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工人日报 |
释义 | 基本解释1949年7月创刊于北京。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办。1966年12月停刊。1978年10月复刊。 成语(Idiom):工人日报 发音(Pronunciation):gōng rén rì bào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工人阶级的报纸,也可比喻专门为工人服务的事物。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工人日报是中国的一家主要报纸,创办于1948年,是中国共产党机关报。成语“工人日报”借用了这个报纸的名字,用来形容专门为工人阶级服务的事物或机构。它代表着工人阶级的权益、利益和福利。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描述与工人阶级相关的事物,如工会、工人保护法、工人权益等。也可以用来形容为工人提供服务的机构或组织,如工人医院、工人俱乐部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语“工人日报”是根据中国的一家报纸命名的。这家报纸创办于1948年,一直以来都是中国共产党的机关报,代表着工人阶级的利益。因此,人们将这个报纸的名字用作成语,用来形容与工人阶级相关的事物。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语+谓语+宾语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一位忠诚的共产党员,经常为工人日报投稿。 2. 这个工人日报社的编辑部全心全意为工人服务。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将“工人日报”与工人阶级的利益和福利联系起来,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你可以想象一张报纸上印着“工人日报”的标题,代表着该报为工人阶级发声。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对工人阶级的历史和权益感兴趣,可以进一步了解工人运动、工人保护法等相关知识,以加深对这个成语的理解。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幼儿园(3-6岁):我爸爸每天都去工人日报社上班。 2. 小学生(7-12岁):我想长大后成为一名记者,为工人日报写报道。 3. 中学生(13-18岁):工人日报是工人阶级的喉舌,为工人争取权益。 4. 大学生(19岁及以上):我们应该关注工人日报上的报道,了解工人阶级的现状和需求。 |
随便看 |
|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