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驳辞 |
释义 | 成语(Idiom):驳辞(bó cí) 发音(Pronunciation):bó cí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反驳他人的辞令或言辞。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驳辞是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第一个字“驳”意为反驳、否定,第二个字“辞”意为言辞、辞令。驳辞表示对他人的辞令或言辞进行反驳或否定,表达不同意见或观点。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驳辞常用于辩论、讨论或争论的场合,用于反驳他人的观点或论述。它可以用于正式的辩论比赛、学术论文或者日常生活中的交流和争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传·昭公二十五年》中记载了一个故事,昭公问问子产:“夫子之驳辞可观也。”子产回答道:“驳辞之人,以为可观,其所驳者亦以为可观。”这个故事中,子产用“驳辞可观”来表达对别人辞令的反驳,强调了驳辞的重要性和观赏性。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驳辞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由动词“驳”和名词“辞”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用一系列有力的驳辞,成功地反驳了对方的观点。 2. 在辩论中,他的驳辞清晰明确,令人信服。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将“驳辞”记忆为“反驳言辞”,通过反驳来否定他人的观点。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学习更多与辩论和争论相关的成语,如“扬长避短”、“言之凿凿”等。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6-12岁):他的驳辞让我明白了我的观点是错误的。 2. 初中生(13-15岁):在辩论赛中,他的驳辞很有说服力。 3. 高中生(16-18岁):老师的驳辞让我重新思考了我的观点。 4. 大学生及以上(18岁以上):他的驳辞在学术界引起了广泛的讨论。 |
随便看 |
|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