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词语:

 

词语 支调
释义

基本解释

(1).调度。《新唐书·百官志一》:“户部……度支郎中、员外郎各一人,掌天下租赋、物产丰约之宜、水陆道涂之利,岁计所出而支调之。”
(2).打发,使令。
(3).支吾搪塞。《水浒传》第十六回:“ 梁中书 道:‘我有心要抬举你,这献生辰纲的札子内,另修一封书在中间,太师跟前重重保你受道敕命回来,如何倒生支调,推辞不去?’”《金瓶梅词话》第八四回:“那 石道士 躲去一边,只教徒弟来支调。”《醒世姻缘传》第八十回:“从来説道:‘若要人不知,除非己不为。’ 狄周 虽是极力的支调,怎能瞒着住人?”
(4).排遣。 明 无名氏 《再生缘》第二出:“玉损香消,断柔肠好难支调。”

成语(Idiom):支调

发音(Pronunciation):zhī diào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人们对某种事物或情况的评价、看法、态度等进行调查、分析、研究。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支调是由“支”和“调”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其中,“支”指的是支持、拥护,而“调”则指的是调查、分析。支调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指人们对某种事物或情况的评价、看法、态度等进行调查、分析、研究。这个成语强调了对事物的客观性和全面性的认识和了解。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支调这个成语常常用于描述人们对某种现象、问题或情况的调查、分析、研究。它可以用来表达对某种事物进行全面评价和了解的态度和行为。例如,在学术研究、社会调查、政策制定等领域,人们常常需要进行支调,以获取更多的信息和数据,从而做出更准确的判断和决策。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目前尚未找到支调这个成语的具体故事起源,可能是民间广泛使用后逐渐形成的口头表达。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支调是一个由两个单独的汉字组成的成语,具有简洁明了的结构。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制定新政策之前,政府部门需要进行充分的支调,以了解民众的需求和反馈。

2. 学者们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支调,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建议。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法来记忆支调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调查员手持支撑工具,对一件事物进行调查和分析,从而得出结论。这样的联想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文章、新闻报道、学术论文等来进一步了解支调这个成语的具体应用和意义。也可以通过与他人讨论和交流,深入探讨支调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和作用。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我们班级进行了一次关于健康饮食的支调,发现很多同学都喜欢吃零食。

2. 初中生:老师让我们进行了一次关于环境保护的支调,发现很多人对垃圾分类还不够重视。

3. 高中生:我在写论文的时候进行了大量的支调,以确保我的观点和结论有充分的依据。

随便看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3-2024 Jnbb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2/7 3:3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