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父爱散文 |
释义 | 父爱散文(精选20篇) 无言父爱也深沉 文/谭秋华 小时候,听到父亲的声音看到父亲的身影,就偷偷躲起来。 印象中的父亲,从来没爱过我也不喜欢我,总是一脸严肃爱发火。 记得有一次,父亲竟然牵着邻居家女孩的手来我家。我一脸不悦地看着他把苹果罐头打开,递给邻居家女孩。父亲答应过我——只要这次考个好成绩,罐头就是我的专属和奖励。我偷偷瞅着苹果一块一块地减少,心里越来越多的气流在集聚。这罐头,是我学习的动力和前提,自从父亲许下诺言,为了提高考试成绩,我每天都在认真学习,盼星星盼月亮盼到考试,谁想到考试成绩就快下发的前一天,罐头却进了别人嘴里。听着邻家女孩笑声,我忍不住把头埋在书本里,眼里满含委屈的泪滴。 后来参加工作,热爱读书的我在《齐鲁晚报》发表处女作。当我兴高采烈地把散发墨香的报纸递到父亲眼前,父亲头也不抬,摆摆手拒绝,留下一句“看不清”,懒得看我一眼,就出门找同事打牌去了。父亲的举动,使我的情绪由喜悦化为失落,那一刻,我深深感觉——父亲的确不爱我! 再后来,成家有了孩子,明白抚养孩子的不易,我对父亲看法态度有所改变。产假期限快到,就在我打算请保姆的时候,父亲做出一个决定:让***帮着你照顾孩子,有我和***在,孩子你不用操心,安心工作!听了父亲的话,我有点惊诧,心里暖暖的。难道太阳从西边出来了?父亲竟然主动让母亲照顾孩子? 和母亲说悄悄话,母亲一下笑了:“傻孩子,哪有父亲不爱自己的孩子?苹果罐头给邻居家的女孩吃,是因为她被爸爸训哭了,你父亲看着可怜;你发第一篇短文,你父亲怕你骄傲自满不再进取,故意没说表扬你的话,却偷偷把发表你文章的报纸看了又看至今收藏;让我看孩子,是在你孩子生下不久就计划好的,只是不让告诉你,给你个惊喜。你父亲知道你婆婆家种大棚蔬菜,孩子没有合适的人照顾,你上班也不会心安!” 听了母亲的话,我终于明白:这么多年,父亲一直在默默关心我,他不善用言辞,感情却都表现在行动里,无言父爱也深沉。 读你,父亲 文/大江 父亲、父爱,是一本厚重的书,值得我们珍读一辈子,不知可否能读懂读透! 烽火年代,父亲为了国家的安宁,奔赴万里沙场,抛头颅洒热血,赴汤蹈火,在所不辞,为历史写下了浓浓的一笔。 和平年代,父亲是国家建设的主力军!在各条阵线、各个重要岗位都可看到父亲忙碌的身影。 在工作当中,父亲是好男儿大丈夫,坚拔挺立!在平凡的岗位上,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但却有责任重于泰山。 在生活当中,父亲是家庭的脊梁、靠山。肩负万钧重担,背挡千层风浪…… 父爱如山,父伟如岸! 世界上第一个父亲节,1910年在美国诞生。华盛顿一位叫布鲁斯·多德的夫人和她的5个弟弟早年丧母,由慈爱的父亲一手养大。1909年,她措辞恳切呼吁建立父亲节,得到了政府的批准。从此,每年6月的第3个星期天,就是父亲节。这个节日后来得到了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的认同。 关于父亲、父爱,还有很多很多的赞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画家达·芬奇说,父爱可以牺牲自己的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世界软件巨头比尔·盖茨说,没有父亲的悉心教导,就没有他今天的成就。孟子说,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香港著名作家梁凤仪说,恐惧时,父爱是一块踏脚的石;黑暗时,父爱是一盏照明的灯;枯竭时,父爱是一湾生命之水;努力时,父爱是精神上的支柱;成功时,父爱又是鼓励与警钟。一位诗人说,朦胧时,父亲是一座大山,坐在他肩头,总能看的很远、很远;懂事时,父亲是一棵倔强的弯松,这才发现,自己的份量是这样重、这样重;而现在,父亲啊,你是一首深沉的诗,儿子默默的读,泪轻轻的流。诗人还说,田中的埂是优美的五线谱,随风飘舞的五谷是跳荡的音符,九曲绵延的山路是这天地之弦,是父亲们轻盈的步划将它拨动,弹出的竟是生活的绝唱。 有人说,父爱是一缕阳光,让你的心灵即使在寒冬,也能感到温暖如春。有人说,父爱是一泓清泉,让您的情感即使蒙上岁月的风尘,依然纯洁明净。有人说,父亲的爱是深沉的,它像一杯浓茶,开始是苦的,细细品味却有缕缕的清香。还有人说,父亲的爱像一面湖泊,女儿任何的不适都会惊起一片涟漪…… 是父亲的爱,陪我们走过孤独,走过失败,走向成功! 然而,父亲又是孤独的。世界上最孤独的是父亲。有一位企业家说,他经常半夜醒来哭。有人在微信写道:在这个世界上,最难读懂的人便是父亲,他教育你勤俭节约,内心却舍不得你受委屈;他责怪了你做错了事,内心却不忍心你被打骂;他老不夸你有多棒,心里却骄傲得内伤;他死不肯让你早恋,心里却希望你最终得个好人家。 在这个世界上,最爱你的人便是父亲:有谁甘心给你骑马马,有谁宁可替你挡刀叉,有谁愿意为你在外折煞,有谁不怕老了你离开他?在这个世界上,最孤独的人便是父亲,经历最多风雨的是父亲,得到最少传颂的也是父亲。 你可曾记得《北国之春》的歌词:“家兄酷似老父亲,一对沉默寡言人,可曾闲来愁沽酒,偶尔相对饮几盅……” 你可曾记得公益宣传片的片段:患了老年痴呆症的父亲,在大庭广众之下用餐,竟然“偷”了一个饺子放在口袋里,说是要拿回去给儿子吃! 有谁能了解父亲内心的压力、孤独、责任? 父亲,确是一本很厚重、很有内涵的书,是我们做子女的一辈子也读不完的!是值得我们去珍惜、去感恩、去报答的!在以后的日子里,你是否想像当初他拉着你的小手那样,搀着他的大手,陪他一路走走、停停…… 一年一度的父亲节就要来临,父亲的形象总在眼前,而揣在我们胸膛中的那片孝子的心,应坦荡地摆出来,献给伟大的父亲! 父爱深几许 文/魏涛 辞了老师的工作,我想到城市去闯闯后,我发现父亲变了,变得絮絮叨叨,变得让我一时间难以接受。 将要进城的那天,父亲边给我收拾行李边数落我:“你让我给你操心到啥时候,对象没有,工作辞了,你干成过啥事情?别人家儿子比你还小,孩子都会跑了。以前人家给你介绍对象,你当个老师,还好给你说媒。现在呢?到城里胡闯呢?!” 我越听越烦:“人是讲感情的,媳妇慢慢找,你着急啥?总不能到大街上随便拉个女的就结婚吧。事业还没成,着急成啥家呢?”“放你娘的屁!”父亲生气了,“你非要把我气死不成!”“那你有什么成就?有啥资格说我!”我脑子一热,说了犯浑的话。 父亲愣在那里半晌说不出话来,低头苦笑:“唉!翅膀硬了,会龇牙了。