快递员进来让财务签收好几大箱的月饼。这时我们几个资料员踊跃的帮财务清点月饼的数量,而且帮着她把一盒盒精致漂亮的月饼装进一个个环保袋。领到月饼的员工拆开一层层包装精致的盒子。 啊!月饼好丰盛啊有哈密瓜的、有菠萝的、有五仁的、还有豆沙的,有甜的 、有咸的、还有……这么多各式各样的月饼馋的我直流口水。不知道今年的中秋会来得比较晚,公司也很顾及员工能过好中秋佳节的心,公司的几位领导放弃回家过佳节的时间走基层到中心来慰问我们,领导也给我们带来了一箱饮料给我们。虽说礼轻情意重,但我们个个心里还是感到一份温暖。 时间就是这么的短暂,太阳也渐渐的落山了,天也黑了脸。月亮也露出了笑脸,我们全家其乐融融的坐在一起喝茶、吃饼、聊天,听王菲唱《但愿人长久》。装月饼的盘子里依然有蛋黄味的,我想它也许依然那么难吃,但那已经不重要了,毕竟中秋节全家人坐在一起就很好了。这时我也随手拿一个来尝尝,也不是那么的难吃嘛,咸咸的,跟咸鸭蛋差不多。吃着吃着心里想起了,在远方的嫦娥姐姐,是不是也在品尝这咸咸的蛋黄月饼呢? 岁月长流 文/伊之人SW 岁月如矢,倏忽而过,思亲的感伤氤氲了人们的眼。弹指间,又是一江春水向东流,又是一度秋,又是一度重阳佳节。想起了唐朝诗人杜牧的一首诗。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重阳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在此之间的很多个年头里其实并未有太多的感触,从小到大被教育说重阳节到了,我们要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良好品德。但也只是知道罢了,即便付诸行动也没有很深的体会。 大抵是时光流逝的缘故,如今的我越来越懂得思乡念亲之情。岁月从来都是公平的,当它偷走那些光阴时,与之交换的是我们懂得了感恩和珍惜。越来越敬畏生命,老人们额头上一轮轮的皱纹,是岁月走过的最好见证。亦喜亦悲,或是阳光大道,或是满路荆棘,渐渐明白父母的心酸与不易。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若心情是一张洁白的纸,思亲之情便在纸面上绘出别样的情调,可是谁也无法体味那离人泪水“有母亲惦记是一种幸福,惦记母亲也是一种幸福,不要借口工作忙而冷落了他们,有时间常回家看看。”听到这样一句朴实的话语触动了我心底那根最柔弱的弦,忍不住想起远在故乡的年迈的双亲,不觉泪水已悄然滑落。 古语有云:百善孝为先,然而那一片孝心却未必人人都能尽到,或因主观,或因客观,但总有一天你会发现,不管什么原因,其结果都是一种遗憾,一种“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 重阳佳节,也便给了我们温暖的提示,把老人放在心间,常常问候,多回家看看,尽孝总是不能等以后,不要认为来日方才,珍惜现在,多关心多陪伴就是最大的孝道。 深深重阳情,最后祝愿我的双亲健康快乐,也祝愿天下所有的老人健康快乐! 每到中秋佳节 文/李惠艳 当似水流年从指尖轻轻划过时,夏日的音符渐渐远去,秋又一次不约而至。望着窗外渐黄的树叶,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时过境迁,物是人非。季节的脚步不会停止,始终周而复始地循环,春的油油嫩绿,夏的姹紫嫣红,秋的枫叶红红,冬的洁白无瑕,让人在四季交替中反复地体味大自然的魅力。 而岁月又沉淀多少往事,让过去一去不返。岁月不但苍老了容颜,还沧桑了心路。当我们在转身之后,生命的某些就错过了,如风中的苇花无迹可寻。一个人静静的想,聆听岁月的钟声,在静默中感受日子的流逝,接受生活给予的种种,不再抱怨,该来的该走的,一切顺应自然。面向大海,总会春暖花开。 半个月亮爬上来了,不知道嫦娥是否也在俯视人间,等待月圆之夜?夜始终沉静心灵,夜的角落,思绪可以任意蔓延,慢慢燃烧,慢慢回归最初的平静。世事多多少少改变了我们,我们不再是原来的自己,再回不到原点,虽然看淡世事,但还是会努力做好“自己”。 在蜕变的过程中,一首经典的歌,一段清丽的文字,还是会触及灵魂,瞬间的心动足矣,夫复何求!月亮走,我也走…… 对于在外的游子来说,中秋意味着回家团聚,带回去的是迫不及待的思念,带回来的是暖暖的亲情。对于有父母在身边的我们,自然幸福得很多。每到中秋佳节,回到娘家见到许多平常很难见到的朋友、同学,联络了感情,增进彼此的了解。于是,中秋节亦成为一条扯不断的红丝带。 不知不觉搬到小城居住已有十个年头,恍惚中,岁月让往事一贫如洗,一点点地淡远。也许到了这个年纪,心境如悠远的天空,自由、安详,漂泊已成为过去。做好今天的事,过好每一个今天,是最真实的日子,流年轮回之后终于发现,日子最寻常不过。 抬头看万家灯火,哪一盏灯下没有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而我们就是续写故事的主人公,故事的结局没人可以预测,人生本是一本意犹未尽而又带着神秘色彩的书。就像春夏秋冬的轮回,事物总在不停地变换,如果不留心观察,不知道仓促行走之中,错过多少美丽的瞬间呢! 走过岁月,走过中秋团团圆圆的日子,回首走过的路,不曾遗憾,也从未后悔过,用心做人做事,再回首,我心依旧。就这样静静走过岁月,感受日子的细水长流,真的挺好的! 