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上帝粒子”与一个科学家的眼界和胸怀 |
释义 | 彼得。希格斯是英国物理学家,今年83岁,1964年,他从自己执教的爱丁堡大学发出一篇论文,运用数学理论猜想宇宙间存在一种“难以捉摸”的粒子,这一理论可以解释大爆炸后有序宇宙是如何形成的。但他的这论文被日内瓦欧洲原子核研究组织编辑出版的物理学刊物退稿。 不久前,日内瓦欧洲原子核研究中心实验室的物理学家,宣布发现了一种新粒子,很像希格斯半个世纪前设想的一种玻色子,并将该粒子命名为“希格斯玻色子”。 已83岁高龄的希格斯听这个消息,非常惊讶,喜极而泣,想不到自己活着的时候看这一天。 “玻色子”是一种亚原子粒,长期以来被视为填补物理学上称为“标准模型”的最后一个主要空白,上世纪70年代提出的这一理论在最初级水平上描述了宇宙运行的规律。据说这种粒子与力场相关,力场吸住了大爆炸后四处横飞的碎片残骸,然后将其变成恒星和行星。 48年前,当希格斯提出这一猜想时,被欧洲原子核研究组织编辑出版刊物斥为“与物理学毫不相干”。霍金等科学家也认为这是一种不存在的赌注。 希格斯说,他不擅长做实验,但他从不怀疑自己提出的一种强大的亚原子粒子的存在。不管来自哪方面的压力,他坚持不懈,专攻理论,应用数学造就了科学探索宇宙认识的最前沿。欧洲原子核研究组织和美国费米实验室研究中心,利用粒子对撞机制造微型爆炸,终于发现了“科学幻想之门”----玻色子的存在。 面对荣誉,希格斯表现出异常的平静和谦逊。他说:“我48年前的构想不是很具体”,在记者招待会上,他甚至拒绝深谈自己的感受,他说:“这一天属于欧洲原子核研究组织和在此工作的人们”。他不同意用“希格斯。玻色子”来命名,而是建议用“H玻色子”。对世人冠以“上帝粒子”称谓,他明确表示自己是没有宗教信仰,只忠诚于真理和科学,对科学之善恶有坚定的看法。 希格斯非常安静地在实验机构观看了实验过程,对过去发生的种种经历没有嗤之以鼻,没有梗梗于怀,没有心怀积怨。他说:“对我个人来说,就是验证我48年前的猜想,而且证明是正确的,不管怎么说都是非常令人满意”。 出于保险和留有余地,欧洲原子核研究组织称,在他们有时间深入研究之前,未确认发现的粒子就是希斯格粒子。为此,希斯格认为,自己提出的粒子是一种论,至于是单一的还是多种中的一种,他并不介意。他说,你可以把它当作科学幻想,但这种幻想对我来说早就存在。如果今后几个月欧洲原子核研究组织的大型强子对撞机对新发现玻色粒子的研究“与预想的任何一种希格斯玻色粒子的特性不符”,那将“非常令人吃惊”。 一个几近宇宙重大发现的科学家,在猜想即将成为现实时,如此执着和率真,如此坦诚和谦逊,把科学当当作一种精神,他身上所散发出的人格力量,不能不让人感到震撼。 悬挂在爱丁堡大学的一幅以希格斯和他的玻色粒子为题材的巨幅油画上,希格斯用他睿知的眼光和神情告诉我们,什么是科学精神和科学家应有眼界和胸怀。 上一篇
下一篇
更多生活随笔>> |
随便看 |
|
江南网提供散文、诗歌、句子、短句、文案、好句、好文作文等写作素材,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语言文字免费学习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