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词语:

 

词语 处断
释义

基本解释

处理决断。《晋书·王浑传》:“ 浑 不尚刑名,处断明允。”《隋书·斛斯政传》:“于时外事四夷,军国多务, 政 处断辩速,称为干理。” 郑观应 《盛世危言·传教》:“遇有事故,仍依华例惩办。既係 中国 人民,不得因入教遂分轻重,飭令地方官公平处断。”

成语(Idiom):处断

发音(Pronunciation):chǔ duàn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处理问题或纠纷时做出决断,解决疑难情况。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处断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处”表示处理,解决问题的意思,“断”表示决断、判决的意思。合在一起就是指在处理问题时做出决断,解决疑难情况。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处断一词常用于形容解决纠纷、处理问题的情况。可以用于形容法官、仲裁人员、领导或者其他具有决策权力的人在面对复杂问题时做出明确决断的情况。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根据《左传·宣公十五年》的记载,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的鲁国。当时,鲁国的国君宣公在处理一起纠纷案件时,采纳了一位智者的建议,做出了明智的决断,解决了纷争。这个故事被后人引用并衍生出了成语“处断”。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处断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其中“处”是动词,表示处理的意思,“断”是宾语,表示决断的结果。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法官在审理案件时必须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进行处断。

2. 领导在处理问题时应该果断处断,不能拖泥带水。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是一个聪明的法官或者领导,面对复杂问题时,果断地做出决断,解决问题。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处断”相关的成语,如“断案如神”、“断章取义”等,以扩大对成语的理解和应用。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老师在学生之间发生争执时,应该及时处断,以维护课堂秩序。

2. 初中生:班级的学生会主席在处理同学之间的矛盾时,需要冷静思考,准确处断。

3. 高中生:学校领导在处理学生违纪问题时,应该公正、公开地处断,以树立权威。

4. 大学生:社团负责人在处理团队内部冲突时,应该坚持原则,明智处断,以保持团队的稳定。

以上是关于成语“处断”的学习指南,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随便看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3-2024 Jnbb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2/7 2:3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