佳节又重阳 文/韩振远 中国传统节日众多,如果将几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做比较会发现,春节最喜庆,红红火火,张灯结彩,浑身上下都充满笑意。清明最哀伤,细雨蒙蒙,柳絮飞扬,带给人的是丝丝愁绪。端午最伤感,天渐热,树渐绿,悼先贤,带给人的是无尽的哀思。中秋最美满,天朗气清,皓月当空,团圆的日子带给人的是浅浅的笑意。重阳是最具个性的节日。紧随中秋而来,秋更深,天更凉,大地苍茫,黄花凝霜,晚烟笼细雨,新雁咽寒声,带给人的,有对秋的眷恋,对冬的畏惧,有怀乡之情,思亲之叹,更多的是随秋风飞扬的思绪。 其他节日没来之前,很早就被人惦记着,提前做出种种铺垫。重阳节总是悄悄来临,西风渐起,落叶飘零,重阳节就来了,脚步轻盈,无声无息,没人刻意准备,没人刻意装扮,大自然却将一切铺排得妥妥当当,茱萸新熟,菊花灿烂,山色翠微,四野飘香。人们只需陶醉在深秋的气氛中,头插茱萸,登高望远,赏秋菊之雅致,品美酒之醇香,抒胸中之块垒,解思乡之忧伤,这个节就过了。一切都平平常常,自自然然。 在我看来,重阳节是格调最高的一个节日。如果每个节日都有主色调,那么,春节是喜庆的大红,清明节是朦胧的新绿,端午节是浓郁的墨绿,中秋节是璀璨的金黄,重阳节呢?是淡淡的浅黄,带几分秋天况味,飘几丝薄薄云烟。菊花的高洁,落叶的沧桑,被诗人用愁绪交织,能吟成清新高雅的诗句,经画家用水墨调和,可描作浓淡相宜的画面。 中国的传统节日,往往用一种特定的美食铺排气氛,庆祝节日,又犒劳肠胃,节日气氛之间,就氤氲出几分烟火味。重阳节是与美食无关的节日,与中秋一样被称为素节。在秋风落叶、遍地黄花中,怀乡思亲,品味重阳之意趣,感受生命之轮回就足够了。 唐朝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让我每至重阳节,总会一遍遍地想,茱萸到底是什么样的植物,会有那么大的魅力,让文人们一次次寄托思乡怀亲之情,查相关资料才弄清:这是一种带有淡淡药香味,如春节的柏枝、端午的艾叶一样,可以驱病避邪的植物。《风土记》记载:“九月九日折茱萸以插头上,辟除恶气而御初寒。”这么说,茱萸还是一种节日饰品。惜乎明清迄今,这种带有红色果实的植物,已从重阳节消失。 没有了茱萸,重阳节还有菊花、美酒和满眼的秋色。在诗人们看来,菊花孤标亮节、高雅傲霜,代表着名士风流。陶渊明一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秋菊、黄花,就成为文人清高傲世的标识。酒则象征着诗人的狂放,“酒能祛百虑,菊解制颓龄。”重阳节赏菊而无酒,不知少了多少雅兴。 有菊花美酒,诗人抒怀,重阳节才带上几分高洁,弥漫出几分酒意,飘浮着几分仙气。 诗人陶渊明超然尘外,将重阳节过得飘逸潇洒。这天,秋菊盈园,黄花灿烂,陶渊明在茅庐旁采得菊花,端坐良久,苦无酒饮,远远望见一位白衣人飘然而至,走近了,才知道是江州刺史王弘来送酒。有了酒,临菊启坛,醉卧黄花下。这场景不知羡煞多少文人墨客。苏轼一生历经坎坷,却挡不住豪放满怀,过重阳节也不例外。“莫恨黄花未吐,且教红粉相扶。酒阑不必看茱萸,俯仰人间今古。”多么洒脱的意趣。 无论怎样的心境,怎样的诗句,有这么多诗人吟菊花、品美酒、咏重阳,古代的重阳佳节就格调高雅,诗意满满。 秋意已深,遍地洒金,重阳本身就是香醇的美酒,可催诗意,可抒情怀,过完后,诗人们仍意犹未尽,第二天,还要接着过,古人把这天称作“小重阳”。虽不算节日,对于诗人们来说,一样可以赏菊饮酒,品味秋的况味。李白曾有诗曰:“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似为菊花叹息,实发胸中快意。 明清迄今,文人笔下先没了三月三,接着少了九月九。菊花依然灿烂、美酒依然飘香,诗人颂重阳的雅兴却淡了。如今国家规定九九重阳为老人节,就将重阳节过成了老人节。 我住的小城,每到重阳节,附近的村子会连唱三天大戏,搭起戏台,请来名角,为老人的节日助兴。去年,我陪北京的一位客人住在附近宾馆,听得外面乐声悠扬,不知道怎么回事,赶过去看,只见戏台下坐满了皓首老者,突然想起,这天是重阳节,我忘了,老人们忙忙碌碌的儿女们也忘了。直到老人们相伴看戏时,才想起那天是九九重阳节。然而,菊花呢、茱萸呢、登高远眺呢,还有文人的吟咏唱和呢? “九九”与“久久”同音,有长久长寿之意,即使只是老人节,重阳之日,与老人一起阖家出游,踏秋色,赏秋菊,品美酒,尽孝道之余,又何尝不是一种雅趣? 中秋佳节:致我最牵挂的人 文/握书姑娘 1 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月饼味香甜。不知不觉,又是一年中秋。 古人把满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中秋节又叫“团圆节”。可遗憾的是,如今我们陪在父母身边的日子却越来越少。人在异乡,更深切地感受到,不管什么时候,父母的爱最真;无论身处何地,最牵挂我们的是父母。 时间如流水,从未有片刻停歇。不知不觉间,父母就老了。在这思念最浓的月圆时分,想对他们说:亲爱的爸爸妈妈,这么多年,你们辛苦了! 感恩你们赐予我生命,让我有机会感受这个世界的五彩;感恩你们含辛茹苦抚养我成人,免我颠沛流离、无枝可依。曾经你养我长大,护我周全;往后我陪你变老,慰你心安。这个中秋,愿家乡的你们,身体健康,平安喜乐。 2 千金易得,知己难求。朋友,是从时光中走来、一路与我们携手同行的人。 朋友是能够同享乐的存在,也是患难时可以依靠的臂弯。