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亏节 |
释义 | 基本解释亏损名节。《魏书·于栗磾传》:“事主不以幽贞革心,奉上不以趣捨亏节。”《元史·列女传二·齐氏》:“﹝ 齐氏 ﹞顾谓二女曰:‘汝家五世同居,号为清白,岂可亏节辱身,以苟生哉!’俱投巖下以死。” 清 吴定 《程巽行传》:“此 孔子 所谓匹夫之谅也,哀哉!顾以一行亏节,而轻身蹈死,可谓知耻矣!” 成语(Idiom):亏节 发音(Pronunciation):kuī jié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失去节操、道义或面子,损害自己的利益。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亏节是由“亏损”和“节操”两个词组成的成语。亏损指损失、减少,节操指道德操守、原则。亏节的意思是指在某种情况下,为了一己私利或面子而违背道德原则,失去了自己的尊严和信誉。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在面对利益冲突时,为了自己的私利而不顾道义,做出不光彩的行为。也可以用来批评那些不择手段、不讲道德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亏节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传说故事。相传,战国时期,楚国的一位将军名叫春申君。有一天,他在战场上打败了敌军,俘虏了敌将。敌将请求春申君放他一马,并承诺以后不再作对楚国的事情。春申君答应了他的请求,并放他回去。然而,这位敌将并没有遵守承诺,反而继续对楚国进行了破坏。春申君意识到自己被欺骗了,感到非常愤怒和羞愧,他觉得自己亏损了自己的利益,同时也失去了自己的节操和尊严。于是,人们就用“亏节”来形容这种失去道义和尊严的行为。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亏节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由“亏”作为动词,表示损失、减少;“节”作为宾语,表示道德原则、操守。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为了赚钱不择手段,连自己的亲人都欺骗,真是亏节至极。 2. 这个官员为了保住自己的职位,不顾道义地收受贿赂,完全亏节了。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记忆亏节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在面对两个选择时,一个是符合道义原则的,一个是为了自己的私利的。这个人选择了为了私利而违背道义,结果亏损了自己的利益,失去了自己的尊严和信誉,这就是亏节。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进一步学习与亏节相关的成语,如亏心事、亏心病、亏心亏意等。同时,也可以学习与道德操守、原则相关的成语,如守正不阿、守株待兔等。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他为了考试作弊,亏节了。 2. 初中生:她为了追求流行而模仿不良行为,完全亏节了。 3. 高中生:为了出名,他不择手段地制造绯闻,亏节至极。 4. 大学生:为了获得好成绩,他抄袭了他人的作品,亏节了自己的才华。 |
随便看 |
|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