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词语:

 

词语 天则
释义

基本解释

(1).犹天道。自然的法则。《易·乾》:“乾元用九,乃见天则。” 唐 杨炯 《浑天赋》:“俯察人事,仰观天则。” 清 黄宗羲 《郑兰皋八十寿序》:“时有常变,势有顺逆,德有刚柔,类有邪正。然此中各有自然之天则。” 刘师培 《无政府主义之平等观》:“近世哲学家以此法为天则。谓天下事物,均依自然定规之活动力,即变形变化之际,亦各有一定不易之定规。”
(2).天子的法令。

成语(Idiom):天则(tiān zé)

发音(Pronunciation):[tiān zé]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天意、天命,表示事物运行和发展的自然规律。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天则一词源自《尚书·虞书·大禹谟》中的“天则以从事人”,意为天道规定了人们的行为准则。后来,天则逐渐演变成表示事物运行和发展的自然规律,也包括人们对于社会道德、人伦关系等的理解和遵守。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天则常用于讨论人们行为准则、道德规范、自然规律等方面的话题,也可以用来形容一种无法改变或逃避的必然趋势。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尚书·虞书·大禹谟》中记载了禹治水的故事。大禹治水期间,天降大雨,洪水泛滥,人们生活在水患之中。为了解决洪水问题,大禹奋力治理,不畏艰难险阻。最终,大禹成功治水,保障了人民的安居乐业。这个故事中,天则一词首次出现,表示天道规定了人们的行为准则,人们应该顺应天道,努力解决问题。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天则是一个名词,由“天”和“则”两个字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按照天则,善恶有报,不可逃避。

2. 社会发展的天则是各个阶层共同努力的结果。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将天则与天道相联系,天道是宇宙自然规律的表现,而天则是人们行为准则的表达。可以通过理解天道和天则的关系,来记忆和理解天则的含义。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天则相关的成语和词语,如“顺天应人”、“天人合一”等,来深入了解天则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按照天则,好人会有好报,坏人会有坏报。

2. 初中生:了解天则,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社会发展的规律。

3. 高中生:天则是人们道德行为的准则,我们应该遵守社会道德规范。

4. 大学生:只有顺应天则,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取得成功。

随便看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3-2024 Jnbb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2/7 4: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