在我顺遂时,你不一定能锦上添花;但当我面临困境的时候,你总会及时地出现,与我共渡难关。 亲爱的朋友,谢谢你在我沮丧的时候治愈我,让我重拾勇气;在我艰难的时候给我精神上的抚慰,让我收获温暖。 平日里,我们各自忙碌,不能经常相见,但不联系不代表不惦记,不见面不代表不想念。不管相隔多远,我的心里总会留着一个位置,安安稳稳地放着你我的情谊。这个中秋,愿远方的你,工作顺利,生活称心。 3 人世间,如果有什么让我们的人生变得圆满,那一定是陪在身边的爱人。 爱人是我们生活的伴侣,也是灵魂的依靠。漫漫人生路,有爱人的陪伴,再长也不觉得难过。即使在柴米油盐的琐碎中,两个人免不了拌嘴、吵闹。但吵过、闹过之后,真爱的人还是会惦念着彼此,始终不离不弃。 亲爱的爱人,在这情谊最浓的月圆之夜,我要给你一个热烈地拥抱,对你说一句:谢谢你! 谢谢你这么多年来包容我的不足,理解我的不易。谢谢你驱散我一身风霜,消解我内心疲惫。未来的日子,我们也要继续好好地在一起,互相扶持着,走过更多精彩的岁月。 4 又是一年中秋。此时的你,是否还在为生活忙碌,又或许在为未来思虑?不管怎样,在这桂子飘香的月圆之夜,请一定记得抱抱自己。 人生路上,总有人走得比你快,但不必介意,也不必着急。一味羡慕别人的成绩,只会给自己平添压力、徒增烦恼。不盲从别人的脚步,坚定目标,才能找到自己的节奏,进而逢山开路、遇水搭桥。 从这个中秋起,愿我们守住自己的节奏,不慌不忙地成长,坦然自若地生活。值此佳节,祝人圆,梦圆,事事圆满! 九月馨香醉佳节! 九月之秋,晨露裹寒装,略感寒冷,月陨桂花馨香味正浓。九月之秋,举国普庆国庆佳节也将到来。也是众多忙碌之人合家大团圆,携全家外出游玩的佳节,很多身在异地之人,亦会携家人返故里与家人团圆。 九月之秋,空气舞动残留翅膀,满载寒秋的韵味,悄悄走近冬的身旁。阳光依然展露笑颜,和蔼俯瞰尘世每一个角落。虽然与夏之骄阳相比略感消瘦,热情逐减,气息显得些许力不从心,她仍然坚持使命,欲使得尘世变祥和温暖。 秋雨绵绵,连续不断。桂树毅然承载绵绵秋雨的洗礼,酝酿延长桂花的花期。花蕊浮幽香,秋韵锁桂园,桂花享受着阳光苍白无力抚摸,展露花蕊,散发浓浓香味。桂馥浓浓清雅之香,满目金色呈现绿树丛中。点缀着一簇簇米黄色小花,虽是中秋月圆之后盛开。它仍然那么素雅、大方、那么生机勃勃,令人不得不另眼相看。特别是它那浓郁的幽香,渗透了空气每一寸肌肤,花香陶醉众人。 晚桂飘香、浓香远溢、沁人肺腑。纵然是晚开,延迟之花期,却能把全身的香味吐露出来。香飘满园使人留恋,顿足停留花丛间。桂花树下,躺着飘落花瓣。轻轻触摸桂树的身躯,它害羞轻颤,欲抚摸桂花娇颜,花儿羞怯逃避。使得它们翩翩起舞,携带温馨桂香纷纷飘落尘埃。 满园飘零花瓣,吸引一只孤单的蝴蝶,在花瓣飘零的瞬间飞舞,欲搂抱花瓣身躯。怎奈,树随风摇,风伴花舞。这自然现象,无人能改移。小小孤蝶岂能攥改自然规律?虽然,常常陪伴花树,与花厮守,细说情愫,相守誓言。怎知相守时短,幽幽桂花随风而逝,连句道别之语也来不及说出!唯用阵阵浓郁之香环抱孤蝶飞舞! 悲伤孤独之蝶,孤单盘旋,以凄美的舞姿,舞动翅膀。告别曾经相思厮守得花魄,欲飘欲降的身姿,攥着一缕幽幽桂花之香,慢慢向远方飞去。目送渐远消瘦的孤单蝶影,飘零的桂花。我不禁思绪纷扰黯然。花恋树,蝶恋花。不正如此时为情为爱的苦闷情结吗?相互的 情感只有自己知详。尽管我知道,缘来缘散有定数,无约期。该来的总会来,而不该来的,虽一步之遥也不会出现。那道雨后彩虹,也不再高挂天际! 看着因我触动桂树,使得,花瓣飘尘埃一刹那,惭愧内疚心绪潜伏脑海。为什么就不能远而观之,却触摸它的身躯。让她们随自然规律漫漫飘零。那样,它们散发余香更久更远,或许浓郁幽香会蔓延国庆佳节之后,使得游乐返乡之人,树下共赏花,馨香花海丛中叙团聚的气氛不亚于中秋小团圆! 醉闻阵阵浓郁香味,盘旋缭绕四周,越飘越远。双手静捧浓浓花香味,抚摸飘荡空气分子中最后一抹悲伤身影。仿佛尘世间情与爱,也可能无法恪守最初的誓言!莫名的浅伤轻愁不再掠过心头,犹如雨后朗朗晴空。尘世间的爱情 不是 生活的唯一,生活着也不全是为了爱情!既然彼此挣脱不了割与舍,得与失,各种因素造成的羁绊。何苦死守苍白无力的誓言,以致身心疲惫不堪,不如放手!毕竟,生活还得继续! 寒秋包裹最后的桂花幽香,漫漫挥洒,浓浓花香味,延续举国普庆的国庆佳节!我亦攥着一捧。浓郁幽幽桂花之香,经久余香缭绕,等待下一个佳节桂花开! 佳节有味是儿时 文/枫悦FY 如果到了一定的年龄,对于过年还倍感欢喜的话,那这个人的生活,一定是幸福的。 每年的这个时候,生活的这个小小的城市,一下子变得拥挤起来,尤其是街道上的车辆,明显的增多,而且多为挂着北京牌照的奥迪奔驰宝马等高端车型,一看就知道,是因为逢年过节,在京发财致富的老乡们,开着他们制造了北京雾霾这一气象的座驾归来了……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一句过年好,就要样样好,穿好衣、开好车、吃好饭,这就是大人的过年好吧!可是这终究只是肤浅的表面,在大多数人的心里,对年,终究心存恐惧。 总感觉,一年过的不如一年轻松,原因有太多。比如太缺假期。对于有事业心的人来说,只有懒惰的人才会满脑子想着放假,可是对于出门在外的人来说,假期真的是太宝贵了。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时间明明是自己的,自己却无法支配,不信,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的话语,我没有时间去逛街,我没有时间好好休息,我没有时间去吃早餐……感觉,一个人没有了时间,像没有金钱一样的可怜,一样的可悲。 