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诏藁 |
释义 | 诏藁(zhào gǎo) 发音:zhào gǎo 基本含义:指命令或指示,多用于贬义。 详细解释:诏藁是由“诏”和“藁”两个词组成的成语。“诏”指的是皇帝的命令或公告,“藁”是指用来包裹官方文件的稻草。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指以草率、粗糙的方式来发布命令或指示。它常用来形容命令或指示的内容质量低劣,不具备可行性或合理性。 使用场景:这个成语通常用于批评或讽刺某人发布的命令或指示草率、粗糙,不经过充分思考或调查研究。例如,可以用来描述一个管理者给员工下达的指示不清楚或不合理。 故事起源: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官方文书写作。古代的文书写作需要将文件用稻草包裹,然后用藁绳系好。如果文书的内容质量低劣,就会被形容为“诏藁”。 成语结构:这个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分别是“诏”和“藁”。 例句: 1. 那位总经理发布的指示真是诏藁,根本不考虑实际情况。 2. 这份报告写得太诏藁了,根本没有提供实质性的解决方案。 记忆技巧:可以将“诏藁”联想为一张草率粗糙的文件,用稻草包裹着。通过这个形象,可以更容易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可以进一步学习与“诏藁”相关的成语,例如“诏书”和“藁城”。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小学生(6-12岁):老师发的作业要求太诏藁了,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做。 中学生(13-18岁):政府发布的环保政策太诏藁了,没有考虑到实际情况。 大学生(19-22岁):这篇论文的结论太诏藁了,没有经过充分的研究和论证。 成年人:公司领导发布的新制度太诏藁了,没有考虑到员工的实际情况。 |
随便看 |
|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