我没本事,不配给你当爸,你爱咋咋,我不管了……”说完就走进里屋。我也怄气,索性躺在床上不出来。 过了很久,母亲回来得知情况后,劝我:“老大不小了还跟你爸怄气呢,赶紧起来。你爸不送你我送你,再不走就没车了。”我就是不起床,说:“不去了,我没啥本事,跑城里丢啥人!”僵持了很久。父亲推门进来说:“你长大了,我也说不过你,你爸没啥本事,也没资格教育你。你到外面去闯吧,没人管你。”父亲说完又进了里屋,“砰”的一声关了房门。 从来没见过父亲这样,看来这次我真的伤他心了。没什么好说的,父亲已下了“逐客令”,我只好灰溜溜地上路了。 来到车站才发现错过了进城的汽车,等了好久都没有车。母亲劝我:“要不先回,明天再走?”我执意要等,母亲一直陪我等车。很快天已全黑了。 幸好邻村张伯的儿子去城里办事开车经过车站可捎上我。当车灯一打开,我看见前面不远处的路边停着我家的那辆电动车,一旁的父亲独自蹲在墙根下抽着闷烟,我心里有说不出的滋味。 来到城里安顿好住处,我整理自己的衣物,发现大包小包的行李里面应有尽有,除了日常生活用品外,还多了4条内裤、5双袜子、1条皮带以及好些年不穿的旧棉衣、旧棉裤……我苦笑:“老爸在哪里找的这些‘老古董’呀,难不成还真想把我扫地出门?” 转眼进城两个多月了,我进入一家杂志社做编辑,周末还做家教。秋收时节,我给父亲打电话,得知母亲已外出打工,他自己收完了地里的庄稼。听到我找到工作后,他高兴地问长问短,并嘱咐我:“找个工作不容易,你从小喜欢写作就好好干,好好发挥你的才能。你不用操心家里,在外把自己照顾好。棉裤里有一千块钱,是我包进去给你救急的,出门花钱的地方多,省着用;人活着不容易,不要站着这山看那山高,哪一行都不容易……你自己的路你自己走,要脚踏实地。不说了,电话费贵!” 父亲说话时我不断地示意赞同,等我想开口时却只能听见电话里“嘟嘟”的断线声。此时,我的泪禁不住流了下来。 六月畅想 文/邹嵩 六月,是一首热情奔放的歌。夏,是大自然以她特别的匠心,精心勾勒出的一幅瑰丽画卷。走进去,你定会为她那恣意狂放的热情所迷醉。夏,让梯田绿意丛生,让山谷体现繁盛,让山村的蝉鸣吟唱出最具诗意的田园之歌。夏,美丽充实,婉约多彩;夏,热情奔放,光芒万丈。夏,是人生中最灿烂、最年轻的生命旅程。温风沥雨的夏日是抒怀不尽的诗歌,蛙鼓虫鸣的夏夜是恒古不变的旋律。 六月,是一首天真烂漫的歌。如果把人生比作一条项链,那么童年则是一颗最璀璨的明珠;如果把生命比作一棵大树,那么童年则是一片最美丽的绿叶;如果把记忆比作一片大海,那么童年则是一朵最动人的浪花。童年是抒情的,因为童年的思想最纯真;童年是奔放的,因为童年的心灵最自由。童年,是人生中最快乐最动听的乐章;童年,是记忆里最丰富最绚烂的色彩;童年,是生命中最纯朴最本真的品质。童年是生命的起点,也是心灵的起点,正是这一起点,支撑起整个人生。 六月,是一首绵长悠远的歌。一部《离骚》穿起千秋万代,润湿了华夏儿女的深情厚重。《诗魂》溅起顶天的浪花,《离骚》托举着沉雷般的《天问》,唇间咀嚼出艾草的芬芳。《九章》的豪放,《天问》的求索,《九歌》的光芒,一篇篇不朽的壮丽诗篇,似一道道闪电,光耀在历史的天空,写意着历史的经典。长恨当歌,唱不尽离别的愁绪;滔滔江水,淘不尽感伤的泪花。千百年来,沧海已变桑田,只是那一层层包裹的粽叶,一根根缠绕的丝线,一艘艘待发的龙舟,依然延续至今。“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那穿越时空的追忆犹如一幅画卷,亘古不变地演绎着永恒的经典。在每个艾叶飘香的端午,我们都会以一颗虔诚的心来怀想过去,祈愿美好。 六月,是一首装满梦想的歌。又一年热情似火的六月,又一度庄重严肃的高考。夹杂着几分信心与紧张,携负着几多期许与渴望,饱受寒窗的学子们,已走进高考的殿堂,把十二载的拼搏,用笔尖铧耕出命运的种子。高考,满载着沉甸甸的等待,交织着憧憬与忐忑。憧憬中蕴含着美丽的期盼和绾结,忐忑中积聚着揭晓的不安和渴望。等待是一种未知的付出,其结果无人可知,只有时间能给出答案。不管结果怎样,人生必定因经历高考而增添几分厚重的质感。真诚地祝愿莘莘学子,在尚不干涸的梦中,发酵一次生命的蜕变,取走春天写下的答卷,思考夏天过虑的诗行,放飞信心,拥抱梦想。 六月,是一首恩情浩荡的歌。亲情是人间永恒的主题,父爱是人类不灭的记忆。父爱是一首歌,伴我们走过人生的四季;父爱是一杯茶,让我们学会了品味生活,获得做人的真谛;父爱是一部字典,教我们认识了正直和无私。父爱如山,绵延几万年,横亘几千里,源远流长,川流不息。那宽广的胸膛,是孩子安全的避风港;;那强劲的脊梁,支撑起家庭的希望。没有语言,甚至无须形式,父爱,只默默生成,慢慢积淀,静静流淌。 六月的歌,在新时代大潮奔涌的浪峰上唱响,颂扬着自信与豪放,并以生命的光彩昭示勤劳的神圣伟大和汗水的晶莹闪亮! 父爱如北斗 文/张婷 挂断电话我躺在床上,望着头顶上的天花板发呆。外面下着雨,雨水打在窗台上“滴答滴答”地响。有雨的夜晚总是让人莫名的感触,伴着雨滴洒落,有种理不清的思绪萦绕在心头。 爸爸每天给我打个电话,每次只是简单的几句“吃了没”、“累不累”、“身体好吗”、便匆匆挂断了。习惯了每天接到爸爸的电话,却从没想过主动打给他。我们每天贪婪的享受父母的关爱,却从没有想过要去感恩。这一刻,心里太多的感受只有自己能懂,有一份感动会温柔的横亘在心中。 那一年,我10岁。那是在一个炎热的下午,七月的骄阳晒得人心发慌。我拿着刚刚发的成绩单走在回家的路上,我走得很慢,真希望那条路永远没有终点。最终还是回到了家里,吃饭时爸妈问起了成绩单,我不吱声,只是小心翼翼地递了过去。妈妈非常开心的夸奖我:“99分啦,不错啊。”一旁的爸爸看了看我没有做声,仿佛已经察觉到了什么。我扒完了饭早早地上了床,却一夜无眠。虽然爸爸没有说什么,但是我知道心细的他肯定看出了我的小动作,他只是用宽容和理解保护着我,不让年幼的我留下难堪的记忆。 那一年,我14岁。为了一点小事,我和爸爸第一次有了争吵,两个人都吵得面红耳赤谁也不让谁,我倔强地跑出家门,第一次,我离家出走了……一个人在大街上晃,看着街上一张张陌生的面孔,我害怕得哭了。不知过了多久,天色已渐渐黑了,街上的人群渐渐散去,只有一盏路灯孤独的立在树旁,昏暗的灯光洒在身上,映射出我孤独的影子,摆夜摊的小贩吆喝着招览顾客,冷不丁的会看我几眼,在他的眼睛里我读懂了什么叫可怜。突然,耳畔传来熟悉而亲切的声音:“冷吧,赶紧回家吧。”抬头却撞见父亲那焦急而疲倦的眼神,额头上的汗水顺着脸颊往下淌。看着父亲我内疚不已,殊不知我的任性害得父亲走了多少街巷,流下了多少汗水。 那一年,我22岁。我参加了湖北省的首届政法干警考试。