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词语:

 

词语 六服
释义

基本解释

(1). 周 王畿以外的诸侯邦国曰服,其等次有六:侯服、甸服、男服、采服、卫服、蛮服。《书·周官》:“六服群辟,罔不承德。”《周礼·秋官·大行人》:“邦畿方千里,其外方五百里谓之侯服,岁壹见,其贡祀物;又其外方五百里谓之甸服,二岁壹见,其贡嬪物;又其外方五百里谓之男服,三岁壹见,其贡器物;又其外方五百里谓之采服,四岁壹见,其贡服物;又其外方五百里谓之卫服,五岁壹见,其贡材物;又其外方五百里谓之要服,六岁壹见,其贡货物。” 孔颖达 疏:“要服,蛮服也者,《职方》云‘蛮服’,要、蛮义一也。” 王莽 曾仿行六服之制。《汉书·王莽传中》:“公作甸侯,是为惟城;诸在侯服,是为惟寧;在采、任诸侯,是为惟翰;在宾服,是为惟屏;在揆文教,奋武衞,是为惟垣;在九州之外,是为惟藩;各以其方为称,总为万国焉。” 南朝 宋 颜延之 《赭白马赋》:“总六服以收贤,掩七戎而得骏。” 宋 曾巩 《李良辅知庐州张竚陕州崔度蔡州王说徐州制》:“朕董正治官,自朝廷始,至於六服群吏,莫不考循其名,以督课其实。”惟城、惟宁、惟翰、惟屏、惟垣、惟藩,皆取自《诗·大雅·板》。后用以指全国各地。《周礼·春官·司服》:“王之吉服,祀昊天上帝则服大裘而冕,祀五帝亦如之;享先王则衮冕;享先公、饗射则鷩冕;祀四望、山川则毳冕;祭社稷、五祀则希冕;祭羣小祀则玄冕。” 郑玄 注:“ 郑司农 曰:‘大裘,羔裘也。衮,卷龙衣也。鷩,襌衣也。毳,罽衣也。’……希读为絺,或作黹,字之误也。”《晋书·舆服志》:“六服之冕,五时之路,王者之常制,各有等差。”
(2).指 周 天子的六种冕服。即:大裘、衮衣、禅衣、罽衣、絺衣、玄衣。《周礼·天官·内司服》:“掌王后之六服。褘衣、揄狄、闕狄、鞠衣、展衣、缘衣,素沙。” 贾公彦 疏:“此素沙与上六服为里,使之张显。”
(3).指 周 代王后的六种服色。

成语(Idiom):六服

发音(Pronunciation):liù fú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服从、顺从、彻底服从。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六服是由“服从”一词衍生而来的成语,表示完全、彻底地服从,不抗拒、不反抗。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强调顺从、服从的场合,特别是在形容对上级或权威的绝对服从和无条件的听从。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六服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传说故事《六服图》,讲述了一个人在遇到困难和挑战时,通过顺从和服从,最终获得了成功和智慧的故事。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六服的结构为“数词 + 服”。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对老师的要求总是六服,从不违抗。

2. 面对困难,我们要六服命运,勇往直前。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将“六服”与“服从”这个词联系起来,通过记忆其基本含义和用法来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服从、顺从相关的成语,如“绝对服从”、“全心全意”等。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我会六服老师,按时完成作业。

2. 初中生: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我愿意六服困难和挑战。

3. 高中生:在学习上,我们应该六服自己的懒惰和拖延心态,努力进步。

4. 大学生:作为学生,我们应该六服学校的规章制度,遵守校规。

5. 成年人:在工作中,我们要六服领导的安排和指示,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随便看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3-2024 Jnbb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4/5 12:2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