你的春节假期有多久?除去你在路上花费的时间,你能在家陪伴父母聊天的时间又有多久?即使是假期,我们也感到的是匆忙,尤其是在这个大团圆的春节里,长大的我们,面对老去的父母,才发现,岁月漫漫,他们太缺陪伴,可是待上班的时间一到,你还是得满怀不舍的远行,虽然父母笑着和你挥手告别,劝你不要想家,可是你心里却清楚的很,当你在外面忘了想家的时候,家在每时每刻都很想念你。 长大后的我们,拥有的新年太短,来不及品味,唯有记忆里儿时的春节,成了我们永恒的怀念。 儿时,新年,可以说是从寒假的第一天就开始的,不用上课,这对孩子们所带来的快乐,要远比大人不用上班所感受到的快乐多的多。而且,那种对于新年的情感就像酿酒一样,酝酿的时间长了,愈加香醇,而大人们放假第二天就是春节,太过突然。所以,孩子们过年,总是开开心心的,况且,能长大一岁,能更有力量,能收到压岁钱等等,儿时的新年,是一个孩子最能直接感受到长辈关爱的节日,所以,那时的新年,有着香甜的味道。 以前,大多数的人们都平平淡淡的生活在乡下,种上几亩地,一家人就可简简单单的生活下去,可是如今却不行,难道是因为人们对生活的要求变高了吗? 又到古老的节日,却不再是儿时的我们,不知道是过年的味道变淡了,还是年纪的增长,使我们的嗅觉不太灵敏,所以难以嗅到年的味了。虽然说是过年,可是有谁不会,在这个辞旧迎新的时刻,恋着旧时光,念着旧年月? 中秋佳节忆往昔 文/海清专属 已记不清好久没写过日记,渐渐因为一些事蹉跎一秋的冷意,道不明说不出,只能默默努力,当看看自己以前的记录岁月,不甚感慨,突发想写点什么致自己,也致即将到来的下一年的我,定将风起扬帆,经历过了,成了,是时候要成熟了——题记 八月的这天,沁透着一个人的心境。 不思量,忆难忘,别是话凄凉;小离别,千里外,寄托邀明月。 如约而来的秋在这清凉的季节里将经历了炎热的转变,轻轻梳理。还来不及想就已经牵手中秋,来到一半的秋季。 时间过的真快,生活的快车却慢慢前进,有些人在途中下去,也有人上去。岁月的倒影憔悴了些许,白天与黑夜不停的交替,轮回的四季斑驳了我的岁月,蹉跎了我的年华。一个人静静地感受那些带着希望的别离以及那些经受沧桑的相逢,不论时光如何飞转,那些落花一样的往事,依然鲜活地存在于我的脑海之中。当岁月和美丽的回忆已成为风中的叹息,我伤感的眼里依然残存旧时的泪痕,模糊了视线,不敢轻易触碰,怕眼圈泪打血丝。 时光不可阻挡,岁月交错中总有些思量。一路走来一路挣扎,无尽的彷徨与恐惧,谁的年华没有色彩?谁的青春没有耀眼的光芒?只是在岁月的长河里我的选择不同,所得到的结局也不同,自己选择的路一直行走在路上。 人生苦短,记忆的时光中翻开时光机匆匆走过,走过喧嚣,走过孤寂,时光无情地带走了我的桀骜不驯,岁月的沧桑从我身边碾过,往事一幕幕铺陈,本不该怀旧的年纪,可是我学不会遗忘,日日夜夜的想念,带着些许的小寂寞,心有不甘常常在无人的角落,眼里流转着旋涡,有时候真的相信宿命,上天早已做了安排,谁也逃不过规划好的人生轨迹。 时光荏苒,蹉跎了年华,匆匆行走在岁月长河中,经历一步一个脚印,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此刻抬头看看天空,是否有人也和我一样望着一片天空。不管想什么,我们仍在前进,从不肯放弃。生活不易,请不要抱怨,找一个安静的地方,什么都不去想,把烦恼放空。再等下一个开始。这条路我一定要走好,背负我的太多。在这条路上奔跑,即使含着泪也要笑靥如花。相信自己能够做得更好,要相信自己能够得到想要的。哪怕想要的不多,也是自己努力的结果,也会会心的笑。为了责任,为了梦想,为了不再受人白眼,为了能好好生活,我有什么理由不努力,有什么借口要放弃。我们尚未老去,我们正至年少,在这最好的年纪里当然要做不后悔的事,所以,在青春这条路上尽情的奔跑吧,纵然泪流满面。也不忘最后那一抹如花的笑。 想想自己目前的处境有什么资格来感恩父母,报答父母,远方的那句我们来旅游道出多少我内心的酸痛,走过这些年,一步一脚印的行走,沉寂的岁月坚守自己,独自一个人面对一切,为的也就是那一口气。 在青春里,有多少遗憾,有多少不甘,有多少无奈,又有多少含泪奔跑的身影;在梦想里,有多少憧憬,有多少动力,有多少眼泪,又有多少失败过后的绝望;那一路上的心酸往事,慢慢的沉淀在内心平和的深处!往事如过眼烟云,无法永驻心坎,和过去彻底告别,开始新的生活,向着阳光洒满的方向前进。 佳节又重阳 文/吴建 我一直以为,重阳节是我国最富有诗意的节日。“重阳”这个词本身就极富创意。《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由于九月初九“九九”谐音是“久久”,又有长久之意,诗意盎然。 重阳节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先秦之前。《吕氏春秋》之中《季秋纪》载:“(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可见当时已有在秋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飨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汉代,过重阳节的习俗渐渐流行。相传汉高祖刘邦的妃子戚夫人遭到吕后的谋害,其身前一位侍女贾氏被逐出宫,嫁与贫民为妻。