为了更好的学习,我报了笔试培训班,一个人在武汉学习,每天起早贪黑,除了看书还是看书。但是,辛苦的不止是我一个人,陪同我的还有电话那边的父亲,怕我睡过头赶不上早班车,父亲的电话总会在6点钟准时响起。一个月的奔波没有白费,我终于以笔试第一名闯进了面试,爸爸第一时间打电话祝贺我,同时也让我继续努力,没到最后的胜利绝不能掉以轻心。面试的几天是最难熬的,因为走到了这一刻谁也不想输在最后。紧张的考试让我格外的烦躁,父亲放弃周末的休息来武汉陪我。我经常莫名其妙的发小脾气,父亲也是从不计较,反而还加倍的关心我,现在想起来真是惭愧不已。正是因为有父亲的陪伴,我才顺利收获胜利的果实。 忆往惜,一路上我跟随父亲的脚印向前,他为我披荆斩棘,用他那宽广的胸怀保护着我,让我在快乐中成长。 母亲给我血肉,使我成长;父亲给我骨骼,使我站立。在人生漫长的道路上,父爱如北斗,即使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里,也能为我照亮前行的路;父爱如一株茉莉花,即便没有沁人心扉的芳香,但却永远让我感到清新。父爱像白酒,辛辣而热烈,让我醉在其中;像咖啡,苦涩而又醇香,容易让我为之振奋;像茶,平淡而亲切,让我自然清新;像篝火,给我温暖让我感动,催我奋进。 父爱母爱的无私 文/情,何以堪 直以来我都想为父亲母亲写些文字。可每次提起笔才发现自己的文字竟是如此的苍白与无力。 每次我们给自己或朋友过生日时,都是大把大把的花钱。可我们却没有想到,那些所谓的生日热闹却是我们爸妈的血汗钱啊!!我们又有多少人记得自己的父母的生日呢?纵然是记得,你又何从给他们过过呢?可我们在学校干了些什么?谈恋爱,打架整天泡吧,去超市狠很的购物…… 写到这里我有在心里把自己狠很的BS了上万次!身为人子,在求学的道路上我们做了些什么啊!!每当给家人打电话时,他们总是千叮万嘱的说:"孩子在外面要吃好点。身体要紧,家里就算再没钱,也不会让你饿着动着。你要长身体,我和妈妈都是大人,没关系的"此时此刻你又是怎么样的感受呢? 我们全都欠他们的债,是无止期的债,可爸妈不需要我们为他们付出什么,他们只懂焚香拜神为子女们祈福,只懂得举起电话问长问短,只懂得准备好吃的等待我们回家 .试问今生是不是欠下了他们的情呢?这一场情债你我都无法去偿还,我们只能用心去感悟。 守望 文/朱淑因 汉字真是博大精深,仅用“父爱如山”这句成语,就隆隆地推出了父亲的重量。仅用“父爱如伞”这四个字,便生动地概括出了父荫的质量。可是,在女孩的生命历程中,这把最结实的伞,这座最可靠的山,还未及女孩懂事时,便溘然长逝了。 失去父荫的女孩,便成了一颗长在路边的小草,不但低矮,而且无助……对父爱的羡慕与渴望,也就在女孩的心头疯长——就像一棵独木成林的大榕树,其浓密的枝叶,覆盖了她从女孩到女人的全部脚步。 在女孩的忆念中,父亲只留下几个较记得住的时空片断,一如当下的蒙太奇电影艺术。其中,最开心的就是给父亲送饭。 父亲在一家名为“小上海”的饭店上班。因家里家外事务纷繁,母亲偶尔会分派女孩给忙碌的父亲送午饭。这任务对一个5岁左右的孩子来说,显得十分辛苦。因为给父亲送饭的工具,是一个搪瓷的、饭菜分装的高高的立式圆形盒,盛满饭菜后约有500余克重。女孩儿人小个子矮,每次在大约七八百米的长途中,都必须保持耸肩抬臂的姿势,否则,饭盒就会和地面碰撞。 近一个小时的路程,女孩频繁地左手换右手,右手换左手,还不时地将饭盒放在地上休息。就这样,双手还是被饭盒提手压出了一道紫红的印痕,且原本热腾腾的饭菜也变成了冷饮。尽管如此,每次一听到有送饭任务时,女孩都显得十分兴奋。因为,只要一听见女孩甜甜的叫声,在饭店里忙碌的父亲,就会赶紧抽空接过女孩手中的饭盒,擦去女孩脸上的汗珠,尔后,便很快地转身离去。再来时,父亲手中便会有一碗香喷喷的“盖浇饭”或一块热气腾腾的红枣发糕,犒劳女孩的小嘴巴。有一回,父亲还让女孩在毗邻饭店的影院看了场电影。至今,女孩不仅记得那部影片的名字叫《马兰花》,更记得女主角小兰姑娘用她美丽善良的心灵,赢得了小动物们纯真的友谊并收获了甜美的爱情。这完美的结果,在女孩的心中是父荫的象征,并长成了女孩此生做人的经纬。 可是,当年女孩那小小的脑瓜,从不明白,也不曾想过,父亲何以从来不用饭店爽口的美食,却偏要吃女孩送来的冷菜糙饭?直到父亲去世时,女孩才从吊唁父亲的同仁口中得知,父亲负责餐厅管理时,为杜绝“靠山吃山”这个不成文的行规,他以身作则,从不在饭店用餐,甚至连女孩偶尔给他送饭时消费的款项,父亲都再三谢绝同仁们给予的免费好意,坚持自己付帐且分厘不差。 身高1.78米的父亲,海拔高度是南方同时代青年人中的翘楚,再加上有些拳脚功夫,浑身上下时时透着勃勃英气,可是在女孩的记忆中,她家与邻里之间却从无纠葛。只是有一个夏日的傍晚,父亲抱着女孩坐在邻居门前的石凳上乘凉,发生了一件意外的小事。 那晚,清凉的晚风嬉闹着赶着绛红色的云朵,带着河水的湿润和岸柳的清香,在高天和地面的屋檐角及人们的衣裙边穿行。女孩一边用手不停地拨开被风吹乱遮住视线的头发,一边好奇地盯着父亲那张有梭有角的嘴巴,想知道那里面究竟有多少色彩斑斓的故事。从小到大,旁人都说女孩长得和父亲一模一样,女孩想,父亲可能在自己的脸上找到了他童年的影子,抑或是女孩当时的模样太傻,因为女孩看见,父亲浓黑眉毛下的那双大眼睛,不仅炯炯有神,还盛满了深深的笑意。这场景,是女孩对父亲的回忆中最最温暖的一抹。 突然,一阵刺耳的叫骂声,打破了这和夏夜一样安宁美妙的天伦之乐。不知何故,邻家小姑娘蛮妹冲着女孩的大姐不停地谩骂,起初,这只是让女孩在父亲的童话里感觉到一个短暂的停顿,尔后,父亲仍然不紧不慢地给女孩说故事,只是不时用眼光抑制着愤懑的大姐。可随着那叫骂声无休止的一阵高过一阵,父亲便轻轻地把女孩放在地上,随即一把将大姐拉到身前,迅速用一块手绢将她的头发捆起来后,说了声“去!”。记得只一会,蛮妹便被大姐打得大哭着逃跑了,大姐像一个得胜的将军一样,骄傲地回到父亲身边。父亲又抱起女孩,继续着那些水晶般透明美丽的故事。此刻,坐在父亲腿上的女孩,感觉自己就像坐在一座无比安全美丽的绿岛中央,幸福得像一只在茂林中快乐飞翔的小鸟。 这个仲夏的夜晚啊,不久,便浓墨重彩地融进了女孩思念父亲的长河里,汇入女孩每次受委屈的泪流中。 父亲走后的首个仲夏夜,女孩像过去一样,面向夜空,躺在露天的行军床上。不过,此刻的她,不是像有父荫时那样,兴致勃勃地去数满天的星斗,而是神情落寞地眺望着遥远的星空,伤感地回味着父亲在世时的味道。可是,无垠的夜空回应女孩的不再是一个深蓝色的天幕,而是一个黑漆漆的灭顶大锅,阴沉沉地向女孩扣下来,女孩惊悚得立即闭上眼睛,半晌也不敢睁开。但这恐怖的影像不仅没因女孩阖眼而消失,反而倍加清晰地在眼前凸显。