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词语:

 

词语 口诛笔伐
释义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kǒu zhū bǐ fá ㄎㄡˇ ㄓㄨ ㄅㄧˇ ㄈㄚˊ

口诛笔伐(口誅筆伐) 


口诛笔伐 kǒuzhū-bǐfá

[condemn both in speeches and in writings] 口头谴责,笔端讨伐

他捐廉弃耻,向权门把富贵贪求,全不知口诛笔伐是诗人句。陇上墦间识者羞。——· 汪廷讷《三祝记》

词语解释

kǒu zhū bǐ fá ㄎㄡˇ ㄓㄨ ㄅㄧˇ ㄈㄚˊ

口诛笔伐(口誅筆伐) 


用言语或文字宣布、声讨敌对者的罪行。也用于谴责坏人坏事。 明 汪廷讷 《三祝记·同谪》:“他捐廉弃耻,向权门富贵贪求,全不知口诛笔伐是诗人句,陇上墦间识者羞。” 巴金 《军长的心》:“你们作家用笔写,我们用子弹、用手雷、用大炮写。你口诛笔伐,我们夺取山头。”

成语词典已有该词条:口诛笔伐

成语(Idiom):口诛笔伐

发音(Pronunciation):kǒu zhū bǐ fá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口头上严厉批评,文字上严厉攻击。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口诛笔伐是指通过言辞或文字对人或事物进行严厉的批评和攻击。口诛指的是口头上的谴责和指责,笔伐指的是以文字进行严厉的攻击和批评。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对人或事物进行口头和文字上的猛烈抨击,意味着对其进行严厉的批判和指责。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口诛笔伐常常用于描述对某人或某事进行尖锐的批评和攻击,常见于社交媒体、新闻评论、辩论等场合。它可以用来形容对不公正行为、错误观点、不当行为等进行严厉的谴责和批评。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记·孔子世家》记载了一个关于孔子的故事,成语“口诛笔伐”就源于这个故事。相传,孔子曾经被一位名叫曾参的学生口头上严厉批评,但孔子对此并没有生气,而是对曾参的批评进行了文字上的严厉攻击。这个故事成为了“口诛笔伐”这个成语的来源。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口诛笔伐是一个由三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口”表示口头上的批评, “诛”表示严厉的指责和谴责, “笔”表示文字上的攻击和批评。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演讲中对那位政治家进行了口诛笔伐。

2. 网友们纷纷对这篇文章进行了口诛笔伐。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将“口诛笔伐”与对手进行严厉批评和攻击的形象联系起来。可以想象自己站在舞台上,用口头和文字的方式对对手进行严厉的批评和攻击,从而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学习其他类似含义的成语,如“出言不逊”、“言辞激烈”等,以丰富词汇量和表达能力。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小学生(8岁):我对我的朋友进行了口诛笔伐,因为他偷了我的铅笔。

初中生(14岁):老师对我们进行了口诛笔伐,因为我们没有完成作业。

高中生(17岁):他在社交媒体上对政府进行了口诛笔伐,因为他不满政府的政策。

大学生(21岁):在辩论比赛中,我们对对方团队进行了口诛笔伐,以争取胜利。

随便看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3-2024 Jnbb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1/19 5:5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