贾氏便把重阳的活动带到了民间。 “重阳节”名称见于记载却在三国时代。据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载:“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重阳节是杂糅多种民俗为一体而形成的传统节日。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是重阳节的重要活动。 我的家乡是江海平原上的一个小村庄,附近几十里都没有一座小山,更别说高山了。但我们家乡也有重阳登高的习俗。可登高哪里去?记得儿时家乡有一座十多米高的土山,是开挖大河时堆积而成,土山上长满了高大的树木。重阳节这天,我和小伙伴们就头插茱萸,兴致勃勃地登上土丘。极目远眺,家乡的美景尽收眼底。近处,林马河水碧泼荡漾,鱼翔浅底。河岸边枫叶正红,层林尽染。远处,田畴里稻浪翻滚,犹如遍地黄金。观赏了一会儿,男孩们便开始玩捉迷藏的游戏,女孩们则采野菊花簪在头上,以之避邪。 重阳节那天,我最喜欢吃母亲做的重阳糕。平日里,母亲是不做这个的,一来家穷,米面少,二来做起来麻烦,母亲整天在田间劳作,哪有时间忙吃的。可是一到重阳,哪怕再忙母亲都要给我蒸上一锅重阳糕。母亲取一瓢糯米粉,小半瓢面粉,撒上桂花和红糖,用少量热水拌均。取糕屉,铺上洗净的湿布,放入一半糕粉刮平,将豆沙均匀的撒在上面,再把剩下的一半糕粉铺在豆沙上面刮平,随即用旺火沸水蒸。待汽透出面粉时,在糊状粉浆上嵌入红枣、赤豆等,再继续蒸至糕熟离火。将糕取出,用刀切成菱形糕状。母亲做的糕,既蓬松又香甜。刚一出锅,我便抢着要吃。母亲轻声说:“小馋猫,烫啊,凉凉再吃好不。”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块便咬。呀,又酥又软,美味可口。看着我吃得津津有味,母亲就微笑着对我说:“吃了重阳糕,步步都升高。”母亲以为九九重阳吃糕,不仅将来能高升,更会保平安。 重阳佳节,寓意深远,人们对此节历来有着特殊的感情,唐诗宋词中有不少贺重阳,咏菊花的诗词佳作。其中最著名的诗是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和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每逢佳节倍思亲”。佳节,往往是家人团聚的日子,而且往往和对家乡风物的许多美好记忆联结在一起,“每逢佳节倍思亲”成了最能表现客中思乡感情的格言式的警句。“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诗人深深为农庄生活所吸引,于是临走时,向主人率真地表示将在秋高气爽的重阳节再来观赏菊花和品菊花酒。 处在一年秋尽、行至岁末的重阳,如同经过一天运转、行至暮时的夕阳,提醒着人们去关爱、去感谢、去敬重,那些经历一生奉献、行至晚年的老者。我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百善孝为先!”尊敬长辈,孝顺父母,一直是中华民族薪火相继的传统美德。孝与和谐相伴、与爱心同行,它是家庭和睦团结的纽带。 有一种佳节 文/咕噜噜咕泡泡 如果说中国有一个节日蕴含着团圆、爱情、美满、幸福……等等诸多美好情愫的话,那么,我相信许多人在第一时间想起的就是元宵佳节。 闹花灯、吃元宵、放烟花、拜晚年……今天,我们能做的事情有很多很多,不管是与家人一起看花灯、品尝母亲煮的美味元宵、还是与爱侣相约黄昏后、给长辈们拜个晚年、抑或趁着过年的最后一天好好地疯玩一次,我们总能让元宵节丰富起来,因为,它是属于万里归人的日子,属于团圆美满的日子,属于表述衷肠的日子,它承载的意义是爱、是亲情,是感恩。 与中华民族灿烂辉煌的千年文明一样,元宵节同样历史悠久,据考证,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这个美好的名词,后来随着时代的沿革,它的节俗渐渐丰富,内涵也随之扩展。史书上说,元宵节起初只是白昼为市,夜间燃灯,到了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不过,就算再怎么百转千回,它的核心主题始终不变,都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无限期待和与家人团聚的亲切深情,因为无论何时何地,共享天伦始终是中国人骨子里最柔软最细腻的感情,不信,您看那象征元宵节的传统食物——北方的元宵和南方的汤圆,不都是圆圆胖胖的形象吗?而且里面的馅料也都是各有千秋,甜而不腻,繁而不杂,总让人回味无穷,这可爱的小食物就如同它们的造型一样,寓意着千家万户都能幸福美满,甜甜蜜蜜,也寓意着人们在新的一年里都能有新的希望,新的成就。 于是乎,元宵节被赋予了很多祝愿。如今,它早已不单单是一个节日,而是代表幸福,代表安康,代表着人们久别重逢的幸福时光,就如同夜晚绽放的烟花一样,仿佛在普天同庆着人间亲人欢聚一堂,爱侣相约月上,好友共度佳节的良辰美景。故此,元宵节才能充满格外的浪漫情怀,因为团圆是它的主流,祝福是它的期许,爱情是它的滋养,美满是它的底色……人间的一切美好情怀,都在这个夜晚绽放出瑰丽的色彩。 