惊出一身冷汗的女孩,这才清醒地意识到,没有父荫的女孩,她的生命天空中会衍生出三个阴森森的黑洞:一个来自天体,一个来自世俗,最幽深可怕的,还是来自女孩内心深处的这一个。 曾记得有一位哲人说过:“每一位失去父爱的女孩,将带着永不愈合的伤口终其一生”。 打那以后,女孩便不再是夜空中快乐的追星族,她成天混迹于路边寒风中颤栗的、蔫头搭脑的野草似的孩子中,刻骨铭心地感受着灰头垢脸的草民们那无人倾听、也无人搭理的凄凉和悲苦。 上小学时,班上有一位温文尔雅且擅长跳新疆舞的同学,与女孩十分要好。有一次,女孩在她家做作业,看见了她那儒雅又慈祥的父亲,这位父亲一边双手爱抚着扑上来撒娇的女儿,一边关切地询问其学习和饮食状况。女孩感觉,这位父亲的到来,瞬间让有些阴暗狭窄的楼梯间,变得明亮又宽敞起来。可是,接踵而至的却是令女孩更揪心的、渴望父爱的辛酸,女孩只得仓促地收起作业,逃也似地离开了同学的家门。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女孩苦苦地期盼着,有父可依,有山可靠。这无望的守望,遮天蔽日地阴郁了女孩的生活,也注定了进入婚恋的她,收到的很可能会是一朵嗜血的毒玫瑰。 当女孩艰难地从一场让她遍体鳞伤的婚姻中走出来时,她终于领悟到这位哲人关于“每一位失去父爱的女孩,她们人生真正的悲剧是从青春期发育开始的,其恋爱婚姻多是不幸”的内涵——因为失去父爱的女孩,其潜意识中会不知不觉地把对父爱的渴望,寄予在配偶身上。这错了位的爱的希冀,太痴,也太沉,不但常人难以背负,而且更是迷惑了女孩的心智,因而即便绚丽一时,也终难完美一生。或许,这就是每一位失去父爱的女孩的——宿命。 如今,饱经沧桑的女孩,仍痴心不改。只不过,她守望的高度已降低为:有一天,能让她当面亲口叫一声父亲,能再看到一双——充满父爱的眼睛。 父爱如雪 文/辽河心源 在我心里,雪是温暖的,纯洁无瑕,平凡而伟大。 已过了小寒节气,才迟迟迎来一场像样的雪。有几次虽飘了些雪花,刚好铺白街面,可到次日阳光再现,那美丽的倩影却斑斑驳驳,直至荡然无存。少雪的冬天,总不免让人感觉单调乏味。洁白的雪浪只能于记忆的长空中翻腾,再次回想起来,温暖中竟然伴着些许惆怅。 暮色中,父亲匆匆地向校园走来。头戴深蓝色旧式棉帽,身着一套深蓝色的粗布衣服,那是父亲唯一讲究的服装了,平时舍不得穿,只有外出或在比较正式的场合,才舍得换上。通常,父亲只穿那件褪了色的旧蓝布衣,身上总散发着熟悉的柴油气息,那是父亲独特的味道。父亲短暂的一生,凭着自学来的熟练技术,曾无偿为村里的乡亲父老修理了无数次的农用四轮车。 父亲走进校园,恭敬地轻声打听他孩子的下落。还未等对方回答,站在他身后的我便兴奋地告诉他,我在这儿呢——随着心中一阵喜悦的暖流,我突然从那梦境中醒来,睁开眼,方恍然彻悟,心里满是失落和酸楚。 我一时懵懂,不知道究竟缘何做了这样的梦!便努力于脑际中思忖,回忆起父亲曾经给予我的点点滴滴。我似乎清楚了,父亲是来替我送炉柴了。而我此时此刻,正值少年,置身于温馨的校园,坐在温暖如春的教室里,读书学习。 那时,农村还没有暖气和空调,无论简陋的家中土房里,还是陈旧砖瓦结构的教室中,冬季唯一的取暖工具便是火炉。那时我们还没见过煤炭,烧炉子都需用其它炉柴,于是班主任就安排全班同学,十麻袋或二十塑料袋地从家里带来。 农村常用的炉柴,无外乎就是脱粒后的苞米瓤,即玉米芯。当年的苞米瓤大都潮湿,点起火来不愿着,不好烧;唯有围在葵花秆儿栈子里的陈年苞米瓤,干燥得彻底,才可做为上好的炉柴。小学时,我家距学校一里多地,有自行车的学生可以一天一塑料袋地将干苞米瓤带到学校,经过几周时间也就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任务。可对于像我那样没自行车的学生来讲,每天就只能步行去上学。小小年纪扛袋苞米瓤,走过那段不长不短的路也是不可能的,便只能心急火燎地指望父亲用车一趟将炉柴拉来。 在同学们看来,老师的话如同圣旨,大家生活学习在同一个班集体里,提交取暖用的炉柴,本就是理所当然的事。从进入寒冷的冬季,火炉搭砌好的那天起,班主任就要求每名学生带足一定数量的炉柴。这也便成了我们每个人的心事,估摸着怎样准备炉柴,又如何将炉柴从家搬运到学校教室。倘若看到有些同学先我将炉柴如数带到学校,我心里便油然生起羡慕和自卑来,盼着自己的任务能够尽早完成,免得老师督促。 父亲为了让我及时完成任务,不顾寒冷刺骨,到户外将干苞米瓤灌满一个个麻袋或塑料袋,用麻绳系紧。有时还掺进些小木块儿,那是比苞米瓤更优质的炉柴,既易燃又耐烧,父亲宁愿自家舍不得用。袋子灌满后,父亲就会选个晴朗的天气,用车将炉柴运到学校。 往往是在一个无风无雪的冬日里,教室内炉火正快活地呼呼燃烧。老师站在讲台上绘声绘色地讲课,同学们聚精会神地听讲。忽而,外面有人轻轻地敲了敲门,同学们的目光不约而同地调转过去——当我看到是父亲时,心里的暖流便瞬间涌起;晓得父亲定是给我送炉柴来了,还不免有些满足和得意。于是,同学们不用老师发号施令,便争抢着奔出教室,仨一伙俩一串,帮忙将马车上的苞米瓤一袋袋地抬进屋内,整齐地排放在教室后边的一角。待我读初中的时候,生活水平有了提高,但从家到校的距离也远了许多,上学时偶尔会用自行车后座驮去一袋炉柴;但大多时候,还是要靠父亲开四轮车一次性送齐,不仅完成班主任规定的任务量,往往父亲还要额外多带去几袋。 当我脑海中不禁回想起冬季父亲用车去学校替我送炉柴的往事时,便觉得我做此梦的由来了,而那记忆中父亲熟悉而平凡的身影,也便历历如在眼前。 还记得父亲最后一次进校园,是我在外地求学不久,也是个少雪的冬天。午休时,有同学说有人找我,我便急匆匆奔出教学楼。见是父亲,我既惊又喜。父亲,仍同往常一样,话语不多,但我仍能体会到父亲极其关切的眼神。看了我的寝室,干净整洁,温暖舒适,父亲放心地点点头。我带父亲进了校门外的小吃店,两笼屉热气腾腾的猪肉馅包子,父亲竟吃了一大部分。或许是父亲觉得剩下的几个包子扔掉可惜,但我确信父亲冒着严寒,一路奔波而至,定是累极了、饿透了。从我家到县城,须起大早坐两小时的汽车,从县城到学校,五六百里的行程,坐火车,中途还要转站。对于独自很少出远门的父亲来讲,无疑是种考验。那漫长的旅途颠簸,心急、节俭的父亲定是水米未进。 从小吃店出来,父亲便从怀里掏出热乎乎的小布包塞给我,并嘱咐了几句,转身坐上收费比较便宜的人力三轮车,奔往火车站了。短暂的相逢,对于我似乎像一场梦。手里紧紧地攥着父亲给我送来的那小包钱,我心里五味杂陈,失落而又愧疚。可想而知,父亲回到车站,要买票,要坐在嘈杂的候车室里焦急地等车,要再次经历漫长旅途的颠簸劳顿。数年以后,听母亲讲,正值家境窘困、青黄不接之时,父亲为了我应急的学杂费,寝食难安,求亲靠友,东挪西借,才得以凑齐,且为来看我,才风尘仆仆、不辞辛劳地把钱送到我手中。 