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击碎唾壶 |
释义 | 详细解释词语解释jī suì tuò hú ㄐㄧ ㄙㄨㄟˋ ㄊㄨㄛˋ ㄏㄨˊ击碎唾壶(擊碎唾壺) 《晋书·王敦传》:“﹝ 王敦 ﹞每酒后輒咏 魏武帝 乐府歌曰:‘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以如意打唾壶为节,壶边尽缺。”原形容对文学作品的极度赞赏,后亦用以形容抒发壮怀或不平之情。 清 魏源 《秦淮灯船引》:“有客虬髯醉咽呜,击碎唾壶小酒唱。”亦省作“ 击玉壶 ”、“ 击唾壶 ”。 唐 李白 《玉壶吟》:“烈士击玉壶,壮心惜暮年。” 清 归庄 《与侯彦舟书》:“弟病废之人,泥涂自甘,顾不能为君击唾壶耳。” 成语词典已有该词条:击碎唾壶 成语(Idiom):击碎唾壶 发音(Pronunciation):jī suì tuò hú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形容才思敏捷,能够迅速击破对方的谋划或计划。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击碎唾壶这个成语源自明代文学家冯梦龙的《东周列国志》,其中的一个故事讲述了一个聪明机智的人,能够迅速击碎敌人的唾壶,使其计划落空。因此,这个成语形容人才思敏捷,能够迅速击破对方的计划或谋划。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这个成语通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在面对困难或挑战时,能够迅速洞察对方的意图,并且有能力击破对方的计划或谋划。可以用于夸奖一个人的智慧和机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击碎唾壶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明代文学家冯梦龙的《东周列国志》。在故事中,主人公齐庄公的宰相齐宣公对齐庄公的计划心生不满,他想要破坏齐庄公的计划,于是他设计了一个计划,将自己的唾壶放在齐庄公的书房里。齐庄公进入书房后,看到唾壶,心生好奇,用力一拍,结果唾壶被击碎。齐宣公借此机会,向齐庄公表示唾壶是他放在这里的,如果他能将这个唾壶击碎,就证明他有能力击破齐庄公的计划。最终,齐宣公成功击碎了唾壶,证明了他的智慧和机智。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击碎唾壶是一个动宾短语,其中“击碎”是动词短语,表示动作;“唾壶”是名词,表示被击碎的对象。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聪明才智让他能够在关键时刻击碎唾壶。 2. 面对敌人的阴谋,他迅速击碎了唾壶,保护了自己的利益。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人在面对一个唾壶时,他迅速击碎了唾壶,展示了他的智慧和机智。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智慧和机智相关的成语,例如“智勇双全”、“足智多谋”等。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他的智慧和机智让他能够在游戏中击碎唾壶,赢得比赛。 2. 初中生:她的机智和智慧使她能够在考试中迅速击碎唾壶,获得好成绩。 3. 高中生:他的智慧和机智让他能够在团队合作中击碎唾壶,取得成功。 4. 大学生:她的机智和智慧使她能够在面试中迅速击碎唾壶,获得理想的工作。 |
随便看 |
|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