元宵节,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块瑰宝,它是古色古香华夏文明的传承者,也是联结人们挚诚情感的一座桥梁,更是所有在世上打拼之人心灵的最终归宿,就如同入口的元宵一样,软糯香甜,入口即化,乍似不起波澜,却总能在点滴中沁入我们的心脾,融入我们的骨髓,成为我们心中最美好的情感。 有一种佳节,叫元宵。 重阳佳节 念父恩 文/申宗鹂 老父生于民国初年,他幼年失怙,十岁上在布庄当学徒,从扫地倒尿打杂干起,满师后,辗转奔波于京杭大运河,操持起布匹生意越做越红火,富甲一方后,于老城东北一隅择地起楼盖房,开枝散叶。父亲虽是位商人,但骨子里头始终流淌着读书人的血液,我家祖上世代书香,先祖申时行曾是嘉靖朝状元、万历朝首辅,他深谙“富不过三代”的道理,从不让子女过问生意,却一心培养孩子们读书。我大哥在国防部下属研究所搞科研;我二哥瑞士留学归来,在复旦大学担任博士生导师;连身为女儿的二姐也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父亲有一间独立书房,两个书架摆满了书,有《古文观止》、《史记》、诸子百家、唐诗宋词……绝版的线装古籍,珍版的世界名著,父亲习惯半躺在藤椅上翻书,颇有鲁迅先生笔下“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的意境。 我上初中时,文革开始,母亲在批斗中受惊病故,父亲携年幼的我下放到苏北阜宁一个贫瘠的农村,开始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相依为命的日子。白天,父亲下地干农活,我负责洗衣做饭刷马桶,村民不止一次劝父亲:申大爷,找个婆娘给你焐焐脚哈。父亲婉言谢绝了,他抚摸着我的小脑袋,慈爱地说:有了后娘,就会有后爹。当时我尚年幼,还不能完全明白话中涵义,直至我做了父亲,方体悟父亲当年一片深切慈爱的护犊之心。 当时农村条件极为艰苦,我们父子住在一间冬凉夏暖、泥墙草顶的茅屋里,老鼠在被床头被脚窜上跳下。物质上的贫匮,精神上的空虚,对年少的我来说,那是一段迷惘的岁月,我看不到未来,不知自己是否会穷尽一生老死在这个穷乡僻壤。父亲深知儿子的心思,他抽出时间,硬凭记忆准确无误地默写下《古文观止》、《唐宋八大家》、《唐诗三百首》等古文名篇,夜间,父亲逐字逐句为我讲解,“肚子里多点墨水都没有坏处”,父亲这样对我说。他常以《孟子》“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也”和《滕王阁序》“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里的诗文来鼓励安慰我,“安心读书,总会有出头之日”,温暖的话语使我在恶劣的环境中燃起了对生活和未来的憧憬。每当意识消沉、黯然伤神的时候,读一读王勃《滕王阁序》“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那高远的意境,深厚的禅意,使所有烦恼都一扫而空;我最喜爱的是司马迁《报任安书》中一段话:“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发人警醒,令人振作,使人坚强它时刻提醒身处逆境的我仍要保持积极奋发的心态。在那个书荒的年代,父亲那一摞摞手抄本显得弥足珍贵,在昏暗的油灯下、在田间,一得空闲,我就捧着读,书籍填补了生活的空虚,也充盈着我苦闷的内心。 炙热的七月,一天正午,邻家小哥急匆匆跑到我家:快,快,你爹不行了!我丢下书本,飞奔到田头,看见父亲直挺挺躺在地上,在村民帮助下,才合力将父亲抬到阴凉的大树底下,我拼命打扇子,打得快虚脱了,父亲才缓缓睁开眼:我死不了,看见***了,***不让我去那里,她不放心你一个人留在乡下…… 文革结束后,我们父子返城,原来的大宅院分住着“七十二家房客”,我们父子被分配在一小阁楼。我进了电表厂当操作工,不久,国家恢复高考,这是个振奋人心的消息!我白天上班,夜间复习,父亲给我弄好夜宵,搬一张藤椅,坐在备弄里,一边摇扇子,一边等上夜班的女儿回到家后才放心进屋睡觉。阁楼逼仄闷热,邻里间吵嚷纷扰,素喜清净的父亲不堪烦扰,兼之那段颠沛流离的日子将他打熬得油尽灯枯,突发脑溢血,再一次倒下了,这次,却再也没有醒转过来。 我强忍着巨大的悲恸,匆匆料理完父亲的丧事,又一头扎进入书堆中,以“引锥刺股”的拼劲考上一所师范院校,拿到录取通知书的一刻,脑海里顿然浮现了父亲为我讲解诗文的身影,那段不堪回首的岁月也为我打下了扎实的文学功底,惜乎,父亲陪儿子走过了最为晦涩难熬的岁月,却再也无法与儿子一同分享这份喜悦,思至此,不禁热泪盈眶。 毕业后,在一所中学当语文老师。父亲在世时,常言“爹有娘有不如自有”、“家财万贯不如子女成材”,想来,父亲是颇具远见的,即便家财散尽,我们弟兄几个凭肚里的墨水,过得衣食无忧、蒸蒸日上,也潜移默化影响了下一代:我的侄儿在高考中夺得全省理科榜眼;侄女全额奖学金在美国读博;我的小女儿自少年起文字就屡屡发表于省级、国家级报刊、杂志……衷心祝愿在不久的将来,她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在物质上,历经抄家,父亲几乎没留给我们什么,但在精神上,他留给我们子女的是一个取之不竭的宝矿。说来也奇,每逢生日、清明等特殊日子,我都会梦见老父,他老人家依旧清癯,每次见面都一语不发地看着我,似乎有很多话要对我说,却一时不知从何说起…… 元宵佳节话偷青 文/张艺 偷青,是元宵佳节难以忘记的往事,是儿时过年最为期盼的美好时光。