是的,今冬少雪,那厚厚的雪迹已被岁月里的温情融化、蒸发。感恩跨越时空的奇妙梦境,让我再次重温那浓浓的父爱,如雪般纯洁无瑕;感恩在又一个新年钟声即将敲响的时刻,让我再次深深地感受到冬季的那份亲情,如雪般温暖! 父爱 要问世界上最无私、最伟大的是什么?我想:那就是爱吧!爱也分很多种,鼓励的爱,温暖的爱,酸楚的爱,无私的爱。我认为:严厉也是一种爱。 父亲与我的感情非常深,从小时候开始,我就受到父亲无微不至的爱护和娇宠,他默默给我的爱有时比细心的母亲还要多。他从未打过我,就是我闯了祸,他先看的是我伤了没有,然后心平气和地叫我多加小心,我的儿时充满了温馨和快乐。 还记得六年级的时候,课务繁重,再加上我做事情不够利落,往往要到十点多才能完成作业。父亲常常责备我不抓紧时间学习,而我早已习惯了这个学习速度,所以对父亲的责备充耳不闻。有一次因为时间太晚,我竟在写作业时不知不觉地睡着了。父亲走到我房间,强行叫醒我,并批评道:“早就跟你说过这样是不行的,你老是不听!”说罢,父亲竟给了我一个耳光,气冲冲地走出我的房间,把门一摔。好大的声音!我立即关了灯,躺在床上。心里感到莫大的委屈:我的父亲竟然打我,我有错吗?我只不过想完成作业,就是我再怎么拖拉,也不至于打我吧。一想到这些,我的眼泪就像断了线的珠子,哗哗地落下来。我恨透父亲了,甚至有点敌视他。 第二天,我发现书桌上有一张字条,字条上写着:“孩子,我不是存心要打你的,只是恨铁不成钢。看着别人家的孩子做完作业还有时间复习,而你做完作业都已经十点多了,你每天这样学,身体怎么受得了。爸爸多希望你抓紧时间学习,不要虚度光阴。——爱你的父亲。”我看到那张纸条上分明有拭去的泪痕。看了字条,我将字条端端正正地贴在墙上,时刻鞭策和激励自己,同时也暗下决心:爸爸,您看着吧,儿子一定努力学习,绝不辜负您对我的爱。 严厉也是一种爱,这是属于父亲特有的爱。 另一种父爱 文/何佳敏 天空划过一道闪电,像是窗户上的一道裂痕,墨色的天空愈发低沉,一场暴风雨即将到来了。 我坐在教室里,手托着头,忧愁地望着窗外的天空。“怎么回去啊?但愿我回到家后再下雨吧。” “爸爸大概会来接我的吧,他一定知道我没带雨伞。”我勉强自我安慰道。 雨点随着清脆的下课铃从云层中纷纷落下,越跳越多,整个地面都被打得泛起了白泡,像开了一地的白莲,如鞭炮炸开发出噼里啪啦的响声。霎时间,地面上的雨滴已经汇成了江河,如同搓成的无数条麻绳,一股股地向远处流去。 “哎呀,怎么走呀?”楼道里塞满了人,充斥着各种抱怨声。我在那里呆呆地站着,目光凝重地注视着雨幕,等待着爸爸能撑着伞出现在我面前。 十分钟过去了,人都走了一半,雨势却丝毫不减。爸爸今天是怎么了,居然现在还不出现…… 我实在等不下去了,我看了一眼雨帘,冲了出去,心中怀着对大雨的厌恨,当然了还有对爸爸的厌恨。不就是一场雨吗?我就不信我还回不了家。 可是,我渐渐发现我错了,跟我作对的不仅是雨,还有风。狂风挟着豆大的雨像子弹一般地打击我身上的每一寸皮肤。身上顿时就被清透了。这样也好,那就畅快地淋一回吧!身处在暴雨中的我就像掉进了大海中,鞋早已失去了作用,我艰难地在汹涌澎湃的漩涡中挣扎。 终于到家了。看到正在沙发上悠闲地看报的爸爸,我的怒气到了极点。刚准备发泄,爸爸就抢先开口说:“怎么,怪我没去接你?你这不是自己回来了吗?何必我去呢!”我刚想插话,爸爸又抢先说:“雨能下一辈子吗?我又能接你一辈子吗?大自然的风雨我能帮你阻挡,可生活的风雨却要你自己承担呀!”说完,爸爸拍拍我的肩膀,进了厨房。 想着爸爸的话,渐渐地,怒气没有了,转而是自己冒着风和雨跑回家的成就感。 窗外,又一道闪电划过,照亮了天空。在这一次暴风雨中,我感受到了另一种父爱。 深沉的父爱 文/田矣涵 一个星期五的傍晚,爸爸回到家,看见我躺在沙发上闭着眼睛,便过来询问我:“怎么了?困了还是?”我抬起沉重的眼皮,瞅了瞅爸爸,无力道:“不知道,反正昏昏沉沉的,想睡觉。”爸爸走过来把手放在我的额头上。“你额头好烫,会不会发烧了?”我没听错吧,爸爸的声音好像有点焦急?我胳肢窝夹着体温计,而爸爸坐在我身边。“呀,真发烧了!”爸爸拿出体温计看了看说。看着爸爸担心的表情,我心里暖暖的,向爸爸吐了吐舌头,说:“没什么啦,不就是发烧了么?没什么的,我平时也经常发烧啊,只是你那时不在而已。吃点药就好了嘛。”没想到我无心的一句话让爸爸的脸沉了下来。爸爸低着头说:“对不起,女儿,爸爸平时陪你的时间很少,你……你不会怪爸爸吧?”我咧嘴笑了笑,装作没事道:“没事啊,爸爸我不怪你,我都习惯了。”其实我是很想要爸爸陪我,可是我不能这么自私,爸爸也有他的工作,我应该学会理解他,想到这里我也低下了头。 到八点多的时候,我又量了一次体温。的确,体温降了点。爸爸看起来心情很好,想要削苹果给我吃,我摆摆手道:“没胃口,不想吃。”爸爸看了看我,“吃点吧,吃水果对身体有好处。”我又摇摇头。爸爸拿着几种不同种类的水果进了厨房。我看着电视,被吸引住了。不一会儿厨房里传来一阵碗的碰撞声和水的叮咚声,我心里十分疑惑,爸爸到底要干什么?我猫着腰走到厨房门口,但是被爸爸高大的身影挡住了,我看不见爸爸在干什么。“唉。”我叹了口气,回到沙发上继续看电视。但是我已经很高兴了,因为我和爸爸的关系已经比以前好太多太多了。 差不多过了一刻钟,爸爸从厨房走了出来,手里端着一个盘子,我好奇地把目光从爸爸身上转移到那个盘子上,是水果拼盘!“好漂亮哦。”我赞叹着,爸爸竟然能做得这么漂亮,“看起来好有食欲哦。”爸爸溺爱地看着我,目光柔和,把盘子放在桌子上,慈爱地说:“有食欲就吃吧。”我看着爸爸,明白了,眼泪差点不争气地掉下来。爸爸原来是因为我的一句“没胃口”去做了这个看起来很有食欲的水果拼盘啊。我调皮地眨了眨眼睛,插起一块桃子肉,“爸爸,给你吃。”爸爸接过去很给面子地故意吃得很开心,我给了他一个大大的笑容,又插起了一块苹果肉,“那么我也不客气咯!”我狠狠地咬了一口,眼角有一抹不明显的晶莹泪花。“爸爸,我也爱你。”我小声地说。我看到爸爸一愣,沧桑的脸庞上浮现出了浓浓的笑意。我知道,爸爸一定听见了,我看着爸爸笑了笑。屋子里,散发着让人沉醉的浓浓温馨。 父爱如山 文/孟宪华 情不自禁地想起父亲,忆起父爱的点点滴滴,泪水滑下,往事仿佛就在眼前浮现。 有一年秋末,我带着一岁多的女儿回老家探亲。走时,二姐和父亲去车站送我,因为离开车还有一段时间,父亲提议我们去爬山,二姐嫌累说什么也不愿爬。我由于常年不在父亲身边,很少能陪父亲做点什么,便丢下女儿给二姐随父亲去了。 其实,我们老家哪有“山”,所谓的“山”只不过是黄河滩边的高土坡。记得小时候,我经常让父亲拉我去爬“山”,因为站在上面可以看到很远的地方。 