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铃驺 |
释义 | 成语(Idiom):铃驺 发音(Pronunciation):líng xū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马嘶声和铃声相互呼应,形容景物和声音和谐美好。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铃驺是一个由“铃”和“驺”组成的成语,其中,“铃”指的是铃声,而“驺”指的是马嘶声。当铃声和马嘶声相互呼应时,给人一种和谐美好的感觉。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景物或声音的和谐悦耳。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铃驺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自然景物或音乐声音的和谐美妙,也可以用来形容人们的言行举止和谐一致。例如,在欣赏一幅美丽的风景画时,可以说“这幅画真是铃驺一般的美丽。”又如,当听到一段悦耳的音乐时,可以说“这首曲子真是铃驺般的动听。”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铃驺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一位著名文学家和音乐家——曹操。相传,曹操在军队行军时,常常会在马上挂上铃铛,以及时提醒士兵行进的节奏。当马嘶声和铃声相互呼应时,曹操觉得非常悦耳动听,于是创作了一首名为《铃驺行》的乐曲。这首乐曲后来成为了一种代表和谐美妙的音乐,同时也引申出了成语“铃驺”。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这个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分别是“铃”和“驺”。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这幅画的色彩搭配和谐,整体效果真是铃驺一般的美丽。 2. 听到那段悦耳的音乐,我不禁感叹它的铃驺之美。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站在一片美丽的草原上,远处的马儿嘶叫声回荡在耳边,而不远处的铃铛声也随之响起,形成了一种和谐美妙的画面和声音。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对中国的音乐文化感兴趣,可以进一步了解曹操的音乐创作和古代音乐的发展。还可以学习和欣赏其他中国的音乐作品,体验不同风格的音乐带来的美妙感受。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6-12岁):今天学校举行了一场音乐会,演奏的曲子真是铃驺一般的动听。 2. 初中生(13-15岁):这幅画的颜色搭配和谐,看起来真是铃驺一般的美丽。 3. 高中生(16-18岁):我最喜欢的音乐是古典音乐,因为它的和声总是铃驺一般的美妙。 4. 大学生(19岁以上):在大自然中,我常常能感受到铃驺般的美妙,这是一种让人心旷神怡的感觉。 |
随便看 |
|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