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词语:

 

词语 犯而不校
释义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fàn ér bù jiào ㄈㄢˋ ㄦˊ ㄅㄨˋ ㄐㄧㄠˋ

犯而不校 


别人触犯自己也不计较。《论语·泰伯》:“ 曾子 曰:‘以能问於不能,以多问於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於斯矣。’” 晋 潘尼 《安身论》:“故远絶荣利,知争竞之遘灾也;故犯而不校,知好伐之招怨也。”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三官保》:“ 保 自此爽然若失,幡然而悔……见人谦抑巽顺,犯而不校,卒为善士。”亦作“ 犯而勿校 ”。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女吊》:“只有明明暗暗,吸血吃肉的凶手或其帮闲们,这才赠人以‘犯而勿校’或‘勿念旧恶’的格言。”

成语词典已有该词条:犯而不校

成语(Idiom): 犯而不校 (fàn ér bù jiào)

发音(Pronunciation): fàn ér bù jiào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 犯错误而不加以纠正或检查。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 犯而不校是一个表示人犯错误却不加以纠正或检查的成语。它形象地表达了一个人对自己的错误不加以反思或改正的态度。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 这个成语常用于批评或警示他人不应该犯错误却不加以纠正的情况。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固执己见,不愿意接受他人的意见或指导。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 犯而不校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庄子·庚桑楚》篇中。庄子是中国古代的哲学家之一,他在这篇文章中讲述了一个故事。故事中有个人名叫庚桑楚,他是一个聪明但固执己见的人。庚桑楚认为自己的知识已经足够了,不需要再学习或纠正错误。因此,他犯了很多错误却不愿意接受他人的指导。这个故事被后人引用,并形成了成语犯而不校。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 这个成语由四个汉字组成,分别是“犯”、“而”、“不”和“校”。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总是犯而不校,所以一直无法进步。

2. 这个学生犯而不校,不听老师的建议,结果成绩一直很差。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 可以将这个成语拆分成两个部分来记忆。犯而不校中的“犯”可以与“错误”联系在一起,表示犯错误;而“而不校”可以与“不纠正”联系在一起,表示不纠正错误。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 如果你想进一步了解成语的使用方法和相关的故事,可以查阅相关的成语词典或阅读中国古代文学作品。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我犯了一个错误,但是我及时纠正了。

2. 初中生:他总是犯错误而不加以纠正,所以成绩一直不好。

3. 高中生:班上有些同学犯错误而不校,不愿意听老师的指导,导致整个班级的学习氛围不好。

4. 大学生:我们应该能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及时纠正,而不是犯而不校。

随便看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3-2024 Jnbb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4/3 10: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