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仁境 |
释义 | 基本解释人居住的地方。仁,通“ 人 ”。 宋 王安石 《邀望之过我庐》诗:“我池在仁境,不与獱獭居。”一本作“ 人境 ”。 成语(Idiom):仁境 发音(Pronunciation):rén jìng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善良的心境和道德修养。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仁境是由“仁”和“境”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仁”是指人的善良和仁爱之心,“境”则是指人的思想境界和道德修养。仁境表示一个人内心善良,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心境平和、宽容大度。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仁境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具有善良的心灵和高尚的品德。可以用来赞美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和善良的品质。也可以用来提醒自己和他人要保持善良的心态,以及修养自己的道德品质。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孟子·尽心上》中有一则故事,讲述了孟子与他的学生子思的对话。子思问孟子:“仁者,可谓士乎?”孟子回答说:“仁者,人也。”意思是说,仁者是指人,而不仅仅是士人。从这个对话中演变而来的成语就是“仁境”。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仁境的结构是形容词+名词。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仁境让人钦佩。 2. 他的仁境广泛影响了身边的人。 3. 只有具备仁境的人才能真正感受到生活的乐趣。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联想“仁境”和“人境”,表示一个人的境界和修养。可以想象一个人站在一个充满善意和宽容的环境中,心境平和、善良。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学习相关的成语,如“仁者无敌”、“仁人志士”等,以加深对仁境的理解。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6-12岁):他的仁境让我觉得他是一个非常好的同学。 2. 初中生(13-15岁):只有具备仁境的人才能真正影响他人。 3. 高中生(16-18岁):仁境是一个人最重要的品质之一,它能够使人更加善良和宽容。 4. 大学生(19-22岁):在大学里,我们应该努力培养自己的仁境,成为有社会责任感的人。 |
随便看 |
|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