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儆动 |
释义 | 成语(Idiom):儆动(jǐn dòng) 发音(Pronunciation):jǐn dòng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警惕、戒备,形容人或事物处于高度警觉的状态。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儆动是由“儆”和“动”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儆”意为警惕、戒备,“动”意为行动、活动。合在一起,表示人或事物处于高度警觉的状态,随时准备行动应对突发情况。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或团体在面临危险、挑战或突发情况时保持高度警觉、随时做好准备。也可用于形容人的思想、行动积极向上、富有活力。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儆动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三国志·吴书·吕蒙传》中。故事讲述了吕蒙作战时,他的部下鲁肃建议他采取儆动的策略,以应对敌人的突发袭击。吕蒙接受了这个建议,并最终成功击败了敌人。由此形成了“儆动”这个成语。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成语“儆动”的结构是形容词+动词的形式。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们必须时刻保持儆动,才能抓住机会。 2. 老师告诫学生们要时刻儆动,不要放松警惕。 3. 领导的儆动精神激励着团队成员们积极行动。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将成语“儆动”与“警钟”联系起来,警钟会发出警告声,提醒人们保持警惕、儆动的状态。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儆动相关的成语,如“儆惧”、“儆戒”等,以扩大对于警惕、戒备的理解。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我每天上学都要儆动着,不让任何危险靠近。 2. 初中生:考试前,我会儆动起来,认真复习,以确保取得好成绩。 3. 高中生:在社会竞争激烈的时代,我们要时刻保持儆动,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 4. 大学生:大学生活中充满了各种机遇和挑战,我们需要保持儆动的心态,积极面对一切。 5. 成人:在工作中,我们要时刻保持儆动,不断学习和适应新的变化。 |
随便看 |
|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