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剽夺 |
释义 | 成语(Idiom):剽夺(piāo duó) 发音(Pronunciation):piāo duó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窃取他人的财物或成果,抢夺他人的利益。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剽夺是一个贬义词,指以不正当的手段夺取他人的财物、成果或利益。它强调了行为的不公正和不道德,是对剽窃行为的贬低和批评。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剽夺常用于描述盗窃、抄袭、抢夺等不正当行为。可以用于讨论学术界或商业界的不诚信行为,也可以用于批评社会上的不公正现象。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剽夺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夫剽夺者,不可长也。”这句话是指一个剽夺他人财物的人是不可长久的。后来,这个成语被用来形容任何剽窃、抄袭、抢夺他人财物的行为。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剽夺由两个汉字组成,分别是“剽”和“夺”。其中,“剽”意为抢夺,夺取;“夺”意为抢占,抢夺。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用不正当手段剽夺了公司的机密,导致公司遭受了巨大的损失。 2. 这个艺术家被指控剽窃他人的作品,丧失了艺术家的信誉。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记忆这个成语可以通过联想“剽”和“夺”两个字的意思来进行。可以想象一个人用非法手段抢夺他人的财物,形成一个鲜明的画面,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了解相关成语和词语,如剽窃、抄袭、盗窃等,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剽夺”这个成语。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8岁):他剽夺了我的铅笔,我觉得很生气。 2. 初中生(14岁):他剽窃了我的作业,我觉得他很不诚实。 3. 高中生(17岁):他用不正当手段剽夺了对手的成果,获得了比赛的冠军。 4. 大学生(20岁):在商业竞争中,一些企业会采取剽夺竞争对手的策略,以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
随便看 |
|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