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膺图受籙 |
释义 | 成语(Idiom):膺图受籙 发音(Pronunciation):yīng tú shòu lù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受到别人的赞誉和赏识。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成语“膺图受籙”源自《左传·僖公三十年》。膺,接受;图,图画;籙,赞美之词。整个成语的意思是指被人称赞和赏识。形容受到他人的高度评价和认可。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因为其杰出的才华、出色的表现或者出众的成就而受到他人的赞扬和赏识。常用于赞美和鼓励他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据《左传·僖公三十年》记载,周朝的一个官员名叫周公。周公是一个聪明智慧、有才华的人,他的才能被人们广泛赞扬和认可。有一天,周公画了一幅图画,展示了自己的才华和智慧。周公的图画被人们称赞为“籙”,并且大家纷纷称赞周公的才华和智慧。从此以后,人们用“膺图受籙”来形容受到他人的赞扬和赏识。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动词+名词+动宾结构。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出色表现膺图受籙,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赞扬。 2. 她凭借自己的努力和才华膺图受籙,获得了领导的认可和重用。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在一个画展上展示自己的画作,然后受到观众们的赞赏和赏识。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如“图穷匕见”、“图谋不轨”等。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小明在班级的演讲比赛中膺图受籙,获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的夸奖。 2. 初中生:李华凭借自己的努力和才华在音乐比赛中膺图受籙,成为了全校的音乐之星。 3. 高中生:小红在科学竞赛中表现出色,膺图受籙,被老师和同学们视为学习的榜样。 |
随便看 |
|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