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毛厘 |
释义 | 基本解释犹毫厘。形容极微小。 唐 杜牧 《昔事文皇帝三十二韵》:“金虎知难动,毛釐亦耻言。” 宋 曾巩 《哭尹师鲁》诗:“文章气节盖当世,尚在功德如毛釐。”一本作“ 豪氂 ”。 成语(Idiom):毛厘(máo lí) 发音(Pronunciation):máo lí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毛厘是一个表示极其微小的单位,比喻事物之间的差距非常微小。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毛厘源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原文为“毛发之寸,细于蚕之吐丝”,意思是比蚕丝还要细小的单位。后来,毛厘被用来形容事物之间的微小差距,特别是在评价品质、能力等方面的微小差别。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毛厘常用于描述微小的差距,可以用于各种场合,比如评价人的能力、考试成绩、商品的质量等。也可以用于强调事物之间的微妙差别,比如艺术品的细微变化、音乐的微妙差别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毛厘的故事起源于古代中国的权谋家韩非子。韩非子在《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中提到了“毛发之寸,细于蚕之吐丝”的比喻,用以形容极其微小的单位。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毛厘是一个由两个单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们两个的成绩差距只有毛厘之分。 2. 这两幅画的差别只是毛厘之间,几乎无法察觉。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将毛厘与蚕丝进行联想,想象蚕丝更细小,从而帮助记忆毛厘的含义。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类似含义的成语,比如“丝毫不差”、“细微之处”等,以扩大对微小差距的理解。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他们两个的身高只有毛厘之差。 2. 初中生:这两本书的内容差距只有毛厘,几乎看不出来。 3. 高中生:这个问题的解法只有毛厘之分,但是结果却完全不同。 4. 大学生:这两个理论的差异只是毛厘之间,但却引发了重大的学术争议。 |
随便看 |
|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