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词语:

 

词语 干果
释义

基本解释

[释义]
(1) (名)外面有硬壳而水分又少的果品;如核桃、栗子等。
(2) (名)指晒干了的水果。

英文翻译

1.(有硬壳而水分少的果实) dry fruit (e.g.nuts)
2.(晒干了的水果) dried fruit

详细解释

干果 gānguǒ
(1) [dry fruit]∶通常指有硬壳而水分少的一种果实(像蒴果或瘦果,如核桃)
(2) [dried fruits]∶晒干后的水果
亦作“ 乾菓 ”。 1.干制的果仁果肉。 宋 梅尧臣 《和子华陪宴》诗:“冻醪倾白浊,乾果列紫赤。” 清 富察 敦崇 《燕京岁时记·天地桌》:“百分之前,陈设蜜供一层,苹果、乾果、馒头、素菜、年糕各一层,谓之全供。” 老舍 《北京的春节》:“这种粥是用所有的各种的米,各种的豆,与各种的干果(杏仁,核桃仁,瓜子,荔枝肉,桂圆肉,莲子,花生米,葡萄干,菱角米……)熬成的。”
(2).果实的一大类,包括荚果、坚果、颖果和瘦果。通常指外有硬壳而水分少的果实,如栗子、榛子、核桃等。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饮食果子》:“又有托小盘卖乾菓子。”

成语(Idiom):干果(gān guǒ)

发音(Pronunciation):gān guǒ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干燥的水果,也用来比喻精神干燥、思维僵化。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成语“干果”原指干燥的水果,后来引申为指精神干燥、思维僵化的人。比如,一个人长期缺乏新鲜的思想和创造力,思维固化,不愿意接受新的知识和观点,就可以用“干果”来形容他。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某人的思想僵化,缺乏创新和开放的态度。可以用在日常对话、写作和演讲等场景中。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这个成语的起源并没有明确的故事,它是根据干果的特点和人的思维状态进行类比而来的。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干果是一个双音节的成语,由“干”和“果”两个字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思维已经变成了干果,对新鲜的观点毫无兴趣。

2. 这个团队的创新能力太差了,成了一个干果集体。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联想干燥的水果和思维的干燥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在干燥的环境中,思维也变得干燥起来,缺乏活力和创新。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进一步了解成语的使用场景和相关的词语,扩大自己的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我喜欢吃干果,尤其是葡萄干。

2. 初中生:他的思维已经变成了干果,一点创新的想法都没有。

3. 高中生:老师的课堂有时候像个干果,缺乏趣味性和创新性。

4. 大学生:在大学里,我们应该努力避免成为干果,要保持开放的思维和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

随便看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3-2024 Jnbb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4/28 16:5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