宛如儿时一样,父亲依旧牵着我的手向“山”顶爬去。然而,我却再也找不到儿时那种愉悦。快到山顶时,父亲忽然笑着对我说:“我拉不了你了,我先上去了。”我怕六十多岁的父亲失足摔下来没有答应,父亲却快速越到我前面,然后回过头来对我说:“你该拉我了。”可是没等我去拉父亲,父亲却已爬到了“山”顶。 下得“山”来,在桥旁边有位下肢残疾的男青年在刻章,我看到后就刻了一枚。父亲叹道:“真是身残志坚啊!” 想到自己眼下的生活,我随口便说,自己当初要是嫁个这样的丈夫就好了,就不必饱尝分离之苦,也省得一人带孩子受苦受累。 “没出息的东西,你才吃过几天苦,难道你就不能自食其力!要知道谁也是靠不住的!”从来没有骂过我的父亲对我吼叫起来。吓得我转身就走。 如今,父亲离开我整整二十年了,忆起父亲不觉泪水滚滚而下,他的音容笑貌仿佛就在眼前。父亲的骂,让我永远记住了做人要自立自强,只有这样才不会被生活所抛弃。事实上,嫁个日夜厮守的丈夫并不难,难的是如何找到自己生存的价值,发挥自己的才干。至于那次爬“山”,我想也是父亲的预谋和暗示了。 现在,父亲再也不能拉着我的手去爬“山”,但他的爱,却如山一般博大厚重,永远温暖着我,并指引着我前进的方向。 父爱无边 文/张蕊 我的父亲,他沉默寡言,就如他给予给我的爱一样——默默无闻,我感受着世间最深沉的爱,为此,我很幸福。因为:“沧海有岸,父爱无边。” 我的父亲已在外打拼了20多年,也许家是他渴望回归的,那他回家,也是我所期待的。也因为常年在外,父亲缺席了我的童年,童年的时光要不是妈妈就是每次放学回家守在门口的小狗。甚至读到现在,他都没给我开过一次家长会,因为这样,我们之间的交流很少,我挺遗憾的。可父亲的爱,却很沉。父亲是名工程师,工地很苦,可这个苦,他吃了20年,因为他要撑这个家。母亲的腰因早年落下了病根,所以家里的经济来源,是父亲一个人。所以他给予我的爱,是物质上辛辛苦苦的支持。 父亲的爱,从不掩盖。生活在一个重男轻女的家族里,从姐姐和我的出生,奶奶对我们姐妹俩是很讨厌的,甚至常常和妈妈作对,可父亲从来没有嫌弃和抱怨过,而是一心一意的扶持着我和姐姐的学业。 记得那时14岁,我在上初二,那一年,姐姐要考大学。那时父亲的工资并不高,还要在外租房住,一个月剩下的钱也不多。八月,姐姐收到了大学的录取通知书。父亲很开心,姐姐的顺利开学,耗费了一笔不小的数目,人的运气总是在你低落的时候更低落。父亲所在的工地出了点问题,然后就回家了。也因为我升入了初三,要的书费比往常多了,所以交书费时我迟迟没有告诉父亲,等到班上只有四五个同学没交,老师再三嘱咐,没有交的同学尽快把钱交上。回家和父亲说了,父亲说我怎么这么没骨气。说着,便要去扛小麦卖了给我交学费,父亲径直走向院子里的粮仓,他弯腰扛起一袋五十多斤的小麦,我急忙说:“爸,我帮你吧!”可父亲严肃地说:“回屋去,外面热。”我只好乖乖地回到屋里,能做的只是为他准备一杯水,一块毛巾。父亲搬完小麦回来,已累得满头大汗,我心疼地把水抬给他。 回到学校,我觉得拿在手上的书是沉甸甸的,它承载着父亲的希望,父亲的汗水。我在那时,深深地感受到了父亲爱的深沉,他的肩膀,是我们所要依靠的。 现在,父亲依旧很忙,一月回三次家都很奢侈,他的努力,他的辛苦,是为了我有一个幸福的生活。父亲的爱如山一般稳重。 父亲身上的担子一边挑着家庭,一边挑着工作,我相信很多父亲都是把爱表达到行动上,并不溢于言表,这才是我成长路上最宝贵的财富。人的一生会有结点,可父爱无边。 爱如珍珠 文/王李瀛 岁月如歌,平淡松散却又华丽紧凑,如果我们能够偶尔放慢奔跑的脚步,去仔细观察体会,就会发现成长路上一直有一些美好的感情和事物陪伴着我们。像是阳光下的风信子碎屑那样温暖柔软,会带上花瓣的脉络,融进心里,成为心室壁上精美的花纹。 那是静谧的仲夏傍晚,我和爸爸兴冲冲地拆着一箱葡萄。闻着沁人心脾的果香,我很想知道它们是不是我想的那样,又大又圆,点缀着翠绿欲滴的嫩叶。 可是打开箱子后,我大失所望。因为时间放得久了,许多葡萄已经坏掉,紫色的汁液流到箱底。或许是因为不指望吃到葡萄,我没有去给在厨房中忙碌着摘捡的父亲帮忙,一个人坐在沙发上,脑中充满着杂乱的思绪。 直到墙壁上投射出另一个身影,我回过头,看见爸爸端着一碗葡萄,盛在沾着水珠的青瓷碗中,再诱人不过。“吃吧,没有全坏,有些可好得很呢,我都吃过了。”他把碗放在我面前转身出了门。 轻握一颗葡萄,剥开皮放在嘴中,我感受着葡萄丝丝缕缕的香甜弥漫在我的舌尖,像蜂蜜,像糖浆,美妙的滋味让我的味蕾仿佛在跳舞…… 拿着仅剩下两颗葡萄的青瓷碗,我走进厨房洗手。一开灯,却看见打开的箱子里放着一串串坏掉的葡萄,有一串的位置空出来,就是我方才享用的美味。 爸爸并没有吃,他全给了我。 望着碗中的葡萄,我想我明白了它们为何那样好看,因为它们像极了珍珠。没有钻石璀璨,没有水晶耀眼,但当你用久了才会发现,钻石太坚硬,水晶又易碎,只有温润的珍珠,才能美好如初。就像这份父爱,过境的风,枯荣的草,都不能使它磨灭,他会一直伴随着我成长。 这份父爱,像珍珠一样缄默不语,但珍贵始终如一。 这份父爱,像夏夜巨大的星空,覆盖着大地,却温柔得无声无息。 父爱 文/朱蓉蓉 父爱是躲在云层里偷看我们的阳光,让我们在寒冷的冬天也感到温暖如春。 父亲不经常在家,在外地打工赚钱,养家糊口却毫无怨言;当我们做事将要放弃时,他总是在家门口抽着烟,让我们感到的是坚强;当我们犯错误时,父亲狠心地给我两巴掌而又默默不语;当我遇到困难时,父亲会在旁边鼓励我…… 一次晚自习后,老师布置让我们写一篇关于父爱的作文。我回家后,翻遍了我的全部作文也翻不到一点线索,在旁边看着我写作文的父亲也急了,他带着手电筒给我借书去了。他把书借回来,我随便翻看了一眼,就把书扔在地上发火道:“这本书不符合题目要求。”于是父亲又出去了。我和妈妈在家等了很长时间,父亲才回来,我刚想发火,可是我看见父亲的腿在流血。妈妈问道:“你怎么啦?”父亲回答:“我没有事,刚才去隔壁村借书,不小心被狗咬了,所以回来晚了。” 我留下了感动的泪水,这不就是我一直寻找的父爱吗?其实,在我们身边有很多种爱,有母爱、朋友之间的爱……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就一定能发现很多的爱。 舌尖上的父爱 文/赵伟善 “我的老父亲,我最疼爱的人,人间的甘甜有十分,您只尝了三分……”每当听到《父亲》这首歌,便不由得勾起我对父亲的怀念,记忆的闸门也会随之打开,恍如昨日。 父亲是1987年夏天过世的,享年76岁,算起来他离开我已经有二十八年之久了,每当想起他老人家,特别是上世纪六十年代“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的岁月,我便从心底泛起阵阵酸楚。