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民瘼 |
释义 | 基本解释[释义] 英文翻译1.[书] (人民的疾苦) the weal and woe of the people; sufferings of the people 详细解释民众的疾苦。语本《诗·大雅·皇矣》:“监观四方,求民之莫。” 马瑞辰 通释:“《汉书》、《潜夫论》及《文选》注,并引作‘求民之瘼’。”《后汉书·循吏传序》:“广求民瘼,观纳风謡。” 唐 孙樵 《武皇遗剑录》:“民瘼其瘳,国用有加。” 宋 李纲 《与秦相公书》之十二:“入境之初,询问民瘼。耆老皆云,累年以来,既盗贼之所蹂践,又科需之所搔扰。” 明 方孝孺 《书学斋佔毕后》:“此非躬歷其事,而深究民瘼者,不能述斯言也。” 清 龚自珍 《水调歌头·竹屿病起赋一词送别》词:“帝念东南民瘼,一髮牵之头动,亲问六州鹺。” 成语(Idiom):民瘼 发音(Pronunciation):mín mò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民众生活困苦、贫困潦倒。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民瘼是由“民”和“瘼”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民”指的是人民、百姓,“瘼”指的是疾病、痛苦。整个成语的意思是指民众生活困苦、贫困潦倒。它形象地描述了社会中贫困、困苦的人们所面临的境遇。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民瘼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社会中生活困苦的人们,或者用来描述某个地区或社会群体的整体困境。它可以用于政治、社会、经济等方面的讨论或描述。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民瘼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襄公二十五年》中。故事讲述了公元前572年,鲁国遭受战乱,民众生活艰难。当时,鲁国的大夫公孙丑对鲁国的国君襄公说:“民瘼不可以不救。”意思是说民众的困苦不可不救助。这句话成为了后来民瘼这个成语的来源。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体部分是“民瘼”,其中“民”是修饰词,表示人民,百姓的意思;“瘼”是名词,表示疾病、痛苦的意思。整个成语的结构简洁明了。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这个地区的人民一直生活在民瘼之中。 2. 政府要努力改善民瘼,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瘦弱的民众被疾病所折磨,生活困苦的场景,这样可以帮助记忆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进一步学习有关社会福利、贫困问题的知识,了解如何改善社会中贫困人群的生活条件。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我希望没有人生活在民瘼之中。 2. 初中生:政府应该加大力度改善民瘼,让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 3. 高中生:民瘼是社会发展的障碍,我们要为改善社会福利贡献自己的力量。 |
随便看 |
|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