元宵一过,意味着热热闹闹的新年戛然而止,所以每次偷青过后,总是一番意犹未尽,对年味仍旧充满着一丝丝无形的眷恋。 偷青,顾名思义,与“青”有关,而“青”则指的是青色的蔬菜。记得小时候,白菜、青菜、小葱蒜苗、豌豆尖等小菜总是栽满了每户乡亲们的菜园子,娇嫩欲滴的一片片,甚是惹人喜爱。元宵节前夕,村庄里的小伙伴们总会挨家挨户悄无声息地“搜索”起来,以选择最好的菜地作为偷青对象。 元宵之夜,舞龙舞狮的鼓点进入尾声,夜,渐渐静了下来,小伙伴们按照预定的计划各就各位,偷青准时开始。趁着蝉翼般透明的月色,一名小伙伴隐蔽在风口处放哨,我和其他伙伴们牵着手,学着偷偷摸摸的样子,全力屏住呼吸半蹲式前进靠近那块向往中的菜地。大家快速分散后,蹲在菜丛中,快速地摘取一些上好的菜品后,又沿着老路轻手轻脚地返回,整个过程一般不超过五分钟,总是怕被主人发现。 记得有一年,我和小伙伴们看好的一片豌豆尖与众不同,郁郁葱葱十分茂盛,竟然长得一人多高,那是隔壁二叔家的。二叔在村里是出了名的“爱串门”,都想着元宵之夜他肯定又到哪里看热闹去了。 那晚,我们来到了那片菜地,刚准备下手,菜地中央突然传来几声轻轻的咳嗽声,吓得我们赶快往回跑。慌里慌张中,头上戴的帽子掉在了地里也没敢来得及回去找。凭着自己的直觉和伙伴们的判断,那是二叔在元宵节守地,肯定发现了我们。 第二天一大早,二叔竟然给我们家摘来了一小篮子新鲜的豌豆尖,声称给我吃,并将捡到的帽子悄悄放在了柜台上。听二叔讲,原来,他家那片长得高高的豌豆尖是试种的最新豌豆品种,是专门栽种来卖钱的,不能掐尖的。在隔壁门缝里听着二叔和母亲的对话,我一阵愧疚,暗自庆幸二叔的咳声制止了我一次酿成大错的偷青。 偷青的对象虽然都是田土里的农作物,然而历来却有着独有的寓意,偷到“菜”,寓意“财”;偷到葱,寓意“聪明”;偷到蒜,寓意“会算数”,如此种种,往往让偷青富有了更加神秘的色彩。 “哥哥嫂嫂你别吵,青菜白菜我来讨(摘),他一把来我一抱,稀饭吃得呵呵笑……”儿时,菜偷到手了,我们怀揣着无比的喜悦,一路唱着童谣回家。 在某个伙伴家里,我们按照事先的分工,有的洗菜,有的淘米,有的烧火……将白菜洗净,细细地切成碎片,和着大米熬起一大锅稀饭,一边搅拌一边玩耍。一直到夜半三更,稀饭煮熟了,一人吃一两碗,各自才在大人的呼喊声中回家。 其实,民间广泛流传一些关于偷青的说法,偷与被偷都会带来新年的好运。那时,我们会去偷别家的菜,也希望自家的菜被别人偷,就是图个好玩和吉利。因此,元宵偷青并非是真正意义上的偷,偷菜的数量也并不多,就算是种菜的主人碰见了,也最多就是装作咳嗽几声,不会破口大骂更不会下地逮人。 后来,随着时代的变迁,偷青也为情窦初开的青年男女们打开一扇约会之窗,成为了乡下农村人的“情人节”。元宵之夜,他们通常会利用这样的大好机会,在尽情偷青之余,与心仪的对象表白自己的爱慕之情。 就在十多年前的一个偷青之夜,我和一位女孩也在村口的一棵枣树下情投意合地牵手,月夜下也立下了懵懂的山盟海誓。如今,下地偷菜的已不再是枣树下牵手的我们,而是我们的下一代。古老的习俗,仍旧在每年的元宵之夜上演和传承。 相隔数十载,偷青永远藏在了儿时的记忆里。 喜事相连庆佳节 文/王国梁 每到国庆节,总能收到大红的请帖。就说去年吧,我就收到了两张请帖。一张是老刘发的,他儿子结婚摆宴;一张是同学会发的,纪念毕业20年。为什么那么多喜事都要安排在国庆节呢?除了因为是假期,还因为这一天更能激荡爱国情怀。 老刘的大名叫国庆,他儿子结婚,就选了国庆节当天。那天,按我们当地的习俗,作为公公婆婆要被打上花脸儿,也就是用墨汁或口红在脸上画上眼镜、胡子什么的。老刘的脸虽然被画花了,可也遮不住他一脸的兴奋和激动。 老刘代表男方家长祝福的时候,拿话筒的手一个劲儿抖,他激动说:“今天是国庆节,也是我儿子大喜的日子,全国13亿人都在庆贺呢。咱中国人都讲礼尚往来,他们必须得回礼,咋回呢?他们也表示了,结了婚,要好好干工作,干出一番事业来,将来为国家作贡献。” 红旗飘扬,鲜花遍布,造就了国庆喜的氛围。家连着国,国连着家,这一日结婚除了喜庆氛围浓,更能氤氲起家国同命运的情愫,喜上加喜,情上添情,能增强对家庭、为国家作贡献的责任感,就有更多人选择这一天举办婚礼。 同学聚会时,从二十年前毕业时的青春飞扬到如今各自的事业有成,都是我们谈论的话题。当年的班长组织这次聚会,酒会上大家轮流发言,班长做总结。酒醉人,情动人,班长的总结就很有些慷慨激昂了。他说:“今天是国庆节,我们又聚到一起。如今,我们每个人都靠着自己的努力,闯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我相信,以后的日子里,我们还会继续努力。我们取得的所有成就,都是建立在国家不断发展、繁荣富强的基础之上的。在这个举国欢庆的日子里,让我们共同举杯,为自己,为家人,为大家,为祖国,干杯!”大家一起欢呼着干杯。 在国庆节聚会,国家是个离不开的话题,交谈的过程,其实已变成一个加油的过程,一个凝聚精神力量的过程。 今年国庆节又到了,我又收到了几个请帖,我期待着。而且今年的国庆节与中秋节喜相逢,然而防疫还不能放松,国际形势也很严峻,我想,只要我们厚植家国情怀,砥砺奋进,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 每逢佳节倍思亲 淡然安神,聆听帘外如丝的细雨,沥沥有声,好似情愫缠绵不绝,偶又生起几多遐想,触痛了情怀,心思又被带向了千里之外。 心一点点潮湿起来,涌动的絮语,随风悠悠的吹过,任凭杂乱的情愫穿越文字。