我家当初共六口人,父母和我兄妹四人,大哥抗美援朝去前线当了兵,二哥在城里读书,不常回家,姐姐为了不给家里增困难、添“累赘”,不到二十岁便早早地嫁了人。1952年,母亲在42岁时生了我,1960年左右我也才刚刚七八岁的光景。在那段艰苦的岁月里,大部分的时间里只有幼小的我和父母在一起共同生活。1960年初,公社里要成立一支绿化专业队,具体工作便是沿着过村的京沪铁路部分路段两侧植树绿化。父亲想,自己去干活,一则待遇较优厚,大队每天给记10个工分,二则可以吃上饱饭,省下家里的“口粮”,还可以留给孩子们。于是,他四处托人说情,进了公社绿化专业队。但后来他才发现,队里每人每天只有半斤粮食的定量,每天的主食无非就是玉米面掺上野菜蒸制的“菜龙”;他们伙房熬的玉米粥,稀得竟不挂碗,且每人仅一碗。就在那样饥寒交迫的状况下,父亲始终惦记着我,每当伙房上屉蒸全面窝头、红薯等所谓“改善生活”时,父亲总舍不得吃,揣在怀里,藏在苇席下,放在隐蔽处,寻着机会便带回家,省给我吃。有时省下的窝头、红薯等不能及时带回家,一放好几天,都变了质、长了毛,父亲也舍不得吃,带回家,像变魔术般地拿将出来,使我“眼前一亮”……吃着父亲带回来的“奢侈品”是那样的香甜和幸福,我想,那是因为里面包裹着浓浓父爱的缘故吧! 父亲的“口粮”省下给了我,他自己又是怎么度日的呢?此后我才得知,他在上班劳作时,总是寻采和积攒一些野菜、树叶等充饥。因为长期忍饥挨饿和营养不良,父亲四肢瘦骨嶙峋,肚子却像吹起来的气球,透过肚皮依稀可以看到五脏六腑,身体严重浮肿,变了形、走了样儿,走起路来摇摇晃晃。即便如此,为了全家、为了让幼小的我能够吃上好吃的,他依然每天坚持担水植树,没有旷过一次工、请过一天假。有一次,父亲由于腹中疼痛难忍,竟然在工地上昏厥了,经乡里的医生诊断,说是因为长年吃野菜和不卫生的食物,肚子里长满了蛔虫,父亲吃了药后,竟从体内排出数十条蛔虫。 父亲走了,我舌尖上再也体味不到父爱的香甜和温度了;父亲没有走,泪眼蒙眬中,我似乎还看见他正循着乡间的田地与河沟,仔仔细细地为我去寻那雨后的嫩芽、唱歌的知了和欢快的鱼虾。 读懂父爱 文/陈俞伶 在我的印象中,父亲是一个不苟言笑又十分严厉的人。他是一座威严耸立的大山,也是一本永远参不透,读不懂的书。 小时候,当我蹒跚学步之时,却总是跌到。而父亲只是在一旁看着,并不作声,也不许任何人搀我起来。摔得鼻青脸肿的我只能在一次次的哭喊与疼痛中爬起来,继续跌跌撞撞地向前走…… 长大后,当遇到一道道难题时,我急得抓耳挠腮,想要求助于父亲,得到的也只有拒绝与批评。无奈之下,我只能自己绞尽脑汁,拼命思索。每当我参加一次次比赛,请求他与我一同前往,为我加油助阵时,他总是冷冷地说:“自己的事自己做主,我没时间。” 对比其他女孩,看到她们在父亲的怀抱里撒娇,我的心中总会泛起一阵苦涩。我曾一度怀疑:“我是他的亲生女儿吗?为什么他对我如此冷漠?” 终于,一切的不满,一切的委屈在我与父亲的争吵中爆发出来,我不顾一切地朝他大吼道:“从小到大,您帮过我吗?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您又付出过什么吗?别的孩子都是父亲心中的宝,而我呢?”父亲没说什么,而是转身走开了。我和他之间拉开了冷战,持久的沉默使昔日温暖的家变得格外冰冷。 终于有一天,父亲打破了沉默,与我进行了长谈。原来父亲不是不爱我,而是希望我更勇敢、更坚强。父亲的爱是一种更深沉、更隐秘的爱。“孩子,爸爸不是不爱你。我所做的一切只是希望你知道:所有人都只能帮你一时,没有人可以帮你一世!”细细咀嚼父亲的话,回顾成长中的种种自己克服的困难,我的不满已一点点烟消云散。 现在,父亲的背渐渐驼了,岁月在他脸上也留下了痕迹。我也渐渐读懂了父爱:父亲的爱不是行动上的付出,而是对我内心品质的馈赠! 一个小布包 文/张少英 我在大同县四中上高中时,也是家里境遇最差的几年。姐姐和大哥相继结婚成家在外居住,二哥在宣化参军,家中仅剩下父亲和爷爷。爷爷长年卧病在床,父亲既要干农活,还要做饭和侍奉爷爷。家里有四十多亩地,他一人种不过来,路远的田地只能荒芜了。因为父亲为了照料爷爷,离家近点能经常放下地里的农活,赶回家扶爷爷起身坐坐或倒水热饭。 自从我上高中后,家里的支出也增加了,每月学校要九块钱伙食费和三十多斤粮票,当时家里收入主要靠卖粮食。粮票要在县里指定的粮站用玉米兑换,每次兑粮票时,父亲都要起个大早,装好头天就挑出来的玉米,赶着驴车到七里地外的粮站去排队等候。我通常留在家中照顾爷爷。在粮站,父亲一个人搬运粮食袋、过秤测水分,还要照看驴子等,粮站对玉米的质量又十分挑剔,每次总会刁难一阵,兑换下来损失不小。每次兑粮票,父亲会忙乎整整一上午,常常连午饭也不能吃。上学的钱主要靠卖玉米和绿豆等杂粮,平时遇到没钱时,父亲会背些小米去县城沿街叫卖,父亲又不会骑自行车,每次都是背着叫卖,十分辛苦。 父亲常对我说,我家祖上是书香门第,指望我能学有所成,只要我愿意读书,那怕是砸锅卖铁、沿街乞讨,也要供我读成书。父亲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我读书的生活中,他从来没有过吝啬。倒是我不好意思,每次学校收费时,向父亲要钱都难以张口。 记得有一次学校收伙食费,那是个周日下午,平时我会早早就返校了。那天正逢父亲生病,他半躺在炕上休息。我知道家中没有钱,不好意思向父亲说,父亲见我比平时走得晚了,就主动问我是不是要钱。我说:“学校让交本月的十四元伙食费,咱家没有钱要不下周再交吧。”父亲没有做声,双手撑起身子慢慢挪到炕边,披了件外套下了地,趿拉着鞋,边走边咳嗽,蹒跚到窑房后墙的一组大箱柜前,从身上摸出一串钥匙,轻轻打开柜锁,掀开柜盖,弯着身子,一手支着柜盖,一手伸进柜里寻找。看着父亲长年劳作已弓起的后背,我一阵心酸,忙说:“您找啥?我来找吧。”他答道“你找不到”,又往柜子里探了探身子,终于在柜子底放的被子缝里摸出了一个卷着的红布小包。他边咳嗽边放好柜盖,两手将红布包一层层展开,直到红布展到尽头,我看到了一卷十元的钞票。父亲笑呵呵地说,“别急,我早就准备好了。”轻轻展开钞票卷,从中拿出十五元钱来,一边递给我一边说:“这儿我一直包着一百块钱,爹是专门为你上学准备的,不到紧急关头我不会拿出来。不够一百块时,我会及时补上。”我呆呆地望着父亲的脸,眼泪早已夺眶而出,竟忘了伸手去拿钱。这一刻,我才发现父亲又苍老了许多,脸上的皱纹更多了、更深了,还零星增加了数块斑点,头发几乎全白了,胡子花白凌乱,一双布满老茧的手上,还有几道裂口。我一下扑进父亲怀里,哭着说:“爹,让您受苦了。”忙把父亲搀扶到炕上。