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词语:

 

词语 出佐
释义

基本解释

出任地方辅佐之官。 宋 陆游 《问候洪总领启》:“比求祠庙,归扫丘坟,犹出佐于近藩,实大逾于素望。” 宋 陆游 《镇江谒诸庙文》:“某以 隆兴 改元夏五月癸巳,自西府掾出佐 京口 ,明年春二月己卯至郡。”参见“ 出丞 ”。

成语(Idiom):出佐

发音(Pronunciation):chū zuǒ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出使为官,辞别家人。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出佐是指辞别家人,担任官职出使他地。这个成语源自于古代中国的官员文化,当官员被派往他地工作时,需要告别家人,离开家乡。出佐强调了官员离别家人的情感和责任。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出佐常用于形容官员离家出使的场景,也可以用于形容任何人离别家人、离开家乡的情况。它可以用来表达离别的辞行、责任感和家庭的牵挂。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根据史书记载,出佐最早出现在《史记·平津侯列传》中。故事讲述了魏武王曹操派遣平津侯曹仁出使北方,曹仁辞别家人时,情感激动,抚摸儿子的头发,泪流满面。这个故事表达了曹仁作为一名官员的使命感和家庭情感的纠结。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出佐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四字成语,其中“出”表示离开,“佐”表示担任官职。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毕业后出佐外地,开始了自己的职业生涯。

2. 父亲出佐他乡,一家人都很伤感。

3. 在离别的辞行中,他出佐前妻,开始了新的生活。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出佐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官员穿着官服,辞别家人,踏上了出使他地的旅程。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关于古代中国官员文化和出使制度的知识,可以深入了解出佐成语的背景和含义。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我爸爸昨天出佐去外地工作了。

2. 初中生:为了工作,我决定出佐去其他城市。

3. 高中生:毕业后,我打算出佐他乡,追求自己的梦想。

4. 大学生:出佐他乡是一种成长的经历,也是一种责任。

希望这个学习指南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出佐这个成语。如果还有其他问题,可以随时提问。

随便看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3-2024 Jnbb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4/5 16:4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