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六符 |
释义 | 基本解释谓三台六星的符验。《汉书·东方朔传》:“愿陈《泰阶六符》,以观天变,不可不省。” 颜师古 注:“ 孟康 曰:‘泰阶,三台也。每台二星,凡六星。符,六星之符验也。’ 应劭 曰:‘《黄帝泰阶六符经》曰:泰阶者,天之三阶也。上阶为天子,中阶为诸侯公卿大夫,下阶为士庶人。’”后用为称颂朝廷或辅臣之词。 南朝 陈 徐陵 《陈公九锡文》:“胶庠宗稷之典,六符十等之章,还闻 泰始 之风流,重覩 永平 之遗事,此又公之功也。” 明 章懋 《上洛阳刘阁老书》:“惟夜望六符之光,以致起居之颂而已。” 成语(Idiom):六符 发音(Pronunciation):liù fú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人的六根,即眼、耳、鼻、舌、身、意,也指人的六种感官。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六符源自佛教,指人的六根,即眼、耳、鼻、舌、身、意。六符是人体感知外界事物的六种感官,通过这六种感官,人们能够感知到世界的各种信息。六符在佛教中也有更深层次的含义,表示人的感官与外界事物的相互作用,以及人的欲望和念想对感官的影响。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六符常用于佛教和哲学领域,用来描述人的感知能力和感官对人的行为和思想的影响。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用六符来形容人对外界事物的感知和体验。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六符一词最早出现在佛教经典中,用来描述人的感官和感知能力。在佛教中,六符还与六根、六尘等概念有关,用来说明人的感知和欲望对修行的影响。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六符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结构简单明了。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六符齐全,对外界的感知非常敏锐。 2. 修行的过程就是要净化六符,超脱世俗的欲望。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六符这个成语。可以将六符与人的六种感官联系起来,想象一个人的六个感官符号化为六个符号,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关于佛教和哲学中与六符相关的概念和理论,可以深入研究佛教经典和哲学著作。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我有六个六符,可以看、听、闻、尝、触、想。 2. 初中生:了解六符的含义对我们的学习和成长很重要。 3. 高中生:人的六符是感知世界的重要途径,我们要善于运用它们。 4. 大学生:通过修行,我们可以净化六符,达到心灵的平静与宁静。 |
随便看 |
|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