此般便好,闲暇时,音乐便是心灵的安抚师,抚摸着灵魂,带一些意境穿越,或许不懂乐理,却乐在其中流连忘返,一如雨后晴空,清爽干净,透明得连呼吸都是香雅的味道。 冷暖自知,花落,每瓣都是心情,偶有一角触痛了情怀,情怀处满是隐隐的思念。 清音未停,握一杯清茶,写自己,写久违的思念,触手可及的小幸福,小喜悦,且行且思,任浅浅的笑靥,住在红尘,挥袖间,缠在眉宇间的千番柔情,为尘世洗礼,飘逸在漫漫长夜里浅唱轻吟,婉婉不休。 各种各样的美味怎比得上那荠菜的清香?…… 浓情佳节淡幽思 文/一啸长歌 时光悠悠,岁月匆匆。一年的光阴不知不觉中又匆匆溜过,来年的春风正悄悄地走近。腊月二十八,天空中灰暗迷蒙,山川只是一片朦胧的青黛,轻轻飘舞的雪花,装点着我回家的路,我们全家回到了我的故乡——三峰,和母亲及赶回家的众姊妹各家一起团圆,欢度春节。 车在家中的坪里停下,母亲和二姐在喇叭声中,打开了温馨而惬意的家门,扑面而来的是久别的记忆,母盼儿归的期待。母亲拄着拐杖步履蹒跚地从房中走出(去年她老人家摔了一跤,断了腿骨,做完手术还在恢复中,我在医院陪护了近一个月),年近八旬的母亲早已满头白发,清瘦的脸上却依然精神矍铄,见到儿孙的欢喜之情溢于言表。尾箱中卸下我精心准备、丰富多样的年货,也卸下了我一年的企盼,一年的收获,更多则是一年的思念。那皑皑轻舞的雪花,好象也正在热情地欢迎我这归家的游子。 次日就是大年,今年是二十九过大年。天空也较昨天清朗了许多,雪下了一夜,地上白茫茫的一片,空气中雾气较重。远处新建的高层楼群,如海市蜃楼般地隐隐约约,只能看见楼群朦胧的倩影。整个上午,我都在厨房忙碌,准备年饭。经过我紧张而又精心的烹饪,煎炒焖炖蒸炸熘,手法不同,口味各异,琳琅满目,花样繁多的菜肴,摆了满满两桌。摆好祭品,上完香,嗑了头,烧过钱包包,点燃礼花鞭炮,全家两桌人就其乐融融地举杯畅饮,闲话家常。孙子辈的小孩子在房中快乐地欢跑,四代人一起在这年节的氛围中陶醉,美味佳肴中凝聚着喜悦祥和。吃菜喝酒,加之空调的作用,人人的脸上都是红光满面,一片喜气洋洋的氛围。不时中,传来阵阵礼花的爆裂声,鞭炮的炸响声,远近人家也正陆续开年饭过年了。这是故乡年的声音,年的味道。 中午多喝两了两杯,加之忙于年饭,人真是有点累,睡了一觉。等到睁开眼睛,天色已呈灰暗,已是下午五点。不觉一惊,我还没有去上坟“送亮”,再迟就看不见路了。赶忙起床,穿戴整齐。带上小灯笼、鞭炮,一个人急匆匆地朝坟山走去。 “送亮”是我们三峰的方言,指每年除夕之夜的傍晚,由家中男子到坟山去为自家的过世长辈,在坟上点上一盏灯,给在阴间的长者送去光明。不能让魂灵在凄风苦雨,暗淡无光中过年。过年要亮堂堂地过,也是表达对长者的祭奠。放一挂鞭炮,嗑三个头,叩三次首,作三个揖,口中念念有辞,致以节日的问候,以示缅怀之情。到了初一(春节),全家再来上坟拜年。过去,经济没有开放之前,是用煤油注入小瓶中,放一根灯芯点燃灯火,放在坟上,再罩以留有小孔隙透气的大玻璃瓶,以防风吹雨淋,使灯不灭,坟山中到处都是这样的小灯。现在经济发展了,这送亮的小灯笼也越做越精美,行成了一个小小的产业链。 天色渐渐地暗了下来,由于坟山的路不好走,我快速地赶到坟山。我家的祖坟,齐齐整整,光洁如新,没有半点杂草杂树,想必是我的二姐夫提前来坟茔修整过。我这个在外工作的人,真是没有时间回来修整坟茔,歉疚之意油然而生。给我的父亲和爷爷奶奶送上小灯笼,放过鞭炮,行过礼,才慢慢地走下坟山来。坟山中虽说不上灯火通明,却也是零零总总,灯笼不断。尽管天色已暗,鞭炮声却还是此起彼伏。莫道我来迟,更有迟来人。苍茫的暮色中,还有手提灯笼鞭炮,行色匆匆的“送亮”之人。碰上久未见面的同学、乡亲,我忙不迭地上前敬烟,问好。一句通用的问候就是“来送亮啊!”,尽管明知故问,象是废话,其中却饱含着浓浓的乡情。 走在下山的路上,路边还不时地现出些坟茔来。看到坟上的灯笼,丝毫没有恐惧之感,那一块块的墓碑,仿佛就是一个个曾经熟悉的长者,伫足于路边,在注视着我。山风吹过,草木摇动,那迎风招展的小灯笼,也象在向我打着招呼。 这使我想起《聊斋》中的书生,身无缚鸡之力,夜遇古茔,而敢借宿。甚或遇上狐仙,亦敢与之叙情。人啊,只要胸怀坦荡,心中无鬼,何惧魑魅魍魉前来作祟,就是身处坟茔又何惧之有。大抵怕鬼之人,都是因心存恐惧,多行不义才遇坟心慌。世上本没有鬼的,如果有的话,历史的更迭中不知有多少的冤魂屈鬼,战乱、灾难加上自然死亡至于今,可能鬼比人还多。而家乡的坟茔之地,在我看来有的只是亲切和熟悉的温馨。在外工作因年节而回乡的子弟,上坟山看望仙逝的长辈,这正是孝道的体现。古人讲究的治国齐家平天下,孝治天下,正是儒家的精髓之一。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试想一个不爱自己的父母,不敬自己祖辈的人,何以去爱别人,何以去爱自己的祖国。三峰古朴的民风中,至孝之情是最为重要的。如果有谁不孝敬父母,一旦传扬开来,本地就可谓无此人立足之地。 一路的思考,一路的感悟,走到家门之时,天已经暗黑下来。我连忙跑入厨房去准备晚餐的菜品。母亲跟进厨房,问我去了那里。我高兴地说,去坟上送亮了呗,明天全家再去坟上拜年。看着母亲满意的笑容,我知道她老人家开心着呢。 |
随便看 |
|
江南网提供散文、诗歌、句子、短句、文案、好句、好文作文等写作素材,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语言文字免费学习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