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刹手锏 |
释义 | 成语(Idiom):刹手锏 发音(Pronunciation):chà shǒu jiǎn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刹手锏是指在关键时刻使用的最后一招或最强有力的手段。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刹手锏一词源于古代战争中的兵器,刹手锏是一种特殊的兵器,形状像锏,但在末端有一个刹钩,用来阻止敌人的进攻。刹手锏成语比喻在关键时刻使用的最后一招或最强有力的手段,用以应对紧急情况或解决难题。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刹手锏常用于形容在面临困境或危机时,采取最后的手段或策略来解决问题。它可以用来描述各种情境,如工作中的危机处理、商业谈判中的最后策略、考试前的最后冲刺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刹手锏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故事。相传,古代著名将领马超在与曹操作战时,曹操率领大军围攻马超,形势十分危急。马超为了突破围困,特意准备了一种新的兵器,就是刹手锏。他在关键时刻使用了刹手锏,成功地击退了曹操的军队,解救了自己的部队。从此,刹手锏成为了形容最后一招或最强有力手段的成语。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刹手锏是一个由三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刹”是动词,意为停止、阻止;“手”是名词,指手臂;“锏”是名词,指一种古代兵器。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商业谈判中,他一直保留着刹手锏,直到最后关头才拿出来。 2. 这场考试对他来说非常重要,他决定用刹手锏最后冲刺一下。 3. 在团队项目中,他总是能够想出刹手锏般的解决方案,解决各种难题。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将“刹手锏”这个成语与其来源故事联系起来记忆。想象马超在关键时刻使用刹手锏击退曹操的场景,将刹手锏比喻为最后的手段或策略,有助于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想要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刹手锏这个成语,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历史故事、文学作品或新闻报道来丰富自己的知识和语境。同时,也可以学习其他与刹手锏意义相近的成语,如“画龙点睛”、“破釜沉舟”等。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6-12岁):在足球比赛中,他们最后决定使用刹手锏般的战术,成功地扳回了比分。 2. 初中生(13-15岁):考试前,我会将最后一个星期留给刹手锏式的复习,以确保能取得好成绩。 3. 高中生(16-18岁):面对高考的压力,我决定用刹手锏般的努力来争取上一所好大学。 4. 大学生及以上(18岁以上):在工作中,我会尽量避免使用刹手锏,而是通过合作和沟通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 |
随便看 |
|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