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词语:

 

词语 工役
释义

基本解释

(1).土木工程。《三国志·魏志·卫觊传》:“工役不輟,侈靡日崇,帑藏日竭。”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议论》:“ 裴度 从容言曰:‘国家本设两都,以备巡幸……陛下倘欲行幸,宜命有司岁月间徐加全葺,然后可往。’上曰:‘从来言事者,皆云不当往,如卿所言,不往亦可。’遂罢工役。” 清 梅曾亮 《栗恭勤公传》:“是后每有工役,或甎加碎石及秸埽,用大减,数年内省官银百三十餘万。”
(2).从事土木工程的人。 清 方东树 《书<望溪先生集>后》:“作室者,卜里閈,量基址,程材用,庀工役。”
(3).旧日给机关、学校等或官僚、绅士人家做杂事的人。 巴金 《沉默集·知识阶级》:“第二宿舍的工役来接电话,等了半晌才说, 王侃 不在宿舍里面。”

成语(Idiom):工役

发音(Pronunciation):gōng yì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辛勤劳作、艰苦劳动。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工役是由“工”和“役”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工”指劳动,表示辛勤工作;“役”指服役,表示为他人劳动。工役一词形容劳动艰苦,辛勤劳作的意思。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工役常用于描述辛勤劳动、艰苦劳动的场景,可以用来形容农民、工人等为了生活而付出辛苦努力的情景。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工役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修建了许多宫殿、陵墓和道路,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他下令百姓参与工役,进行艰苦的劳动。这个成语由此而来,形容当时人民为了国家建设而付出的辛勤劳动。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工役是一个名词性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没有固定的搭配结构。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农民为了丰收,每天都在田间地头辛勤工役。

2. 工人们为了家庭的幸福,默默地进行着工役。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工役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在工地上辛勤劳动的场景,感受到努力工作的艰辛,从而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过学习相关的成语和词语来扩展对工役的理解,比如“劳苦功高”、“劳动成果”等。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爸爸每天都去工地上工役,为了给我们提供好的生活条件。

2. 初中生: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我们必须付出辛勤的工役。

3. 高中生:努力工役,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脱颖而出。

4. 大学生:大学生活不仅要学习知识,还要进行各种实践工役,提升自己的能力。

随便看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3-2024 Jnbb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4/3 9:2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