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诎曲 |
释义 | 成语(Idiom):诎曲 发音(Pronunciation):qū qū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言语或行为曲折隐晦,不直接表达出来。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诎曲是一个形容词性成语,用来形容言行曲折、不直接表达的情况。它表示一个人在表达自己的意思时,不直截了当地说出来,而是采取曲折、隐晦的方式来表达。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诎曲常用于形容人的言行或表达方式,用来指责或批评那些故意模棱两可、不直接表达的人。这个成语在日常生活和文学作品中都可以见到。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诎曲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史记·项羽本纪》中,原文为“诎曲待罪”。据说,项羽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统帅,他有一次被指控犯了错误,但他没有直接承认,而是采取了曲折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愿意接受惩罚。后来,人们就用“诎曲”来形容这种不直接表达的行为。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诎曲由两个汉字组成,分别是“诎”和“曲”。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回答总是诎曲曲折,让人摸不清他的真实意图。 2. 她的言辞诎曲,让人难以理解她到底想要表达什么。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将“诎曲”拆解为“诎”和“曲”,并联想到一个人在表达时曲折、隐晦的样子。另外,可以用一些具体的例子来帮助记忆,比如项羽在《史记》中的故事。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学习更多类似的成语,如“曲径通幽”、“曲高和寡”等。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8岁):老师的问题太诎曲了,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2. 初中生(14岁):他的回答总是诎曲,让人无法相信他的诚实。 3. 高中生(17岁):在政治演讲中,有些政客常常使用诎曲的言辞来操纵观众的情绪。 4. 大学生(20岁):在辩论比赛中,运用诎曲的辩论技巧可以更好地掌控辩论的进程。 5. 成人(30岁):在商业谈判中,双方常常使用诎曲的手段来争取更好的利益。 希望以上学习指南对您有所帮助! |
随便看 |
|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