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诘谯 |
释义 | 成语(Idiom):诘谯(jié qiáo) 发音(Pronunciation):jié qiáo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严厉地质问、追究责任。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诘谯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诘指质问、追究,谯指问责、追究责任。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对某人或某事进行严肃的质问和责任追究的情况。它强调了对错误行为的追究和追责,以达到警示他人和维护社会秩序的目的。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诘谯这个成语通常用于形容严厉地质问和追究责任的场景。它可以用来形容在工作、学习、社会生活等方面,对于错误行为和不负责任的态度进行批评和追究的情况。比如,在公司里,当某个员工做出了严重的错误或疏忽,上司可以对其进行诘谯,追究其责任。在学校里,老师可以对学生的不良行为进行诘谯,追究其责任。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记·范睢蔡泽列传》中记载了一个故事,故事中有两位贤士范睢和蔡泽。当时,齐国的国君齐襄公对范睢和蔡泽的才能很是赞赏,于是派他们去周朝拜访。范睢和蔡泽在周朝期间,看到了周朝的贤良之士被贬为庶人的现象,他们对此感到不平,并向齐襄公提出了质问和追责。这个故事成为了“诘谯”这个成语的起源。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诘谯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四声成语,其中“诘”是第三声,“谯”是第四声。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领导对违纪行为进行了诘谯,严肃查处。 2. 在会议上,他对同事的错误行为进行了诘谯,引起了大家的思考。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是一个严厉的法官,对犯罪嫌疑人进行严肃的质问和追究,这样就能够记住“诘谯”的含义。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和词语,如“追究责任”、“严厉批评”等,以扩大自己的词汇量和语言运用能力。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8岁):老师对同学们的迟到行为进行了诘谯,让大家都很害怕。 2. 初中生(14岁):学生会主席对同学们的不文明行为进行了诘谯,提醒大家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3. 高中生(17岁):班主任对学生的作业抄袭行为进行了诘谯,警示大家要树立诚信意识。 4. 大学生(20岁):教授对学生的实验操作失误进行了诘谯,要求大家要认真对待实验工作。 |
随便看 |
|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