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九参 |
释义 | 基本解释(1).一月朝参九次。 宋 宋敏求 《春明退朝录》卷中:“文官隔假三日以上,并以横行参假,其武班每月先配九参六参。” 成语(Idiom):九参(jiǔ cān) 发音(Pronunciation):jiǔ cān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形容人的品德高尚,道德修养深厚。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九参是一个由“九”和“参”组成的成语,其中“九”代表了九种美德,包括仁、义、礼、智、信、忠、孝、悌、廉,而“参”则表示参照、参考。九参形容一个人具备了这九种美德,品德高尚,道德修养深厚。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九参常用于表扬一个人的品德高尚,道德修养深厚。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具备了仁爱、正直、谦虚、聪明等美德,是一个值得尊敬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九参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中,其中记录了齐国的大夫颜渊的事迹。颜渊是孔子的学生,他一直以来都以品德高尚而著称。有一次,颜渊的学生问他如何才能做到品德高尚,颜渊回答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就是九参的来源。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九参的结构是“九”和“参”两个字组成。其中“九”代表九种美德,而“参”表示参照、参考。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一直以来都以九参而著称,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2. 她的品德高尚,道德修养深厚,真是九参之人。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将九参的九种美德记忆起来,可以使用“仁、义、礼、智、信、忠、孝、悌、廉”这九个词语的首字母组成一个词组,例如“人有智信忠孝悌良”,这样可以帮助记忆九参的含义。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和道德伦理有兴趣,可以学习更多关于孔子和他的学说,以及其他类似的成语,如“四德”、“五常”等。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6-12岁):他是一个九参的人,总是乐于助人。 2. 初中生(13-15岁):我的老师是一个九参之人,他教我们不仅关注学习成绩,还注重培养我们的品德。 3. 高中生(16-18岁):我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九参之人,努力培养自己的品德和修养。 4. 大学生及以上:九参是我们应该追求的目标,它代表了高尚的品德和道德修养。 |
随便看 |
|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