我真没有想到,父亲的心思这么细致,他把我上学的花费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来完成,并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我想起了着名作家梁凤仪说过“恐惧时,父爱是一块踏脚的石;黑暗时,父爱是一盏照明的灯;枯竭时,父爱是一湾生命之水;努力时,父爱是精神上的支柱;成功时,父爱又是鼓励与警钟。”我的父亲何尝不是如此?他是我永远的精神支柱。回想父亲一生,历尽艰辛苦难。他七岁开始干农活,十岁家庭困难辍学,半生苦种勤耕,食不裹腹,衣不蔽体,饱受生活艰难和家庭成份批判之苦。我母亲因病去世时,父亲年仅四十五岁,我大哥十八岁,我才五岁,父亲一人抚养四个儿女,既当爹又当妈,既忙里又忙外,夙兴夜寐,含辛茹苦,省吃俭用,终于把我们培养成人。因生活所迫我哥哥姐姐没有读成书,父亲全指望着我有所成就。 可是现在生活好了,父亲却永远离开了我们。“无父何怙?无母何恃?”对父亲而言,他给予我的太多太多,我回报他的却万不及一,“子欲养而亲不待”,现今只能牢记父亲的嘱咐“好好做人,踏实做事,有能力要为更多的人做贡献。”父爱如山,父亲是我心中的永恒。无情的风吹皱了父亲的脸,但没有吹散他对我的爱;冷酷的雨打弯了父亲的腰,但没有打湿他疼我的心;他如大山般无言的爱,永远支撑着我的勇气,这份跨越了时空的大爱,将永烙在我心中! 父爱如山 文/兰琪英 谈到父爱,人们会不由自主地想起朱自清先生的传世散文《背影》,正是从朱先生那神来之笔中,我读懂了父爱的点点滴滴。 那一年冬月,为给从海外回镇江探亲的侄女洗尘,家人相约在饭店聚聚,电话都催了好几次,老爸老妈才姗姗来迟。看老爸摇摇晃晃,步履维艰,以为天寒,老人行动迟缓,没放在心上。饭后,挽着父亲走在大街上,因平时匆匆,也没细细观察父亲,当阳光照在他苍老的脸上,蜡黄蜡黄的,这才感觉不对,嘱咐他去医院检查检查。几天过去了,他仍然没有去医院。打电话催他,他总怕麻烦我们,都是今天推明天,还要推到下个星期。星期六我休息,强行送他去了医院。医生一句“贫血貌”吓住了我,医生让老爸老妈先到外面等着,一脸严肃地跟我说,应该是消化道出血,不过像这么大的年纪,也不排除肿瘤的可能性。我的心一下子降到冰点,泪水夺眶而出。父亲就像一棵顶天立地的大树,可不能就此倒下呀! 父亲住院了,温暖的病房没能融化我跌到冰点的心,一幕幕往事冲开思绪的闸门浮现在我的眼前…… 父亲长期一个人在上海工作,记忆中的父亲只有春节才能回来。每次他手捧着我们满是100分的成绩单和奖状,内敛寡言的他止不住脸上露出喜色,奖励我们五彩缤纷的糖果和可爱的动物饼干。长大后我上山下乡去了农场,进了场办厂。每次出差到上海,父亲总是喜气洋洋地在食堂又买肉又买鱼。食堂的师傅笑着说:今天有客人来啦,不吃老青菜啦!在饭桌上,父亲把荤菜都夹给我,还说他天天都有得吃(父亲当时只拿几十元工资,要养一大家子人,他非常节俭,平时基本不沾荤腥,下饭都是一碗老青菜)。这次我一下子大快朵颐解了馋,父亲却又要勒紧裤腰带了,现在想来好生愧疚。农场文化生活单调,在沪期间,父亲到处打听,查询电影消息,让我一天跑几家电影院看电影,饱尝文化大餐。每次临走时,父亲又东找西寻千方百计弄来户券、工业券,买来当时奇缺的绿宝香皂、中华牙膏等紧俏生活用品(当时生活用品都凭券供应),并找来纸箱用绳子细细绑好给我带回。 后来我结婚时,正逢拨乱反正,百废待兴,物资非常匮乏,为了准备喜糖,我又来上海找父亲了。他当指挥员,指导我们跑了多家副食品商店,买到了又漂亮又经济实惠的糖果…… 那一年父亲住院,经过医生的精心治疗,他得以康复。 岁月如梭,不经意间,父亲老了,直至去年永远离开了我们。案头留下的是他的最爱:报纸、字典、放大镜、纸和笔…… 往事历历,父爱如山。 口袋里的父爱 文/李静 母亲去世了,留下什么都不会做的父亲。她想把父亲接到自己家,可父亲不想麻烦她,拒绝了,她就和哥哥轮流照顾父亲的生活。 一天,她去看父亲,陪父亲吃完饭她才离开。可刚发动汽车手机就响了,是父亲打来的,问她什么时候来看自己。她说不是刚刚来过吗,父亲恍然大悟,忙说看我这记性,真是老糊涂了。她哭笑不得,但心里又掠过一抹凄凉,她发觉父亲真的是老了。 父亲的记性越来越差,还经常迷路。有一次,她接到哥哥的电话,说父亲不见了。她急匆匆开车去寻找,刚开出没多远,竟然在路口看到了父亲。父亲说想去看她,可找不到她的家。她的心里酸酸的,马上把父亲带回了家。 送父亲回家时,父亲塞给她几百元钱。父亲以前经常背着母亲给她钱,那会儿她刚生完孩子,经济情况不是很好,父亲总是把背着母亲攒的钱拿出来贴补她。现在条件好了,她不再要父亲的钱了,可父亲还是会给她钱。她就把父亲给的钱存起来,再找个借口还给父亲。 那天,她要去看父亲,还没出发就接到电话,没想到这一次见到父亲竟是在派出所里。父亲去买她最爱吃的点心,又迷路了,是出租车司机报的警。她和哥哥商量,带父亲做了体检,没想到父亲竟然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症。 哥哥出差了,她怕自己照顾不过来,为了避免父亲再次“离家出走”,她索性把父亲接到自己家,请了护工照看着。起初,父亲的情况时好时坏,好的时候她去上班,父亲会告诉她小心开车,坏的时候父亲根本不知道她是谁。后来发病的时候越来越多,父亲的行为也变得越来越古怪,如果每月帮他领了工资没有及时交给他,他就会大喊大叫。 那天,她的车限号,她打车去上班,该付钱时发现钱包忘带了。她下意识地翻口袋,其实她口袋里是从来不放钱的。她只是想碰碰运气,没想到竟从里面摸到了100元钱。 付了车费,她开始琢磨自己是什么时候把钱放进口袋的。想了几种可能,又都被她否定了。她突然想是不是儿子干的,拿了自己或丈夫的钱,匆忙中错放进了她的口袋。想到这儿,她倒吸了一口凉气。回到家,她板起脸质问儿子,儿子矢口否认,她打算等丈夫回来让他和儿子认真谈一次。 晚上,儿子去洗手间,还没到门口就返了回来,拉着她往外走。站在卧室门口,她看到进门处的衣帽架前有父亲的身影。她悄悄凑过去,还没张口,就看到父亲将100元钱放进她外套的口袋里,还自言自语地说:“放好,别让***知道……”父亲佝偻的身影在她眼前逐渐变得模糊。那一刻她才知道,纵使父亲不再记得她是谁,但父亲对她的爱却从未停止。 |
随便看 |
|
江南网提供散文、诗歌、句子、短句、文案、好句、好文作文等写作素材,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语言文字免费学习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