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打把拦 |
释义 | 基本解释阻拦。《醒世姻缘传》第九四回:“ 素姐 回家收拾行李去讫。 薛三省 媳妇再三的打把拦。” 成语(Idiom):打把拦 发音(Pronunciation):dǎ bǎ lán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形容人言辞激烈,争论激烈。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打:争吵;把:助词,用于强调;拦:拦阻。打把拦即指争吵激烈,争辩不休。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争论、争吵、争执等场合,表示争辩双方言辞激烈、争论激烈。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打把拦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明代杨慎《病梅馆杂记》中。故事讲述了一个叫杨春的人,他喜欢参加各种辩论和争论,而且他总是能够说服别人。有一天,杨春参加了一场辩论会,他的辩论对手非常激动,争辩得非常激烈。最后,他们的争论变得非常激烈,就像两个人在打架一样。因此,人们形容激烈的争论为“打把拦”。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动词+助词+动词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们为了这个问题打把拦,争论了一个晚上。 2. 会议上,两个同事为了工作分配问题打把拦,互相争辩不休。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想象两个人争论激烈时,彼此打在一起,形成一幅画面,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与争论、辩论相关的成语,如“争锋相对”、“你死我活”等。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他们为了谁是班长这个问题打把拦,争论得非常激烈。 2. 初中生:班上两个同学为了一道数学题的答案打把拦,争论了很长时间。 3. 高中生:班级里的辩论赛上,两个队伍为了争夺冠军打把拦,辩论非常激烈。 4. 大学生:在学术讨论会上,两位教授就一个问题展开激烈的争辩,打把拦不休。 |
随便看 |
|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