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良知 |
释义 | 良知(liáng zhī) 发音(Pronunciation):liáng zhī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人内心的良善、正直的道德心。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良知是指人内心的良善、正直的道德心。它是人的自觉,是人对于善恶、对于道义的判断和选择能力。良知是人的道德感和责任感的表现,是人在行为中遵循道义准则的自觉能力。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良知常用于谈论人的品德、行为准则和道义观念。它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具有高尚的品质和道德修养,也可以用来批评一个人没有良知,违背了道义准则。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良知一词最早出现在《论语·述而》中,孔子说:“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其中的“述而不作”即是指具备良知,能够言行一致,言行合一。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良知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行为举止一直都很有良知,备受大家的尊敬。 2. 在面对困难和诱惑时,要坚守自己的良知,不轻易做出违背道德的选择。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与“良心”进行联想记忆,因为“良知”与“良心”有相似的含义,都是指人内心的善良和正直。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进一步学习有关道德伦理、人性善恶等相关的知识,深入了解人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8岁):我觉得帮助别人是一种良知的表现。 2. 初中生(14岁):学校里有一位老师总是教导我们要有良知,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3. 高中生(17岁):面对诱惑,我们要坚守自己的良知,不被外界的影响所左右。 4. 大学生(20岁):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有更高的良知,为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
随便看 |
|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