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犯由 |
释义 | 基本解释(1).罪状。 宋 周密 《武林旧事·元夕》:“京尹幕次,例占市西坊繁闹之地……其前列荷校囚数人,大书犯由云:‘某人为不合抢扑釵鐶,挨搪妇女。’”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四本第二折:“若问着此一节呵如何诉休?你便索与他箇知情的犯由。”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亲查阅》:“验年貌,问明犯由。” 成语(Idiom):犯由(fàn yóu) 发音(Pronunciation):fàn yóu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犯由指因为自己的错误或过失而受到责备或惩罚。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犯由是由“犯”和“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犯指犯罪、犯错误,由指原因、缘故。犯由的意思是因为自己的错误或过失而受到责备或惩罚。这个成语强调了人们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并承担相应的后果。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犯由可以用来形容因为自己的过错而受到责备或处罚的情况。例如,当一个学生因为没有完成作业而被老师批评时,可以说他犯了由。又如,当一个员工因为工作失误而被上级训斥时,也可以说他犯了由。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记·平津侯列传》记载了一个故事,故事中有一个叫孟尝君的人,他是一个有才华的国君。有一天,孟尝君听到了一首著名的歌曲,感觉非常喜欢,于是就派人去找唱这首歌的人。结果,他找到了唱这首歌的人,但是却发现这个人已经死了。孟尝君非常生气,于是把歌曲的作者找来,责备他为什么不唱给自己听。歌曲的作者解释说,他死了,所以不能再唱给孟尝君听了。孟尝君听后非常后悔,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于是就说了一句“犯由”。这个故事成为了“犯由”的来源。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犯由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犯”是动词,表示犯罪、犯错误;“由”是名词,表示原因、缘故。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因为迟到而犯了由,被老师批评了一顿。 2. 这个员工因为工作失误而犯了由,被上级警告了。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记忆犯由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犯了错误后,面对责备或惩罚时的表情和心情,这样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责任和错误相关的成语,如“自作自受”、“自食其果”等。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我因为忘记背课文而犯了由,被老师批评了。 2. 初中生:我因为抄袭作业而犯了由,被老师罚了写检讨。 3. 高中生:我因为考试作弊而犯了由,被学校开除了。 |
随便看 |
|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