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词语:

 

词语 气类
释义

基本解释

(1).意气相投者。语本《易·乾》:“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则各从其类也。” 三国 魏 曹植 《求通亲亲表》:“至於臣者,人道絶绪,禁固明时,臣窃自伤也,不敢乃望交气类,脩人事,叙人伦。”《文选·任昉<王文宪集序>》:“弘长风流,许与气类。” 刘良 注:“气类,谓同气相求,方以类聚也。” 清 赵翼 《再简稚存》诗:“固知声名播,兼恃气类联。” 鲁迅 《二心集·“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作者虽然单独执笔,气类则决不只一人,用‘我们’来说话,是不错的。”
(2).气质同类者。 唐 白居易 《秋蝶》诗:“朝生夕俱死,气类各相从。”《资治通鉴·晋惠帝永兴元年》:“ 鲜卑 、 乌桓 ,我之气类,可以为援,奈何击之!” 胡三省 注:“ 鲜卑 、 乌桓 , 东胡 之种,与 匈奴 同禀北方刚强之气,又同类也。”

成语(Idiom):怒气冲冲(nù qì chōng chōng)

发音(Pronunciation):nù qì chōng chōng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形容非常生气或愤怒的样子。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怒气冲冲形容人非常生气或愤怒,情绪激动的样子。通常用来形容人的情绪非常激动,愤怒到了极点。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这个成语常常用于描述人在遭遇不公正待遇、受到冤枉或者受到委屈时的愤怒表情或者情绪,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个人因为某些事情非常生气。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故事。相传,春秋时期,齐国有一位名叫孟尝君的大臣,他因为齐国的政治腐败和不公正待遇而非常愤怒。有一天,孟尝君听到了一个消息,说他的一个亲戚因为受到冤枉而被迫害。孟尝君愤怒到了极点,他的怒气冲冲,准备去找国君理论。最后,经过孟尝君的努力,他的亲戚被平反,并且政治腐败也得到了改善。从此以后,人们用“怒气冲冲”来形容一个人非常生气或愤怒。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词+形容词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听到了那个消息后,怒气冲冲地走进了办公室。

2. 她被冤枉了一次,气得怒气冲冲地离开了公司。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将这个成语与一个愤怒的面孔关联起来,想象一个生气的人脸上怒火冲天的样子,以此来记忆这个成语。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情绪和愤怒相关的成语,如“怒火中烧”、“怒不可遏”等。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8岁):当我听到老师对我不公正待遇的评价时,我怒气冲冲地站起来反驳。

2. 初中生(14岁):当我看到那个欺负弱小的同学的人时,我怒气冲冲地上前制止。

3. 高中生(17岁):当我被错误地指认为作弊者时,我怒气冲冲地向老师申诉。

4. 大学生(20岁):当我发现我的论文被抄袭时,我怒气冲冲地找到了学院领导投诉。

随便看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3-2024 Jnbb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4/6 8:49:32