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词语:

 

词语 国讳
释义

国讳(guó huì)

发音:guó huì

基本含义:指国家禁忌的事物或言论。

详细解释:国讳是指在古代中国,对于某些事物或言论有着特殊禁忌的现象。这些禁忌可能是因为它们与国家利益、皇权、社会道德等有关。违反国讳的行为通常会被视为对国家尊严和权威的挑战,可能会受到严厉的制裁。

使用场景:国讳的使用场景主要出现在古代中国的皇宫、朝廷以及与政治权力相关的场合,如官员之间的对话、文人的作品等。在现代社会,国讳的概念已经不再普遍存在,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仍然可能存在一些敏感的话题或行为受到限制。

故事起源:国讳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封建社会。在当时,国家权威和皇权被视为至高无上的存在,任何对此的挑战都是不可容忍的。因此,国讳的概念逐渐形成,成为了一种社会规范。

成语结构:国讳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国”表示国家,“讳”表示禁忌。两个字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有着特殊含义的词语。

例句:

1. 在古代中国,对于皇帝的名字,是一个严格的国讳。

2. 在现代社会,言论自由是一种重要的价值观,但一些话题仍然被视为国讳。

记忆技巧:记忆国讳这个词语可以通过联想来帮助。可以想象国家的权威和尊严被人们视为至高无上的存在,任何触犯国家利益的事物都是禁忌的。通过将国家权威和禁忌联系在一起,可以更容易记住这个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延伸学习:了解更多关于中国古代社会的禁忌和文化规范,可以深入研究古代中国的礼仪、文化和历史背景。这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国讳的概念和它在中国社会中的重要性。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我们要尊重老师,不可以说对老师不尊重的话,因为这是国讳。

2. 初中生:在中国古代,对于皇帝的名字是一个严格的国讳,不能随便提及。

3. 高中生:言论自由是一种重要的价值观,但一些敏感的话题仍然被视为国讳,需要谨慎对待。

随便看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3-2024 Jnbb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2/7 4:2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