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七经 |
释义 | 基本解释(1). 汉 以来历代封建王朝所推崇的七部儒家经典。七经名目,历来说法不一。 东汉 《一字石经》作《易》、《诗》、《书》、《仪礼》、《春秋》、《公羊》、《论语》;《后汉书·张纯传》 唐 李贤 注作《诗》、《书》、《礼》、《乐》、《易》、《春秋》、《论语》; 宋 刘敞 《七经小传》作《书》、《诗》、《周礼》、《仪礼》、《礼记》、《公羊》、《论语》; 清 康熙 《御纂七经》作《易》、《书》、《诗》、《春秋》、《周礼》、《仪礼》、《礼记》。 成语(Idiom):七经 发音(Pronunciation):qī jīng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七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论语》、《孟子》这七种经典文献。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七经是中国古代经典文献的总称,它们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想有着重要的作用。七经包含了诗歌、历史、礼仪、哲学等多个领域的内容,它们记录了中国古代的社会风貌、道德观念、智慧思想等。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七经常用于形容学问渊博、博学多才的人,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个领域内的经典著作。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七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儒家学派。儒家学派将这七种经典文献视为学习的基础,认为通过研读七经可以培养人的道德品质、修养和智慧。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七经是一个名词性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通读了七经,受益匪浅。 2. 这本书是中国古代七经中的一部。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记忆《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论语》、《孟子》这七种经典文献的名称来记忆七经的含义。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学习七经不仅可以加深对中国古代文化的理解,还可以帮助提升自身的学识和修养。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书籍、参加相关的讲座或课程等方式进行深入学习。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我爷爷读过七经,他很聪明。 2. 初中生:老师说学习七经可以增长见识,我要好好读书。 3. 高中生:我对七经很感兴趣,打算报考相关专业。 4. 大学生:我在大学修了一门七经研究的课程,收获很多。 5. 成年人:我一直想研读七经,但时间有限,希望有机会能够实现。 |
随便看 |
|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